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抵押物

和東非以及美國的貿易,就是如今俄國工商業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對東非的貿易,維繫着如今俄國內部社會的穩定。

就比如前線俄軍所需的大量糧食,物資都需要東非提供,雖然俄國糧食產量理論上能夠自給自足,但是糟糕的交通,臃腫腐朽的後勤系統,讓俄國後方的糧食根本無法抵達前線,供應前線軍隊以及西部工業聚集區的需求。

這就導致前線俄軍甚至吃上了東非小麥麪包,對於俄國這個糧食生產大國而言簡直是無法想象的,要知道在戰前俄國生產了幾乎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小麥。

而俄國國內工業品價格更是隨着戰爭到來陷入瘋狂漲幅,比如靴子價格上漲了百分之二百多,火柴上漲了百分之三百多,如今正是冬天,這兩樣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礎物資,這還是在大量東非貨物輸入後的結果。

工農業如此,俄國糟糕的軍工能力更是在戰場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俄國動員了大量兵源,但是有至少四分之一的俄軍沒有配備步槍。

從普通的彈藥到電話線,幾乎沒有一樣是不會短缺的,數量本來就少的重武器,更是打壞一件少一件,前線俄軍甚至出現過每天不足三發能夠發射炮彈的情況。

這就導致東非對俄國的商品輸出中,軍用品和半成品居多,這是其他列強不存在的情況,而在對其他國家出口中,以原材料和輕工業品爲主。

隨着戰爭推進,很多參戰國放棄了部分不重要的民用工業生產,但重工業產能基本能得到滿足,而俄國不論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都不達標。

總而言之,前世俄國在戰爭中解體完全不冤,至少以目前東非視角來看,俄國內部就已經十分糟糕了,但是大部分官員並不清楚,俄國的下限遠不止於此。

……

在東非政府的內部會議結束後,恩斯特在萊茵宮接見了弗朗茨四世一行人,並且圍繞巴士達鐵路展開了一些細節上的談判。

此時,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爲戰爭原因,根本不足以支持巴士拉鐵路的建設,而奧斯曼帝國也沒有獨立建設鐵路的能力,所以巴士拉鐵路的建設只能落到東非這個“中立”國頭上。

“資金和勞動力由奧斯曼帝國提供,我們東非則負責提供技術,材料,工程師等重要環節。”

“當然,依據奧斯曼帝國的經濟能力,我們可以向奧斯曼帝國貸款,但是必須有抵押物。”

東非提供的條件也算符合常理,但是抵押物上就讓奧斯曼帝國比較爲難了,錢肯定是不夠的,畢竟奧斯曼帝國財政本來就困難,現在還要整軍備戰,一個子也掏不出來。

奧斯曼帝國使臣艾列路德面帶難色的看向弗朗茨四世,顯然是想讓弗朗茨四世幫忙說情。

於是弗朗茨四世不得不再次出面,他對恩斯特說道:“陛下,如今奧斯曼帝國因爲戰爭原因,顯然是不可能拿出這樣一筆鉅款的,所以能不能等到戰爭結束後,再由奧斯曼帝國政府慢慢償還。”

恩斯特一口否決道:“這肯定不行,大公閣下,想必你也知道,巴士拉鐵路不是一條簡單的鐵路線,他背後牽扯到各個大國之間的博弈。”

“雖然這條鐵路有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背書,但是英國,法國和俄國肯定不會同意這條鐵路建設開通。”

“所以我們承建巴士拉鐵路是頂着着巨大政治壓力的,雖然東非是印度洋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但是英國在印度洋的實力也不容忽視。”

“尤其是波斯灣地區,英國有着不少軍事基地和殖民地存在,我們東非船隻每一次經過波斯灣都要承擔被攻擊的風險。”

這自然是事實,但也是恩斯特找的藉口,畢竟前世奧斯曼帝國在戰後直接被肢解掉了,如果奧斯曼帝國的終局還是如此,東非要是不提前拿不到實際利益,到時候真就成死無對證了。

“那陛下認爲奧斯曼帝國能有什麼值得東非看中的東西作爲抵押?”弗朗茨四世只能如此問道。

那自然是有的,奧斯曼帝國作爲世界上有數的大國,家底雄厚,肯定有東非能看上的東西。

恩斯特假裝沉思了許久,這讓弗朗茨四世和艾列路德感覺十分緊張。

艾列路德只希望東非人的胃口不要太大,說實話,奧斯曼帝國已經將這次戰爭看做了國運之戰,賭上了一切家底。

所以巴士拉鐵路勢必要建成,這樣一來,東非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貿易就能保證暢通,解決奧斯曼帝國的後顧之憂。

在假模假樣的想了半個鐘頭後,恩斯特纔開口道:“不如拿領土作爲抵押物吧?”

雖然恩斯特說出來時的語氣十分平緩,但是也讓艾列路德驚出了一身冷汗,領土對各國而言從來都是一個不可觸碰的禁區。

弗朗茨四世倒是顯得有些平淡,畢竟這是奧斯曼帝國的事。

艾列路德只能硬着頭皮詢問道:“不知道陛下打算拿那塊領土作爲抵押物?”

看着緊張的艾列路德,恩斯特佯裝輕鬆的說道:“不需要緊張,我們東非自然不會做太過分的事,關於抵押物,我認爲貴國在波斯灣西北角的這一小塊地方就很不錯,你感覺怎麼樣?”

恩斯特指着地圖上波斯灣西岸,前世沙特的沿海問道,這個時候,沙特沿海還在奧斯曼帝國控制之下,並不算多麼重要的地方。

而恩斯特索要的地區,在艾列路德眼裡就有些說的通了,因爲這塊地和東非的北部灣領地十分近,中間僅隔着拉希德埃米爾的勢力,那是不是說明東非想要擴張北部灣領地。

拉希德埃米爾國是一個依附奧斯曼帝國存在的家族統治國家,看着看做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後世沙特就是擊敗了這個國家,從而在拉希德埃米爾國手中搶奪了大量土地,包括一連串石油產區。

當然,如今奧斯曼帝國依舊實控着大部分沿海地帶,拉希德埃米爾國則主要位於內陸,並且在緊挨着卡塔爾,巴林的區域有一塊出海口。

艾列路德說道:“如果僅僅是這一小塊區域,那確實有談判的基礎,不過這件事,我需要向國內徵求意見。”

如今波斯灣地區,除了巴士拉,科威特等北部沿海,是奧斯曼帝國重要出海口以外,其他地方在奧斯曼帝國眼裡確實沒有太大價值。

而且東非所求的這塊區域,面積也不大,完全都是沙漠,算是一塊帝國的邊角料,如果拿這裡作爲巴士拉鐵路修建的抵押物,至少對於艾列路德而言,並不算過分。

陰謀得逞的恩斯特笑呵呵的說道:“如果貴國能將這塊土地劃歸東非,我們完全可以將這塊區域作爲巴士拉鐵路的貨款,這樣一來,東非擴充了在波斯灣地區的利益,而貴國則打通了巴格達鐵路到波斯灣的最後一段,對雙方都是很有利的。”

在之前的談判基礎上,恩斯特選擇繼續加碼,如果能直接獲得波斯灣沿岸的主權,總比以後還要扯皮強的多,而東非無非就是自費幫助奧斯曼帝國建設一條只有不到七百公里的鐵路,這筆買賣如果實現在恩斯特看來肯定是大賺。

第79章 閒談第388章 換師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63章 推力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780章 追蹤第1184章 通吃第577章 收尾第564章 貴人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615章 交流電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49章 戰敗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488章 情報戰第837章 颱風第196章 鐵路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19章 繳獲第62章 激戰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64章 肉類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371章 生意第1326章 野望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4章 消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161章 檢閱第460章 衝突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09章 聖誕節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230章 水權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801章 恭賀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30章 漢薩省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33章 尋找“光明”第861章 分贓第1390章 自治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50章 達成一致
第79章 閒談第388章 換師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63章 推力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780章 追蹤第1184章 通吃第577章 收尾第564章 貴人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615章 交流電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49章 戰敗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488章 情報戰第837章 颱風第196章 鐵路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19章 繳獲第62章 激戰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64章 肉類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371章 生意第1326章 野望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4章 消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161章 檢閱第460章 衝突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09章 聖誕節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230章 水權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801章 恭賀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30章 漢薩省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33章 尋找“光明”第861章 分贓第1390章 自治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50章 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