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比屬剛果

第679章 比屬剛果

東非的鄰國不算多,而比屬剛果是關係比較友好的一個,畢竟比利時在東非面前只能算一個小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實力更是十分孱弱,大家還有點親戚關係。

實際上葡萄牙和黑興根王室也能攀上親戚,只不過要往前數兩代,和爺爺的伯父有關,後來葡萄牙前王后死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來往了,這也是東非揍起葡萄牙毫不手軟的原因。

要是東非和比利時發生衝突,那肯定會先協商,畢竟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卡琳娜的外公,這個關係就近了許多。

在1885年,比利時也是殖民“大”贏家,藉着柏林會議的東風,徹底坐穩了其殖民比屬剛果的“合法”性,被各國所承認。

經過各國,尤其是法國,東非和葡萄牙三國統一意見後的比屬剛果,在葡萄牙安哥拉殖民地的北邊,東非東阿贊德省的西邊,法國加蓬殖民地的南邊和東邊,總面積達到二十六萬平方公里,比屬剛果和前世一樣是一塊天然的緩衝地帶。

當然,相比於前世的比屬剛果,面積縮水了十倍,畢竟剛果(金)的面積達到二百多萬平方公里。

不過這對於比利時來說不知道是虧是賺,前世剛果布的經濟狀況可比剛果金要好的不止一點。

比屬剛果緩衝對象就是東非,葡萄牙,法國三國,三者都不太想直接接壤在一起,東非和葡萄牙還好說,已經是一筆爛賬,法國就不一樣了,東非和葡萄牙都對法國帶有一定的警惕,法國對葡萄牙沒什麼想法,但是本土沒想法,殖民地政府就不一定了。

殖民地政府一般都有比較大的自主權,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可以先斬後奏,很多列強國家,都是不知不覺中就被動拓土開疆了。

這裡面不包括東非,在東非建國後,行政,軍事,財政各項大權全部收攏中央,有什麼行動都需要和中央彙報,所以東非國土擴張都是中央政府有計劃的推動。

這樣的好處是,東非可以節省成本,集中資源和力量,對土著國家實現降維打擊。

所以,殖民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殖民地軍隊數量也不能太多,畢竟很多殖民地並不富裕,軍隊派多了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黑人動輒上萬,十幾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就是一萬頭豬,想靠幾百人來控制也比較麻煩。

前世比屬剛果的地盤都在如今東非境內(剛果金),東非甚至還有一部分前世屬於法屬剛果的地盤,主要在烏班吉河左岸,沿着烏班吉河和下游剛果河狹長分佈。

而殖民地的一個特徵就是少數宗主國,統治大多數土著,而宗主國的兵力數量非常少,有些殖民地可能就幾百人的武裝力量。

不要看土著十分落後,兔子逼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是身強體壯的黑人。

而比利時的剛果殖民地就是如此,目前比利時剛果殖民地的在編軍人數量才兩千多人。

地盤小,人口也就少了許多,不過人口密度比前世比屬剛果大的多,畢竟剛果雨林人口無法和西部沿海地區對比。

本質上,現在的比屬剛果就是前世的法屬剛果,後來的剛果布共和國(布拉柴維爾爲首都)。

當然,比屬剛果的首府並不在布拉柴維爾,而是在大西洋沿岸城市——黑角。黑角就是“黑色的海角”,1484年葡萄牙航海家經過此地時看到的海岬黑石,所以給當地取了這個名字。

同時,因爲這一顯著特徵,黑角是西非沿海航線的重要航海座標,和骷髏海岸一樣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

作爲比利時的唯一殖民地,比屬剛果首府黑角市也是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達到了兩千多人,其中華人就有一千多。

造成黑角存在大量華人的原因,主要還是比利時本土原因到非洲殖民的人數太少,畢竟比利時本身比較富裕,周邊還有荷蘭,法國等等選項,所以到環境惡劣的非洲討生活,那真是想不開。

“比屬剛果和東非不一樣,白人是白人,黃種人是黃種人,黑人是黑人,形成了完善的等級區分,不過因爲東非的原因,這裡的黃種人還是稍微有一些地位,至於黑人就慘的多,據我們粗略統計,在比利時殖民的這幾年裡,黑人數量就下降了至少好十幾萬,尤其是在黑角,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四肢不全的黑人。”東非駐比屬剛果領事凱洛斯和自己的下屬瓦爾說道。

東非自然是和比屬剛果政府有直接聯繫的,而且有常駐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東阿贊德省和剛果雨林地區,多瑙河省的貿易等工作。

這三個省和地區,距離大西洋很近,而且沒有鐵路連接東部,所以大部分貨運需要走比利時境內,至於葡萄牙,雙方自然沒什麼好談的。

比利時想不給黃種人一點地位也不行,因爲身邊就是東非,而東非在比屬剛果附近,也就是以班吉爲中心,整整部署了一個師的兵力,而東非軍隊的構成裡,半數都是華人。

每天,東非軍隊都會沿着烏班吉河巡航,所以對周邊勢力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而比屬剛果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比屬剛果的黃種人地位也不算太高,把他們理解成英國在印度外的印度僕從軍就很好理解了。”凱洛斯說道。

即便是這樣,比利時對華人移民的態度也要比前世好上不少,前世比利時就從遠東帝國引入過華人,那待遇和本地黑人基本上沒有區別。

當然,這裡面並沒有東非方面的授意,算是比利時方面的自發行爲,畢竟東非不是聖母,除非是本國國民以外,對其他區域的華人不會有特殊情緒。

當初美國的排華行爲之所以招惹致東非的不滿,實質上還是因爲其法案把手伸到東非華裔頭上,東非華裔那是有東非國籍的,所以東非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凱洛斯先生,這和我們平時工作有什麼關聯麼?”瓦爾問道。

“沒有太大關係,就如我之前所言,東非只有德意志人,不存在什麼按照膚色劃分的人羣,我們只講國籍,維護東非公民的利益,也就是在比屬剛果擁有東非身份的國民利益,包括海外公司,黑興根財團員工,甚至是東非國防軍軍人等。”凱洛斯強調道。

瓦爾心裡倒是有所腹誹,不按膚色劃分人羣說的好聽,實際上東非人都知道國家對黑人的態度就不一樣,不過鑑於東非黑人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未來東非也就不存在黑人的位置,所以這麼說也有道理,只不過這需要二到三十年的時間過渡。

 

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章 穿越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099章 鋼鐵第820章 購艦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822章 卡賓達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45章 教育第447章 趣談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443章 監視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967章 奧拓第33章 尋找“光明”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30章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053章 波斯灣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822章 卡賓達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509章 起步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82章 中間商第213章 西南攻略請假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494章 假情報第1045章 教育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220章 萊茵人第467章 觀察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475章 出手第822章 卡賓達第1315章 交接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472章 備戰第564章 貴人第616章 行蹤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20章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50章 移民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332章 稻種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376章 作戰會議
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章 穿越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099章 鋼鐵第820章 購艦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822章 卡賓達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45章 教育第447章 趣談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443章 監視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967章 奧拓第33章 尋找“光明”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30章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053章 波斯灣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822章 卡賓達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509章 起步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82章 中間商第213章 西南攻略請假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494章 假情報第1045章 教育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220章 萊茵人第467章 觀察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475章 出手第822章 卡賓達第1315章 交接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472章 備戰第564章 貴人第616章 行蹤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20章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50章 移民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332章 稻種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376章 作戰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