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

“衛國,你這不動手則已,一動手收穫這麼大?”老毛家裡,看着李衛國遞過來的報告,老毛笑着說道。

原來報告上寫着這次清除日軍間諜的結果,抓獲並擊斃間諜一共128名,其中日本人28人,被利益誘騙的漢奸100人。這一百的漢奸裡面,有不少是當地鄉紳,甚至還有地方政府的官員,特別是其中還有一個縣政府領導,因爲收了日本人的賄賂,向日本人提供情報!

“主席,要不是撬開了那幾個日本間諜的嘴,我們還真不知道我們有些黨員同志甘願做漢奸,給日本人提供情報,這影響十分的惡劣呀!不過也有一些遺憾,我們的反應還不是很快,一些人直接逃跑了,倒是便宜他們了。”

想到有一些逃跑的間諜,李衛國便覺得美中不足。

“衛國,黨員內部純潔的事必須得重視,這個洛浦他們會配合保衛局完成,你現在主要是和朱老總一起負責好軍隊。”

“好的,我會負責好的。”

。。。。。

處理日本間諜一事,非常的費時間,涉及的東西也比較多,好在有人來接手,不然李衛國還不得累死。閒下來的他,不去管情報機關的後續的工作,而是跑到了兵工廠,看一件武器,一件他很期待的武器。

此時的兵工廠武器試驗靶場上,兩挺怪異的機槍擺在這裡,其中一挺看着比另外一挺要新,但是做工有點粗糙。

“首長,這一挺做工精良的就是之前送到兵工廠來的德國原產的mg34機槍,旁邊的這一挺做工比較粗糙的就是我們兵工廠自己仿製的。”

原來這兩挺機槍正是大名鼎鼎的mg34,一個正牌貨,一個是冒牌貨。

mg34機槍,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機槍,由德國著名的毛瑟公司設計,是結合很多機槍優點而成。這款機槍現在是德國正在大量列裝的機槍,小鬍子想用它取代老式的馬克沁重機槍。

通用。顧名思義這款機槍是可以通用的,不僅可以當做輕機槍使用,還可以當做重機槍使用,甚至可以當作防空機槍使用,這就叫作通用機槍。mg34也正是因爲其優良的性能,和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才能爲讓小鬍子十分滿意並大規模生產並列裝德國陸軍的槍。

也正是因爲這些名氣,所以李衛國纔會讓人去從德國進了幾挺這樣的槍,分給了幾個兵工廠,讓其仿製和研究。

“兩挺槍的性能,你們測試了嗎?”李衛國問這旁邊負責的人。

“我們之前測試過,但結果。。。。,我們打算讓首長您再看看這兩挺槍測試效果,看看是否滿意!”

很快就見兩個兵工廠專門試驗武器的人員,拿着兩挺機槍分別來到射擊點,然後就開始準備好彈鏈,射擊!

“開始吧!”

嗤嗤嗤

只見那挺德國原產的mg34,在射擊手扣動扳機之後,那子彈便飛速的朝着遠處的靶子射去。十幾秒過去,彈箱裡那200發子彈就沒了,而對面的靶子則是千瘡百孔,不成樣子。

這個結果讓跟着李衛國來的這些士兵看了之後,這還是機槍嗎?我的乖乖,這射速,直接完爆軍隊裡的捷克式輕機槍啊!

這打的木頭都能打成這個樣子,打在人身上,那還得了。反正他們就在腦海中想象這個槍打在敵人身上會什麼樣子,估計一梭子下去,全身都沒好肉了,這讓這些士兵都不禁抖了抖身子。

“試試我們自己仿製的這挺!”李衛國沒說什麼,淡淡的吩咐道。

“是!”

嗤嗤嗤

相比較前面的那挺原產的mg34,兵工廠自己仿製的這挺就差了不少,射速沒有那麼高,精確度也差了不少,做工粗糙就很正常了。

看了兩挺機槍的試驗之後,李衛國沒有任何特殊表情,“你們說說對這款槍的看法!”

見李衛國詢問看法,何東硬着頭皮走了出來,小心的說道,“副總司令,這款mg34機槍是挺不錯,性能也都很好,但是我覺得我們不能裝備這款槍!”

“說說你的看法!”

見李衛國沒有生氣,何東才繼續說道,“副總司令,這款槍雖然性能好,但是成本高、射速快、生產工藝複雜,對我們來說,負擔太大。

首先成本方面,這款槍的需要用49公斤的鋼鐵,以鑽削方式才能製造出這款只有十幾公斤重的機槍。而且它的散熱片、機匣等很多部件,都是用整塊貴金屬削割而來,成本太高了,製作工藝也很複雜。

其次,它的射速太快,現在它的射速能達到每分鐘900發,這對我們軍隊的後勤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綜上所述,我斗膽建議首長還是不要批准這款槍進入部隊,它不適合現在的我們,捷克式輕機槍就夠使用了!”

“說完了嗎?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這款槍的優缺點我都知道,我爲什麼把這個槍給你們幾個兵工廠都給送了幾挺,我要的是你們去學習學習人家如何設計的。

我看中這款槍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爲它是一款通用機槍。現在我們軍隊輕機槍是捷克式爲主,重機槍是仿製的馬克沁,防空機槍算是沒有。

馬克沁的重量你們是生產武器的,你們不會不知道吧,它在戰場上不適合轉移,遇到敵人飛機轟炸或者大炮等威脅,根本無法躲避。所以我的想法是研究出一款通用機槍,而不是聽你們在這裡說這槍這裡不好,那裡不好,有不好去改進,經費我會照給。

我需要通用機槍的是一款,重量不超過15公斤,可以用作輕重機槍以及防空機槍使用,射速每分鐘在500到600的樣子。而且它的成本不能高於捷克式輕機槍的兩倍!”

李衛國此時顏色有點難看,指責着在場的兵工廠負責人以及技術人員。技術人員是高傲的,他們容不得外行人在他們面前,說他們的不行,他們認爲這是在侮辱他們。

“首長,我覺得你的這個要求我們根本無法實現,一款武器哪能具備向您說的那麼好的性能,就算能,以我們兵工廠的條件根本無法生產。”

只見一個年輕的男子站了出來,對着李衛國出言不遜道。

“王組長,給我回去!”見這個男子出言頂撞李衛國,何東連忙喝止道。

“你是什麼人?聽你這話,感覺非常沒自信啊!”李衛國沒有生氣,笑着問道。

“副總司令,你別跟他一般見識,年輕人不懂事!他叫王浩,是我們兵工廠的技術人員,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機械方面的人才,畢業後在金陵兵工廠上班,看不慣老蔣的不抗日,就開投奔我黨的。

這款仿製的機槍就是他帶頭完成的,還望副總司令不要見怪!”何東以爲,李衛國打算責罰這個王浩,便出言勸道。

“放心,我不會處置他的!美國留學回來的?勉強也算個人才,可惜沒什麼自信,註定成不了大器!”李衛國冷笑道。

“首長何出此言,這款槍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像你說的那樣,我們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到,首長您純粹是刻意刁難。而且就算生產出來了,成本也會很高,根本不是我們現在能承受得了的。”

“噢,要是我知道如何降低成本,並能大規模生產的方法呢?”李衛國笑着說道。

“若是首長你能說出方法,我接受任何懲罰!”此時王浩的那股倔脾氣也上來了,旁邊的人想勸也勸不住!

“我來說說我的方法吧,你們中間不少都是相關的技術人員,相信我一說你們也能明白!

就拿這款mg34來說,降低成本、減少生產流程的方法很簡單!我們兵工廠有自己的衝壓機牀吧!”

“有”

“我們槍械所生成的那些金屬零件,完全可以利用衝壓工藝製造,這樣就不用用整塊的金屬來切割,那樣太浪費金屬,我們也沒有那麼多金屬去糟蹋。

我這麼說你們明白了嗎?”李衛國問着眼前的這一羣技術人員,他們應該會明白。

“零件還可以這樣生產?我們之前怎麼沒想到!”

“我也沒想到,首長就是首長,這個都知道!”

“首長,是我錯了!我沒想到可以在這個方面去着手!您想怎麼處罰我,您說吧!”一旁的王浩,就是學機械方面的,聽李衛國這麼簡單一說,頓時恍然大悟。

“怎麼處罰?這我得想想!”

李衛國在那故作想重懲的樣子,倒是讓旁邊的一些人嚇到了。

“開你們玩笑呢!王浩我可以饒過你,但是得處罰還是得有!從現在起工資縮減三分之一,除非你能研製出我想要的通用機槍,否則這個處罰一直持續下去!

你接受嗎?”李衛國問着一旁臉色不好的王浩,畢竟對方看來得罪領導,肯定會沒有好日子過的。

“啊,就這樣?我答應,首長你放心,我會很快拿出一套合理的設計方案,一定會設計出你所需要的通用機槍!”見李衛國處罰只是扣了一點工資,王浩非常的慶幸。

“別高興的太早,我要求的這款通用機槍,性能這些你們有所瞭解,你們可以利用mg34改進,或者自己設計,但是設計出來的機槍生產工藝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採用衝壓技術,降低成本以及減少生產環節。

而且若是你們能在一年內拿出令我滿意的方案,我還會額外嘉獎!”

“副總司令,你放心,我會吩咐下去,讓兵工廠的設計師着重設計這款通用機槍的!”一旁的何部長連忙保證道!

“有信心就好!我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本來李衛國其實是想把mg42通用機槍提前給設計出來,但是不太合適,光那每分鐘最低1200發子彈的射速,能讓他的後勤崩潰。所以他變降低了要求,每分鐘射速控制在600就差不多了。

他的理想槍型就是mg42的弱化版,畢竟mg42除了他的射速外,其他的優點挺多。包括成本低、散熱好、通用性強、槍管更換快等等。

雖然這次李衛國的兵工廠之行,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槍,但是他的方法對於兵工廠的產量提高、成本降低卻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很有可行之處。

剛回來蘭州城的李衛國就被老毛的一封電報叫過去了!

“現在華北局勢越來越惡劣,我們中國的軍隊又只有一個29軍在那裡,力量薄弱,要是日本大舉入侵,29軍估計是獨木難支了。所以我們當前重要的就是訓練好軍隊,準備對日作戰。”

老毛放下手中的報告,對着李衛國語重心長的說道。

聽了老毛的話,李衛國便無奈的說道,“要不是老蔣那邊一直不鬆口,不同意我們的編制問題,我們早就可以把軍隊開到華北跟日本人好好幹一仗了,哪用現在日本人在華北這麼囂張。”

原來此時的周恩萊等人一直在跟南京方面談判關於紅軍改變的問題,但現在一直沒有什麼結果。

紅軍這邊有30萬軍隊,中共這邊西北紅軍是想要三個軍九個師或者十個師的編制,而且都是甲種師。但老蔣哪肯同意,談判當天就直接談崩。現在隨着華北局勢的惡化,老蔣倒是在鬆口,但也不願意給三個軍的編制,只願意給3個甲種師的編制!

西北紅軍改編沒談攏,同樣南方紅軍的改編也沒談攏。倒是達成了同意把南方的紅軍編爲一個軍,但是軍長一職也是大問題。中共這邊想要留守南方的向英擔任軍長,但是老蔣不敢,認爲在自己腹地的軍隊,怎麼能讓中共領導,他就想派一個自己中央的一個將領去擔任。

見老蔣這麼沒誠意,中共也不幹,於是乎雙方就在那扯皮,反正暫時沒談出什麼結果。而且老將不給編制,晉綏軍、中央軍不會讓紅軍的部隊過山西的,抗日也沒法抗!

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97章 東征(七)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49章 後續(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34章 交易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60章 西征(三)第178章 營救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329章 天津(四)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78章 營救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3章 北伐(二)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61章 西征(四)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65章 西征(八)第73章 崛起(四)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1章 在襄陽(四)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9章 空閒之餘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67章 調動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96章 東征(六)
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97章 東征(七)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49章 後續(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34章 交易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60章 西征(三)第178章 營救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329章 天津(四)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78章 營救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3章 北伐(二)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61章 西征(四)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65章 西征(八)第73章 崛起(四)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1章 在襄陽(四)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9章 空閒之餘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67章 調動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96章 東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