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東征(四)

“什麼,吳堡縣和柳林縣被共匪攻佔?”

“什麼?永和縣失去聯繫?”

“什麼?交古縣出現大量共匪,好的,增援就在路上!”

。。。。。

一時間,太原城,晉綏軍的司令部的電話被各處打來的求救電話給打爆了,接連不斷的城池丟失,讓一衆晉綏軍將領都知道這次紅軍是有預謀的,而且來者不善啊!

“乃求貨(山西方言,意思是別人幹了一件讓你火大的事),這些共匪不是在跟張學良、楊虎城交戰嗎?怎麼跑到我們山西來了!”

此時的閻錫山,非常的生氣,一大早起來就被各地的壞消息給煩透了,一晚上再加上一個上午,數個縣城都傳來被紅軍佔領的消息。而他佈置在黃河邊的兩個旅直接被消滅了一大半,剩下的直接跑了。

“百川兄,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我們應該立即調遣部隊去圍剿這些共匪,不能讓他們在我們山西爲亂一方啊!”

作爲閻錫山五臺老鄉,現任國民黨革命軍第34軍軍長的楊愛源在一旁勸着閻錫山,現在情況不容樂觀,但不是沒有反制的機會!

“星如(楊愛源的字),你也不是外人,我們晉綏軍在附近就只有你的三十四軍以及那十二個防共保安團,孫楚的現在手上也只有三個旅了,加起來才六萬人。

可是現在紅軍按這個架勢絕對不比我們人少,我們的兵力不夠看啊!”

閻錫山也沒想到紅軍會在這個時候打他,自從中原大戰後,他晉綏軍已經分成了三股。

最能打的是傅作義的部隊,但是他的三十五軍,以及晉綏軍的騎兵部隊都在綏遠應付日本人,而且二人只見也不是那麼和睦現在;

商震的部隊現在在河南,沒有老蔣的命令根本回不來;

剩下的就是他身邊的這點部隊了,一部分還分駐各地,閻錫山不得不感嘆紅軍真會選時間。

“百川兄,我們先可以把33軍調回來,從大同坐火車回來不到一天就能到。這樣我們就能增加兩個師的的部隊了!”楊愛源在一旁勸道,這個時候他也就只能想出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了。

說到鐵路就不得不說,閻錫山這個人除在政治上、戰略上差點事之外,在搞經濟以及民政方面還是一把好手,若是讓閻錫山出任國民黨政府的行政部長,估計中國的工業實力還能翻幾番。

閻錫山幾年前成立的西北實業公司,涉及紡織、銀行、農業、礦產、交通、水利、化學、冶金、畜牧、商業等行業,山西最大的官僚資本之一,總資產在兩億銀元以上,員工最多的時候擁有20000多人。

當然歷史上抗戰全面爆發後,這些東西大部分還是便宜了日本人。就拿兵工廠的設備來說,只撤走了1000部小機器,剩下的4000多部大機器都沒來得及撤走就被日本給搶了。

這個西北實業公司的財產也只運走了該公司總財產的2%而已,所以這次李衛國提出東征的原因就是這個,反正一年後就要便宜日本人,還不如便宜自己。起碼自己拿着它是去跟日本人幹架的,也算是做點貢獻。

“33軍不能調,現在日本人對綏遠、大同虎視眈眈,調走了33軍,我們山西就徹底不保了,想想肯定還有辦法。

星如之前你不是一直在訓練防共民團嗎?很多青壯都是接受過訓練的,現在馬上把他們武裝起來,擴充你的防共民團,你看怎麼樣?”

閻錫山不傻,之前日本那麼耀武揚威他不管,但是現在日本人已經開始進攻綏遠,他也慌了。畢竟綏遠是他的地盤,丟了綏遠,山西也別想安寧,對於日本人什麼德行他還不知道嗎。

不過臨時擴充民團就有點病急亂投醫了,計算是那些是經過訓練的民兵,把他們叫來跟戰鬥力槓槓的紅軍打,還是差點事吧!

“百川,還有一個方法可以保住山西,就看你敢不敢了!”楊愛源想了一會兒試探的說道。

聽見有方法,閻錫山趕忙追問道,“什麼方法?”

“找老蔣,請中央軍入山西!”

楊愛源在閻錫山充滿希望的目光下說出了這個方法,閻錫山聽完立即臉色大變!

“不行,絕對不行!老蔣那人什麼德行你不是不知道,到時候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閻錫山連忙搖頭反對道。

就在此時,一個通訊員拿進來一封電報,楊愛源接過來看了一下,臉色也變得不怎麼好了。

“百川兄,恐怕不是我們行不行的事了,老將已經命令陳誠帶領五個師已經趕來增援了,現在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楊愛源把剛纔下屬遞過來的電報,轉手遞給了閻錫山,苦笑着說道。

“哼!這老蔣也太霸道了,根本不經過我同意就派中央軍入晉!”

“百川兄,消消氣,現在老蔣入晉一進板上釘釘的事了,先把共匪趕走了再說,畢竟共匪纔是最大的敵人。”

楊愛源連忙勸着欲發怒的閻錫山,勸其以大局爲重!

雖然老蔣派了五個師入晉,但是畢竟是隔得有一段距離,想要趕到戰場也得好幾天的時間,所以在中央軍援軍到的空隙期就得看晉綏軍自己的了!

。。。。。。。

此時,被閻錫山任命爲剿共副總指揮的孫楚此時正自己剩下的三個旅與楊效歐的六十六師約兩萬人的部隊正在跟彭雪楓的第六軍兩個師在呂梁激戰!

呂梁,因爲一座呂梁山而得名,西面與陝西隔着一條黃河,其東北正式山西的省會城市太原,若是呂梁一丟失,紅軍便可以直接進入太原---晉中盆地,到時候,太原就無險可守,紅軍只需繞過這些城市就可以直接直接奔往太原。

所以孫楚帶着麾下僅剩的三個旅以及六十六師在這裡阻擋紅軍這隻‘大軍’。

由於呂梁這裡本就地勢險要,晉綏軍又依託幾座山就堵住了北路這支紅軍。彭雪楓當然不會樂意自己的部隊被堵在這,所以便命令士兵發起了數次進攻,但都被晉綏軍仗着地利給打了回來。

“周副軍長,還是沒有打下高地?”

看着垂頭喪氣回來的副軍長周士地,彭雪楓急切的問道。

“敵人仗着地利,這幾座山互爲犄角,我們攻擊其中個,另外幾個山的敵人也能攻擊我們,所以我們很是被動。”周士地也垂頭喪氣的說道,幾次進攻就失敗,他的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老彭,我剛看了一下附近的地勢,發現前面這個高地的後面那個陡崖應該可以翻上去,那裡地勢險要,敵人的布放不嚴,若是我們此時派一支奇兵繞過去,估計能起到不少作用。

而且這個高地一破,其他的幾個就沒這麼麻煩了。”

作爲紅六軍參謀長的周昆,從外面回到這個臨時指揮部,對着軍長彭雪楓建議道。

現在的周昆還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黨員,就是不知道後面的抗戰期間會不會繼續像歷史一樣繼續叛逃呢?有人分析過周坤這個人,跟着老毛上井岡山的老人了,若是不出現叛逃事件起碼也是一個上將。

要知道在歷史上他可是115師的參謀長,當時八路軍幾個師長副師長都是開國元帥,師旅一級的大將也不少,可以說歷史上的周昆走了一個非常臭的棋。

“好,有辦法就好,警衛團,選出一批身手矯健的組成突擊隊,從那片陡崖翻過去,繞到敵人身後!”

只見彭雪楓大聲的對着自己的警衛團團長吩咐道,之前皺着的眉頭也舒緩了不少。

“是!”

正如彭雪楓、周昆所預料,在這個高地後面,晉綏軍認爲沒人可以從那片陡崖翻上來,所以就沒派人設防。結果數百人的突擊隊突然從陡崖翻了上來,驟如神兵天降,陣地裡的晉綏軍便腹背受敵,最後出了一部分果斷撤離,剩下的都成了紅軍的俘虜。

而失去了這個高地,另外兩個高地的晉綏軍火力就受到極大的影響,而且三個高地之間,相互進攻很是便利,不像從下面進攻沒有絲毫優勢。最後紅六軍用了損失1000來人的代價,消滅了三個高地的兩個旅的部隊,最後直接兵臨呂梁城下。

這可嚇壞了孫楚,本來他還打算利用地勢堵住這的紅軍,然後再分出一部分去支援其他地方的晉綏軍呢,結果不到半天,城外的陣地就被紅軍拿下了。

現在的他只能向太原求救,希望搬救兵來支援呂梁。

。。。。。。

“百川,大事不好!孫楚在呂梁被紅軍包圍,急需支援!”在得知愛將孫楚被圍,楊愛源坐不住了,便找到閻錫山搬救兵。

“什麼?可是我們現在只有六十九師可以調動,但把這個事調出去我們太原就只有靠幾千保安團以及警察來防守了!”

閻錫山很是爲難道,要知道現在他現在就是兵力不足,而且太原也很重要,容不得一點閃失。

“百川兄,若是孫楚那裡出事,太原也無險可守,但若把六十九師派出去,還能阻擋一會,等中央軍的部隊來了我們就沒事了!”

“行,讓六十九師去增援,一定要守住,不能讓紅軍威脅太原。”在楊愛源的勸解下,閻錫山還是答應了派出69師。

而69師離開太原,導致太原出現防務空虛的消息被情報局的人員得知了,很快這個消息就出現在了李衛國的手上。

“閻錫山膽子也夠大的,偌大的一個太原城只放了幾千人的非正規部隊防守,這可是送上門的肥肉!”看着手上的情報,李衛國笑着說道。

“還是總指揮的神機妙算,這69師一出太原,就註定了閻錫山這次該有此一劫!”旁邊的杜保國拍了拍自己總指揮的馬屁,也笑着說道。

“這是我們的機會,命令吉副軍團長以及粟副軍長的兩個師開始甩開現在所遇之敵,直接殺向太原城。若是誰能第一個拿下太原城,我給他記大功!

還有命令劉軍團長率領紅三軍的兩個師,快速靠近霍州,炸掉同蒲鐵路,給我多炸幾個重要地方,然後沿鐵路北上,讓中央軍走路來來追我們吧!”

得知太原城無兵可守,李衛國可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直接讓自己的部隊輕裝前行,直奔太原。

“是!總指揮,那我們現在怎麼辦?”杜保國想着打太原自己也得去呀,難道就在這裡看戲?

“什麼怎麼辦?出發去太原啊!你這輩估計都沒見過這麼大的城吧,太原可比我們根據地所有城市都大,帶你們去見識見識什麼叫大城市。

不然以後我們都去大城市生活了,你還啥都不懂,那就丟人了!”

李衛國笑着說道。

歷史上不少黨員幹部都是苦日子過慣了,在解放戰爭時期,拿下一座又一座大城市後,都被裡面的花花世界給迷着了。革命的進取心也沒了,什麼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呀,都被甩到一邊,之前多純潔的同志,一個個都變壞了。

現在根據地就有這種情況,不過大多是出自紅一以及紅二方面軍的指戰員,在南方的時候沒打下多少好點的大城市。所以在新的環境裡,思想覺悟變低了,也就出現了一些貪污腐敗的問題,不過幸好發現的及時,爲了這事老毛還專門召開會議,表示一定要嚴打這個不正之風,很多老同志也都因此被貶的被貶,開除黨籍的開除黨籍。

畢竟蘭州這個城市在全國都算不上多大的城市,經濟不發達,條件差就開始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到了中東部那些大城市還得了。

“總指揮,你的意思是我們以後可以生活在大城市嗎?可是國民黨會同意嗎?”旁邊的一個士兵問着李衛國,對於大城市的生活他也羨慕。

“放心,只要跟着黨走,以後你們不僅可以獲得土地。要是作戰勇敢,你的職務升上去,過上好日子是沒問題的!

至於國民黨不允許,簡單!把他打得同意就行了!不過現在不能打,我們得趕走那些日寇才行!”

這些士兵很多都是貧苦人家出生,來參加紅軍不就是爲了田地以及過上好生活嗎,所以李衛國這是不介意給他們打打氣!

“恩,我相信總指揮,一定可以帶我們打敗一切敵人的!”

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60章 西征(三)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330章 天津(五)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449章 後續(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448章 後續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2章 大婚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249章 回蘭州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451章 後續(四)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1章 班底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99章 東征(九)第74章 崛起(五)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67章 西征(十)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
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60章 西征(三)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330章 天津(五)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449章 後續(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448章 後續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2章 大婚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249章 回蘭州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451章 後續(四)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1章 班底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99章 東征(九)第74章 崛起(五)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67章 西征(十)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