第1309章 領土置換

東非表現出更加強硬的外交態度,自然不是打算下場,而是通過這種方式讓英國“心甘情願”的割肉“補償”東非的損失。

這樣當然會得罪英國,但是如今的東非和南非戰爭時期已經大不相同,南非戰爭以前,東非綜合國力遠不如英國。

而現在,東非和英國之間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東非還更加佔據優勢,東非絲毫不害怕戰後協約國對東非進行清算。

……

1918年4月2日。

倫敦。

最近英國首相大衛的心情很是不錯,在英國的全力拉攏和忽悠下,美國終於還是加入到了協約國陣營中來,這極大振奮了協約國的對戰爭勝利的信心。

與此同時,英國開闢的多條新戰線也捷報不斷,除了達達尼爾海峽方面,久攻不下以外,其他幾個戰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大衛首相如往常一樣,坐在沙發上看着前線的軍情,不過相對於幾個月前的愁眉苦臉,現在反而表現出幾分悠然自得。

這個時候,外交大臣貝爾福急匆匆的走了過來,只見他一臉嚴肅的對着首相說道:“首相閣下,最近我們收到的一些信息,我認爲你應該關注一下。”

看着貝爾福冷峻的面孔,大衛心裡突然咯噔了一下,畢竟自己的外交大臣這副神情向自己彙報消息,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要知道之前貝爾福和自己一樣,都因爲形勢的好轉,心情不錯,而且去年貝爾福主張的猶太巴勒斯坦建國倡議也在英國得到通過,這就讓貝爾福最近更加神清氣爽了。

至於英國爲什麼會推動該倡議的通過,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爲了獲取猶太勢力的支持。

作爲歐洲資本主義發展中的受益者,猶太人靠着經濟領域的強大實力對歐洲各國有着廣泛的影響力。

而英國能夠拉美國下水,美國猶太人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更別說猶太人在同盟國的影響力也不小,這個世界上除了東非以外,其他列強或多或少的有求於猶太資本。

而貝爾福如此明火執仗的支持猶太人,顯然也從他們那裡獲得了不少好處。

大衛直起身子來,問道:“貝爾福,發生了什麼事?”

貝爾福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我認爲這可能會影響到大英帝國,讓戰爭出現波折,所以就過來向您彙報。”

“東非外交大臣弗里爾剛剛和我詢問了關於印度洋勢力的重新劃分問題,這次他的態度和措辭明顯嚴厲了許多,我認爲這是東非政府內部出現了新的變動,所以不得不向您請示。”

外交無小事,個別詞彙的改變就可能讓原本透露出的信息有着截然不同的含義。

一個比較經典的就是上個世紀,普法戰爭時期前,俾斯麥通過修改威廉一世的信件,從而引發了德國的最後一次統一戰爭。

大衛首相皺着眉頭問道:“東非人這個時候又想幹什麼?”

貝爾福說道:“根據我們外交部的推斷,東非顯然是不滿我們之前的拖延,他們還特意提到了法國,顯然是對我們承諾不能兌現的不滿。”

在去年,英國政府爲了穩住東非就畫了大餅,而當時正是大衛,貝爾福以及溫斯頓幾個英國內閣高層主導了這件事。

所以大衛對貝爾福所說的事情自然也是比較瞭解內情的,在畫大餅這方面,英國的水平顯然是最高超的,但是如今東非卻想要強吃掉這塊大餅。

大衛首相說道:“東非有沒有什麼實際動作?我們應該如何就之前的提議做出迴應?無法兌現承諾,是否可能導致東非加入同盟國陣營?”

接連拋出幾個問題,顯示出了大衛首相此刻內心的焦急情緒。

貝爾福無奈的說道:“東非倒是沒有什麼實際行動,不過從去年開始,東非海軍在印度洋的活動越來越頻繁,尤其是波斯灣和紅海兩地,這顯然是東非政府向我們發出的威脅。”

“而且關於去年穩住東非的提議,那個時候我們還不確定美國是否會加入我們一方,如今美國已經和我們站在一艘船上,所以我認爲我們對東非的態度應該有所轉變。”

“畢竟,我們也沒有給予東非實質性的承諾,僅僅是暗示,不過,我們也不應該徹底得罪東非,避免東非惱羞成怒,從而加入同盟國,至於怎麼做,自然由您來決定。”

看似貝爾福什麼都說了,實際上什麼也沒說,畢竟這些事情,大衛首相心裡也很清楚,是個人都知道這個時候不應該把東非推到英國的對立面。

但是,如果滿足東非的訴求,那是要承擔責任的,甚至日後說不定會遭到清算。

所以大衛不打算放過貝爾福,他說道:“你認爲我們應該如何滿足東非的訴求,同時又不損害帝國的利益,進而穩住我們和東非的關係?”

貝爾福沒有遲疑的說道:“那樣看東非的真實訴求是什麼,而且如何保證我們在滿足他們要求後,他們不會出爾反爾,繼續支持同盟國的活動。”

從東非的角度來說,東非和同盟國的貿易,那自然是“自由貿易”,不摻雜任何政治上的關係,但是對於協約國而言,在特殊時期,和同盟國貿易的國家那就是支持同盟國,而如今東非和同盟國的貿易雖然大頭被切斷,但是依舊能通過各種方式流入到同盟國。

但是,英國人也不可能完全堵死這些走私通道,畢竟就算帝國內部也不缺乏神通廣大的人。

大衛首相說道:“東非人既然提到了印度洋勢力的重新劃分,那就是對印度洋地區感興趣,你認爲我們應該拿出哪些地區和東非進行交易。”

貝爾福冥思苦想了片刻後,突然靈光一現道:“首相閣下,是否還記得法國人和東非的領土交易?”

大衛點點頭說道:“這是自然。”

貝爾福激動的說道:“但是法國人可不安好心,他們交給東非的幾塊殖民地中,其中可是有印度的幾塊殖民地。”

“我們是否可以維護印度安全爲理由,和東非進行領土置換,從而來滿足東非的訴求,將一些不重要的印度洋殖民地交給東非,這樣一來,既可以穩住東非,同時也能穩住我們國內的民衆。”

如果直接將本國領土讓給東非,那是賣國,但是如果是領土置換的話,那就是兩國正常的利益交換,安撫本國民衆情緒,避免政敵攻訐。

大衛首相眼睛一亮道:“你這個思路很好,畢竟再大也大不過印度的安全,如果是爲了維護印度的安全,從而和東非進行領土置換,那誰也挑不出我們的毛病,同時,也可以順理成章的暫時滿足東非的野心。”

印度是英國殖民的核心,而法國人將他自己的幾塊殖民地,交給東非,這本身就是對印度的威脅。

哪怕依託幾塊殖民據點,從而控制印度的風險很小,但是英國人也不能承受這樣的風險存在。

而事實上,大衛首相等英國政府高層心裡很清楚,如果東非真要入侵印度的話,這個時候,英國也只能乾瞪眼。

所以,拿其他殖民地置換東非在印度的幾塊殖民據點,那完全是幌子,是用來說服本國民衆的。

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03章 威脅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1276章 酒精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475章 出手斐迪南大公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810章 海岸線第572章 停火線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867章 推銷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521章 申請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332章 稻種第298章 香蕉園第981章 捷徑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862章 後續第749章 南下第1011章 借錢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30章 蓄水池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48章 訂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189章 邀請第471章 漏洞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44章 到家第1248章 普吉島第772章 心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606章 後悔第140章 新品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949章 戰敗第631章 準備第1014章 輕工業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924章 海洋第545章 孤兒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316章 對話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305章 封賞第351章 過往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903章 萊茵宮第6章 戰爭臨近第1018章 磋商第925章 造船業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306章 美國參戰
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03章 威脅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1276章 酒精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475章 出手斐迪南大公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810章 海岸線第572章 停火線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867章 推銷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521章 申請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332章 稻種第298章 香蕉園第981章 捷徑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862章 後續第749章 南下第1011章 借錢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30章 蓄水池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48章 訂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189章 邀請第471章 漏洞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44章 到家第1248章 普吉島第772章 心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606章 後悔第140章 新品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949章 戰敗第631章 準備第1014章 輕工業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924章 海洋第545章 孤兒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316章 對話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305章 封賞第351章 過往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903章 萊茵宮第6章 戰爭臨近第1018章 磋商第925章 造船業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306章 美國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