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

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

1898年6月2日。

比屬剛果首府,黑角市。

東比貿易公司的員工那勒斯一行人完成這次和比利時人的貿易活動,作爲一位從1886年就常年在比屬剛果從事貿易活動的東非員工,那勒斯此行發現了一個非常驚人的事實。

在返回羅安達之後,他將自己這次在比屬剛果的見聞詳細的彙報給了公司,隨後引起了東非政府的重視。

而爲了確定這個消息的準確性,東非在七月份再次組織人員進入比屬剛果進行秘密調查。

於是在1898年,東非政府得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結論,東非政府發現比屬剛果的華人人口已經佔據絕對多數,雖然沒有數據支撐,但是當東非人深入比屬剛果時,任何人都不會否定這一事實。

那就是當地的土著很有可能已經徹底滅絕,從1897年到1898年,東非在比利時殖民地的工作人員竟然沒有發現一個土著。

這說明當地的黑人已經徹底被比利時殖民者消滅,當然,東非輸送比屬剛果黑人除外,但他們也屬於外來人口,並不算土著。

也就是說,如今比屬剛果的土著可能已經滅絕,而比屬剛果如今的的人口都來自其他地區,包括比利時人,華人和安哥拉的黑奴。

在東非政府佔領安哥拉之後,曾經向比屬剛果輸送十幾萬在南非戰爭中忠於葡萄牙的死硬分子,而這些死硬分子也成了如今比屬剛果主要黑人人口,不過短短几年時間裡,他們就從之初的十幾萬,下降到兩三萬人規模。

不過隨着東非各項工程的開啓,東非亟需大量勞動力,這種情況下,東非也就暫停了對外的黑奴人口輸出,而今東非黑人都不夠用,更何況將僅有的存量向外驅趕,所以在1892年之前,東非正式停止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奴隸貿易業務。

而那勒斯和一些東非人員的報告引發了恩斯特重視,尤其是那勒斯的日記。

“1898年2月7日,今天是我進入比屬剛果的第二十三天,我已經深入到當地一個叫做卡拉比的殖民據點,這裡在比屬剛果的東部,聽當地比利時人說往東不到六十公里就是我們東非,這座殖民據點主要以採礦業爲主,主要礦產是錫礦,這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我曾經也抵達過這裡,分別是1892年的四月,和1895年的五月,但是今天我發現礦上的工人裡竟然沒有一個黑人,要知道在我上一次到來的時候當地還有至少六成人員是黑奴。”

“懷着好奇心,我向當地的比利時人進行了詢問,但是大多數比利時人都支支吾吾,他們的答案大多模棱兩可,不太願意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這並難不倒我,通過一包香菸,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那就是過去三年間,本地的土著已經被消耗殆盡。”

“仔細一想,這一路上,除了黑角以外,我還真沒有見到多少黑人,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當然,具體結果如何,可以在後面的路程上稍微留意一下。”

從這裡開始,接下來的日記,就是那勒斯對比利時人口調查結果的詳細情況,恩斯特一頁一頁的翻閱。

“1898年2月8日,在卡拉比待了一天,我發現當地不僅黑人現實全無,我想他們大多已經被物理意義上消耗殆盡,而且本地的華人勞工過的也是十分艱苦,只不過情況只比黑人要好一點,雖然東非很多人也來自遠東,但是我對漢語是一竅不通,不過當地華人勞工在比利時人的統治下,也學會了一些法語,比利時人會說德語和法語,所以比利時人很雞賊,他們特意將德語和法語人羣,分別放置在東非和法國邊境,卡拉比就比較接近東非,所以這裡的比利時人大多說法語,不過這難不倒我,畢竟和比利時人做生意,那法語也是必修科目。”

“通過和當地華人用簡單的法語交流,我對他們的生活狀況有所瞭解,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體力勞動,得不到充分休息,餐食也摻雜着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不過,相較於原來此地黑人的黑人還是要好一些,比利時人根本不把黑人當人看待,當然,他們私底下對華人的態度也差不多,只不過是礙於東非的存在,所以對華人留下一些餘地。”

“而且,因爲如今比屬剛果嚴重缺乏人口,所以比利時人的統治策略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以前比利時人對待黑奴動輒砍去手臂或者其他部位,要麼直接處死,如今他們收斂了不少,因爲當地人口太少了,而比利時人顯然不可能親自來完成這些繁重的體力工作。”

那勒斯日記的記錄真實性大差不差,東非已經穩固了國體,所以華人在東非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軍方和教育界。

當然,這種影響力最終會隨着一代華人移民去世後消散,至於二代基本上就以混血爲主了。

“1898年2月13日,我在行程中特意將比利時殖民地的情況作爲重點進行了一番深入考察,而通過對當地的觀察,以及比利時人和華人的敘述,基本可以確定,現在比屬剛果的黑人土著大部分都已經消失,當然,這僅代表我所行進路線上的所見所聞,至於其他地區是否不一樣並不知曉……”

“1898年6月2日,終於回到了黑角,在這裡我終於再次見到了大量黑人,不過這些黑人貌似都是東非提供給比利時的,現在黑角是比利時殖民地最重要港口,所以這些黑人大部分在此勞作,聽說他們當初有十幾萬,現在只剩下不到兩萬人,這也讓我對比利時人的殘忍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光是東非提供給比利時的黑人人口,就是原先比利時當地土著的一半,因爲比屬剛果大部分地區和卡賓達一樣,爲熱帶雨林氣候,所以原本當地土著數量就不足,根據我們估計,在比利時殖民前,當地人口可能就只有二三十萬人,不可能超過四十萬,在比利時人的竭澤而漁下,這點土著數量根本不夠比利時消耗。”

事實也如那勒斯所言,比屬剛果,大概就是前世法屬剛果和加蓬部分區域,面積在三十萬平方公里左右,因爲沒有比利時和法國加蓬殖民地邊境的具體數據,所以具體比利時殖民地國土面積情況很難算清楚,不過和前世剛果(布)大差不差。

而前世剛果(布)從法國獨立之初,人口也才兩百多萬,那已經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所以通過這個數據,分析比利時殖民前當地人口,也就是那勒斯所言的二三十萬規模是比較靠譜的。

前世利奧波德禍害剛果(金)就屠殺了至少五百萬人,所以如今人口連剛果(金)零頭都比不上的的比屬剛果,這些土著人口根本不夠比利時禍害。

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62章 後續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78章 無線電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76章 “老朋友”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00章 嘗試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0章 多多馬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78章 奧匈帝國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章 在柏林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441章 回國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8章 遊歷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563章 熱心腸第101章 招人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220章 萊茵人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566章 比較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6章 應許之地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49章 王位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676章 摩托第633章 “故”人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290章 長絨棉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285章 挖坑第487章 太特城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349章 犧牲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49章 熱度第92章 挖牆角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17章 輿論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789章 態度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
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62章 後續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78章 無線電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76章 “老朋友”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00章 嘗試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0章 多多馬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78章 奧匈帝國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章 在柏林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441章 回國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8章 遊歷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563章 熱心腸第101章 招人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220章 萊茵人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566章 比較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6章 應許之地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49章 王位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676章 摩托第633章 “故”人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290章 長絨棉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285章 挖坑第487章 太特城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349章 犧牲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49章 熱度第92章 挖牆角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17章 輿論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789章 態度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