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

第二次太原保衛戰之後,日軍五個多師團的兵力距離在山西,加上之前的損失,日軍本來想採取報復性進攻的,可是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讓日軍不得不暫停了大規模進攻。

此時的山西可以說一片狼藉,太原城被毀的差不多了,大同到太原的鐵路都被扒沒了,太原以南的鐵路也好不到哪裡去,一些重要的公路橋都被炸了。

這對日軍來說,根本不適合大軍繼續作戰了。之前的山西的諸多戰役已經讓日軍的彈藥物資消耗的比較嚴重,很多部隊也減員比較嚴重,所以日軍也需要修整補給人員以及物資。

於是在從十一月底開始,中日雙方的軍隊都有默契的似的停止了戰鬥,都回去舔傷口養傷去了。不用說,來年開春必有大戰,所以雙方都在準備!

。。。。。。

武鄉縣的一個村莊裡,八路軍獨立四師的師部正在這裡駐紮,至於四師的其他部隊也都分佈在附近的幾個縣修整。

此時的村莊裡,雪花飄飄,地上也逐漸變白,林標等人正坐在炕上,圍着炕上的桌子,喝着小酒,吃着花生。

“多虧了這場大雪,不然小鬼子還不把我們往死裡追!”李澤輝剛吃了一個花生,笑着說道。

“死裡追到不至於,現在日軍的損失也不小,彈藥物資前段時間攻打太原損失的太多,他們也得需要補給。即便沒有大雪,鬼子的軍隊最多追我們一兩百里就不得了了,他們也怕追下去中埋伏!”林標解釋道。

“這倒是,來喝兩口熱酒,這山西的汾酒還是挺不錯的,若不是戰爭,我們還不一定能喝到呢!”李澤輝手舉着用土碗裝的汾酒,對着另外幾個人說道。

而他碗裡的酒還冒着絲絲熱氣,看樣子是暖過的。

“那當然,不打仗這酒我們也買不到啊,幸好繳獲不少,我們倒是可以飽飽口福了!”王維舟笑着說道,雖然他們指揮員每個月有點工資,但西北本來酒就貴,糧食只能自給自足,拿不出多少去釀酒,所以酒也是緊俏的東西,他們那點工資還真不敢亂用。

“報告!總部發來一封電報!”

正在林標等人正在小酌幾口時,一個通訊員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進來!念念總部說什麼!”

“是!總部急電,現命令獨立四師師長林標同志、副師長李澤輝同志,放下手頭事務,不再擔任現今職務,帶着繳獲的聯隊旗,立即趕往呂梁的八路軍總部。

從即日起,獨立四師的師長由孫德清擔任,王維舟出任副師長兼第十旅旅長,參謀長一職由政委燕鴻甲暫時兼任,直到總部派來新的參謀長,第十二旅旅長有原副旅長接任。

接到命令後,林標、李澤輝二位同志,只能少量的警衛部隊前往呂梁總部!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指揮部”(八路軍只是爲了方便稱呼,但其實此時的八路軍番號是十八集團軍,以後都是在書面上叫八路軍,口頭上都稱爲八路軍)

這名通訊員在念完電報內容後,就合上了手中的文件,站在那裡等候指示。

“你下去吧!”

“是!”

“總部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認爲我們打了敗仗想要懲罰我們?”李澤輝有點不解總部的命令,這纔剛剛從太原突圍出來沒多久,就把他們兩個主要指揮官給解除職務,也難怪他會多想。

“我感覺不是,我們的太原一戰,不僅消滅了不少日軍,而且還得到那麼多物資,在戰略上也把日軍在華北的軍隊大部分調了過來,不可能因爲我們這幾千人的損失就把我們二人撤職的,畢竟能在數萬日軍的包圍圈中突圍而出,我們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林標此時的心裡也很不確定,這件事事前一點痕跡都沒有,來的很突然,他心裡只能往好處想。

“我覺得也是,我覺得總部可能是對你們有其他的任命,不然不可能一時間解除一個師的最高的兩個指揮官吧,這很不合常理!”王維舟同樣也很疑惑,不過他猜得倒是有點接近真相了!

“別說那麼多了,不管總部是何想法,我們執行就行!李副師長,我們先去收拾一下東西,把手頭上的工作交接一下吧!”林標也不打算去想了,想多了頭疼,即便是聰明的他,此時也沒想透總部的是什麼安排。

“好的!”

師長以及副師長被解職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獨立四師,下面的人指戰員都在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惜上面也沒做出什麼解釋,一時間搞得人心惶惶的。

由於東西不多,工作也就那些,費不了多少時間。林標走之前把一衆團級以上的軍官叫在了一起,當着他們的面宣佈了總部的命令。

最後信任師長以及副師長便帶着一衆下面的旅長、團長一起來送林標一行人。

“老孫,現在你是四師的師長了,我沒太大的要求,只希望你別把四師帶垮了,還有好好安撫下面的人,我這次去總部應該是另有安排,別一個個哭喪着臉!”

林標牽着馬,對着身後送行的孫德清一行人說道。

“師長,你放心!四師我一定好好帶,一定多打鬼子,你就放心的去總部吧!”

孫德清其實也沒想到自己會突然變成師長,一時間還沒適應這個新的身份。其實他成爲師長也是合理的,畢竟除了空降,四師也就他最適合。

資歷在那擺着,是黃埔一期的,能力也比較強。而參謀長王維舟,雖然資歷更老,但是卻不適合做一個兩萬多人部隊的指揮官,若是和平時期倒還可以,但是在戰爭時期,一般是任用作戰能力強的人擔任軍事主官。

“老孫,你現在纔是師長,我現在是光桿一個,好好帶兵,你們也別送了!”

“你們回去吧,我們只是去總部而已,別搞得像生離死別!”看着這些之前的部下一副不捨的樣子,李澤輝也開口說道。

“師長、副師長,一路保重!”

“我們走了,以後再見!”

駕駕

在告別了送行的孫德清等人,林標和李澤輝便騎着馬帶着數十名警衛人員開始朝着呂梁趕去,去迎接他們未知的前途。

由於武鄉前往呂梁最快的路是穿過平遙等地,但是平遙附近的幾座縣城早已被日軍佔領,爲了保證安全,林標一行人從平遙以南靈石縣繞過,然後經交口縣最後達到呂梁。等他們一行人到達呂梁已經是3天后的事情了,

至於來迎接林標一行人的是,這是剛剛從後方到呂梁的陳更,而看見來迎接他們的是陳更這位八路軍參謀處處長,便遠遠地下了馬,步行過去,從這就可以看出林標會做人。

“陳處長,你怎麼親自來了?”林標小跑到陳更面前,緊緊地握着對方,激動地問候道。

“陳處長,好久不見!”李澤輝也在旁邊問候道。

“副總司令說,怕你們二人因爲把你們的師長和副師長的職務解除了,心生不滿,所以叫我來親自迎接你們,讓你們放寬心!怎麼樣,我來迎接你們不會掉你們的面子吧!”

陳更笑着說道。

“處長這是說笑了,你是老長官了!你能來迎接我們,這是我們的榮幸啊!”林標趕忙解釋道,即便是心裡有不滿,也不能表現出來。

“走吧,這外面也冷,進城再說,衛國可是等你們很久了!”陳更拍了拍林標的肩膀笑着說道。

“處長請!”

。。。。。

就在陳更帶着林標二人前往呂梁城八路軍總部的時候,此時的李衛國正在一幅地圖面前作圖,不停的標註着東西,非常的認真。而總部的其他的人也是各司其職,各自忙着各自的,至於任畢時這個大管家正在城裡則是安排其他事務去了。

“衛國,你看看誰來了!”正當李衛國在認真作圖的時候,陳更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此時李衛國這才放下手中的筆,擡起頭,看見了在陳更身後的林標、李澤輝二人。

“副總司令!”林標二人來到李衛國面前,敬禮道。

“你們來了,來,看看我面前的這幅地圖,談談你們的看法!”李衛國沒有多說什麼,直接讓林標二人看桌上剛纔李衛國做標註的那幅地圖。

“好的!”林標二人雖然疑惑,不過還是忍着疑惑,來到地圖面前,不過看到地圖後,二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嚴重的疑惑更深,他們不明白李衛國怎麼突然讓他們看這幅地圖。

“副總司令,這不是南洋的地圖嗎?你讓我們看這幅地圖是?”林標再看見地圖後,疑惑的問道。

“看看上面的標註,看完再回答我!”李衛國沒有過多解釋,仍然是讓林標看地圖。

聽到副總司令這麼說,林標二人只能繼續去看這幅地圖。這幅地圖是一幅東南亞的地圖,也有一部分我國西南的一部分地圖。只見這個地圖上,特別是越南、老撾、緬甸、還有泰國一部分都做了非常詳細的標註,各個勢力的分佈圖,包括英法的軍隊部署等非常的詳細。

地圖上面還有一部分紅色的小範圍,那些紅色地塊的生存空間,現在明顯被英法殖民軍隊也壓縮了,情況不是很樂觀。

“副總司令是打算讓我去南洋?”看了這個地圖後,林標瞬間有點明白了李衛國的意思,那些紅色範圍,明顯是我黨的武裝力量。

“還不錯,居然猜出來了!怎麼樣?想去嗎?”李衛國笑着說道。

“副總司令,你這不是開玩笑嗎?我不想去也得能回去啊!”聽見李衛國這麼問,林標苦着一個臉說道。他的職位已經被下面的孫德清給頂了,回去是不可能了,也就是李衛國斷了他的後路,逼着他去東南亞。

“讓你去是相信你,一般人我還不敢讓他們去呢,去了反而給我搞砸了,達不到我想要的結果。老陳,把那封電報給他們兩個看一下!”李衛國說道最後,叫着站在一旁的陳更道。

“好的!”

說完,陳更就從旁邊的一個參謀手中的文件袋中拿出一封電報,遞給了林標,讓其二人傳看。

此時的林標雖然猜到了一些,但還是一頭霧水,機械地結果陳更遞過來了電報,細細看着,過了一會兒,林標看完後,便把電報傳給了李澤輝!

而看了電報內容後,林標這才知道爲什麼李衛國打算讓自己去了,主要是局勢真的不容樂觀。現在東南亞的gcd的力量,在張國套這位的領導下,已經被法國殖民者打的落花流水,現在成了各自爲戰,元氣大傷。

“副總司令,這個張國套我感覺就是去壞事的,本來好好的一個印度支那共產黨,被他搞得四分五裂地,真夠差勁的。”

林標嘲諷道,張國套這個人已經是過去時的任務了,林標也是中央委員,加上又是軍隊的實權派,所以對於曾經對他的老部隊動過手的張國套沒什麼好感!

“林標,張國套這麼幹,是中央默許的!”李衛國淡淡的說道。

“爲什麼?這明顯不利於我們在南洋的革命行動啊!”林標好奇道,爲什麼中央會默許張國套在東南亞亂來,他很不解。

“因爲很簡單,之前的印度支那共產黨把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的殖民地團結起來,要是他們建國,那就可能在我國南方出現一個較強大的國家。

經過中央的討論,特別是我和主席的討論後,一致得出不能讓南洋的gcd力量團結起來,那不利於我們以後的控制,你明白了嗎?”李衛國說完就看了看林標,看其怎麼回答。

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448章 後續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97章 入川(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7章 平叛(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55章 相聚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4章 升職第231章 天津(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97章 入川(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3章 四一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63章 西征(六)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
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448章 後續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97章 入川(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7章 平叛(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55章 相聚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4章 升職第231章 天津(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97章 入川(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3章 四一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63章 西征(六)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