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

美國洛杉磯,這裡是美國西海岸一個比較重要的一個城市。這兩天,洛杉磯顯然沒有之前的那麼平靜,城市裡也出現了一些慌亂,之前的繁榮局面也已經不存在。

一切都源於一天前西邊發生的那場突然事件,日本的聯合艦隊出動並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位於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由於這兩天不斷有大量的船隻開往珍珠港,都是救援的船隻,包括醫療船等船隻。

由於損失慘重,夏威夷當地根本無法救治那些受傷嚴重的傷員,很多都都運送到了舊金山以及洛杉磯等城市。除了這些,還有就是一些受傷較輕的軍艦,也都紛紛開到了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聖迭戈海軍基地,因爲珍珠港現在發生着大火,軍艦根本無法停靠在珍珠港,只能先行撤退至聖迭戈暫時休整。

至於那些受傷嚴重軍艦,美國人暫時也沒辦法了,只能先把困在船上的人救出來,軍艦就先捨棄在港口位置。

隨着珍珠港的照片也被傳到了西海岸,此時的洛杉磯也出現了恐慌,很多人都在傳日本人馬上就要在洛杉磯登陸,不少人都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逃離這裡。

更多的則是憤怒,街上也爆發了大規模的抗日遊行,那些居住在美國的日本人也紛紛被波及,不斷有人被揪出來遊街示衆,甚至有不少日本人直接被持槍的美國人打死,局勢大有愈演愈劣的趨勢。

不過這一切對於居住在好萊塢山上的李四海等人來說,卻沒什麼大的影響。他對日本人沒有好感,對於美國人的死活也不關心,現在的他就像一個良心敗壞的商人,只知道掙錢。

李四海的四海集團總部在洛杉磯,四海集團在加利福尼亞可是一個比較大的集團,也是最大的華人財團(當然不是一流財團)。每年四海集團給美國政府上交的稅收就高達數千萬美元。所以現在四海集團也都是加利福尼亞政府手上的香餑餑,誰叫這個集團有錢。

美國這個社會就以以錢說話,誰有錢,誰就能在這個地方風生水起。

四海集團的業務也很雜,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什麼銀行、武器製造、醫藥、鋼鐵、礦產開發、石油、教育等都有涉及。核心的主要是醫藥、銀行和礦產開發,是他的規模都不是很大,根本無法跟美國其他公司競爭,影響力也不足。

作爲四海集團的老闆,李四海自然在洛杉磯的住宅不會太差,那是一個擁有上千平米大的豪宅,而且還位於洛杉磯好萊塢的山上。裡面的裝修,以及整個豪宅的建築風格都極具特色,是典型的中西方結合建築。

由於這兩天洛杉磯市區太亂,李四海並沒有出門,就連豪宅的保鏢都增加了不少,而且都是拿着槍,可見李四海也不想因爲外面那些鬧事的人影響到自己的安全。

“李叔,我們在婆羅洲的佈局怎麼樣了?現在日本人可是已經在進攻菲律賓等地了。雖然婆羅洲還沒遭受進攻,但那裡資源豐富,我想日本人應該不會放過那裡的!”李四海站在陽臺上,眺望着遠處的洛杉磯市區以及那若隱若現的太平洋,淡淡地說道。

“少爺,你就放心吧!我們在那裡囤積了夠五萬軍隊打兩年戰爭的武器彈藥,還有數萬接受過軍事訓練的華人,日本人即便打過去也別想討到好!

而且文昊現在也坐鎮婆羅洲,他會處理好一切事務的。”那個被稱爲李叔的老者,認真地說道。

對於婆羅洲,李四海可謂投入很多。從抗戰爆發後,他就開始按照之前李衛國的計劃佈局東南亞,更是以四海礦物公司的名義進入婆羅洲開發礦產。

雖然婆羅洲屬於英荷兩國的地盤,還有文萊這個小國家,但是英荷對於婆羅洲都不是很重視,因爲這裡條件有點惡劣,趕英國看重的馬來半島以及荷蘭看中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還是差了不少。

這就造成在這裡英荷的勢力並不是很強,當然這裡也沒什麼具備威脅英荷統治的存在。也正是因爲這樣,李衛國之前才把地點定在婆羅洲,而且用的是美國公司的名義,這樣纔不會引起太大的注意。

從38年開始,到現在41年,差不多四年時間,四海礦業公司已經滲透到了婆羅洲很多地方,伴隨着就是大量的華人青壯勞動力涌入這裡。不過紙終究壓不住火,這個事英荷也察覺了,不過因爲歐洲的原因,他們根本無法估計這裡,即便知道了也沒轍。

英國人不管,四海礦業公司更不把荷蘭人放在眼裡了,行動也愈加明顯,甚至開始大規模的屠殺婆羅洲本地的土著。當然這些屠殺都是秘密進行,婆羅洲可是熱帶雨林地區,即便殺再多的人,只要注意隱藏,也沒人知道。

而且被針對的主要就是馬來人以及婆羅洲本地的幾大土著。當然馬來人大多生活在城鄉地區,所以最先的目標還是集中在幾大土著身上,通過對他們採取一系列手段。

雖然這些土著在這裡生活很久了,但是華人也在這裡生活很久了,加上還有被武裝起來的強硬派華人,土著怎麼可能是對手,每天都有大量的寨子被摧毀。

礙於這個地方的特殊,婆羅洲的華人武器都是以輕武器爲主,沒有飛機這些。不過卻有數百輛改良過的裝甲車,士兵手裡也都是人手一支春田步槍,還有馬克沁重機槍、勃朗寧的輕重機槍、迫擊炮等。

甚至李四海還通過走私在這裡建立一個小型的兵工廠,可以生產子彈、炮彈以及步槍等武器。

聽到這個名字,李四海顯然也會心一笑。“文昊在,我就放心多了!對了珍珠港那邊現在怎麼樣了,這都這麼幾天了,怎麼還沒消息傳過來。”

李文昊,就是這位李叔的大兒子,今年30歲出頭,曾在美國弗吉尼亞軍校進修過。現在名義上是四海礦業公司南洋分公司的負責人,實際上卻是婆羅洲數萬華人武裝的頭頭,掌控着這裡的數萬武裝。

畢竟這個事太過重要,李四海不可能親自出面,只能選一個信得過的,李叔的這個兒子自然成了首選。下面的軍官,也有一些在美德等國的軍校上過書,也有之前進入黃埔的南洋華人將領,更多的則是婆羅洲本地的隨營軍校培養出來的。

當然這支部隊戰鬥力如何還有待檢驗,畢竟跟日軍打仗,可不像跟土著打仗那麼輕鬆。

“少爺,珍珠港估計是暫時毀了!據我打探的消息,現在珍珠港還在發生着大火,由於是重油燃燒引起的,根本無法撲滅。

現在美國海軍以及陸軍這邊,都暫時放棄了撲滅大火,讓珍珠港自己燒完後,他們再進去。也因爲這樣,太平洋艦隊的軍艦這才都退回了聖迭戈海軍基地。

這日本人也真夠狠的,那可是450萬噸重油啊,說沒了就沒了!”李叔感嘆道。

“美國人怎麼能想到日本人爲什麼會這麼狠,這跟我們沒設麼關係。兵工廠那邊的生意如何了?”李四海對於珍珠港的一切都不太看重,反正損失的是美國政府,他只是個商人,而且還是對美國沒有什麼歸屬感的商人。

“兵工廠最近接到很多的訂單,我們的廠房現在都有點不夠用了!不僅兵工廠,我們其他的工廠也都接到大量的訂單,全都是美國政府下的訂單,還都很急。”李叔高興地說道。

本來在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就已經開始啓動國家機器了。現在日本人這麼來一下,美國政府更瘋了,直接朝着國內各個生產戰爭物資的企業簽訂合同,大筆的訂單直接砸了下來。就連李四海這個規模只是中等的兵工廠就接到很多訂單,更不用說其他那些超級財團控制的大型軍火公司。

“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吩咐下去,這段時間給我使勁買設備,擴大生產規模。對了去給政府說一聲,說我要給國內捐贈60架美國現役的戰機,最好是p40、p38以及p39這三個型號之一,若是有b-17轟炸機更好,問他們需要什麼手續!”李四海淡淡地說道。

“好的,少爺!”

其實捐贈戰鬥機在美國看來並不是什麼不允許的事,李四海也不是第一個向中國國內捐贈戰機的華人,只是他的規模比較大而已。就拿p40戰鬥機來說,這可是4萬美元一架(英國賣給國民黨的是4.5萬美元一架),即便全是這款戰機,也得240萬美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李四海也知道直接捐錢給國內,還不知道會被誰吞了,國民黨那些人什麼性格,他可是一清二楚。由於李四海的影響力,加上美國也在大力援華,所以對於李四海捐贈飛機一事並沒有反對。

不過在機型上卻是有着限制,p38由於一些問題沒有解決,美國人自己都不敢用;b17屬於美國戰略性武器,暫時自然不會對外援助。所以最後只允許李四海採購p39、p40兩款戰鬥機,而且價格還給優惠了點,每架3.9萬美元。其中包括20架p39(這是美國人最不喜歡的戰鬥機之一),40架p40。

而這60架飛機,最終只有20架落入了中共手裡,其他40架都被迫給了國民黨方面。不過李四海也耍了小聰明,雖然飛機數量不多,但是卻給中共每架飛機配了五個發動機,以及數十名‘維修人員’,其實就是發動機方面的技術人員。

。。。。。。

李四海的援助,那得在1942年的新年後才能到,現在中共可不知道有人會給他們援助飛機。不過現在中共方面卻在準備着一場較大的戰爭,而且一切作爲敵人的日軍並不知情。

潼關,此時的67軍營地,正在緊張地忙碌着,67軍三個師都在緊急集合,其中兩個師聚集在潼關附近。而潼關的防務則是被第二縱隊王維舟的獨立四師給接管了,67軍現在並不負責任何防務,轉而開始準備即將進行的作戰任務。

除了67軍在做着戰鬥準備,呂梁以及晉西南的38軍、晉東南根據地的兩個步兵師也在做着同樣的戰鬥準備。從他們的所處區域看,在同一時間做着戰鬥準備,針對的敵人無疑是晉西南的日軍,因爲這裡剛好處於這幾支部隊的包圍之中。

這次八路軍集中了八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一個炮兵師,以及一百多架飛機,總共20多萬軍隊的兵力,可謂是大行動。而在晉西南的日軍則是以第36、37兩個師團,再加日軍第四混成旅團構成的軍隊,一共不到五萬日軍。算上僞軍,也就十萬左右。

而進攻重點就是位於黃河北邊的風陵渡地區。八路軍將在明天清晨,也就是12月10號的清晨發起對日軍的進攻,若是進展順利,八路軍在山西的局面就能有着很大改善。

由於戰事重要,李衛國、聶榮臻等人都親自趕來,觀看整個作戰行動的展開。

“總司令,聶處長!”得知李衛國會親自來,王以哲便帶着一衆將領前來迎接。

由於這是冬季,氣溫也較低,白天的氣溫也不過幾度而已,晚上更是在零下多少度。因爲這樣,衆人也都穿着很厚的軍大衣,一個個也都被裹成一個糉子似的,不過這也沒辦法。

“都別這麼客套了,我就來看看你們的準備,畢竟這次作戰行動是在冬天進行,而且又是我們發起的最大規模的主動進攻。不親自過來我不放心!”李衛國一下車,就緊了緊身上的軍大衣,認真地說道。

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78章 營救第232章 天津(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9章 空閒之餘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61章 西征(四)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95章 入川第196章 東征(六)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48章 後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367章 調動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章 安仁之戰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35章 天津(十)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
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78章 營救第232章 天津(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9章 空閒之餘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61章 西征(四)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95章 入川第196章 東征(六)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48章 後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367章 調動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4章 安仁之戰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35章 天津(十)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