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

“什麼?美國人派了一個軍事觀察跟飛機一塊來?”聽到這個消息,主席非常的驚訝,他也沒想到這麼突然,美國人居然會來!

由於驚訝,他連手中的那本書都掉在了地上,旁邊的警衛員這才撿起來,把上面的灰塵擦了擦,這才遞給了主席。

“我也很驚訝,這是周副主席剛剛從重慶發過來的,他也是在飛機起飛前,得到美國方面通知的。”李衛國的驚訝不亞於主席。

歷史上美國的確派了一個軍事觀察組訪問延安,但那是1944年的事了,沒想到這個時空42年就派了過來。本來他還在高興周恩萊據理力爭爲航空縱隊爭回20架美式戰鬥機,結果這個消息顯然更讓他感到驚訝,或者說是高興。

“重慶方面會允許?”主席疑惑地問道。

現在美國人雖然在大力援助中國,但是還不如說援助的是國民黨,起碼美國提供的貸款,中共一分錢都沒得到,物資也是一樣。現在美國人聯絡中共,老蔣會同意纔怪,所以主席就很奇怪。

“應該不會允許,不過我聽說重慶方面貌似不知道美國人派了軍事觀察團來我們這裡,周副主席說是美國方面以技術員的身份喬裝打扮而來。”李衛國解釋道。

“什麼?偷着過來的,這有點意思。衛國你看美國人這是什麼意思?”主席玩味的說道。

“我感覺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好事,說不定是來援助我們的。”李衛國猜測道。

“不會吧,援助我們?他們可是資本主義國家,援助我們這個共產主義黨派?”主席有點不相信道。

“主席或許不知道,這些人美國人只要爲了利益沒啥不能幹的。之前美蘇之間的關係也不見多好,現在還不是大把大把的給援助,聽說到目前爲止,美國人起碼給蘇聯提供了超過20億美元的援助。20億美元,還是至少,你想想那是多少東西。”李衛國認真地說道。

“20億美元?還至少?這美國人還真是有錢,不過他們會那麼好心援助我們?對他來說,援助國民黨也比援助我們強吧!”主席驚訝道。

“不好說,現在在中國戰場,我們的作用雖然還沒有國民黨大,但是我們的表現卻是比國民黨好,而且我們能威脅日軍佔領的東北,還真說不好。不過具體怎麼回事,還得需要看具體情況。”對於美國是否援助,李衛國還真沒法判斷。

對中共援助,最大的阻力其實就是重慶方面,本來現在中共就讓老蔣很不安了,若是美國給中共援助,老蔣肯定會百般阻撓。

“爭取吧,若是有美援更好,沒有也無所謂。美國觀察團的事就有你負責吧,你在這方面比較擅長,我可沒興趣去接待這些美國人,談不到一塊去。”主席淡淡地說道。

現在中共實力其實很強了,這兩年工業發展的很快,即便沒有美國援助,中共也能在華北戰場對日保持優勢,說不定還能早日進入東北地區。當然若是有美援,中共也來者不拒,白給的東西,不要白不要。

“好的,我先去會會他們,有什麼事再向主席你彙報!”李衛國笑着說道。

由於美國軍事觀察組是秘密來訪的,所以中共方面自然沒有聲張,什麼標語、橫幅這些也沒拉,而且知道的人也很少。

西安雖然有國民黨方面的人員,但是平時的行動就跟周恩萊在重慶一樣,都被嚴格監視着的。加上中共方面沒有透露這些消息,即便國民黨的特務知道有飛機來西安,也就當作一般的往來而已,雖然有監視,但是卻不全面,也就查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消息。

在美國運輸機隊伍抵達漢中空域的時候,八路軍就派出了八架殲二戰鬥機(雅克1的中國版)前來護航,至於之前的國民黨飛機也一同跟隨着,不過只有4架,還是雙翼的霍克三戰鬥機,雙方的高下一下就出現了。

當然並不是國民黨方面沒有好的飛機,只是他們的飛機都在昆明或者重慶、湖南等地的前線。畢竟這個時候大名鼎鼎的飛虎隊,可是有超過100架p40戰鬥機的,加上李四海援助的那40架戰鬥機以及國民黨年初開始與美國商量購買的戰鬥機,國民黨方面好的戰機其實不少,而且轟炸機數量也比中共多,而且大多還是美國先進的轟炸機。

國民黨的主力戰鬥機就是p40,不算飛虎隊,僅僅國民黨的空軍,這種飛機就超過100架。跟飛虎隊駐紮在昆明不同,這些飛機主要在廣西、重慶、湖南等地。至於霍克3以及伊爾16戰鬥機都已經不再擔任主要的作戰任務了,主要打不過日本的零式以及一式戰鬥機,這也是爲什麼此次用來護航的原因。

此次美國方面軍事觀察組是以美國駐華武官之一包瑞德中校率領的,一共12個人,都是陸軍。隨行的那些中國人也不知道這些美國人的身份,捐贈方代表倒是知道,不過他得履行之前跟美國軍方達成的協議,沒有透露,反而是給了他們一個看上去比較正式的身份---飛機組裝的技術人員。

美國軍事觀察組這12個人單獨乘坐的一架運輸機,由於需要隱藏身份,他們都是穿的便裝,只要不是遇到認識他們的人,沒人知道他們是軍人。

在中共派來的八架殲二戰鬥機來到運輸機不遠處護航時,飛機內的包瑞德中校等人此時也發現了這羣不速之客。

“中校,這貌似是蘇聯的雅克一戰鬥機,怎麼會在中國的領土上,沒聽說蘇聯給中國提供了這款戰鬥機啊!”一旁的觀察組成員之一的惠特爾賽中尉,看着伴飛那幾架殲二戰鬥機,一眼就看出了他的身份。

“應該是蘇聯人給中共提供的,看來中共跟蘇聯的關係很密切,蘇聯人連這款新銳戰鬥機都提供了!”包瑞德猜測道。“不過我聽說,蘇聯和日本簽訂中立條約後,就停止了對華援助,包括對中共的援助,這個飛機應該是在《蘇日中立條約》簽訂之前獲得的。”

“中校,照這麼看,我感覺中共的實力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差!”一旁的高林上尉插話道。

“或許吧,這次我們就是來考察中共的實力的,然後寫一份綜合的報告彙報上去,至於上面怎麼想,那是他們的事!”包瑞德笑着說道。對於這次秘密前來,他只是當成一次旅行而已,中共肯定會把他們這一行人好好招待的,也更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很快一行12架運輸機很快就停到了西安的機場。一下子出現印有美國國旗的運輸機包括四架印有國民黨空軍標誌的霍克戰鬥機降臨西安機場的時候,對於機場人員的震驚還是挺大的。他們只是在事前得知有一批運輸機回來,讓他們提前把跑道清空,沒想到一下來了16架飛機。

不過好在西安的機場都是可以停放轟炸機的,一下來了16架戰機雖然有點忙,不過還是很快在地面的指揮下停在了平穩的機場上。

看着那12架c-47運輸機,李衛國也是羨慕啊,他們的運一運輸機產量低,總體性能比c-47也要差一些,這玩意歷史上在二戰期間一共生產了一萬多架。

李衛國真想來個1000架,他的戰略空軍想法就能得到實現。這飛機一架可以載28個人,1000架就是將近3萬人,這要是空投在一個地方,絕對是殺手鐗啊。不過他就只能想想,真的要實現,很難。

“包瑞德中校,這位是我們八路軍總司令,李衛國上將!總司令,這位是美國駐華武官,包瑞德中校。”一下飛機,當包瑞德與李衛國見面時,一旁的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就相互介紹道。

“李將軍,你好!”聽到對方是個上將,包瑞德自然按照軍人的禮儀,給敬了一個禮。

“包瑞德中校,歡迎來訪問西安!”李衛國客氣地回答道,而且用的還是英語。

“哇,沒想到李將軍還會英語,那看樣子我們後面交流應該沒什麼問題了!”聽到李衛國會英語,包瑞德驚訝道。

“平常的交流沒問題!”李衛國笑着說道。

“總司令,這位是這次華僑捐贈方的代表,李彬先生!”

“你好,我代表中共中央,感謝你們這些華僑能不顧外界的阻力,給予我們援助,這份心意,我們中共領了!”李衛國客氣地說道。

“李總司令,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本來按照我們之前的想法,是國共雙方一家一半的,沒想到國民黨方面給截留一部分,還望勿怪!”看着李衛國這位總司令熱情地跟自己握手,李冰連忙客氣地說道,並帶了一絲歉意。

“沒事,你們能考慮到我們已經讓我們很高興了,這個都是小事情。”李衛國對於飛機倒不是那麼上心。

他關心的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這次美國的軍事觀察團,還有就是華僑援助裡面說了給配的發動機以及相關的一些技術工人。至於兩款美式戰鬥機,在李衛國眼裡也不是那麼重要,畢竟殲二、殲三戰鬥機跟p40也是一個等級的水平,雖然前者在一些方面要弱於後者。

當天晚上,這羣客人就在李衛國的陪同下來到了西安城裡的招待處,並參加了算得上精心準備的一次歡迎歡迎儀式。

。。。。。。

河北省西北部的阜平縣,這個第九縱隊在河北地區唯一控制的縣城。這個縣城因爲地處太行山山脈北段,雖然地勢不如五臺山附近那麼陡峭,但是對於河北的其他平原地區來說,算得上地形複雜。

這個縣城在八路軍和日軍的手上來回易手數次,暫時是第九縱隊控制的。由於這個地方屬於保定管轄,緊挨着冀中軍區,所以平時跟冀中軍區的往來比較頻繁,冀中軍區像第九縱隊輸送兵員這些基本都是從阜平縣的境內通過。

就在今天早上,不,應該是昨天李振華就從五臺地區的趕到了阜平縣縣城,今天早上則是來到了阜平縣與行唐縣交界的地方等候着。他等的不是旁人,而是打算撤退回山西的第十縱隊,而且還是第十縱隊的司令員王爾琢,他的這個老搭檔。

當初對方去冀中,就是他送的;這次對方回來,他也得去親自迎接。

此次整個第十縱隊的撤離,並不是一口氣都往一個方向撤離,這顯然不現實。冀中軍區的人很多,特別是游擊隊,可以說是在這十個縱隊裡面游擊隊人最多的,正規軍數量也排在前三。

這次撤退主要分爲三個方向,一個是從冀中的西北地區撤到晉冀根據地去,也就是所謂的北嶽根據地,這一部分是王爾琢這個司令員負總責;第二個方向是由呂正操負責,率領冀中軍區南面的部隊撤到晉冀魯豫根據地;第三個方向則是向魯西北地區撤退,往這撤的部隊也將脫離第十縱隊加入山東軍區的序列。最後王爾琢以及呂正操率領的部隊將在山西匯合。

這次撤退之後,第十縱隊在冀中地區留了兩萬餘衆的游擊隊在那裡堅持抗戰,其他的游擊隊以及主力部隊都撤出了冀中地區。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近萬的冀中軍區的部隊撤到阜平縣境內,而李振華則是得知王爾琢率領的部隊也快到了,所以便親自來迎接。

“司令員,王司令他們到了!”就在李振華焦急等待的時候,旁邊的一個幹部突然大聲說道。

順着下屬指着的方向,站在山坡上的李振華通過望遠鏡看見了一支舉着八路軍軍旗的部隊出現了視線內。

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11章 夜襲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12章 北伐開始第87章 陝北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4章 衝突第368章 交易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64章 西征(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83章 會師第111章 夜襲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111章 夜襲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74章 崛起(五)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51章 後續(四)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7章 平叛(二)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111章 夜襲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65章 西征(八)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58章 西征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70章 崛起(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66章 秘密協議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97章 東征(七)第95章 入川
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11章 夜襲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12章 北伐開始第87章 陝北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4章 衝突第368章 交易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64章 西征(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83章 會師第111章 夜襲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111章 夜襲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74章 崛起(五)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51章 後續(四)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7章 平叛(二)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111章 夜襲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65章 西征(八)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58章 西征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70章 崛起(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66章 秘密協議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97章 東征(七)第95章 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