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

大同,此時的大同保衛戰已經結束幾個月了,雖然大同城還殘留了不少戰爭的痕跡,但這些存在的痕跡也證明着當初日軍對着裡發起了多麼激烈的進攻。

這個冬天,是大同人民過的最冷的但也是最溫暖的冬天。雖然因爲日軍之前毀掉了他們的家園,但是在八路軍的幫助下,他們在快速的重建着自己新的家園。而且八路軍還給提供糧食、種子、棉被等物資,那些八路軍士兵更是親自上場幫他們蓋房子,這讓他們感到非常的高興。

不過戰爭結束畢竟是冬天,物資運輸困難,大同城損毀了那麼多房子,也不可能一個冬天就給全部蓋好。所以此時的大同城還有不少防止在修建,不過卻沒有了八路軍士兵的身影,全都是百姓們自己在忙活。

百姓們也沒有責怪,他們知道這些八路軍是去打仗了,反正剩下的房子自己花點時間就能蓋好,他們自己趁着空閒時間慢慢蓋就行。原來在幾天前,大同城的所有八路軍士兵都接到了通知,讓他們迅速趕回軍營,接受軍事訓練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很簡單,要打仗了!

中午的時候,大同軍用機場,大同的一衆八路軍高級軍官都來到了這裡,不爲其他,就因爲八路軍總司令李衛國來了。自從李衛國擔任總司令後,就沒有渡過黃河過,基本都是在後方負責整個大局方向的決斷,負責中央那邊的一些工作,前線的事基本交給了前線指揮部做主。

但是這一次八路軍即將展開的反攻之前,李衛國居然親自來了,自然引起了大同的軍政要員的注意。而且還有個奇怪的事,帶頭來迎接的居然是李振華,而不是賀隆、周逸羣,他們還站在李振華的身後、

這其實很正常,因爲賀隆等一衆晉綏軍區的高層,在之前大同戰役的失誤,造成大同被圍數個月,損失巨大,受到了中央軍委的嚴厲批評。打了敗仗,肯定得有人承擔這個責任,有獎有罰才能管理一支軍隊,而且還是一支過百萬的軍隊。

於是賀隆就被撤去了晉綏軍區司令的職務,保留第六縱隊司令員一職,其他的相關責任人也受到了嚴厲的批評,也有不少人被降職或者受到處分。

而且這個決定還是主席親自提出來了,最後運氣好,李振華頂上去了。因此所謂的晉冀軍區也就取消了,現在的北嶽根據地給了王爾琢的部隊暫作休整之用,第十縱隊暫時歸晉冀魯豫軍區管轄。不過交接工作沒有那麼快,跟隨李振華達到晉北的第九縱隊的部隊只有郭天明的獨27師,徐海冬率領的119師以及獨28師,還留在了長城以南地區。

很快一架印有航空縱隊標誌的運一運輸機就穩穩的降落在了大同機場的跑道上,雖然隔得遠,但那聲音仍然讓遠處等候的李振華等人感到耳朵發鳴,還好他們提前都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怎麼有外國人?”在李衛國等人下了飛機後,看見李衛國身邊跟着一個穿着八路軍軍裝的白人,賀隆在後面疑惑地問道。

“不知道,是蘇聯人嗎?”周逸羣搖了搖頭道,對於外國人他也搞不清楚,便猜測是蘇聯人。畢竟目前在西北地區的白人,最多的就是蘇聯人,其他國家的人很少,也不至於能出現在李衛國的身邊。

“那是美國人,這次美國方面秘密派了一個軍事觀察組來我們特區根據地,商談一些事情的。具體什麼事,我就不知道了。”李振華在一旁解釋道。

此時李衛國之所以會來,主要就是因爲包瑞德的要求,對方想看看八路軍的戰鬥能力。在此前,他也看了八路軍的一些訓練,感覺非常的新奇,也很喜歡,甚至打算給引到美軍的訓練科目裡面去。

至於武器裝備方面,雖然驚訝八路軍清一色的莫辛納甘步槍,不過得知他們有着自己的兵工廠後就不感到驚訝了。包瑞德也參觀過八路軍的兵工廠,不過在他看來,還是太過簡陋,即便是蘭州兵工廠,在美國人眼裡也不是很好。

包瑞德看來,中共的兵工廠在美國最多是個中型兵工廠的規模,無論是產量還是及其規模都差很多。更別說飛機廠還有坦克廠了,雖然有些基礎,但是產量都不行。

不過他這次只是來考察的,不會給什麼承諾,看了兵工廠這些並不能讓他滿足,他還想看看八路軍的具體作戰能力。李衛國想了想,最近大規模的戰鬥也就大同那邊有個計劃,於是就陪同着包瑞德來到了大同。

當然他是存了坑美國人的想法,武器要不着,你給我點機牀、設備以及技術人員的支持也行啊。其實相對於武器,李衛國更想要機器和技術,有這些了中共的實力纔會大幅增長,光給武器,短時間增強了,但卻是治標不治本。

“美國人?”這下輪到賀隆等人感到疑惑了。他們對於李振華爲何知道對方身份沒有感到意外,就對方跟李衛國的關係以及現在的職務,知道這點很正常。

不過他們感到疑惑的是,美國軍人居然秘密派了一個觀察組來,這是打算幹什麼?難道拋棄重慶政府,轉而跟他們合作?這不太現實吧!由於他們平時都在忙着打仗的事,對於國內國際形勢瞭解的不多,自然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就不是很全面。

“總司令!”

“你們這倒來的挺齊的。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美國軍方代表包瑞德中校!”看着眼前站着的這些人,李衛國笑着說道,並把身邊的包瑞德介紹給了眼前的部下。

。。。。。。

“李將軍,我們眼前的這個城市是經歷過大戰嗎?我看剛纔經過的城牆損毀也比較嚴重,這些牆上也有明顯的彈痕。”大同城裡,穿着八路軍軍裝的包瑞德摸了摸一堵牆上的那些彈痕,好奇地問道。

因爲這些彈痕不是幾道,而是很多道,顯然是發生過激烈的槍戰,而其他在城外還發現了很多彈坑以及一些炸彈碎片。除此之外,他發現城裡的建築很多都是新建的,有些地方地基明顯充滿傷痕,但上面的部分卻是很新。

“你說的沒錯,這座城市在去年年末遭遇日軍圍困三個月之久,後來雖然解圍,但是整座城市損毀嚴重,你現在看到的這些都是我們軍隊幫着一起重建的。”李衛國略微平淡地說道。

“三個月?真不可思議,你們居然在日軍的包圍下堅持了三個月,而且還取得了勝利。這讓我不禁想起北面的那場莫斯科保衛戰,從去年9月,打到現在,而且還在進行(現在是反攻階段的末期)。”包瑞德驚訝道。

“包,你說笑了!莫斯科保衛戰的規模大多了,我們這雙方軍隊加起來都不到20萬,跟莫斯科保衛戰可沒法比。”李衛國笑着說道。

莫斯科保衛戰可是在二戰爆發到現在(算上中國抗戰),最大模規模的單場戰役,雙方出兵高達200多萬,甚至更多,傷亡起碼是一百多萬,那慘烈程度可比大同保衛戰更沈。只是說大同保衛戰在中國戰場上算是一場比較慘烈的保衛戰,不過由於國民黨方面的封鎖,這場戰役在國民黨統治區流傳的並不算很廣。

“李將軍,我看你們士兵的士氣很不錯,我很期待貴軍的戰鬥力,這也是我這次冒險前來的一個重點,也希望將軍能讓實際參與進去,我想近距離感受一下,最好是去前線。”包瑞德突然建議道。

“這。。。。”

就在李衛國在那考慮的時候,一旁的李振華擔憂道,“總司令,這次的戰鬥非常的激烈,前線恐怕無法保證你們的安全。”

其實李衛國也沒想到這個包瑞德還想去前線,李振華的擔憂他也不得不考慮,到時候真的打起來了,還真不定顧得上他,畢竟戰場是瞬息萬變的,誰也無法保證。

不過了看了包瑞德一臉希望應允的神情,李衛國最終下定了決心,爲了可能的援助,他也豁出去了,“中校,我可以答應你。但是我希望你的人能聽從安排,因爲戰場我們也無法確保百分百的安全。”

“真的?那就多謝了!”包瑞德激動地抱了抱李衛國,對於眼前這個美國人的習慣,他還真不是很習慣,不過也只能被動的接受。

由於部隊還在集結,所以戰鬥一時半會也打不響,但是對於這次作戰任務的安排卻是早已有了決斷,現在已經開始在落實到實處。

這次出動的部隊,還是之前的晉綏軍區的部隊爲主力,加上從後方增援的一些部隊組成。

一共七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一個裝甲師,一個炮兵師,還有四個獨立的坦克營,一共近400輛坦克以及裝甲車,75mm口徑及以上的火炮超過400門,以及負責掩護這次行動的兩個航空旅約180餘架作戰飛機,總人數有20多萬人。

七個步兵師裡,有六個師是經過換裝的,另外還有一個非換裝的。分別是第六縱隊的120、獨19;騎兵第二軍的獨21、獨22;38軍的獨31;第九縱隊的獨27;第四縱隊的獨14。

剩下的第六縱隊的獨20、獨34兩個負責防守晉北以及綏遠地區,並承擔後勤補給任務。

這次作戰行動,主要就是針對察哈爾。那裡駐紮着日軍第10師團、戰車第二師團(滿編狀態,擁有400多輛戰車)、獨立第二混成旅團。除了三支日軍外,還有在察哈爾各地活躍的僞蒙軍騎兵部隊,大約有兩萬餘人。

對於這次進攻,八路軍計劃從四個方向展開進攻。其中以120師、獨19師、獨21師,配屬三個坦克營、一個122mm炮團。由賀隆親自指揮,從陽高出發,進攻盤踞天鎮的日軍,然後殺向察哈爾行政中心張家口。這一路也是最主要的進攻方向,其他各路都是策應這一路的進攻。

郭天明的獨27師配屬一個坦克營,東出陽原,進入河北地區匯合楊得志的獨14師,從南面進攻察哈爾之敵,並負責切斷河北地區前往察哈爾增援的日軍前進道路。

第三路是由何柱國指揮,率領一個騎兵師,以及許光達的第二裝甲師(缺第四坦克團和第二機械化步兵團,說白了這個裝甲師只剩下一個坦克團還有一些後勤、偵察部隊),以及姜鏡堂的獨21師,經集寧地區,從長城以北進攻興和、尚義、張北地區,然後跟賀隆指揮的部隊夾擊張家口。

第四路,其實跟進攻張家口沒啥關係,對於這一路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因爲在這一路集中了一個騎兵師、一個步兵師、一個坦克團以及一個機械化步兵團,明顯強於何柱國指揮的部隊。

而且這一路的進攻方向不是察哈爾的重要地區,而是察哈爾北部的商都、化德、蘇尼特右旗,最後的目的地錫林郭勒盟的駐地-----貝子廟(今錫林浩特市區內)。當然也不能說這一路的進攻沒有重要的地方,這個貝子廟就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現任蒙疆自治政府的主席徳穆楚克棟魯普親王(簡稱:德王)之前就是錫林格勒盟的盟長,是蘇尼特右旗的人。德王可是主張蒙古獨立,所以對他的打擊也很重要,除了進攻蒙疆自治政府的駐地---張家口外,切除這些人的根基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不過自從蒙疆自治政府成立後,僞蒙軍在錫林郭勒盟的駐軍也不多,整個地區只有一個僞蒙軍騎兵師不到6000人,以及一個日軍騎兵聯隊,分佈在這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地區。

就在行動前的一天晚上,李衛國專門找了第四路的負責人那個騎兵師的師長孫得勝以及步兵師師長王近山。幾人談了什麼除了李振華以及李衛國的警衛員李勇知道,其他人並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幾人的交談持續了好幾個小時,在孫得勝二人出來後對方的臉色很平靜,看不出他們的真實想法。

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55章 相聚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60章 西征(三)第42章 大婚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71章 崛起(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14章 歸程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55章 相聚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234章 天津(九)第451章 後續(四)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章 安仁之戰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14章 升職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
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55章 相聚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60章 西征(三)第42章 大婚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71章 崛起(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14章 歸程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55章 相聚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234章 天津(九)第451章 後續(四)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章 安仁之戰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14章 升職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