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

聽到鬼子還打算在運城周圍堅守,彭得淮也很吃驚。雖然他沒參與指揮這次行動,但對於戰場的局勢也做過分析的。現在日軍的主力主要在晉北以及冀中等地,晉西南兩個丙種師團,說實話戰鬥力雖然趕不上甲種或者乙種師團,戰鬥力差不了多少。

但日軍也不看看他們面臨的是多少八路軍:八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還有一個炮兵師,這還不算天上的飛機。雖然有兩個步兵師裝備差一些,但是另外六個步兵師的裝備不比日軍的差,就算是日軍兩個甲種師團面對這個六個步兵師都不一定是對手。

要知道裝備差不多的情況下,六個師的八路軍人數可是兩個甲種師團的三倍,三打一對於八路軍來說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何況晉西南的兩個日軍師團還是丙種師團,裝備、人數都是劣勢,要是彭得淮是日軍指揮官的話,現在早就把部隊北撤,保存有生力量,以圖後面再戰。

結果讓彭得淮沒想到的是,日軍居然還不撤,而是留下來堅守。真當這些八路軍是河北、山東那些沒什麼重武器的八路軍,那那些不大的縣城沒轍是嗎?

就那個炮兵師的火力,估計也就太原能扛住,但也會被炸得體無完膚,運城、臨汾這些並不高大厚實的城市,不用炮兵師出動,八路軍的師級火炮就能給解決。

別看現在華北地區的日軍不少,有着30多萬,但是八路軍比它更多,若是這兩個師團再損失,可就少了不少機動兵力。現在日軍也開闢了太平洋戰場,那裡就出動了40萬軍隊,那可是深坑,就是不知道日本的關東軍能不能同時填滿華北以及太平洋戰場這兩個深坑,若是填不滿,註定日本人日子會很難過。

“管他呢,不走對我們來說不是更好嗎?現在日軍第36、37兩個師團在我們的第一波進攻就被打殘了,現在其他部隊還分散在各個地方,能堅持一兩天就不錯了。

沒了這兩個師團,我看岡村寧次去哪裡找軍隊來補上。”徐向淺不在乎的說道,損失的又不是他們八路軍,對他來說,鬼子損失越多越好。

“說的沒錯,日軍這裡若是損失太大,肯定會從晉北撤兵,大同之圍,也就會結束。”

八路軍進攻晉西南,出了是解決晉北之圍,算是圍魏救趙吧。還有個更爲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打通跟晉冀魯豫根據地的道路,讓後方的武器能夠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前線。若是晉冀魯豫三個縱隊的部隊能完成換裝,那八路軍手上就又多了8(第一縱隊、第十一縱隊各四個)個裝備精良的步兵師,李衛國手裡可打的牌就更多了。

。。。。。。

轟轟

“大昌,你給瞄準點,別讓鬼子給我靠近坦克!小鬼子,我草你姥姥,嚐嚐你大爺的火炮!”只見冷大昌的班長此時給坦克的45mm火炮的炮膛裡塞了一枚炮彈,然後就迅速開火,然後就看見在他前面500外的那處日軍迫擊炮陣地被摧毀。

此時永濟縣城,隨着後面117師的一個步兵旅趕到永濟縣城後,吳光浩便充當指揮官,在坦克的掩護下讓步兵發起進攻。

雖然那些火炮還在後面沒有運過來,但是這裡有着幾十輛帶着45mm反坦克炮的坦克存在,就相當於幾十門可移動的火炮,加上那個步兵旅的步兵炮,進攻眼前的這個縣城沒什麼大問題。

戰鬥是由坦克率先打響的,三十輛坦克掩護着來年兩個步兵團的士兵率先發起了進攻,30輛坦克的火炮便率先開火,朝着日軍的陣地發起進攻。他們身後跟着數千八路軍步兵,那場面可謂之壯觀。

面對八路軍的進攻,日軍心裡也是五味陳雜,曾幾何時,步坦聯合行動還是他們日軍的專利,中國軍隊都是被進攻方,現在怎麼看着反過來似的。

現在的中國軍隊的國共兩方雖然都有坦克,但是由於國民黨方面對坦克不重視,連汽車都造不出來,更比說坦克了。國民黨的坦克基本都是之前蘇聯人提供的t-26,也有一些戰前買的裝甲車或者坦克,但是由於沒法補給,打完了就完了。國民黨坦克部隊也就越打規模越小,跟八路軍比差距還是挺大的。

就在陳二狗駕駛的這輛坦克正在進攻日軍時候,他右邊十來米外的發生了爆炸。只見一輛t-26坦克直接當場爆炸,由於t-26坦克的裝甲並不厚,加上彈藥這些也被引爆,所以產生的威力也不小,附近十米以內的八路軍士兵都被波及,一下數十人死的死傷的傷。

至於那輛坦克在爆炸過後還在那燃燒,裡面的三個坦克兵也不見動靜,想來在爆炸時就已經犧牲了。

“班長,鬼子有反坦克火炮!”看見不遠處那輛坦克被擊毀,陳二狗連忙說道。

這麼大威力的爆炸,連坦克都被擊穿,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是被反坦克炮擊穿的,75mm的山炮以及野炮可沒法瞄準高速行駛的坦克。

“給我找,一定要找到那門反坦克炮!”此時的班長臉上也是一臉着急,通過觀察口在那尋找着那門反坦克炮的蹤跡。

本來八路軍的坦克裝甲就很薄,即便八路軍也在坦克前面放了幾塊木板,用來抵減敵人的反坦克火炮。但是木板並不是那麼管用,鬼子的37mm反坦克火炮運氣好的時候也能從正面擊毀t-26坦克的裝甲。

本來照理說,三單位師團的步兵聯隊沒有反坦克炮的,反坦克炮可是挽馬師團也就是甲種師團聯隊的專屬,即便是乙種師團的聯隊也就多了一個四門的九二步兵炮中隊。

正是因爲這個,八路軍才以爲日軍沒有反坦克炮,在進攻的時候也就沒有防範意識。不過突然出現的反坦克炮讓剩下的坦克都如臨大敵,紛紛尋找那門反坦克炮的位置,不擊毀那門反坦克炮,他們進攻就會受到影響。

“是,班長!”聽到班長的吩咐,陳二狗也在通過自己的眼睛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尋找日軍的反坦克炮。不僅陳二狗,班長以及冷大昌都在尋找,爲了不被反坦克炮作爲目標,陳二狗的駕駛速度也慢了下來。

此時坦克前方,是日軍陣地,那並不堅固的縣城已經被八路軍轟的不成樣子。不過八路軍並沒有進攻到城牆下,還在進攻城廂地區抵抗的日軍。

因爲城廂地區有着不少民宅,只不過這個時候民宅已經沒有人了,只有日軍再利用這些抵擋八路軍的進攻。因爲有着衆多的民宅,加上都被炸成了廢墟,八路軍想要在那些殘垣斷壁中尋找一門反坦克炮實在有些困難。

陳二狗此時眼睛一直盯着前方的那些建築,仔細尋找着可能隱藏反坦克炮的地方。就在他尋找一遍無獲打算放棄時,突然發現一片廢墟之中,一個炮口若隱若現。

“班長,我發現了,東北方向,那個吊着一個木板的廢墟下面!”陳二狗突然說道。

“哪有木板?”班長詢問道。

“東北方向的位置!”

“我看到了!他孃的,居然藏在這,看我不轟了它!”

鬼子知道他們的反坦克炮不能隨便暴露位置,所以就藏得嚴嚴實實的,火炮利用廢墟隱藏炮身,只露出來一個炮口,要不是陳二狗眼尖根本發現不了。

發現目標後,於是這輛坦克就停了下來,並開始調轉炮口,瞄準着200米外的那門反坦克炮。

但是意外時有發生,就在陳二狗駕駛的這輛坦克發現日軍反坦克火炮的時候,日軍也發現了對方。雙方几乎同時開出了一炮,不過八路軍這邊是瞄準後開的一炮,日軍那邊則是匆忙的開的一炮。

隨着轟轟兩聲爆炸傳來,高速飛射的炮彈都擊中了目標,這一幕也被其他八路軍士兵看見了,他們在高興的時候,也有點傷心。不過在爆炸過後,附近的八路軍眼中的傷心之色就消失了,轉而是高興。

原來在陳二狗駕駛的這輛t-26雖然被擊中,但是預想的劇烈爆炸並沒有發生,煙塵散了後,陳二狗駕駛的這輛t-26還好好地在那停着。原來,鬼子的反坦克火炮匆忙開火,沒有瞄準,只是斜着打到了坦克的左前方,並沒有對坦克造成致命傷害。

“二狗你沒事吧?”

坦克被擊中,裡面的三人也同樣不好受,班長和冷大昌還好點,因爲在炮塔位置,可陳二狗卻是在駕駛位置,也就是坦克的前面,離着被擊中處很近的。班長都被剛纔的震動弄得擦破了皮,頭也暈暈的,在前面的陳二狗顯然情況更糟。

“二狗?二狗?你沒事吧?”在之前的呼喊聲後,陳二狗並沒有回答,班長就有點着急,很快就鑽進坦克前面。

只見陳二狗此時正躺在座椅上,頭上還留着血,而且人事不省。班長連忙把手指伸到對方的脖子上,在感受到了對方的脈搏後,這才鬆了一口氣。沒死就好,他心裡安慰道。

雖然陳二狗沒死,不過卻昏迷過去了,需要馬上接受治療,“大昌,把急救包拿過來。”

在對陳二狗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後,二人就打開頂蓋,在周圍士兵的掩護下把陳二狗從坦克里弄了出來,並送到了後方醫院。

至於坦克,暫時也沒法動了,除了駕駛員受傷之外,坦克右側的履帶也被擊毀,那個前齒輪都掉了下來。齒輪附近的履帶以及齒輪都收到了損傷,也正是因爲被齒輪擋住了,不然坦克十有八九會被擊毀,。

至於這輛坦克,班長只能把他當做一個固定在原地的可轉移方向的炮臺,跟着兩挺機槍一起掩護步兵進攻。這輛坦克要是在戰後能及時修好,或許還能參加後面的戰鬥,不然只能看着其他士兵去打鬼子了。

日軍這個步兵聯隊的戰防炮不止一門,不過其他三門運氣不好,雖然擊中三輛坦克,但是隻有一輛被擊毀,剩下的兩輛都是不同程度的損傷,修理一番還是可以繼續上戰場的。

沒有反坦克炮,日軍只能拿人來填,不過在八路軍訓練有素的步坦聯合進攻下,絕大多數日軍士兵還沒靠近坦克就被擊斃。隨着日軍損失的越來越多,城裡的日軍也知道守不住了,再堅守下去無異於自取滅亡。

不過爲了不讓那個炮兵大隊的火炮淪爲八路軍的進攻他們日軍的武器,日軍226步兵聯隊的聯隊長在撤退時,炸燬了那炮兵大隊的12門山炮。這讓後面看到的八路軍將士,無不大罵小日本浪費,日本的山炮性能還是不錯的,八路軍的山炮就是仿製的日式山炮。

得知日軍把12門山炮毀了,117師那個步兵旅的旅長直接破口大罵。12門山炮,那可比他這個步兵旅的炮兵營規模的兩倍啊,這還不算這個日軍聯隊直屬的那幾門山炮,不過現在都成了廢鐵。

。。。。。。

山西大同,這裡已經被日軍包圍了將近三個月。雙方也都被這場包圍戰和守城戰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外面的進不去,裡面的出不來。至於大同早已被打成了廢墟,城牆很多地方都被炸塌了,但是這樣日軍仍然進不去。

此時的日軍司令部裡,樋口季一郎心裡也沒信心打了,打了三個月都打不下,他的部隊士氣大跌,而且損失也很慘重。他的第九師團,現在可戰的部隊不到15000人,其他的人要麼重傷,要麼已經陣亡。

他的部隊不好過,其他幾支日軍更好不到去,說白了跟八路軍打了個兩敗俱傷。

“將軍,方面司令部來電,讓我們包圍大同的部隊立即撤退,放棄晉北地區!”

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49章 後續(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12章 夜襲(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58章 西征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50章 後續(三)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
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38章 到達襄陽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49章 後續(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12章 夜襲(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58章 西征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38章 到達襄陽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50章 後續(三)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