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事,李衛國並不知道,因爲之前的聯繫早就斷了,現在對方做的事那都是以前商量好的,只是現在才行動而已。
更巧的是,李衛國這個時候也在兵工廠向蘇聯人兜售火箭筒,其實這事還不是李衛國主動的,而是蘇聯人主動找上了門。
原來因爲八路軍之前與日本的大戰,蘇聯人派了軍事觀察團,雖然沒有下到各個部隊去,但是他們還是得知了八路軍有一款可以擊毀坦克的武器,於是乎就開始過來找現在主要負責這一塊的李衛國。
本來這款武器,李衛國就沒打算瞞着蘇聯人,不然若是要真的保密,蘇聯人也發現不了,最起碼不會這麼快!
憑着西北幾大兵工廠的實力,雖然能生產出這款火箭筒,但是性能還是有點差事,所以李衛國也想借着蘇聯人的手再完善這款武器,好讓這款火箭筒成爲八路軍或新四軍步兵支援武器的標配,取代擲彈筒這款武器。
說實話對於擲彈筒,李衛國之所以讓部隊大量裝備,主要是因爲它的造價以及在歷史上日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不過這款武器無法瞄準,只能是操作熟練的老兵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新兵打出去就不知道飄哪去了,若是有了更好的武器,李衛國肯定想換掉它。
既然蘇聯人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了,李衛國肯定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宰宰蘇聯人。
“李總司令,相信以我們兩黨的友誼,你不應該向我們隱瞞這款對蘇聯非常有幫助的武器,這是你們的不誠實。”
只見一個一米七幾的白人穿着八路軍軍裝急匆匆地來到了李衛國的辦公室,語氣不是太好,顯然有點生氣。若不是知道他是蘇聯人,李衛國會把他當成一個西北少數民族,因爲他的漢語說的還行,雖然還有點蹩腳。
這個人是蘇聯目前駐西北職位最高的軍官兼外交人員,叫作謝爾蓋,是個上校。至於最開始的蘇聯軍官團,就是伊列夫少將他們,除了一部分已經回國之外,那些中下層人員還在,伊列夫則是被調到了重慶。
這位謝爾蓋上校是上次米高揚來西北後,留下來的,其他的人則大多數已經撤回了蘇聯,這也有國民黨方面不滿的原因。所以現在整個西北的蘇聯人除了技術人員外,軍人數量並不多了。
看見這位上校找來,李衛國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活,便笑着說道,“謝爾蓋上校,你這話可就說錯了!若是我們真的有所隱瞞,你認爲你能這麼快知道嗎?”
“李總司令,我就想確定一個事,這款單兵武器是不是可以摧毀坦克?”謝爾蓋上校着急地問道。
“能不能摧毀坦克,我們去親眼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
轟
兵工廠的武器試驗場,只見一塊80mm的鋼板被一枚在40米處發射的火箭彈給擊穿。
而此時的試驗場,除了以李衛國爲代表的中共人員,還有着以謝爾蓋爲首的蘇聯觀察團。當他們看到這枚炮彈,就這麼直直的發射出去並擊穿那80mm的鋼板後,他們一個個都驚呆了。
他們中間大多是蘇聯的陸軍人員,自然能明白這款武器的好處,不僅可以用來摧毀敵人的裝甲部隊,還能摧毀一些簡單的防禦工事。最主要是這款武器輕巧、造價低,對於步兵來說,有了這款武器,進攻能力將會更大。
雖然距離是近了點,但是在巷戰、游擊戰中,這款武器的作用將得到極大地發揮。而且他們相信以蘇聯的能力,絕對能將這款武器的性能再次改進,到時候就能成爲他們手中的一款利器。
當然這款火箭筒能擊穿80mm厚的鋼板,不代表就能擊毀擁有80mm厚裝甲的坦克。
就拿t-34坦克來說,雖然蘇聯這款坦克還沒生產出來,但是它的一些斜面設計等,就是爲了防止反坦克武器擊毀坦克。
斜面裝甲的好處就是降低反坦克武器的威力。如果是反坦克武器打向坦克,在擊中時,炮彈會被斜面的裝甲給彈開,威力自然沒有預期的好。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根據穿甲彈公式,傾斜角度一定穿甲彈穿透力與口徑大小成正比。若是t-34被75mm炮彈集中,45mm後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130mm;即使是側面的49度斜角,防禦能力也相當於100mm,這就能極大地保護坦克,這也是t-34坦克的牛逼之處。
八路軍現在裝備的40mm火箭彈,發射的是60mm穿甲彈或者榴彈,擊毀小鬼子的坦克就跟玩似的,誰叫鬼子的坦克裝甲那麼薄。想到讓這款武器性能更好,首先得增加射速和射程,然後再從口徑上做文章,這樣威力就會更大。
要知道鐵拳火箭彈,它的炮彈口徑可是有150mm的,那玩意要是擊中坦克,蘇聯的kv系列的重型坦克都扛不住。
“李總司令,我希望貴方,能把這款武器的生產圖紙轉讓給蘇聯,相信以我們蘇聯的實力,絕對能幫你們把這款武器的性能大大提升。”謝爾蓋在看見這款武器的性能後,便迫不及待地說道。
“當然,若是貴國想要,我們肯定雙方把圖紙奉上。只是我有一個建議,就是能不能與貴國在蘭州成立一個聯合的武器設計局,一同開發一些武器。
我們現在手上有不少適合貴國這種大國使用的武器設想,但是苦於我們的設計能力不足,就想於貴國合作。我知道在你們在你們的一些勞改營裡面有着不少犯了錯誤的技術人員,爲何不讓他們爲社會主事業做點貢獻呢?”李衛國建議道。
聽到李衛國的提議,謝爾蓋犯難了,“這個?李總司令,這個已經超出我的職權範圍,我得向國內請示,畢竟涉及的事情比較敏感!”
那些被流放的人,大多是‘犯了錯’的人員,現在蘇聯國內的大清洗一直沒有停,這些人對於這些敏感的東西也都是避而不談。
“不急,你可以先向貴國的上級領導請示一番,至於這武器我後面就把武器設計圖紙以及實物給你們,當作是我們的見面禮。”
李衛國知道,這件事肯定不會兩人這麼一談就能確定下來的,聯合設計武器這事,事情說小也小,說大也大。謝爾蓋就一個上校而已,他根本沒有權力答應這件事。
對於火箭筒這武器,其實沒什麼技術性可言,這些蘇聯軍官都看見過實物,只要跟他們的科研人員一說,用不了太長時間就能研製出來,不然李衛國可不會這麼大方。
有句老話說得好: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也就這個意思。雖然蘇聯不是什麼好國家,但起碼是個社會主義國家,未來幾十年內還得跟它打交道呢。
即便後面中蘇鬧掰,最多對抗對抗。美英等國不同,那是要顛覆你整個國家,巴不得你這個國家陷入混亂,它好趁機發財。還有個比喻就是蘇聯誅人,歐美誅心。
誅人不怕,中國這麼多,蘇聯也滅不了中國;誅心就狠了,本來漢人就不團結,更別說還有民族問題。這也是爲什麼李衛國加強跟蘇聯合作,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蘇聯的實力,就是爲了讓蘇聯有能力跟歐美扛去,中國就能大樹底下好乘涼,慢慢發展。
後面的事就好辦了,雙方就開始扯皮去,直到談攏。不過蘇聯人不知道的是,德國人此時也有了火箭筒以及火箭炮的研製工作,就是不知道雙方之後交手的樣子會是個什麼情況。
李衛國雖然也打算借德國的手削弱美英等國,不過能幫的真不多。李衛國的記憶也就是一些簡單的武器,高技術水準的他也沒轍,無非就是泄露一些英美的情報,讓英美損失慘重點而已。
。。。。。。
雖然八路軍這邊的第一次大會戰宣告結束,但是此時的中國仍然在面臨着日軍的大舉進攻。
論起規模,綏寧會戰估計還比不了國民黨與日軍在武漢會戰後進行的一些正面作戰。不過因爲這次作戰是八路軍獨自完成的,而且也有關西北國際援助通道,以及戰事的慘烈程度,成功的搶了頭條,並把國民黨進行的那些戰鬥的風頭壓了下去。
在綏寧會戰期間,國民黨方面也發一起了一個叫作‘四月攻勢’的作戰行動,但是收效甚微。其中規模大點的就是還在進行的南昌會戰,不過也快結束了。
對於這場南昌會戰,國民黨軍隊的弊端還是暴露無疑,可圈可點就是出其不意的發起了反攻南昌的戰鬥,不過後面還是敗了。但其他的,像什麼上層的指導方針前後衝突、指揮官的判斷失誤、部隊的執行力不行還有防守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而且這次南昌會戰又創了一個極大的紀錄,雖然雙方傷亡的比例就2.5:1的樣子,但是死亡的比例卻是高達19:1。所以這場仗打到現在,國民黨方面也是飽受指責,人家八路軍雖然陣亡10萬,但是卻擊斃了6萬日僞軍,這一筆差距就出來了。
國民黨這邊跟日本在那不停地幹仗時,八路軍以及新四軍也在敵後跟日本人幹着,不過規模從幾個人到幾千人不等。此時的日軍在西北剛剛打了一場敗仗,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只能依靠現有的日軍和僞軍,對八路軍發起大小不一的掃蕩的。
而這次綏寧會戰的失敗,雖然他把罪責推給了梅津美治郎等人的指揮不力,也讓杉山元被日軍大本營點名批評,讓他的司令官之路失色不少。
沒辦法的他開始後改變策略,加大推行‘治安肅正’的作戰行動,通過僞軍與日軍配合,一起發起對根據地的掃蕩,意圖摧毀華北的抗日根據地。
不過他也不想想,若是靠這些他就能摧毀八路軍的敵後根據地,日本歷史上也就不會戰敗了。
不過杉山元在聽了山下奉文的建議後,開始從一些國民黨軍隊下手,通過聯合那些力量來清除華北地區中共的力量,而首選目標就是晉西南的閻錫山。
因爲現在華北的國民黨軍隊裡面。衛立煌的中央軍明顯是跟日軍對着幹的,傅作義也沒戲,山東的石友三也可以,無疑閻錫山的實力和威望最強,要是能把他拉過來最好,拉不過來一起反共也行。
日本人正在努力想辦法聯合閻錫山對付中共的時候,閻錫山都已經在開始行動了。
在綏寧會戰期間,閻錫山就召集了晉綏軍一干高級將領在陝西丘陵召開會議,除了晉綏軍舊軍的將領外,以薄一玻爲首的山西新軍將領也出席了這次會議。
會議上主要的任務就是取消新軍中的政委一職,並把一切責任推給了老蔣,說是重慶方面的命令,不允許文人在軍隊中擔任軍職,他也無可奈何,只能執行命令。
開始閻錫山也沒打算動手,想着是逼着中共自己放棄山西新軍,讓新軍真正歸屬於晉綏軍,而不是中共。除了閻錫山大打悲情牌之外,他還請了在重慶擔任要職的趙戴文和趙丕廉回來勸說薄一玻和張文昂。要知道趙戴文和趙丕廉是薄一玻和張文昂二人在山西國民師範學校讀書時的前後兩任校長,其用意不言而喻。
閻錫山打的是先禮後兵,既然你中共不識好歹,那就只能武力清除山西新軍的中共勢力!而這一切的底氣就是來自老蔣的口頭上和實際上的支持。
對於閻錫山在背後偷偷摸摸搞事的事情,中共的情報部門早已得知,不過八路軍之前忙於綏寧會戰,沒工夫搭理閻錫山,也就讓下面的部隊安穩點,只要閻錫山不動手,隨他怎麼整。
不過現在大戰已經結束,中共也開始想辦法如何讓閻錫山識趣點,別來招惹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