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天津(十)

“彭將軍,你好!我是大公報的記者,我想請問一下,現在貴軍是否有打算堅守天津,徹底收復天津這座城市?

據我所知,現在日本華北方面軍已經從各地抽調軍隊,打算武力奪回天津,不知道貴軍可有那麼多軍隊去抵抗日軍的進攻?”

此時一箇中年男子男子站起來問道,問了一些後面在座人都很關心的問題。

而聽到是《大公報》的記者,彭得淮的態度也稍微好點了,畢竟這個報紙屁股沒有坐歪。

“你好,你問的已經是涉及軍事機密問題,具體的應對情況,我們不可能給你們敘說。但是你們放心,我們不會讓鬼子這麼容易奪回天津的!”

彭得淮斬釘截鐵的說道。

。。。。。。

接下來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報社記者提問,彭得淮也懶得再去一一解答,就草草結束了這次發佈會。會後,八路軍肯定不會坐看這些報紙亂髮,他們也會利用他們的宣傳工具去給廣大天津百姓介紹八路軍的決心。

天津的八路軍現在也控制了一家報社,就是《庸報》,在天津戰前發行量排名第三的報紙,僅次於《大公報》、《益世報》。不過後面的兩個報紙在天津停刊了,會上的那個《大公報》記者所記錄的東西也得發到重慶,在重慶出報。

《庸報》原來的老闆,早在1935年就把報紙賣給了日本特務機關,天津淪陷後,便被日本同盟通訊社接管。八路軍佔領了天津後,這個報社就被八路軍接收了,那些原來的日本編輯。記者,全被送去見他們的天照大神去了。

現在的《庸報》是八路軍在天津的宣傳工具,用來徵兵、宣傳抗日等。除了報紙,還有就是再接上頭髮傳單、刷牆壁,整個天津至少刷了數千條抗日標語。都是什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全民族團結抗日”、“殺光狗漢奸”之類的。

至於徵兵,就不得不說天津爺們了。特別是那些年輕小夥子,有不少是中學生、大學生,還有工廠工人,聽到八路軍招兵,去打鬼子,都紛紛報名參加。

特別是那些工廠工人,尤其是日本工廠的,很多工人因爲廠子被封,都參軍了。據統計,從八路軍進入天津起,到最後撤出天津,一共有5萬多學生、工人蔘加八路軍。而對於這些人,那些有技術、有經驗的工人,以及那些有知識的學生,不少後來就被送到了晉東南或者西北。

因爲這些地方,他們的價值纔會得到最大的運用,前線當兵反而會讓國家白白損失人才。

這已經是彭得淮率領軍隊佔領天津的第三天,日本人肯定不會坐視八路軍這麼佔領天津,早已開始調兵遣將,正是因爲種種原因,開始的兩天進展不順而已。

西北方向的北平,除了留下數千日軍去牽制八路軍那個旅,剩下的一萬餘日僞軍終於擺脫了八路軍的糾纏,開始沿着南下。

東北方向的冀東地區,兩萬日軍也放棄了掃蕩,正在往回撤的路上。甚至更東北的地方,日軍關東軍調派了日軍又一個甲種師團---第四師團,也就是那個有名的大阪師團開始增援關內。

西南地區,由石家莊開出的第10師團第33旅團的7000日軍加上5000僞軍,也沿着平漢線北上。

此時日本國內方向,三個新編成的乙種師團相繼起航,將在半個月內到達華北戰場。

此次八路軍攻佔天津,可是捅了馬蜂窩了,逼着日軍從各地調兵遣將。近未來兩天內就能出現在天津周圍的日軍就達到了三萬多人,還有近兩萬僞軍,可謂來勢洶洶。

不過八路軍這邊也不是沒有準備,彭得淮利用之前繳獲的武器以及新招收的士兵(包括一些僞軍),新編了師部直屬的特務二團、特務三團;352旅更是從到天津時的一萬餘人,變成了兩萬多軍隊;李運昌的部隊也擴充到了近萬人。

所以此時彭得淮手上直接掌控的軍隊就有四萬多人,雖然有一半新兵,但是也讓他多了不少底氣,更何況還有獨立一師的兩個旅在一旁策應,他更有信心了。

而且作爲經驗豐富的彭得淮,也知道這場仗不能在天津城區打,那樣只會死傷慘重,還把天津的百姓給害了,只能禦敵於外,看情況來及時作出判斷。

。。。。。。

廊坊,此時是北平跟天津之間的一個小鎮,因爲鐵路的發展,這裡便從以前的小村莊變成了一個略有名氣的小鎮。現在的廊坊鎮區人口只有不到5000人,之前這裡有着日本的大軍駐紮,即新編成的獨立混成第八旅團。

不過由於廊坊太小,獨立混成第八旅團只是暫駐,後面獨立第八旅團就開去掃蕩冀東的八路軍去了,這裡就剩下一個小隊的鬼子。

不過在天津被八路軍佔領後,寺內壽一怕八路軍趁機進攻北平,就從北平抽調了一個大隊的鬼子,負責防守這裡,所以此時廊坊有着一千餘名鬼子。

不過廊坊不是大城市,沒有所謂的城牆,僅有一些之前鬼子修建的碉堡,但是一千餘日軍的進駐,還是讓廊坊的防禦工事有點擁擠。

彭得淮肯定不會讓這個釘子,就這麼在眼前晃着,於是就派了李運昌的冀東抗聯第二路軍率領3個團7000餘人,負責拿下這裡。由於李運昌的部隊也沒有什麼火炮(只有一些迫擊炮和擲彈筒),所以在其出發之前,彭得淮專門撥付了5門九二步兵炮以及相應的炮兵,想來對付一個大隊的鬼子應該足夠了。

李運昌此次也是信心滿滿,他現在也是兵強馬壯,兵力比佔領天津之前也是擴充了一倍有餘,而且手裡的槍也有不少日式步槍。加上彭得淮撥付給他的5門九二步兵炮,讓他信心大增,在他看來對付一千鬼子簡單的。

在到了廊坊外幾公里處,看見日軍龜縮在廊坊街道和火車站附近,李運昌一臉鄙夷的看着。

“來人,給我把炮架好,我們也來讓鬼子嚐嚐挨炸的滋味!”放下望遠鏡的李運昌,對旁邊的下屬說道。

“是,總指揮!”

很快5門九二步兵炮就被推了出來,整整齊齊的對着一公里外的日軍陣地,旁邊的炮兵則是從炮彈箱裡,拿出一枚枚炮彈,裝進了炮膛。

“預備,放!”只見旗號手揮舞着小旗子小旗子,來指揮炮手。

轟轟

5枚炮彈在一聲令下後,劃過一道拋物線,落在了敵人陣地,劇烈的爆炸聲在鬼子陣地裡響起。

“火炮繼續開火,其他人給我進攻!”

在炮兵的掩護下,兩千多名冀東抗聯士兵,便發起了進攻。不過這些抗聯士兵的進攻陣型混亂,連基本的規避動作都沒有,就這麼衝了上去。

。。。。。。

此時日軍陣地裡,長野大隊長看着不時因爲敵人火炮被炸死的士兵,臉色鐵青,不過敵人人多勢衆,他也很無奈。

“少佐,好像是九二步兵炮!”

看着那不斷開火的八路軍火炮,陣地裡的日軍都很凝重,他們都能聽出來那是他們軍隊制式武器九二步兵炮,而且數量還不少。要知道日軍一個大隊也才兩門步兵炮,對面的八路軍明顯比他們多!

“不用擔心,先彆着急。對面這羣八路軍明顯作戰能力不是太強,除了炮兵還可以,你看他們步兵連基本的步炮協同都不會!”

此時的長野少佐,雖然臉色不好看,不過看了八路軍的進攻,他便有信心了,這樣一支部隊,也想打敗他,也太小看大日本皇軍了吧。

“嗨,少佐閣下,帶會讓我帶領部隊發起反攻如何?”

此時旁邊一箇中隊長主動請命道。

“吉野君,不要着急,我們先先讓他們吃點虧,打擊一下他們的士氣!”

長野少佐也看出來對面八路軍人數多,此時士氣正旺,若是此時發起反攻,他們很可能會失敗。

“嗨!”

“開火!”

噠噠噠

在八路軍靠近150米的時候,日軍陣地裡,一千餘名日軍便瞬間開火,一時間衝在前面的八路軍頓時損失慘重。

轟轟

而且在步槍開火的同時,日軍僅有的兩門步兵炮以及大量的擲彈筒也開始,朝着進攻的八路軍傾瀉着炮彈。

由於日軍的槍法很好,很多進攻的八路軍士兵一槍沒開就被日軍擊斃,倒在了戰場上。

還有日軍那配合嚴密的輕重機槍也構成了一道道,密集的封鎖線,在八路軍衝到100米的時候便被壓得死死的,根本無法再往前衝。而八路軍的那些捷克式輕機槍,有一些還沒打完一個彈夾,就被日軍的步兵給射死了,只有重機槍距離遠纔沒出現這種情況。

此時的衝鋒路上,起碼到下了超過500餘名士兵,這才進攻不到十分鐘。

“總指揮,鬼子抵抗很頑強,讓前面的同志們撤下來吧,不然損失太大了!”

此時冀東抗聯二路軍的一個指揮員對着李雲昌建議到,他看見進攻的那些同志很多連槍都沒開就死了,照這麼打下去,他們的部隊損失肯定很大。

“不能撤,再讓一個團壓上去,鬼子就那麼點人,我就不信耗不死他。命令炮兵給我壓制住鬼子的炮火和機槍!”

此時的李運昌已經犯了一個指揮員不該犯的錯誤,他的進攻方式明顯有誤,哪有一開始就把這麼人壓上去的。而且明顯鬼子戰鬥力很強,他完全可以利用鬼子人少的弱點,多面進攻,讓鬼子的防禦變弱,而不是這麼蠻幹。

可是已經被自信衝昏了頭腦的他,此時根本忘了自己在軍校所學的軍事知識,犯了很多跟國民黨不少黃埔軍官那種自大的毛病。

“可是。。。。”

旁邊的那個人還想勸說,但是卻被李運昌給打斷了!

“謝副總指揮,執行命令,而不是在這裡質疑我的命令!”李運昌毫不客氣的指責道。

“是!”

旁邊的謝副總指揮,無可奈何的回答道。便帶着一個團的士兵壓了上去,既然勸不了李運昌,他還是想辦法擊潰眼前的鬼子再說吧,於是他這個副總指揮便親自上了。

“衝啊!”

此時的戰場上,八路軍士兵都在努力的進攻着,即便前面死了不少戰友,他們也沒有畏懼。可是他們槍法、戰鬥素養趕不上鬼子,然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每往前衝一米就不少人倒在進攻的道路上。

由於這是平原,沒有山坡,沒有任何障礙物可以依靠,鬼子的火力點的視野又很開闊,八路軍的進攻幾度受挫!

“副總指揮,這仗不能這麼打呀,這才半個小時,我的團都死傷一半了,再打下去,我就趁光桿團長了!”

此時一個頭上帶着血的冀東抗聯軍官來到那個謝副總指揮面前,哭訴道。

“我勸過總指揮,可是他不聽勸告,我也沒辦法!”謝副總指揮也是一臉無奈的樣子,不然他也不會親自上陣了。

“那現在怎麼辦?”

“姚團長,你帶着你的部隊,想辦法繞到敵人側翼去,分散敵人的活力,我帶人在正面進攻!”

謝副總指揮看了看戰場的情況,命令道。

“副總指揮,這能行嗎?”

“行不行也得行,現在也沒其他辦法了,執行命令吧!”謝副總指揮也很堅決的說道。

“是!同志們,跟我來!”說完,這個姚團長就開始往日軍陣地的側翼移動,希望可以牽制住敵人的一些活力,讓正面的進攻減少一些壓力。

而這邊謝副總指揮,便開始帶着正面的部隊開始進攻了!

“同志們衝啊,殺光這些鬼子,給死去的同志們報仇!”只見謝副總指揮站起來大聲說道。

“衝啊!”

聽到這個謝副總指揮的命令,那些活着的士兵,便再一次發起了進攻!

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97章 東征(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182章 長征(三)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2章 大婚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39章 天津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92章 東征(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71章 崛起(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13章 北伐(二)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39章 天津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14章 歸程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196章 東征(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9章 空閒之餘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57章 武漢起義(六)
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97章 東征(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182章 長征(三)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2章 大婚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39章 天津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92章 東征(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71章 崛起(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13章 北伐(二)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39章 天津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14章 歸程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196章 東征(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9章 空閒之餘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57章 武漢起義(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