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安仁之戰(五)

雖然三營的士兵基本都快一天一夜沒有閤眼了,但在勝利的氣氛下,一個一個的都很激動,特別是看着遍地的物資和俘虜。

“營長,這次戰鬥的結果統計出來了,我們這次賺翻了。”

就在李衛國帶着幾個警衛正在巡視傷員時,陳賡高興地拿着一頁紙,來到他的面前。

“老陳,你別激動,慢慢說。”看着自己的這個副營長高興地小跑着來到自己面前,李衛國笑着提醒道。

陳賡停來下順順了氣,讓自己不再那麼喘着粗氣便繼續說道,眉間帶着濃濃的喜悅之情。

“營長,這次我們真的賺大了。在昨晚的戰鬥中,我們一共消滅了敵人1700餘人,其中擊斃敵人600餘人,俘虜了1200餘人,還有數百的敵人包括敵首謝文炳趁夜逃走了。

武器方面包括1000餘支步槍,10挺輕機槍,4挺重機槍,還有4門迫擊炮以及2門75mm山炮,彈藥若干。

物資方面繳獲糧食數百石,其他物資還在統計。”

“我們這邊呢?損失如何?”在聽見陳賡一直在說戰績,李衛國則更關心自己部隊的傷亡情況。

“傷亡也不算小,一共傷亡了近400餘人,其中陣亡的有160人,重傷70餘人,剩下的都是輕傷。

對了營長,那些俘虜怎麼辦?而且有些還是重傷員。”

在說完自己這邊的情況後,陳賡再順便問着“隊伍龐大”的俘虜怎麼解決,這樣留着也是個累贅。

“這還不好辦,去篩選一下,繳獲了這麼武器也得該擴充點隊伍了,彌補損失嘛!

對了你有清點,繳獲的步槍裡,都是什麼步槍?”

想到近代中國的武器就是萬國牌,李衛國可不想要一些不能跟自己現有的不能通用的武器,那樣後勤就是個噩夢。

一支隊伍要想戰鬥力強大,除了得有出色的軍官和士兵,還得有方便管理的後勤。想想後世阿三的武器都是靠買,例如有俄國的、美國的、法國的、以色列等,看着武器是先進,但真要打起仗來,對於後勤就是個噩夢,打一輪之後,彈藥都沒法及時供應上。

“營長,這你放心,我也已經統計出來了。繳獲的步槍裡,漢陽造有1200餘支,日本的三八式步槍也有400餘支,其他的就是一些雜槍了。”陳賡看了看紙上的數據,回答着李衛國的問題。

“其實我倒是很喜歡38大蓋,後坐力小,適合我們黃種人用,缺點就是穿透力太強,而且口徑跟我們現在用的步槍不統一。吧漢陽造全部留下來,把其他的步槍後面上交給團裡,也算交差了。”

李衛國順手拿着一支警衛遞過來的38大蓋,熟練地拉起槍栓,看了看,又把它還給了警衛員,一臉可惜的樣子。

“好的,營長。”陳賡回了一句就立即去安排李衛國交代的事去了。

經過一夜的激戰,李衛國的部隊精力已經消磨的差不多了,所以對於逃到攸縣的敵人也就沒有太過去追,而是命令士兵休息半天,補會兒覺。

就在李衛國的三營打掃戰場時,還鬧過一個小插曲,友軍的士兵看到三營搶了這麼多物資,就想打打秋風。不過強硬的三營並沒有讓出自己的戰利品,最後氣的那個張團長摔了好幾次杯子,倒是想明搶,不過看到三營那明晃晃的槍口,就只能把那想法憋在心裡。

最後得知敵人殘兵逃往了攸縣,那個張團長就帶着自己的部隊追了上去,想趁火打劫。

就在李衛國這邊打得順風順水的同時,獨立團的大部隊,很快擊潰了贛軍那部分敵人,並乘勝追擊。在攸縣長嶺附近,見敵人收兵截擊從前線的潰兵而出現混亂時,趁機攻入敵人陣地,敵人打敗而逃。除了一小部分逃往茶陵,剩下的大部分都往醴陵方向逃走了。

六月五號,修整過後的三營與獨立團主力部隊匯合後,一舉攻下了攸縣,由於擔心自己這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獨立團便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就地駐紮,等待廣東方面的指示。

。。。。

廣東方面,此時的廣東政府並沒有通過北伐的決議,但也在開始爲即將到來的戰爭準備了。

黃埔軍校的校長辦公室,老蔣(以後就這麼稱呼他吧)正在與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談論一些校務的情況。

“報告,前方有戰報傳來。”一個聲音從辦公室外傳來。

“進來。”老蔣平淡的吩咐道。

“校長,這是前方獨立團今天發來的電報。”一位穿着軍裝的文職人員,進來後把手上的電報遞給了老蔣。

“漂亮,這獨立團果然沒讓我失望,特別是這個葉挺和李衛國,一己之力殲滅三倍於己敵人,令人震驚啊!來,周主任,你也看看。”雖然老將不怎麼喜歡共產黨人,但現在雙方並沒有撕破臉,作爲上位者,得公正的去看待一件事,再看了一會兒電報的內容,不由得他不高興。

“的確不錯,我們北伐的第一仗算是打出了名聲。對了,蔣校長,電報裡也聽說,恐孤軍深入,暫時駐紮在攸縣,請示我們該怎麼行動呢。”周恩來看了之後,也很高興,獨立團是黨領導的隊伍,打了勝仗也給我黨增光了不是。

“葉挺的這個顧慮倒是沒錯,打了這麼一場硬仗,也該修整了。吩咐下去,讓獨立團就在攸縣休整,正待後方大軍的到來。”想了一會兒,老蔣吩咐道。

“好的,校長。”說完,來人就出去了。

在聽到獨立團打了勝仗,周恩來在老蔣這待不住了,就隨便聊了幾句無關緊要的就離開了。

周恩來回到自己的地方,便隨即去聯繫黃埔軍校內的一些老黨員,探討一下關於獨立團的問題。經過幾經商量和深入探討後,鑑於獨立團的目前的情況,在後麪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把李衛國的三營獨立出來,在成立一個由我黨領導的武裝。

。。。

遠在湖南的李衛國不知道,自己因爲打仗的能力開始被黨的上層更加看重,開始準備着重培養了。

而對於葉挺來說,若是後面三營獨立出去,那麼獨立團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但是現在二人,並不知情黨作出的決定,現在正在攸縣慶祝並休整呢。

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9章 平叛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9章 平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2章 大婚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84章 新年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299章 援助(二)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95章 入川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30章 天津(五)第178章 營救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329章 天津(四)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14章 升職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93章 東征(三)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8章 平叛(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84章 新年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
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9章 平叛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9章 平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2章 大婚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84章 新年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299章 援助(二)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95章 入川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30章 天津(五)第178章 營救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329章 天津(四)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14章 升職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93章 東征(三)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8章 平叛(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84章 新年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