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

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

說起馬達加斯加島,恩斯特一直都對這個非洲第一大島有所想法,這裡是絕佳的戰略支點。

反過來也是外部勢力容易威脅東非的地方,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和古巴,古巴的位置可以說讓美國非常難受,尤其是在冷戰時期,是蘇聯唯一可以在北美對美國形成威脅的戰略支點。

馬達加斯加島就更不得了了,面積比古巴大的多,面積達到接近六十萬平方公里,而且有大量可耕地存在。

島上第一強國伊默里納王國就是典型的封建農耕強國,也就是歷史發展比較晚,不然完全不輸阿比西尼亞這種傳統非洲豪強。

不過因爲東非一直在大陸擴張的原因,所以沒有精力雙線作戰,尤其是南非戰爭期間,東非海軍恨不得一個掰成兩個用,而且顧及法國人的態度,所以直到現在東非還沒有在馬達加斯加島上有所斬獲。

不過恩斯特對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草原地帶是志在必得的,主要就是馬達加斯加西部和南部的平原區域,這兩個區域是熱帶草原和熱帶乾旱草原,和東非氣候類似。

當然,馬達加斯加島真正的宜居地帶也和東非一樣,東部的高原區域是馬達加斯加島的核心區域,也是伊默里納王國的勢力範圍。

目前伊默里納王國依舊是獨立國家,主要和英國交好,當然,法國已經成功在伊默里納王國北部建立殖民地,如果按照原歷史發展,1895年法國就會佔據馬達加斯加島。

不過因爲東非的原因,歷史上的第二次布爾戰爭自然不可能發生,而在南非戰爭期間,趁着英國和東非的戰爭,英國無暇顧及伊默里納王國,法國人已經對伊默里納王國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這大大提前了法國佔領馬達加斯加島的時間。

所以東非想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分一杯羹就必須抓緊時間了,拖個兩三年馬達加斯加島恐怕就變成法蘭西人的形狀了。

……

第一鎮市。

“目前我們已經打探到消息,法國在南非戰爭期間,確實對伊默里納王國進行了新一輪的進攻,伊默里納王國北部和西部有多個城市被法國人侵佔,。”情報部門向恩斯特彙報道。

“那現在伊默里納王國處境如何?”恩斯特詢問道。

“伊默里納王國目前還能抵擋法國人的攻勢,這幾年伊默里納王國積極學習歐洲,尤其是從英國那裡得到了不少好處,包括伊默里納王國軍隊都是英國人一手訓練的,所以他們的核心區域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伊默里納王國在非洲絕對算一個畢竟“現代化”的國家,當然,由於馬達加斯加島的居民主要是黃種人,所以除了地理位置以外,和非洲那羣土著關係其實並不大。

當然,伊默里納王國主要人種是南島人,南島人才是人類早期文明的最強海洋民族,他們在太平洋,印度洋廣泛分佈,而且渡海工具極其簡陋。

如今生活在太平洋孤立海島上的南島人,都可以說水性極佳,甚至有把耳膜穿破,爲了可以潛水的狠人,這是真正的靠海吃海,不像古希臘那種所謂海洋文明,古希臘人可以沿着地中海四處通商劫掠,地中海環境也不像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樣波瀾起伏。

當然,南島人文明十分落後,一直沒有太大發展,以至於目前整個馬達加斯加島人口也不足三百萬,僅僅兩百多萬水平,而且集中在東北部的高原地區,也就是伊默里納王國境內。

斐迪南大公:“現在南非戰爭結束,我們海軍之前所面臨的壓力也就此消散,完全可以抽出空來,對馬達加斯加島進行擴張活動,恩斯特,目前你是什麼想法?”

恩斯特對着岳父說道:“伊默里納王國我們不能碰,畢竟剛剛和英國結束戰爭,我們不能出爾反爾,那樣英國肯定狗急跳牆。”

目前伊默里納王國依舊屬於英國的勢力範圍,當然,並不能算英國的殖民地,伊默里納王國和英國關係親近完全是伊默里納王國主動靠近英國的的自發行爲,而不是被逼迫的,所以依舊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

當然,法國人肯定不這麼想,法國對伊默里納王國的野心由來已久,這也是伊默里納王國主動靠攏英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恩斯特接着說道:“伊默里納王國現在已經被英法兩國盯上,所以不是我們可以覬覦的,已經得罪了英國,再得罪法國就得不償失了,而且伊默里納王國文明程度比較高,也不是利於擴張的場所。”

伊默里納王國見識比非洲的土著們強的多,民族性已經形成,不符合東非的殖民標準。

恩斯特向來喜歡那種地廣人稀的區域,而馬達加斯加島西部的熱帶草原地區,就是這種類型,畢竟和東非大部分區域類似,所以恩斯特對這裡志在必得。

他說道:“西部和南部,這兩個區域,是我們的目標,這樣就不會和英法等勢力重迭,而且難度也比較小。”

在所有氣候中,熱帶雨林時候是最不適合軍隊作戰的區域之一,馬達加斯加島也不例外,而法國和英國等國的據點恰好集中在東海岸的熱帶雨林地區。

那是因爲馬達加斯加島的主體人口集中在東部高原的伊默里納王國,沒有人口的殖民地一般經濟效益都不是太好,難以開發。

像英國和法國殖民時考慮的其實並不是成本多少,而更傾向於獲利多寡,要不然按照21世紀的邏輯,世界上沒有一片土地是多餘的,說不定哪天就發現了礦產等資源,從而一飛沖天。

而19世紀沒有這個概念,所以世界上存在很多“無主”島嶼,就比如意外被德國得到的瑙魯。

畢竟各個國家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英法這種殖民帝國,也不會無緣無故就把一處地方劃作自己的殖民地,每開闢一處殖民地就要派駐軍隊已及政府機關,這些都是開支,而沒有人口的地區,經濟效益低下,如果派駐軍隊或者建立統治秩序成本非常高。

當然,如果是抱着發展目的的殖民者,情況又一樣,典型的就是東非,東非崛起完全是依賴德意志和遠東帝國豐富的移民資源,有了人自然就能產生經濟效益。

而其他殖民者更傾向於從殖民地掠奪而不是建設,因爲他們有本土存在,即便從殖民地獲得大量利益,那自然也是優先投入本土建設。

最典型的就是葡萄牙,葡萄牙對殖民地基本上沒有投入,這也是東非能夠佔領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根本原因,恩斯特就是玩最低級的人海戰術都能把葡萄牙從南部非洲擠走。

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29章 教育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15章 狗咬狗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402章 契卡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200章 分裂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82章 抉擇第591章 歸途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438章 倒計時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417章 炊事車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018章 磋商第938章 換血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903章 萊茵宮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50章 教育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64章 勸說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264章 在東非第961章 危與機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04章 卡賓達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
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29章 教育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15章 狗咬狗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402章 契卡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200章 分裂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82章 抉擇第591章 歸途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438章 倒計時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417章 炊事車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018章 磋商第938章 換血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903章 萊茵宮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50章 教育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64章 勸說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264章 在東非第961章 危與機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04章 卡賓達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