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

1932年6月9日,老蔣廬山召開“十省‘剿匪’會議”,湘、鄂、贛、皖、閩、川、陝、甘、黔、粵十省軍閥的代表彙集廬山,正式確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調集大量軍隊圍剿紅軍的各大根據地。

其中老蔣親自坐鎮南昌,負責指揮湘贛粵閩四省軍隊圍剿中央蘇區的紅軍,因爲在他看來,中央蘇區是紅軍‘最大’的根據地,而且還是所謂的‘蘇維埃共和國’的中心,所以也被他視爲心腹大患。

老蔣的剿共計劃是有依據的,先把挨着他核心統治區的紅軍給剿滅,就像中央蘇區以及鄂豫皖。因此在爲了拿下鄂豫皖根據地,老將集中了大量的中央軍,特別‘照顧’張國套的紅四方面軍。

當然老蔣也不會忘記他以前特別看重的一個學生----紅二方面軍的李衛國。由於他暫時沒有那麼多兵力去管他,所以只能讓他的部隊在襄陽、荊門一帶防守,阻止這一股強大的紅軍前往東邊支援其他幾股紅軍。而且爲了牽制住李衛國這股紅軍,老將命令川軍劉湘指揮川軍大舉進攻,務必讓這個這股紅軍老老實實的待在陝南地區。

除此之外,湘軍何健以及黔軍王家烈負責圍剿湘鄂黔的紅二軍團,甘肅、寧夏馬家軍以及轄區的其他雜牌軍負責圍剿陝甘的紅軍。

。。。。。。

此時的四川川軍在經過一系列內戰之後,終於重慶的劉湘穩坐第一把交椅,其他川軍軍閥都被劉湘一一打趴下了,都沒有與劉湘爭四川掌權人的位置了。而成了川軍領袖的劉湘,便開始策劃剿共事宜,紅軍的發展已經讓他感覺到了威脅,再加上‘128事變’之後老蔣決心剿滅全國紅軍,劉湘就在老將那裡索要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以及經費。

1932年7月,川軍各路軍閥按照計劃正式開始了對川陝鄂紅軍的圍剿,此次一共調集了一共20萬軍隊。

其中第一路軍爲鄧錫侯的第28軍,指揮麾下第一師、第二師、教導師,從廣元出發,指向南江;

第二陸軍爲田頌堯的第41軍(本來是是29軍,但是與宋哲元的29軍重複了,此處小弟沒有查到田頌堯的29軍編制,就參照改變後的41軍),指揮麾下的122師、123師、124師,從蒼溪等地出發,指向巴中;

第三路爲李家鈺和羅澤洲的新編第6師、新編第23師(名義上都屬於鄧錫侯的28軍,但實際已經自立),由李家鈺爲指揮官,從南充出發,指向通江;

第四路是楊森的20軍,率領麾下2個師,從廣安出發,指向達縣、宣漢;

第五路軍是劉湘的第21軍,率領麾下4個師,有王陵基率領,從開縣等地出發,直逼開江、達縣。

五路大軍一共14個整編師以及大量的地方保安團共20萬軍隊氣勢洶洶的殺向了紅四軍團的根據地。

。。。。。

。。。。。。

“這次老蔣的動靜比較大呀,你們看見沒?集中十個省的兵力來圍剿我們,看樣子之前中央紅軍那邊的動作把老蔣給氣着了,不然這次也不會下這麼大的決心了!”

安康,李衛國的家裡,根據地的五大常委都在這裡,李衛國拿着一封電報看了一下就放在桌上,笑着說道。

“動靜是有點大,先不說中央紅軍那邊,他們人不少相信能應付過去,我們這邊川軍可真是下了血本了。五路進攻(歷史上是六路,可惜劉存厚被打沒了),20萬軍隊啊,聽說還有不少飛機。”

運代英對於這封電報內容也知道,所以也比較擔心,這次對付他們的川軍有20萬,其他幾方面也不確定敵人是否會出兵。

“惲政委,你多慮了,別看這次老蔣來勢洶洶,但是我們這裡卻不是重點,重點在中央蘇區以及鄂豫皖,他們那邊的壓力非常的大。從老蔣的兵力佈置來看,他就是想拖住我們,不讓我們有精力去支援其他紅軍。”

作爲方面軍總參謀長的徐向淺,一眼就看出了老蔣的用意,雖然他看出來了,但是卻沒有其他方法去破局。

“說說我的看法,雖然這次川軍來勢洶洶,但既然他們來了,我們也別客氣,直接打疼他們,然後揮師進入甘肅,爭取和劉志單的第八軍會師,在西北建立更大的根據地,應對接下來即將發生的對日戰爭。”

此時的李衛國底氣十足,從上次反圍剿結束,他在根據地的部隊已經擁有四個軍14萬人,兵多將廣,武器也很充足,對付川軍綽綽有餘。

“沒錯,現在日寇大舉進攻我中華,南方的確不是一個合適的地方,若是我們能打通與蘇聯的通道,看能不能從蘇聯爭取援助,那樣我們的實力就會大幅增長。”

運代英激動地說道,不過想法挺好,能不能成還不一定。

“爭取蘇援的事還是後面再說吧,蘇聯人不一定會那麼好心給我們援助的。”

對於運代英的話,他也沒反對,若是真能打通跟蘇聯的聯繫,蘇聯人不一定會主動援助中共。沒看歷史上抗日的時候,蘇聯人賣給老蔣那麼多武器,就沒說送一兩個師的裝備給中共,當然蘇聯人不送也沒事,等白銀法案過後,中共就是大土豪了,找蘇聯人買武器總行吧,他還不信蘇聯人會不要大把的美元。

“蘇援的事以後再說吧,先把眼前的困局解開再說。”知道李衛國不怎麼喜歡蘇聯,所以運代英也就沒有再去多說,現在他們犯不着爲了這個還沒影的事爭論。

。。。。。。。

“格老子的,我還沒打過這麼大的仗呢,20萬軍隊攻打紅軍,估計這羣赤佬這次要被我們打的落花流水了。”

由開縣前往開江的路上,一個騎着馬的胖子軍官對着旁邊的一個軍官笑着說道,言語之間川味十足。

“範師長,這次的陣仗我也是第一次參加,不過紅軍之前能把劉存厚以及田頌堯打的地盤丟了那麼多,還是有一定實力的,這一次我們還是得小心點。”

作爲此次第五路軍總指揮的王陵基對着一旁的範紹增說道,之前都是川軍內部打打,再怎麼打也沒出現30萬軍隊一起廝殺的狀況。

“王師長,這次我們這一路再加上楊軍長(楊森)的兩個師,一共就是6個師,還有着那麼多大炮,甚至還有飛機,相信這次我們一定能把這羣小赤佬趕出咱們四川。”

範紹增是袍哥出身,說話也比較粗俗,但是人也卻不傻,不然也不會成爲現在的師長。不過範紹增這麼自信也很正常,被紅軍打敗的劉存厚、田頌堯都是川軍裡實力差點的軍閥,跟他們的大boss劉湘比差了不少。

“哈哈,我也是這麼想的,回去就讓總司令給我們開慶功會吧!”

在王陵基的笑聲中,第五路四個師外加地方保安團共七萬多軍隊,浩浩蕩蕩的在山間道路上行走。

。。。。。

此時的巴中、達縣等地,數萬紅軍在得知近20萬川軍殺來,都很緊張,但是看在指揮官都沒有膽怯,也便有了不少信心。

此時的萬源,這次反圍剿的指揮部,作爲此次反圍剿的總指揮,徐向淺正在跟參加會議的幾個軍長商討作戰計劃。

“幾位軍長,你們對於此次川軍圍剿有何良策?”

徐向淺拿着一個指揮棒,對着眼前的沙盤指指點點,介紹着此次各路圍剿大軍的情況。而這而沙盤,則是囊括了川東、川北、陝南、隴南等地方,做的也非常逼真。

“總指揮,在我看來這次川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是也不足爲懼,首先我們可以忽略田頌堯、鄧錫侯的這兩路軍隊,集中力量對付劉湘和楊森的部隊。”

作爲此次參戰主力的第九軍軍長黃公略很是樂觀的說道。

“哦,說說你的看法!”聽到黃公略這麼有自信,徐向淺饒有興致的問道。

“首先,田頌堯之前被我們打怕了,知道我軍的實力,這次進攻他不會冒進,所以威脅不大。至於鄧錫侯嗎,他的進攻方向在南江,這個地方地勢險要,只要有第四軍的部隊在這裡,相信鄧錫侯無法更進一步。

其次就是此次的圍剿大軍論裝備精良當屬劉湘的第五路軍,這裡有着4個師,加上楊森的兩個師以及衆多保安團、飛機大炮的配合,直接對我們川東造成很大的威脅,甚至可能威脅安康。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吃掉一部分劉湘的部隊,只要劉湘這邊撤退,相信其他幾路軍法不會跟我在繼續打下去了。”

從黃公略的分析中可見他是去仔細瞭解過川軍這次進攻的情況的,分析的挺有道理。

“黃軍長說的挺有道理,李軍長、吉軍長,你們二人有何看法?”聽到黃公略的分析,徐向淺也不禁點點頭,但也想看看旁邊的第四軍軍長李振華、第十七軍軍長吉鴻昌二人有什麼看法。

“我暫時沒什麼看法,這得看方面軍領導怎麼想的,根據上面的戰略制定合適的計劃。”吉鴻昌加入紅軍的時間才半年多,也知道自己現在不適合提出過多的看法。

“總指揮,我的看法是正好相反,若是行的話,我們應該加大西線的兵力投入,趁機拿下廣元。這裡緊鄰隴南,這對我們的西北大計有很大的幫助。”

李振華知道點方面軍以後的發展方向,所以纔會這麼說。

“李軍長說的也不錯,不過現在還是先解決東線的劉楊大軍,等把這邊解決了,我們再揮師西進。”聽到李振華的提議,徐向淺只是淡淡的笑道,對方倒是挺會琢磨上面人的想法。

“我來安排一下,這次反圍剿作戰的計劃。東線以第九軍三個師、第十七軍兩個師爲主力,圍繞達縣、宣漢、開江等地,與敵人周旋,並誘敵深入,伺機殲滅敵人主力。

中線,以第十七軍的一個師負責防守平昌、通江二縣,與川軍第三路軍打游擊戰,不要在乎城池丟失,只要能牽制並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即可。

西線以第四軍教導師、第一師爲主,配合地方部隊,負責防守巴中以及南江等地,其中南江必須守住,不能讓川軍趁機攻入我漢中腹地。”

在徐向淺的命令下,應對此次川軍圍剿的應對之計也隨之出爐。從這個計劃就可以看出,這個方案就是採納了黃公略的建議,先集中主要優勢兵力消滅一部分劉湘的大軍,然後再解決其他路。

“是!”在命令下達後,三個軍長就去把命令下達至自己的各個部隊。

“總指揮,西線的兵力是不是有點弱啊,李軍長的兩個師可是要硬抗川軍兩路大軍六個師,壓力會很大呀,而且南江一丟,漢中不保啊。”在三個軍長走了之後,一個參謀對徐向淺擔憂的說道,要知道李振華可是總司令的堂弟,他怕這個事徐向淺會把李衛國得罪了。

“你操什麼心?幹好你自己的事!”徐向淺知道自己這個屬下擔心什麼,瞪了他一眼,沒好氣道。

“是!”

其實這個安排,徐向淺之前就想過,至於守不守得住那就是李振華的問題。要知道他的第四軍是整個紅軍除了紅二方面的警衛師之外裝備最好的,也是從北伐一路打過來的老部隊了。若是李振華兩個師3萬人若是還被川軍六個師打趴下了,那他這個軍長也就當不成了。

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3章 四一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33章 天津(八)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68章 交易第158章 西征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9章 空閒之餘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194章 東征(四)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5章 大撤退(五)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
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3章 四一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33章 天津(八)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68章 交易第158章 西征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9章 空閒之餘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194章 東征(四)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5章 大撤退(五)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