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

新巴爾虎左旗,李忠看着眼前的要塞,有點垂頭喪氣地對郭天明說道。“郭師長,接下來的戰鬥就看你了,我的部隊基本廢了。這種攻堅戰,我的部隊根本發揮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會成爲日軍隱藏在要塞的反坦克炮這些的活靶子。”

此時的要塞前,槍炮聲不斷,數千名八路軍正在炮火的掩護下,對眼前的日軍要塞發起了一次試探性進攻。不過在他們靠近後,隱藏在暗堡內的日軍機槍和火炮便相繼開火,大量的彈藥朝着進攻的八路軍傾瀉。

至於八路軍的裝甲部隊沒有看到蹤影,想來也是,這種攻堅戰,裝甲部隊來了也沒什麼用,難道坦克能把要塞給撞開?

郭天明也沒有多高興,反而是一臉沉重,“我也不好打,你看日軍這要塞修的,除非是那種臼炮,不然就是155mm重炮也炸不開這些要塞。”

“那現在怎麼打?”李忠臉色不佳地說道,拿起望遠鏡看了一下,“老郭,你的部隊又被趕出來了!”

“什麼?又被趕出來了?”

拿起望遠鏡,郭天明看到自己派出的那個團,在發起進攻半個小時後,便潰退了下來。雖然不知道人員傷亡,但回來的部隊明顯少了一些,具體多少這得看後面的統計。

郭天明一巴掌拍到旁邊的小汽車上,臉色鐵青着。進攻居然又失敗了,而且這才半個小時,這傳出去對他的影響也不小的。

李忠看了一下一旁的郭天明,嘆了口氣道,“老郭,要不像總部求援吧,靠我們手上的力量根本炸不開這些碉堡。”

眼前的日軍要塞並不是單獨碉堡,而是由衆多碉堡、暗堡等組成,相互之間聯繫很緊密,而且火力點排列也讓死角少了不少。郭天明部的進攻之所以進攻失敗,就是因爲被日軍火力網給擋住了。

密集的機槍構成了一道道嚴密的火力網,八路軍的部隊一撞上去就撞得頭破血流。而且日軍那些碉堡、暗堡的排列位置,讓八路軍無法發起有效的進攻,加上可以掩護的樹木、山坡都被日軍剷平了,八路軍的損失很大。

這個要塞是日軍在諾門坎之後修建的,起初是爲了防備蘇聯趁機進攻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日軍要塞很多,最大的無疑是靠近雙城子和海參崴的東寧要塞,那裡不僅有着大量的日軍,而且兵種齊全,步兵、騎兵、坦克兵、航空兵、各種炮兵等都有。

李忠等人遭遇的這個要塞並不在新巴爾虎左旗的行政地點,而是在前往新巴爾虎左旗的必經之路上,叫作巴音塔拉要塞。

早年這裡本來沒有什麼要塞,因爲這邊也沒什麼威脅,日軍修建的要塞都是沿着中蘇邊境修建的。

直到諾門坎戰役後,雖然不能確定蘇軍會不會從這裡進攻,但是日軍也得做好預防被進攻的準備。就開始在這裡修建了一些碉堡羣,再到八路軍進入外蒙後,日軍就開始加緊了這裡的防禦工事修建,把附近幾座山給挖空,並連成一片就成了現在的要塞。

在這個巴音塔拉要塞,一共有上百個永久性工事,還有十幾個野戰炮陣地。整個要塞駐紮了6000多軍隊,主要是由日軍第14國境守備隊組成,還有一部分退入要塞的僞滿洲國部隊。

日軍在東北的兵力除了那些師團、獨立混成旅團外,國境守備隊也是一支力量較強的部隊。

現在日軍在東北一共有14個國境守備隊,差不多有小十萬人。每個國境守備隊人數不等,是具體的地域情況而定,軍銜從中佐到中將不等。此時巴音塔拉要塞的14國境守備隊做主的人是一個日軍少將,叫作平田二郎。

別看平田二郎手上只有6000多人,而且有一部分還是僞滿洲國部隊,但他就憑着這點人,硬是在十倍的八路軍進攻下擋住了八路軍的進攻,而且還殺傷了數千八路軍。

這個要塞可謂卡在了八路軍進攻咽喉上,若是不除去,八路軍起碼得花費幾倍的兵力來圍住這裡。但有一點八路軍也知道,像這樣的要塞,裡面都有着完善的生**系,加上不知道日軍在裡面囤積了多少彈藥和糧食,光圍着不打,那叫什麼事。

而且這麼圍下去,對於八路軍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不利因素,本來進攻海拉爾的八路軍數量就不多,要是分出一部分牽制日軍,那就影響大了,很容易被日軍抓住破綻,把八路軍分割包圍然後殲滅。

相對於中路在巴音塔拉要塞進攻受阻,北路雖然道路不好走,但好在日軍沒有日軍沒有新巴爾虎右旗境內修建像巴音塔拉這樣的要塞。雖然也有一些碉堡羣,但是密度不大,也不是很堅固,被重炮還有沒良心炮這些一轟,沒幾下就土崩瓦解。

而且這裡的日軍力量也不是很強,僅僅是一個步兵聯隊,沒有堅固的防禦工事根本沒擋住徐海冬的腳步。現在徐海冬率領兩個師大部分軍隊已經逼近新巴爾虎右旗旗所,而駐紮在那裡的日軍也已經開始撤退,佔領新巴爾虎右旗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至於南線,日軍則是主動進攻,除了派出不少部隊防守扎蘭屯至海拉爾的鐵路線,還從齊齊哈爾、白城等地調集了數萬軍隊進入大興安嶺,對盤踞在山裡的八路軍發起進攻。並打算通過這些進攻來干擾八路軍的行動,策應海拉爾地區的戰鬥。

東北八路軍在前線進攻受挫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西安的八路軍總部,看到在華北地區把日軍打的丟城失地八路軍,在東北居然被關東軍給教訓了,不少人都很驚訝。

難道關東軍真的這麼強悍?豈不是這次進入東北的計劃要受挫了?不少人就把目光集中到了之前拍板年底進入東北的李衛國。

“衛國,現在東北戰鬥怎麼辦?看電報上的意思,吳光浩的部隊可是被日軍要塞給擋住了,這麼打下去,光靠徐海冬那邊不一定能取得很大進展吧。

而且我要是沒記錯,滿洲里的要塞應該要更大!”主席一臉笑着對李衛國說道。

李衛國笑着道,“的確是有點麻煩,日軍這個要塞可是很麻煩的事!

不過呢,我們面對的日軍要塞還不是很多,除了這個巴音塔拉要塞,也就滿洲里、海拉爾等三個要塞。其他的要塞都在跟蘇聯的邊境上,不然我們的進攻難度會更大。”

王家祥不像李衛國那麼樂觀,他深知這些要塞的難對付,解釋道,“主席、衛國,要塞的確很麻煩。我們的部隊在華北根本就沒有遇到日軍修建的要塞,日軍也沒有在華北修建過要塞,也就青島那邊有着當初德國人修建的要塞,可日軍也只是翻修了一下而已。

日軍的要塞都是依山而建,通常是把一座山掏空,然後在裡面修建一套完善的防禦工事。對付這種要塞,我知道德國有這個經驗,當初他們是用的巨炮,也可以說是臼炮,這種火炮動輒三四百、五六百毫米的口徑。

它一炮下去,基本上就是很深的一個彈坑,現在的要塞根本扛不住。我們的兵工廠現在製造的火炮最大口徑也就155mm,製造臼炮根本不可能,而前線發回來的電報說明,155mm的重炮根本沒什麼作用。這一個不大的巴音塔拉要塞就這麼難打,我擔心滿洲里、海拉爾的要塞更難打。

現在進入東北實在太早了,其實應該等山東這邊戰事結束,並消滅華北日軍後再圖東北。那個時候我們不用管南方的戰事,可以專心進攻東北,一百多萬軍隊難道還不是幾十萬關東軍的對手?”

王家祥的觀點其實是八路軍高層很多人的觀點,這個觀點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觀點。不過當初李衛國執意要提前進入東北,主席見李衛國信心十足,也就沒有反對。

一旁的主席也有點遲疑,不過命令朝令夕改也不太合適,不過他回過頭看見李衛國並不是很擔憂,就好奇道,“衛國,難道你有辦法對付這個日軍要塞?”

李衛國點了點頭,笑着道,“主席,既然我當初有自信進攻東北,自然也考慮到了日軍的要塞。要是號稱中國境內最大的要塞---東寧要塞,對付他或許困難,但區區一個巴音塔拉要塞以及滿洲里等幾個中小型要塞,我還是有辦法的對付的。”

主席也知道李衛國有很多不錯的點子,這次見對方居然能對付要塞,不僅很好奇,說道,“衛國,你打算怎麼對付?”

李衛國看着衆人好奇地目光,也沒有藏着掖着,笑着道,“一個新發明,是我用來專門對付這種要塞的。這次進攻海拉爾地區,我給日軍準備了幾百噸這個東西,相信再堅固的要塞,在這款新武器面前一些都是紙老虎。” ωωω◆ттκan◆℃ O

“新武器?”主席不解道。

“嗯,新武器,叫作凝固汽油彈!”李衛國認真道。

就在李衛國跟一衆人解釋凝固汽油彈是個什麼東西的時候,在山西大同、張家口幾個機場,第一航空師、第五航空師的兩個轟炸機團和數十架運輸機正在井然有序地把一些特製的炸彈裝上飛機,然後這些飛行員駕駛着這些飛機飛往塔木薩格布拉格和桑貝子等地的軍用機場。

這是李衛國給關東軍準備的禮物,他相信日本人一定會‘喜歡’這個武器的。

凝固汽油彈也不是第一次使用,但是這次卻註定是八路軍發明其以來,最大規模的使用。

凝固汽油彈是燃燒彈的一種,威力不弱於白磷彈等,但是成本相對於白磷彈卻很低。

白磷彈相對於凝固汽油彈,成本要高不少,對於八路軍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加上這玩意殺傷敵人後太過於殘忍,有不少人都反對使用這個武器。

凝固汽油彈則不同,成本低,而且**的控制區的石油年產量有幾百萬噸,原材料足夠。而且在工業這方面,李衛國也比較重視,化工也就是其中之一。

要是什麼對技術要求較高的東西,**的化工人員不一定能搞出來,但是凝固汽油彈不是什麼高難度技術。凝固汽油彈的主要技術就是粘稠劑,只要這個解決後,凝固汽油彈就能很好的粘附在物體上並持續燃燒。

凝固汽油彈跟白磷彈一樣都是燃燒彈,而且殺傷力也很大。通常用飛機投擲,爆炸後形成一層火焰並向四周濺射,發出1000攝氏度的高溫。除了燃燒,還會短時間內把燃燒地區的氧氣給消耗掉,這樣即便是不被燒死,也得窒息而死。

前世這款武器自從被髮明之後,就一直被美軍大量使用,即便是寫進了《日內瓦公約》,美軍一直保存着大量的凝固汽油彈,在戰爭中也經常使用。

什麼小日本,越南,伊拉克等國都被美國的凝固汽油彈給光顧過。

作爲後世人的李衛國,自然比這個時空的人清楚凝固汽油彈的威力。雖然沒有臼炮,也沒有兩百毫米以上口徑的重炮,不過他有凝固汽油彈,這個可比製造臼炮要容易多了,要是不大規模使用,留着也不能趕跑小日本。

這個用來對付國人,肯定是不行的,但用來對付小日本卻不用那麼顧忌。

對付小日本,也不用講究什麼人道不人道的,要比殘忍,估計連殺過不少波蘭人和猶太人的德**隊都沒有日軍殘忍。日本人那就是畜生,對付中國人那叫一個殘忍,要不是飛機航程太近,李衛國都想弄個幾千噸上萬噸扔到日本本土去,讓日本人嚐嚐什麼叫自作自受。

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200章 東征(十)第255章 相聚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9章 平叛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64章 西征(七)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88章 陝北(二)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38章 到達襄陽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92章 東征(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97章 東征(七)第36章 明貶實升第182章 長征(三)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166章 西征(九)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29章 天津(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14章 升職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8章 到達襄陽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0章 在襄陽(三)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
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200章 東征(十)第255章 相聚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49章 平叛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64章 西征(七)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88章 陝北(二)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38章 到達襄陽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92章 東征(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97章 東征(七)第36章 明貶實升第182章 長征(三)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166章 西征(九)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29章 天津(四)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14章 升職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8章 到達襄陽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0章 在襄陽(三)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