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說的沒錯,輪換制度也就適合附近的幾支部隊,太遠的話不太合適。不過倒是覺得這個可以先定下來,例如老劉你的部隊,回去休息一段時間,把後面兩個師中拉出來一個練一下,我感覺就挺不錯的。”
徐向淺提議道。
“參謀長,既然你說到我了,那我也說一下我的看法吧。就拿這個輪換制度來說,輪換過來的軍隊不適應這邊的情況,也會出現不少事情,這也是得考慮進去的。”
戴着眼鏡的劉伯成,也很認真地說道。倒不是損害了他的利益,而是他說的的確是輪換制度的一些弊端,不解決的話,要是突然遇到打仗,很容易出問題的。
“老劉說的沒錯,這也得考慮進去!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如何進行軍制調整。既然你們也吃了花生,喝了我的酒,今晚就別走了,跟我一起把手上的事情忙完再說!”
李衛國突然‘不懷好意’的說道,頓時讓其他幾人開始起鬨。
“我就知道衛國的酒不是白喝的,原來在這裡留了一手!”
“副總司令,你這是拉壯丁啊,我得去找嫂子控告你!”
“沒錯,副總司令,這點酒可不夠打我們幾個人的。我們幾個在怎麼說出場費不能就這麼點酒吧,起碼還得來點好煙,你們說是不是?”
“沒錯,我贊同!”
頓時另外幾人在那,開始瞎起鬨道,一點也沒有上位者的矜持。
“你們這是想打土豪嗎?只要你們幫我搞定這個事,每人一條煙、一瓶好酒!我說話算話!”
“一言爲定!”
。。。。。。
雖然幾人嘴上這麼說,但他們也不是真的稀罕這一瓶酒、一條煙,在他們這個級別,戰場上也經常有繳獲好東西,他們肯定也有不少存貨。
於是乎這五個人,今晚上就在這裡一直討論着關於調整編制的事,先擬一個大概出來,然後再細細完善。中間也免不了起一些爭執,這都是很正常的事,然後便在爭論中把事情定下來。
五人忙的很晚,一直到凌晨三點,就是爲了桌上那一疊紙。而累着的衆人也不打算回去了,直接在李衛國的屋裡睡了,也不管擠不擠得下。
五人的警衛員,看見自己的首長這麼睡着,也不敢打擾,只能輕聲地把屋內的危險品給撤了,然後再去拿了五套軍大衣,披在五位首長的身上。五人的睡姿也很搞笑,全都橫着倒在炕上,而且呼嚕聲也不斷,讓這個夜晚多了一絲雜音。
至於五個警衛員則是商量好分別值夜,以防首長醒了沒人照顧。
。。。。。。
上午十點,太陽早已升起,但此時李衛國房間裡,五人都在熟睡中,其中還有人這會都在打呼嚕。或許是照進室內的陽光有點刺眼,睡夢中的李衛國突然眼皮動了一下,然後手揉了揉眼睛,就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看着旁邊熟睡的四人,他便悄悄地起身,把搭在自己身上的那隻胳膊,還有一隻腳給挪開了,便輕聲地下了炕。
來到臥室外,看見幾個警衛員正在外屋睡着,程雲的警衛員則是在站着,沒有睡覺。
“首長!”看見李衛國出來,程雲的警衛員連忙敬禮道,而他的這一聲問候,讓其他幾個警衛員都醒了,看見李衛國都立即行禮道。
“噓,他們還在睡,你們先去讓廚房準備點吃的,等幾位首長醒了洗漱一番之後,再用餐!”
李衛國語氣很平易近人的說道,對於這些警衛員的辛苦,他也知道。
“是!”
隨着時間臨近中午,後面幾人都相繼起了牀,在警衛員的伺候下,完成了洗漱。不過想到早上起來其他幾人的樣子,每個人心裡都不禁好笑。
而他們的努力一晚上的結果,那一頁頁紙,也通過電報發到了中央,讓主席等人看一下,若是沒問題就按照這個實行。由於李衛國幾人考慮的也比較全面,所以主席只是略微改動了幾個人的職務,其他的都沒有變,然後這封新的編制調整方案便開始實行了。
新的編制大概內容就是,根據各部隊之前報上來的部隊人數,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這個方案裡,普遍出現了縱隊這個編制,而且也增加了不少獨立師,以求改變現有部隊的臃腫的情況。
第一、說總部以及晉冀魯豫軍區的調整,總部和軍區領導不變。
總部警衛旅改爲警衛師,編制爲兩旅六團制,每個團2500人,警衛師人數在17000人,沒有重武器,只負責總部衆多機關的安全事務。
129師原部隊改爲第一縱隊,縱隊司令員劉伯成,政委、副司令、參謀長是原129師的幾位。太行縱隊,下轄129師(師長由董振堂兼任)、獨立七師、獨立八師,都是由原先的三個旅升級而成,職位未改變。
不過新的師,改爲三旅九團制,但團的人數比之前少了不少,人數在1000多人的樣子。所以新的師人數大約在12000到16000不等,也給以後的擴編提供了比較大的空間。
獨立四師改爲第二縱隊,轄獨立四師、獨立九師、獨立十師;獨立一師改爲第三縱隊,下轄獨立一師、獨立十一師、獨立十二師。
第二、則是彭得淮的冀察熱軍區的部隊,這支部隊改動比較大。下設兩個縱隊,分別是第四縱隊和第五縱隊。部隊番號爲118師、獨立13師到獨立18師。
冀察熱軍區的兩個縱隊是由原118師、冀東抗聯混編而成,所以人員編制上也都出現了調整。不過由於冀察熱軍區人太多,而且隊伍也比較分散,所以想要完成這個編制也得需要一段時間。
在人員領導上,第四縱隊由彭得淮兼任司令員(他也是軍區司令員),何長工爲副司令員,甘四其爲政委,參謀長彭少輝;第五縱隊,也叫作冀東縱隊,司令員是蔡申熙,副司令員高志遠(同時也兼任獨立十五師師長),政委胡錫奎,參謀長洪麟閣。
同時冀察熱軍區的領導班子也做了調整,司令員肯定是彭得淮,副司令員變成了蔡申熙,政委是關嚮應,參謀長是彭少輝。
由於冀察熱軍區的人員比較多,除了這些部隊外,還有幾個獨立旅,以及其他軍區或者縱隊的直屬部隊。
第三、是晉綏軍區,也是設置成兩個縱隊(軍),分別是第六縱隊(也稱晉綏縱隊)和騎兵第二軍。
第六縱隊的番號是120師、獨立十九師和獨立二十師,縱隊領導班子還是原120師那幾人;騎兵第二軍則是下轄騎兵第三師、騎兵第六師(人數不多,在中共給補了大量的馬匹和人員後,每個騎兵師達到了8000人)、步兵獨立21師和22師(師長皆是八路軍原來的旅長或者副旅長)。
值得一提的是,騎兵第二軍也設了政委一職,由原獨立二師政委宋任窮擔任,這兩個步兵師的士兵也有一部分是來自獨立二師。
第四、山東軍區的部隊,115師和獨立三師分別組成了第七縱隊和第八縱隊,另外四個獨立師的番號是分別是23到26。
第五、晉冀軍區,分別是第九縱隊和第十縱隊。第九縱隊由李振華兼任,下轄119、獨立27師和獨立28師;第十縱隊只有兩個師,由原獨立第6師改編而成,轄獨立6師和獨立29師,師長分別是陳伯鈞和呂正操。
第六就是西北軍區,成立了第十一縱隊和中央縱隊。第十一縱隊由獨立二師和獨立五師擴編而成,除以上兩個番號之外,還多了一個獨立第30師!
至於中央縱隊也就是負責甘肅、青海、寧夏等地的防禦,一共三個師,司令是伍中豪,副司令唐亮。下轄中央警衛師、甘肅守備師、寧夏守備師、三個獨立的騎兵旅。
西北軍區除了這兩個縱隊還有,還有王以哲的67軍、孫蔚如的38軍,都給充實了足夠的兵員以及中共黨員的軍官,都歸屬西北軍區管轄,駐防西岸黃河。
其中原獨立二師副師長盧德銘出任67軍副軍長,兼107師師長,除此外,還有108師、117師也歸屬於67軍。38軍方面,則是增加了一個獨立31師的編制。
根據這些調整,39年1月,八路軍有着十二個縱隊和三個軍,也就是46個師、若干個旅的部隊,人數已經突破了70萬人(算上何柱國、王以哲、孫蔚如的部隊)。這還沒有包括航空縱隊、南洋縱隊、決死隊以及地方的游擊隊等。
而且爲了鍛鍊部隊的作戰力,八路軍總部還做出了讓第二縱隊調回西安,讓第十一縱隊調至晉冀豫地區;駐守呂梁、綏德的67軍與駐守潼關的38軍對調。
這只是一個八路軍總部擬定的方案,要想真正完成這些調整起碼也得兩個月時間。雖然比較麻煩,但是卻能讓八路軍的之前比較臃腫的編制變得更合理,至於下一次再作調整,那就得等後面軍隊編制又不夠用的時候,纔會在作出調整。
上述也都是縱隊等領導人的介紹,調整後的部隊涉及很多的職務調換,至於更細的就不是李衛國幾人的事了,他們只負責縱隊、師級領導人的確定,其他的旅級、團級等的任命則是徐向淺這個參謀長的事。
徐向淺負責帶領參謀部的人去仔細考察下面縱隊領導人提交上來的面單,經過仔細的考覈之後,才做出更具體的安排。那也是一個非常繁瑣的事情,旅、團一級,每個單位都有正副、政委三個職務,八路軍現在這麼旅和團。
你就拿團來說,新的編制是一個師9個團,。八路軍一共46個師,也就是414個團,團級就有1242個職務需要安排人,這都夠徐向淺的參謀部忙活好一段時間了。
這次的編制調整中,最慘的其實是獨立二師,四個師級指揮員都被調到不同的軍區去了。整個二師兩萬多指戰員,除了四位指揮員帶走的那一部分,剩下的都被五師給吞併了,組成了新的第十一縱隊。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前線部隊擴充的太快,後方留守的獨立二師和五師,加起來才趕上前線的一個師。若是兩個師不管不顧直接合併成一個縱隊,那麼本來之前跟前線師級幹部平起平坐的他們,豈不是落他們一大截。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其中一支部隊的中高級黨員幹部調出來,充實到其他部隊去,這樣對方他們也纔算公平。雖然老部隊被打散了,但是那些中高級指戰員卻得到了合適的安排。
去的最多的就是第五縱隊,因爲這是由前冀東抗聯以及一部分118師的部隊編成的,戰鬥力也比較差,很多指揮員的軍事能力也堪憂。因爲第五縱隊非常需要中高層的指揮員,二師的這些人也就有了去處。
雖然新的編制只要被人傳到老蔣那裡去,肯定會讓老蔣產生看法的,或許一些反共的行動就會提前,儘可能阻止八路軍以及新四軍的發展。
不過李衛國心裡比較擔心的是,就是怕老蔣因爲中共軍隊發展的夠快,從而讓他去跟日本達成一些和平協議。不過從汪精衛的叛逃,可以看出,老蔣可能私下是有跟日本在談判,但是應該沒有談攏。
不過在汪精衛叛逃之後,也讓老蔣看到了一絲希望。因爲英法等國在汪日勾結後,就開始發出聲明維護“九國公約”,而美國國會則是在中國派到美國的代表的努力下,開始討論對華提供貸款。
之前老蔣因爲要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沒有空去管其他事情,對於中共軍隊的發展也是忍的態度。但是現在日本人放棄了正在對他的大舉進攻,也讓他緩了一大口氣,便開始關注起中共軍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