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比屬剛果

第679章 比屬剛果

東非的鄰國不算多,而比屬剛果是關係比較友好的一個,畢竟比利時在東非面前只能算一個小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實力更是十分孱弱,大家還有點親戚關係。

實際上葡萄牙和黑興根王室也能攀上親戚,只不過要往前數兩代,和爺爺的伯父有關,後來葡萄牙前王后死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來往了,這也是東非揍起葡萄牙毫不手軟的原因。

要是東非和比利時發生衝突,那肯定會先協商,畢竟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卡琳娜的外公,這個關係就近了許多。

在1885年,比利時也是殖民“大”贏家,藉着柏林會議的東風,徹底坐穩了其殖民比屬剛果的“合法”性,被各國所承認。

經過各國,尤其是法國,東非和葡萄牙三國統一意見後的比屬剛果,在葡萄牙安哥拉殖民地的北邊,東非東阿贊德省的西邊,法國加蓬殖民地的南邊和東邊,總面積達到二十六萬平方公里,比屬剛果和前世一樣是一塊天然的緩衝地帶。

當然,相比於前世的比屬剛果,面積縮水了十倍,畢竟剛果(金)的面積達到二百多萬平方公里。

不過這對於比利時來說不知道是虧是賺,前世剛果布的經濟狀況可比剛果金要好的不止一點。

比屬剛果緩衝對象就是東非,葡萄牙,法國三國,三者都不太想直接接壤在一起,東非和葡萄牙還好說,已經是一筆爛賬,法國就不一樣了,東非和葡萄牙都對法國帶有一定的警惕,法國對葡萄牙沒什麼想法,但是本土沒想法,殖民地政府就不一定了。

殖民地政府一般都有比較大的自主權,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可以先斬後奏,很多列強國家,都是不知不覺中就被動拓土開疆了。

這裡面不包括東非,在東非建國後,行政,軍事,財政各項大權全部收攏中央,有什麼行動都需要和中央彙報,所以東非國土擴張都是中央政府有計劃的推動。

這樣的好處是,東非可以節省成本,集中資源和力量,對土著國家實現降維打擊。

所以,殖民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殖民地軍隊數量也不能太多,畢竟很多殖民地並不富裕,軍隊派多了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黑人動輒上萬,十幾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就是一萬頭豬,想靠幾百人來控制也比較麻煩。

前世比屬剛果的地盤都在如今東非境內(剛果金),東非甚至還有一部分前世屬於法屬剛果的地盤,主要在烏班吉河左岸,沿着烏班吉河和下游剛果河狹長分佈。

而殖民地的一個特徵就是少數宗主國,統治大多數土著,而宗主國的兵力數量非常少,有些殖民地可能就幾百人的武裝力量。

不要看土著十分落後,兔子逼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是身強體壯的黑人。

而比利時的剛果殖民地就是如此,目前比利時剛果殖民地的在編軍人數量才兩千多人。

地盤小,人口也就少了許多,不過人口密度比前世比屬剛果大的多,畢竟剛果雨林人口無法和西部沿海地區對比。

本質上,現在的比屬剛果就是前世的法屬剛果,後來的剛果布共和國(布拉柴維爾爲首都)。

當然,比屬剛果的首府並不在布拉柴維爾,而是在大西洋沿岸城市——黑角。黑角就是“黑色的海角”,1484年葡萄牙航海家經過此地時看到的海岬黑石,所以給當地取了這個名字。

同時,因爲這一顯著特徵,黑角是西非沿海航線的重要航海座標,和骷髏海岸一樣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

作爲比利時的唯一殖民地,比屬剛果首府黑角市也是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達到了兩千多人,其中華人就有一千多。

造成黑角存在大量華人的原因,主要還是比利時本土原因到非洲殖民的人數太少,畢竟比利時本身比較富裕,周邊還有荷蘭,法國等等選項,所以到環境惡劣的非洲討生活,那真是想不開。

“比屬剛果和東非不一樣,白人是白人,黃種人是黃種人,黑人是黑人,形成了完善的等級區分,不過因爲東非的原因,這裡的黃種人還是稍微有一些地位,至於黑人就慘的多,據我們粗略統計,在比利時殖民的這幾年裡,黑人數量就下降了至少好十幾萬,尤其是在黑角,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四肢不全的黑人。”東非駐比屬剛果領事凱洛斯和自己的下屬瓦爾說道。

東非自然是和比屬剛果政府有直接聯繫的,而且有常駐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東阿贊德省和剛果雨林地區,多瑙河省的貿易等工作。

這三個省和地區,距離大西洋很近,而且沒有鐵路連接東部,所以大部分貨運需要走比利時境內,至於葡萄牙,雙方自然沒什麼好談的。

比利時想不給黃種人一點地位也不行,因爲身邊就是東非,而東非在比屬剛果附近,也就是以班吉爲中心,整整部署了一個師的兵力,而東非軍隊的構成裡,半數都是華人。

每天,東非軍隊都會沿着烏班吉河巡航,所以對周邊勢力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而比屬剛果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比屬剛果的黃種人地位也不算太高,把他們理解成英國在印度外的印度僕從軍就很好理解了。”凱洛斯說道。

即便是這樣,比利時對華人移民的態度也要比前世好上不少,前世比利時就從遠東帝國引入過華人,那待遇和本地黑人基本上沒有區別。

當然,這裡面並沒有東非方面的授意,算是比利時方面的自發行爲,畢竟東非不是聖母,除非是本國國民以外,對其他區域的華人不會有特殊情緒。

當初美國的排華行爲之所以招惹致東非的不滿,實質上還是因爲其法案把手伸到東非華裔頭上,東非華裔那是有東非國籍的,所以東非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凱洛斯先生,這和我們平時工作有什麼關聯麼?”瓦爾問道。

“沒有太大關係,就如我之前所言,東非只有德意志人,不存在什麼按照膚色劃分的人羣,我們只講國籍,維護東非公民的利益,也就是在比屬剛果擁有東非身份的國民利益,包括海外公司,黑興根財團員工,甚至是東非國防軍軍人等。”凱洛斯強調道。

瓦爾心裡倒是有所腹誹,不按膚色劃分人羣說的好聽,實際上東非人都知道國家對黑人的態度就不一樣,不過鑑於東非黑人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未來東非也就不存在黑人的位置,所以這麼說也有道理,只不過這需要二到三十年的時間過渡。

 

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61章 危與機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681章 金沙薩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92章 條件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230章第811章 送行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262章 慫恿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390章 勸離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862章 後續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222章 會面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377章 賄賂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361章 k001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444章 到家第57章 探險隊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360章 安排第380章 夜談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487章 太特城第525章 血清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11章 送行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503章 縱火案第1199章 討論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372章 平原省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53章 波斯灣第840章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54章 美泉宮談話
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61章 危與機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681章 金沙薩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92章 條件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230章第811章 送行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262章 慫恿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390章 勸離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862章 後續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222章 會面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377章 賄賂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361章 k001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444章 到家第57章 探險隊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360章 安排第380章 夜談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487章 太特城第525章 血清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11章 送行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503章 縱火案第1199章 討論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372章 平原省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53章 波斯灣第840章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54章 美泉宮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