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後悔

奧蘭治自由邦的消息瞞不過東非,畢竟東非向來不是安分守己的國家,雖然恩斯特一直強調低調行事。

但是東非這些年的所作所爲在其他國家看來就並不算低調,只不過東非向來在宣傳方面比較謹慎,得了好處也不四處宣揚,所以在國際上顯得不溫不火,平時沒有太多熱度,但是一討論世界上的國家和格局,又能漏個面。

這就像一個班級裡平時不顯山露水的學生,沒有什麼動靜,但是什麼事又有所參與一樣。

恩斯特:“這次奧蘭治自由邦爆發內戰,根本原因還是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之間矛盾的進一步激化,當然,這其中少不了英國人的挑撥離間,不過這也正好說明了即便是同民族,也未必能融洽相處,尤其是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之間算的過於清楚。”

康斯坦丁:“這話有些道理,不過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本來就是同一民族,都是布爾人,如果沒有英國人在側,恐怕不會分成兩個新的民族概念,按照正常的發展進程,更應該是奧蘭治自由邦消化掉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民衆,現在卻演變成了同室操戈的悲苦,這對於我們東非也是一個警示。”

“我們東非國情不一樣,最重要的一項國策就是相互通婚了,原本各國移民組成新家庭後,其民族屬性就被弱化掉。

畢竟從小民角度考慮問題,一般都是先小家後大家,和家庭相比,什麼民族,國家等概念都要往後排。

所以想在東非國內造成奧蘭治自由邦這樣的效果,那就要拆分無數小家,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恩斯特說道。

民族融合,功能在融合二字上,東非就通過通婚做到了融合二字,這也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而且省心省力。

當然,相較而言,國家穩定了,家庭方面就會捨棄許多方面,不過這都已經和東非政府沒有太大關係,畢竟在19世紀,能成家立業就足以使得絕大多數人心滿意足了。

“不過從這次事件看來,英國人確實一如既往的奸詐,還是喜歡用挑起對立來維繫統治。”康斯坦丁有些感慨道。

英國人統治奧蘭治自由邦的手法,和統治印度的手法沒有任何區別,在印度是通過印度教和阿拉伯教之間的矛盾,使印度無法團結起來,在奧蘭治自由邦則是換成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

這顆雷可以說早就被英國人埋好了,至於說當初恩斯特有類似的想法,但是他又不能幫奧蘭治人做決定,結果現在奧蘭治人就吃了大虧。

不過恩斯特也是樂見其成的,這對於東非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德蘭士瓦人和東非關係不好,順帶着整個布爾人民族都和東非關係降入冰點,這就對東非南方國防施加了壓力。

現在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決裂,布爾人也就分化了,只要東非操作得當,那布爾人這張旗幟也就失去作用。

不僅東非受益,恐怕開普敦殖民地也有這方面想法,開普敦境內有不少布爾人,以前有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兩個獨立國家存在,所以開普敦殖民地境內的布爾人被賦予了統戰價值。

英國人不得不給予布爾人在開普敦殖民地很大的權利,而現在德蘭士瓦共和國被東非消滅了,奧蘭治人又和德蘭士瓦人決裂。

開普敦殖民地境內的布爾人就失去了依靠,畢竟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只能選其一。

當然,也可以選擇中立,但是隨着英國移民人數的上升,開普敦殖民地的布爾人漸漸就難以和英國政府相互抗衡,又沒有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幫襯,英國人對付他們就變得容易的多。當然,英國人一開始可能沒有想那麼多,他們只是按照自己傳統的思維模式來這麼做。

這就和沙俄的外交水平很粗糙一樣,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這就是俄羅斯傳統的思維模式在起作用。

更簡單的說,這就是國家性格對國民性格的影響,顯然恩斯特喜歡韜光養晦,藏拙這一點就是受前世國家性格的影響。

其實就是價值觀,不一定所有人認同,但是絕大多數人是認同的,就比如西方國家倡導自由,蘇聯推崇民主,遠東帝國的社會價值觀一樣。

康斯坦丁對這些很是無感,作爲舊時代貴族,尤其是德意志貴族,還是更喜歡在軍事上發力,歐洲貴族天然重視軍事。

所以他說道:“這次奧蘭治自由邦內戰,我們要不要找機會插手,這是一次吞併奧蘭治自由邦的好機會,這樣我們也可以把把開普敦殖民地徹底隔離在奧蘭治河南岸,對減輕國防壓力有很大幫助。”

其他方面不說,拿下奧蘭治自由邦,那東非和開普敦殖民地的邊境線就大大縮減,而邊境線減少,兵力部署也就可以適當減少,而奧蘭治河雖然算不上天險,也有一定的防禦功能,所以可以極大節省東非的軍事開支。

恩斯特安撫道:“這件事急不得,雖然我們對奧蘭治自由邦有想法,但是現在奧蘭治自由邦畢竟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這件事必須慎重考慮,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一但下場,那就打破了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之間的隔閡,他們肯定要重新聯手,先應對我們這個威脅,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後面的話纔是重點,在奧蘭治人看來,德蘭士瓦人和英國人不是東西,東非的德意志人也不是什麼好玩意。

畢竟都在非洲混,大家對東非那是相當瞭解,東非更是享有非洲“沙俄”的外號,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可不是土著白送的。

只不過現在奧蘭治人沒的選,只能寄希望於和東非合作,奧蘭治自由邦三面是東非,一面是開普敦殖民地,完全處於內陸,所以想要獲得外部支持,沒有其他道路。

而且東非口碑也其實並不算差,尤其是在東非北方接壤的國家,對東非印象都不錯,而南方這些國家作爲受害者自然大多對東非沒有什麼好印象。

不過東非和奧蘭治自由邦算是例外,這幾年接觸下來,奧蘭治人對東非的印象大爲改觀,作爲奧蘭治自由邦最大的陸上鄰國兼強國,東非雖然在邊境陳兵,但是從來沒有太多逾越的舉動。

這就很難得了,因爲奧蘭治人知道,東非完全有實力吞併奧蘭治,但是對方卻沒有這麼做,那說明東非是講國際道義和信譽的。

而這也讓奧蘭治人對當初的選擇懊悔不已,要是早知道東非沒有德蘭士瓦人描述的那般狼子野心,就不答應併入開普敦殖民地了。

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551章 交涉第904章 卡賓達第195章 拜訪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82章 出口第124章 水井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51章 坦噶港第563章 熱心腸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238章 教唆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428章 談論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315章 交接第1045章 教育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45章 凱末爾第727章 艦隊第1章 穿越第62章 激戰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008章 分析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559章 誣陷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91章 青檸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027章 合金鋼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037章 電氣化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44章 到家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59章 誣陷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3章 姆特瓦拉第123章 誘拐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21章 裁軍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498章 和談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769章 籌碼
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551章 交涉第904章 卡賓達第195章 拜訪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82章 出口第124章 水井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51章 坦噶港第563章 熱心腸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238章 教唆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428章 談論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315章 交接第1045章 教育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45章 凱末爾第727章 艦隊第1章 穿越第62章 激戰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008章 分析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559章 誣陷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91章 青檸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027章 合金鋼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037章 電氣化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44章 到家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559章 誣陷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3章 姆特瓦拉第123章 誘拐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21章 裁軍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498章 和談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769章 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