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

太原城外20公里的一個空曠地帶,日軍第六重炮旅團的35門150mm重型加農炮正威嚴的豎立在這裡。而在這些火炮的旁邊,成百上千的日軍士兵正在忙碌着,有的在搬運炮彈,有的則是聯繫飛機計算好成爲八路軍陣地的座標。

大正七年式150mm加農炮,也叫作96式150mm加農炮,是明治45式150mm加農炮的改進型。這款加農炮可以說是這個年代非常好的一款6英寸陸軍大炮,它發射的普通炮彈的射程比意大利150mm加農炮以及美國的155mm加農炮都要遠,達到了驚人的26公里遠。

所以這款炮在太原城外20公里的地方,基本上能覆蓋大半個太原城,而且城內八路軍的火炮還根本無法對它造成一點傷害。因爲八路軍的裝備的山炮射程最遠也才8公里,而且這種情況,使用大量的山炮反而會成爲日軍的靶子。

因爲知道日軍火炮的厲害,所以此時保衛戰,城內的獨立四師以及67軍,都把所有的山炮藏了起來,一般不動用。至於火力支援,儘量使用迫擊炮、擲彈筒等,易移動的火炮,這樣可以儘量的減少損失。

在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這些加農炮的旁邊各自站着幾個日軍士兵,旁邊的炮彈也密密麻麻的放着。而那些士兵費勁的把50公斤重的炮彈塞進炮膛,然後等着發號員的命令。

“預備,放!”在日軍發號員的命令下,35門150mm的加農炮的炮口開始閃過一陣火焰,只見一枚枚威力巨大的炮彈,在一聲聲的巨響後,朝着遠處的太原城射去。

而在那些日軍看來,中國軍隊根本經不起這麼厲害的火炮攻擊,到時候陸軍士兵就可以上去收屍就行了。

轟轟

劇烈的爆炸聲在太原城響起,一時間大量的房屋建築坍塌,特別是城牆附近直接被猛烈的炮火所覆蓋。

“林師長,快跑!這是日本人的重炮,爲例非常的大,我們這個指揮部肯定會被重點轟炸的!”指揮部裡,王以哲聽到那猛烈的炮火聲傳來,便立即對林標說道。

王以哲出身東北軍,東北軍以前也裝備過100以上的重炮,而聽着聲音,明顯比東北軍裝備的口徑還要大,所以王以哲馬上就意識到了不妙。

“按王軍長說的辦,都進防空洞,快點,趕快收拾!”林標雖然沒有見識過重炮,但不代表他對重炮不瞭解,所以反應也非常的快!

聽到林標的命令後,指揮的兩軍人員便開始收拾地面指揮部的東西,開始朝着之前挖好的防空洞轉移。由於之前傅作義在守太原的時候就挖了不少防空洞,後面日本人佔領了之後,還沒來得及去毀掉,八路軍就把太原佔領了。

所以現在八路軍修的工事,很多就是在傅作義當時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的加固,這也省了八路軍不少時間,才讓八路軍能在幾天內修建好這一系列比較完善的防禦陣地。

轟轟

就在指揮部撤到防空洞的時候,又一陣炮聲響起,50公斤重的炮彈,讓防空洞裡面的林標等人都覺得威力挺大。此時的防空洞在日軍的炮擊下,也在不停的震動,洞頂上的電燈也在不停地搖晃,那些沙土也在不斷地往下掉。

“這口徑起碼得有150mm吧,威力這麼大,啥時候我們八路軍也能裝備這麼好的武器就好了!”

坐在防空洞躲避炮火的王維舟,不禁感嘆道,在他耳旁,那震耳欲聾的炮擊聲隔一段時間就想起。

“老王,大炮會有的!我們先忍耐日軍一段時間,等我們也有了那些武器,我再把場子找回來就行了!我聽說,現在中央正在跟蘇聯那邊談判,涉及一些武器生產線的問題,其中就包括重炮,所以幾年內我們也會有重炮的!”

對於中央與蘇聯人的談判,這也不是什麼大秘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大量的卡車或者馬車到達蘭州,這裡面有老蔣從蘇聯人手中貸的款買的武器,也有中共這邊用資源去換的武器。

不過中央知道,買成品武器肯定不划算,向正在找蘇聯要武器生產線,那樣武器才能自給自足。不過蘇聯人還是不肯信中共的軍隊能真的牽制住日軍,所以這就需要八路軍打幾場打仗,來證明中共的實力。這也是八路軍爲什麼不顧犧牲非得打太原保衛戰的原因,就是爲了證明給蘇聯人看的。

這樣中蘇談判纔會取得成果,蘇聯人纔會心甘情願的把武器生產線給你,畢竟斯大林也不是善人,沒有利益的趨勢,他不會跟中共做交易的。

“那樣就太好了!我們沒有重炮技術,那些外國人中,恐怕也就只有蘇聯人會給援助了,而有了蘇聯人的援助,我們的仗就更好打了。”王維舟高興地說道。

“不過蘇聯人也沒安什麼好心吧,他不就是利用我們牽制住日軍,讓日軍不能威脅他們的遠東嗎!”對於蘇聯人的尿性,王以哲打了這麼久的交道,還是有點了解的。加上之前的對蘇戰鬥的失敗,讓整個東北軍對蘇聯人產生敵視感,當然還有恐懼感。

“王軍長說的沒錯,而且蘇聯人的東西不是白給的,那是我們拿了很多資源換的,我知道的每年就有大量的羊毛、狗皮等通過新疆往蘇聯人輸送。不過參謀長說得對,雖然蘇聯人不是白給,但起碼還能從他那裡買到,其他國家,你想買,人家還不一定賣呢。”

林標這些隨着李衛國一起過來的,對於蘇聯都沒什麼好感,特別是那100多萬被強佔的領土,以及外蒙的事,中共與蘇聯之間就有隔閡。

不過因爲黨內的親蘇力量也不弱,而且現在中共需要蘇聯幫助,所以纔會跟其打交道。現在的雙方無非就是相互利用,蘇聯需要中共牽制日軍,中共需要蘇聯的援助來壯大自己。而且隨着中共自身的力量的逐漸強大,黨內對於把蘇聯當成老大哥的看法,也不像以前那麼強烈的。

而且共產國際現在也指揮不動中共了,特別是在老毛以及李衛國等一批對蘇聯不感冒的領導中共之後,這個現象非常的明顯。

“我們還是別討論蘇聯的事了,那是中央的事,我們現在還是想想如何打這一場太原保衛戰吧!”見幾人越聊越偏,王維舟連忙說道。

“這場保衛戰能打成什麼樣子,我也拿不準,但是我們得做好巷戰的準備。從目前的情況看,日軍來勢洶洶,還攜帶着大量的重炮,城外估計是守不了兩天,這高大的太原城城牆也禁不住日軍的重炮的轟炸,唯有把適當的時候,把敵人放進太原城,打巷戰,這樣日本人的優勢就沒有了。

唯有那樣,我們才能拖住日軍。”林標仔細的分析道。

“炮擊停了,估計日本人要進攻了!”

正在討論戰事的王以哲發現日軍的重炮許久不響了,便意識到日軍接下來的意圖。

。。。。。。

不知道是不是20師團高木少將的建議,這次日軍又從東北城牆這個爲主要進攻敵方,旁邊的北門以及東門的投入的兵力相對較少。

由於知道之前日軍是從城東北位置攻進太原的,所以八路軍當然不會不管這裡。此時孫德清正帶着他下面的34團在這個東北城牆的地方防守,他還把他的旅直屬部隊以及35團作爲預備隊,看情況是投入東北城牆這個位置,還是北門。

轟轟轟

在日軍的重炮停止炮擊後,日軍的那些普通的75mm的山炮以及野炮繼續炮擊,掩護他們的步兵進攻。不得不說日軍的炮擊水平是很強,日軍的炮火是層層推進,以求覆蓋更多的地方,所到一處,若是沒有堅固的工事,那些普通的建築物一炸就倒,直接一片碾壓之勢。

日軍的進攻不像以前國共內戰,還得考慮城內百姓。日軍可不關心城內的百姓是死是活,直接是猛烈的炮火覆蓋,他們就是想通過這種血腥手段,來逼迫城內的軍隊投降。

在炮火過後,數千日軍便出現在了防守太原的八戰區官兵面前,明晃晃的刺刀在太陽的照射下十分的刺眼。

城東北的位置,只見一千多名日軍在數輛坦克以及裝甲車的掩護下,端着手上的38式步槍,低着腰,在日軍的基層軍官指揮下,慢慢的朝着34團城牆外的陣地靠近。

殺給給

看着對面中國軍隊的陣地毫無動靜,日軍指揮官也是非常的高興。便揮舞着軍刀,命令自己的士兵進攻。

“同志們打!”

噠噠噠

再看日軍靠近陣地之後,之前蹲在陣地裡的八路軍士兵直接站了起來,對着那些近在咫尺的日軍開火。

一時間輕重機槍迫擊炮紛紛朝着那些日軍傾瀉子彈或者炮彈,正在衝鋒的日軍向樹木斷腰一樣,紛紛朝後面倒去。

頓時間日軍進攻的這個大隊,就被猛烈的炮火等覆蓋,那些進攻的日軍不少都被被炸得血肉模糊,但是日本人仍然高喊着大聲衝鋒,朝着八路軍的陣地衝來。

“都給我瞄準了,狠狠地打!”34團的的一個營長,看着正在衝來的日軍,對着自己的士兵吩咐道,說着他手上也在不時地開槍。

日軍的進攻也是十分的猛烈,雖然剛纔34團利用日軍的大意,消滅了不少日軍,但是剩下的日軍都反應過來了。那些步兵便尋找着有利位置,瞄準了一個八路軍士兵在開槍,日本的資源缺乏,所日軍士兵開槍都知道得節約,都是瞄準了打。這也讓日軍的槍法變得十分的好。

而且這種距離,日軍的迫擊炮擲彈筒也紛紛上陣,對着八路軍的火力點進行攻擊。由於八路軍也配備有相當數量的迫擊炮以及擲彈筒,所以雙方的在這上面的差距不是很大。

雙方這樣一來二去的對戰,各自都有不少人倒下,再有一個人倒下之後,後面的人便會補上來,然繼續對着敵人開火。

“八嘎,支那軍隊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炮擊炮以及擲彈筒,命令戰車部隊,優先解決支那軍隊的火炮!”

看着自己的士兵一個個的倒下,日軍的那個大隊長心裡不斷的在滴血,之前打了那麼多仗,自己的士兵都沒有死這麼多,這讓他憤怒不已。

“嗨!”

在有了日軍這個大隊長的命令,日軍的戰車部隊,開始紛紛尋找附近的八路軍的火炮陣地。只聽見在轟的一聲,八路軍的這邊一門迫擊炮被當場炸燬,附近的幾名士兵也被飛舞的彈片給波及。

“他孃的,來人把那門戰防炮拿出來,給我炸了鬼子的那個王八殼子。”

看着日軍的坦克在那耀武揚威,自己這邊的不時有被坦克的火炮擊中,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好的團長!”

只見幾個八路軍士兵,從旁邊的一個廢墟之中拖出來一門戰防炮。這是一門37mm戰防炮,從晉綏軍的軍械庫裡找出來的,總數也不多,一共才20門,所以一般情況下,這個戰防炮不會拿出來用的,損失一門就少一門。

對於戰防炮,八路軍這邊也不太會使用,在他們看來,反正都是炮,直接瞄準打不就行了。

幾個本來是團炮連的炮兵正在調整戰防炮的炮口,瞄準遠處正在耀武揚威的那些坦克中的其中一輛。

“把穿甲彈給我!”

一個炮兵在瞄準好後,便從旁邊的戰友手中接過一枚穿甲彈,熟練地把炮彈放進炮膛。

轟,在這個炮兵開炮之後,只見那枚穿甲彈,直接飛出一條彈道,命中在那輛坦克的炮塔位置。隨即那輛坦克就發生了爆炸,炮塔當場就被炸偏了。

“幹得漂亮,馬上轉移大炮,小心日軍的報復!”

看着一輛坦克當場擊毀,34團的團長非常的激動,但想到之前的培訓,便立即吩咐戰防炮轉移地方,然後再尋找目標。

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87章 陝北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9章 武漢之戰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94章 東征(四)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448章 後續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70章 崛起(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2章 boss出現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42章 大婚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67章 調動第13章 北伐(二)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434章 交易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65章 大撤退(五)
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87章 陝北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9章 武漢之戰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94章 東征(四)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448章 後續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70章 崛起(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2章 boss出現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42章 大婚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67章 調動第13章 北伐(二)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434章 交易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65章 大撤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