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

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

1898年6月2日。

比屬剛果首府,黑角市。

東比貿易公司的員工那勒斯一行人完成這次和比利時人的貿易活動,作爲一位從1886年就常年在比屬剛果從事貿易活動的東非員工,那勒斯此行發現了一個非常驚人的事實。

在返回羅安達之後,他將自己這次在比屬剛果的見聞詳細的彙報給了公司,隨後引起了東非政府的重視。

而爲了確定這個消息的準確性,東非在七月份再次組織人員進入比屬剛果進行秘密調查。

於是在1898年,東非政府得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結論,東非政府發現比屬剛果的華人人口已經佔據絕對多數,雖然沒有數據支撐,但是當東非人深入比屬剛果時,任何人都不會否定這一事實。

那就是當地的土著很有可能已經徹底滅絕,從1897年到1898年,東非在比利時殖民地的工作人員竟然沒有發現一個土著。

這說明當地的黑人已經徹底被比利時殖民者消滅,當然,東非輸送比屬剛果黑人除外,但他們也屬於外來人口,並不算土著。

也就是說,如今比屬剛果的土著可能已經滅絕,而比屬剛果如今的的人口都來自其他地區,包括比利時人,華人和安哥拉的黑奴。

在東非政府佔領安哥拉之後,曾經向比屬剛果輸送十幾萬在南非戰爭中忠於葡萄牙的死硬分子,而這些死硬分子也成了如今比屬剛果主要黑人人口,不過短短几年時間裡,他們就從之初的十幾萬,下降到兩三萬人規模。

不過隨着東非各項工程的開啓,東非亟需大量勞動力,這種情況下,東非也就暫停了對外的黑奴人口輸出,而今東非黑人都不夠用,更何況將僅有的存量向外驅趕,所以在1892年之前,東非正式停止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奴隸貿易業務。

而那勒斯和一些東非人員的報告引發了恩斯特重視,尤其是那勒斯的日記。

“1898年2月7日,今天是我進入比屬剛果的第二十三天,我已經深入到當地一個叫做卡拉比的殖民據點,這裡在比屬剛果的東部,聽當地比利時人說往東不到六十公里就是我們東非,這座殖民據點主要以採礦業爲主,主要礦產是錫礦,這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我曾經也抵達過這裡,分別是1892年的四月,和1895年的五月,但是今天我發現礦上的工人裡竟然沒有一個黑人,要知道在我上一次到來的時候當地還有至少六成人員是黑奴。”

“懷着好奇心,我向當地的比利時人進行了詢問,但是大多數比利時人都支支吾吾,他們的答案大多模棱兩可,不太願意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這並難不倒我,通過一包香菸,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那就是過去三年間,本地的土著已經被消耗殆盡。”

“仔細一想,這一路上,除了黑角以外,我還真沒有見到多少黑人,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當然,具體結果如何,可以在後面的路程上稍微留意一下。”

從這裡開始,接下來的日記,就是那勒斯對比利時人口調查結果的詳細情況,恩斯特一頁一頁的翻閱。

“1898年2月8日,在卡拉比待了一天,我發現當地不僅黑人現實全無,我想他們大多已經被物理意義上消耗殆盡,而且本地的華人勞工過的也是十分艱苦,只不過情況只比黑人要好一點,雖然東非很多人也來自遠東,但是我對漢語是一竅不通,不過當地華人勞工在比利時人的統治下,也學會了一些法語,比利時人會說德語和法語,所以比利時人很雞賊,他們特意將德語和法語人羣,分別放置在東非和法國邊境,卡拉比就比較接近東非,所以這裡的比利時人大多說法語,不過這難不倒我,畢竟和比利時人做生意,那法語也是必修科目。”

“通過和當地華人用簡單的法語交流,我對他們的生活狀況有所瞭解,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體力勞動,得不到充分休息,餐食也摻雜着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不過,相較於原來此地黑人的黑人還是要好一些,比利時人根本不把黑人當人看待,當然,他們私底下對華人的態度也差不多,只不過是礙於東非的存在,所以對華人留下一些餘地。”

“而且,因爲如今比屬剛果嚴重缺乏人口,所以比利時人的統治策略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以前比利時人對待黑奴動輒砍去手臂或者其他部位,要麼直接處死,如今他們收斂了不少,因爲當地人口太少了,而比利時人顯然不可能親自來完成這些繁重的體力工作。”

那勒斯日記的記錄真實性大差不差,東非已經穩固了國體,所以華人在東非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軍方和教育界。

當然,這種影響力最終會隨着一代華人移民去世後消散,至於二代基本上就以混血爲主了。

“1898年2月13日,我在行程中特意將比利時殖民地的情況作爲重點進行了一番深入考察,而通過對當地的觀察,以及比利時人和華人的敘述,基本可以確定,現在比屬剛果的黑人土著大部分都已經消失,當然,這僅代表我所行進路線上的所見所聞,至於其他地區是否不一樣並不知曉……”

“1898年6月2日,終於回到了黑角,在這裡我終於再次見到了大量黑人,不過這些黑人貌似都是東非提供給比利時的,現在黑角是比利時殖民地最重要港口,所以這些黑人大部分在此勞作,聽說他們當初有十幾萬,現在只剩下不到兩萬人,這也讓我對比利時人的殘忍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光是東非提供給比利時的黑人人口,就是原先比利時當地土著的一半,因爲比屬剛果大部分地區和卡賓達一樣,爲熱帶雨林氣候,所以原本當地土著數量就不足,根據我們估計,在比利時殖民前,當地人口可能就只有二三十萬人,不可能超過四十萬,在比利時人的竭澤而漁下,這點土著數量根本不夠比利時消耗。”

事實也如那勒斯所言,比屬剛果,大概就是前世法屬剛果和加蓬部分區域,面積在三十萬平方公里左右,因爲沒有比利時和法國加蓬殖民地邊境的具體數據,所以具體比利時殖民地國土面積情況很難算清楚,不過和前世剛果(布)大差不差。

而前世剛果(布)從法國獨立之初,人口也才兩百多萬,那已經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所以通過這個數據,分析比利時殖民前當地人口,也就是那勒斯所言的二三十萬規模是比較靠譜的。

前世利奧波德禍害剛果(金)就屠殺了至少五百萬人,所以如今人口連剛果(金)零頭都比不上的的比屬剛果,這些土著人口根本不夠比利時禍害。

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08章 分析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32章 稻種第964章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243章 70式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81章 捷徑第521章 申請第1435章 雙總部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421章 鑄鐵廠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564章 貴人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13章 野望第572章 停火線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961章 危與機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79章 閒談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236章 敖德薩第1504章 脫鉤第1248章 普吉島第925章 造船業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92章 入籍第700章 龍騎兵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41章 衣錦還鄉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694章 訛詐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19章 農忙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37章 電氣化第164章 肉類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04章 卡賓達第784章 自己人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327章 南下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454章 軍演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73章 消化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1014章 輕工業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230章 水權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595章 鼓動第1004章 鐵路併網
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08章 分析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32章 稻種第964章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243章 70式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81章 捷徑第521章 申請第1435章 雙總部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421章 鑄鐵廠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564章 貴人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13章 野望第572章 停火線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961章 危與機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79章 閒談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236章 敖德薩第1504章 脫鉤第1248章 普吉島第925章 造船業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92章 入籍第700章 龍騎兵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41章 衣錦還鄉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694章 訛詐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19章 農忙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37章 電氣化第164章 肉類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04章 卡賓達第784章 自己人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327章 南下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454章 軍演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73章 消化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1014章 輕工業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230章 水權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595章 鼓動第1004章 鐵路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