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天津(五)

宛平縣,是一個在歷史上存在了近千年的行政建制,在歷史上建國後第三年就被撤銷了。它的行政管轄範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西城區、豐臺區、海淀區、門頭溝區等地方,宛平縣城的位置靠近北平城,也就是盧溝橋旁邊。

354旅的根據地主要是在北平西部以及西北部地區,旅部的位置在今天的門頭溝地區,離當時的北平城有着幾十公里的地方,所以行動起來也很快的。

不知道日軍對於自己的軍隊非常自信,還是對北平城高大的城牆非常自信,北平城此時的守軍並不多,附近所有日軍加起來不到7000人,還有一半分佈在周圍的縣城、鐵路沿線地區。當然還有大量的日軍陸航部隊,大部隊駐紮在南苑兵營,不過他們都是飛行員。

除了日軍,附近倒是有近萬僞軍,不過都是負責防守,讓他們作戰也必須得有日軍大部隊跟隨。

不然這些僞軍只能欺負欺負裝備差的游擊隊,面對八路軍正規軍一般都打不過。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僞軍跟八路軍很少發生大規模的交戰,他們當僞軍大多數都是混口飯吃,並不是真的死心塌地跟着日本人混,犯不着爲日本人丟命。

所以只要八路軍不打他們,這些僞軍也不會主動挑釁八路軍。這不僅附近是,全國大範圍內的僞軍大多如此,少數頑固分子除外。

此時354旅全旅出動,旅長說的是帶着全旅去北平城外,轉一圈,有機會去看看曾經中國的首都長什麼樣子。

354旅的士兵大多是南方人,什麼湖南、江西等地,後面又加入一部分川陝的士兵,現在又多了不少河北、山西的籍士。但無一例外的是,普通士兵都看見過北平城長啥樣,包括楊得志這個旅長。

因爲之前北平城守備也比較嚴,附近也有不少守軍,他們的部隊一般不會去靠近北平城附近活動。只有一些情報人員,偶爾進出北平城。

不過,這一次354旅不是全部都去北平城,那樣目標太大,人家飛機直接來炸你了,只見楊得志帶着一個團的兵力來到宛平城。

。。。。。

宛平城,北平西邊的門戶,旁邊挨着盧溝橋,所以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自從日軍佔領了廣大京津地區後,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也就下降了,因爲沒有人能來打北平城,所以在宛平城裡就只有一個大隊的鬼子和一部分僞軍。

去年日軍就是借一名士兵失蹤,想進宛平城搜查,從而引發了盧溝橋事變。但是現在這裡的戰鬥痕跡早已被日軍所抹去,現在這裡也是出現了難得的‘和平’。

宛平城外4公里的地方,楊得志的部隊正在這裡,部隊不遠處,三門山炮正在開始組裝,炮口則是朝着宛平城方向。

在留下一部分士兵負責保護炮兵外,剩下的兩千多人則是在楊得志的帶領下,來到了離這宛平城比較近的地方,但是又不會讓鬼子發現。

“旅長,這些鬼子的警惕性也太低了,你看看那些僞軍的懶散樣,要不我們直接拿下宛平城算了!”

旁邊707團團長通過望遠鏡,看着宛平城城門口的狀況,對着旁邊的楊得志說道。

“那可不行,宛平城的日僞軍再怎麼說也有一千多人,我們這點人即便能拿下也會損失慘重,更何況還不一定拿得下呢!這次我們的部隊只是一個幌子,不是讓我們來跟鬼子硬拼的!”

楊得志否決的自己屬下的建議,他可不會去做無謂的犧牲,只要做出一副進攻的樣子就行。

“好吧,可惜了這麼好的機會,要是再多點軍隊說不定就能拿下來了!”旁邊的那個團長惋惜道。

“可惜什麼,就算有多的軍隊,也只能拿得下這個宛平城,北平城想都別想,那城牆沒有100度mm口徑以上的重炮根本炸不開,沒良心炮距離太近,我們沒幾萬人也根本突不到城牆邊去。

不過我有一種預感,我們一定會拿下不遠處的那座大城市!”

楊得志望着根本看不見輪廓的北平城,目光堅定地說道。

“旅長,山炮準備好了!”

“命令朝着宛平城,各發射兩門炮彈就行了!記住每門炮只能發射兩枚!”

攻城沒有炮那叫攻城嗎,既然裝,也要裝的想那麼回事!

。。。。。。

而宛平城的守軍根本不知道幾公里外的事,由於不用擔心打仗,游擊隊這些基本也不來宛平城附近,所以這裡的守軍也都有點鬆懈。

城門的守軍,也都是沒事可做。那些僞軍要不就是沒事敲詐進城的百姓,賺點酒錢、煙錢;那些鬼子則是留意花姑娘,遇到漂亮的都上去調戲一番,若是沒有後臺的,他們甚至敢直接拖到樹林給禍害了。

這就造成一般女子都不怎麼敢進城,若是進程也都把自己畫的醜醜的,讓日本人看了都沒有興趣的那種,來避免被日本人禍害。

這天,這些守軍照常的在城門口執勤,由於天氣有點冷,地上還有着雪的存在,這就讓進城的人也沒那麼多了。

“老六,這天氣突然就下雪,害得都沒多少人進城了,就算進城的一個個比老子還窮,一點油水都沒有!”

此時一個30來歲的僞軍士兵,剛剛放一個百姓進城後,便輕聲罵道。

“沒辦法,天氣降溫了,誰還想出門。再說這羣人知道我們要搶他們錢,一個個的都藏得死死地,你是不知道我昨天搜一個人身的時候,開始以爲又是一個窮光蛋,後面居然錢在他褲襠裡藏着。”

旁邊的人也罵罵咧咧的說道,顯然他們幹這樣的壞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早都有經驗了。

“這天太冷了,這說的棉襖到現在都還不發,這皇軍也是太摳了!”

由於下了雪,氣溫也都降下去了,但是兩個僞軍身上穿的衣服也不算太厚,所以寒風吹過,還是冷的直哆嗦。

“聽說還得有幾天吧,這不皇軍剛剛打完一場打仗,物資有點緊張,叫你媳婦給你做件厚的衣服穿在裡面吧,這樣就好多了。”

旁邊的這個僞軍提建議道。

轟轟

突然幾枚炸彈襲來,便在城牆附近爆炸,城牆上的積雪都震動了。

“敵襲,有人朝城裡放炮!”

“八嘎,怎麼回事?”

“報告太君,城外有炮彈傳來!”

轟轟

在第一輪炮彈發射後,第二輪也是最後一輪炮彈便繼續發射着。這一次一枚炮彈直接命中了城門處,剛纔還在討論的僞軍,炮聲過後,都去找閻王討論去了。

“八路攻城了,快跑!”

此時城門出一片混亂,到處都是嘈雜的聲音,城裡的守軍也被驚動了,都快速的集合着。而在炮聲過後,數千名八路軍做出攻城的架勢,出現在宛平城外,讓城內的守軍十分的緊張。

與此同時,北平西直門、北面的德勝門都出現了八路軍部隊,雖然沒有立即進攻,但是八路軍都炮轟了兩個城門,並擺出了攻城的架勢。頓時北平城,陷入緊張氛圍之中,而且日軍開始全城戒嚴,所有警察都出動了,在街道上巡邏,大量的士兵開始涌向城門。

此時北平鐵獅子衚衕,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急促的腳步聲在司令部響起。

“司令官閣下,宛平城遭遇八路軍炮轟!同時西直門、德勝門,甚至南苑兵營都發現八路軍大量部隊的存在,他們疑是要進攻北平城!”

此時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正在烤着火,看着藝妓表演,突然一個日軍少佐便打斷了他的雅興。

“納尼?八路軍要進攻北平城?”

聽到部下的話後,本打算喝一口熱茶的寺內壽一,剛把茶遞到嘴口,馬上就驚到了。茶杯裡的水,也灑落在寺內壽一的和服上。

“嗨,而且據宛平城守備大隊發來的電報,說那裡的八路軍正在炮兵的掩護下試探性攻城(其實就是做做樣子,雖然鬼子的是守備大隊,但八路軍在對方據城而守的情況下,也打不過人家。)。”

“嗦嘎!命令城內部隊開始加強戒備,而且去查清楚八路軍到底有多少人?要知道八路軍到底要幹什麼!”

寺內倒也不擔心八路軍一下就拿下北平城,但他不妨礙他吩咐部隊戒備。

“嗨!”

咳咳

在這個少佐走後,屋裡突然傳來咳嗽聲,看樣子應該是有人感冒了。

“山下君,你這風寒怎麼還沒好?”寺內壽一問着旁邊神色有異的山下奉文。

“司令官閣下,我沒事,前兩天不小心受了寒,休息兩天就好!”山下奉文畢竟是個軍人,雖然患了風寒,但休息兩天就沒事。

“那你怎麼看這次八路軍的動作,他們怎麼會想到突然來北平城外?照理說,他們在附近應該沒有這麼兵力纔對,而且以他們的火炮也炸不穿北平城的城牆吧。”

寺內壽一的也很疑惑,本來之前他還在和山下奉文商討開春之後如何發動,對八路軍的攻勢,畢竟這件事大本營也是同意了的,已經在組建新的幾個師團了。

“我覺得他們這是圍魏救趙之計。現在我們數萬軍隊正在對冀東地區的八路軍展開掃蕩,估計這次八路軍是想逼着前線的皇軍回援,不過我總感覺的這件事沒有這麼簡單。

這兩天頭有點暈,所以思路也不怎麼清晰!”山下奉文揉了揉頭部,慢慢的分析道。

“你說的有道理。這是八路軍的陽謀,雖然他們不一定能拿下北平,但是他們可以在北平周邊搞破壞,這就逼着我們從其他地方調軍隊過來。”

“司令官閣下,冀東圍剿的皇軍不能調回來,冀東聯繫着我軍關內外,地位非常的重要,我們必須打擊那裡的八路軍勢力,不能讓他們對皇軍構成威脅。

我們可以從其他地方抽調軍隊,像保定、天津等地,都可以先抽調一部分先把北平城外的八路軍給消滅掉。若是讓他們這樣一支在城外待着,會影響我皇軍在國際上的聲譽。”

山下奉文說的沒錯,北平這麼大,還是中國民國的前首都,外國人也不少。就在八路軍出現在城外不久,消息就在城內傳遍了,這也免不了中共地下黨的推波助瀾。

“沒錯,山下君,你就先別管這件事了,回去好好休息!”

“嗨!”

。。。。。

就在當天晚上,一個團的八路軍士兵突然對日軍南苑兵營發起了進攻,但被日軍打退了,不過有兩架飛機被八路軍的火炮給炸燬了。這讓華北方面司令部很震動,要知道南苑兵營就是依靠南苑機場修建的,那可是日軍在華北最大的機場,若是被毀了那後果可想而知。

本來寺內壽一想找山下奉文商量,但是得知山下奉文突發高燒,吃完藥後正在休息中,也就沒有打擾他,便與司令部其他人商量了。最後決定從天津調來一個聯隊,匯合保定的部隊以及北平城的部隊,對城外八路軍展開圍剿。

第二天早上,山下奉文在睡了一覺人也舒服多了,清醒之後便問着北平的情況。

“將軍,寺內司令官叫你別擔心。司令部已經從保定、天津調來軍隊,開始對城外的八路軍展開圍剿了,相信過幾天這股膽大包天的八路軍就會銷聲匿跡了!”

山下奉文的手下對着他認真地說道。

“喲西!對了,前線圍剿冀東的情況如何?”聽到近萬軍隊開始對城外八路軍展開圍剿,山下奉文的心情也很不錯,畢竟也少了一件煩心事。

“前線傳來消息說一切順利,雖然八路軍也在反抗,但是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強烈,皇軍將很快逼近長城!”

一旁的日軍軍官略帶高興地說道。

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74章 崛起(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91章 東征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31章 天津(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450章 後續(三)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30章 天津(五)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67章 西征(十)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8章 平叛(三)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33章 天津(八)
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74章 崛起(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91章 東征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31章 天津(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450章 後續(三)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30章 天津(五)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67章 西征(十)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8章 平叛(三)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89章 喜事降臨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33章 天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