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

這邊松田吉人看見自己的戰車部隊剛衝上山坡就有十幾輛瞬間被毀,成爲了一堆無用的廢鐵,他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來,雙眼睜得大大的。從那密集的炮聲中,他也發現了這不是什麼地雷之類的,而是他中計了,對方肯定有埋伏。

不過他反應也很快,當即下達了撤退的命令,那個山坡在他眼裡就是一個鬼門關,離着越遠越好。後面的還沒衝上去的坦克則是停下來開始爲前面撤退的友軍掩護,不過當看到40輛八路軍坦克從視線裡衝了下來,他們的眼睛也充滿了震驚。

震驚雖然震驚,但是這些日軍坦克士兵還是熟練地操縱着火炮,開始反擊。

很快雙方高達近三百輛各式坦克在這個方圓數公里的地方展開了激烈的交戰,雖然日軍坦克數量多,但是由於松田的部隊被八路軍給來了一記猛的,除了損失不小之外,陣型也出現了極大地混亂。

這邊第八戰車聯隊的出現混亂,自然也影響到了其他的日軍部隊,所以雖然八路軍在數量是劣勢,但卻跟日軍打成了平手,甚至還一度佔了上風。

戰場上最耀眼的坦克不是t-26坦克,也不是97式中戰車,而是數量不多的bt-7快速坦克。由於bt-7屬於快速坦克,比t-26以及97式的速度都要快,在戰場上非常的活躍。特別是開始的時候,追殺陣型混亂的松田吉人部的日軍坦克時,衝的最快的就是這9輛bt坦克。

一聲爆炸在王佔良所在的那輛bt坦克不遠處爆炸,通過觀察發現是自己這邊一輛t-26坦克被日軍兩輛97式給圍毆了,結果寡不敵衆就被擊毀了。

“連長,是我們的坦克!”駕駛員沉重的說道。

“草他姥姥的,敢打我們的坦克,給我裝彈,幹他孃的!!”在王佔良的罵聲中,一枚穿甲彈被裝填手塞進了炮膛。

“方位012,距離780米!開炮!”

一聲巨響過後,由於坦克的視線被戰場的濃煙給遮擋,在駕駛員的努力下,很快就衝突了煙霧之中,王佔良等人就看到那輛坦克的炮塔被打出了一個大黑洞,至於坦克自然停止了移動。看見這一個目標已經被摧毀,王佔良立即命令駕駛員繼續駕駛坦克在戰場上尋找着新的目標。

此時的戰場十分的混亂,雙方坦克的陣型都被衝亂了,說不定你剛好擊毀一臉敵人的坦克,你的側翼就出現另外一輛敵人的坦克,你想反應都反應不過來。

本來按照現場的局勢發展,對於八路軍非常有利的,但是開戰十多分鐘後,日軍的增援部隊趕到,讓戰場的天平再一次朝着日軍傾斜。八路軍在幾分鐘內損失突然增加,一輛坦克就得面對兩輛甚至三輛日軍坦克,實在是分身乏術。

別看t-26的坦克無論是噸位、還是火炮口徑都沒有日本人的97式中戰車好,但是論在實戰中,t-26的性能卻是比97式好不少,最明顯就是有一輛t-26坦克和97式中戰車對轟,97式直接被一炮摧毀,而t-26雖然也受到重擊,但是卻仍然在移動。

這就是兩款坦克的差距,照理說97式坦克出來的時間比晚幾年,性能應該優異點纔對。但其實不然,日軍對於坦克本就不重視,而且當時中國都沒什麼坦克,他就自然不太重視坦克的生產。到後面因爲諾門坎以及八路軍、國民黨軍隊都有了不少坦克後,日軍這才反應過來。

不過這都已經晚了,日本是海軍強國,爲了保證本土安全,都是優先發展海軍,對於陸軍裝備的研製就放慢了。等後面反應過來時,日本人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研發和生產更多的坦克了,這就造成日軍的坦克數量明明比八路軍多,但因爲質量問題,老是打不過的原因。

當然日本人要是把大和號戰列艦給拆了,剛纔用來造坦克,起碼可以造4000輛(大和號排水量標準60000多噸,97式中戰車全重15噸),可海軍肯定不會幹。

不過即便t26坦克有着一定優勢,但是雙拳難敵四手,所以打下來很是吃虧,之前通過伏擊取得的優勢,也在被日軍逐漸追平。

但這一切很快就隨着天上出現的八路軍殲一戰鬥機而改變,當那一架架懸掛火箭彈的殲一戰鬥機朝着日軍坦克俯衝攻擊的時候,給日軍帶來的影響是震撼的。由於這個時候的坦克並沒有什麼防空機槍,即便坦克自身的輔助機槍那也是對地面的,根本無法對空作戰。

所以當那一架架飛機俯衝而來時,日軍的坦克部隊都懵了,然後他們就看見一枚枚火箭彈從飛機的發射架射來。由於坦克的頂部裝甲不是很厚,在天上這飛機這麼一炸,根本承受不住,很快日軍的坦克就出現極大地損失。

轟轟

爆炸,不斷的爆炸!24架殲一戰鬥機攜帶了大約120到130枚火箭彈,雖然不說百發百中,但是幾枚換一輛坦克也還是行的。更別說,火箭彈沒了,殲一戰鬥機還有機身的那兩挺20mm機炮,這種換成了特製的穿甲炮彈,在對日軍這種坦克來說,可謂是大殺器。

一輛又一輛的日軍坦克發生着爆炸,而在這個時候,八路軍僅剩的幾十輛坦克也展開反擊,最後日軍坦克部隊只能落荒而逃。

戰鬥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戰鬥結束後,主戰場方圓十幾公里內到處都是被炸燬的雙方坦克以及火炮。開戰前日軍以三個戰車聯隊和一個搜索隊,加上其他的輔助部隊,打算把八路軍的坦克部隊全部消滅在這個地方,但最後只有不到40輛日軍戰車逃離,其餘的皆被擊毀或者投降。

要不是八路軍自己這邊也損失不小,加上飛機得彈藥也耗盡,不然這剩下的幾十輛日軍坦克根本逃不了。

“許,我們居然贏了?我沒看錯吧,我們居然贏了?”當前方的部隊發回消息說,日軍已經敗退的消息,高林比許光達還激動,在那大喊大叫道。

在他肯來本來是一場沒有可能勝利的一場戰鬥,最後居然是以少勝多打贏了,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這樣的戰鬥估計只能在北非的英國軍隊對意大利軍隊才能看到的情形,居然出現在中國軍隊和日軍的身上。

“沒錯,我們打贏了!而且是以少勝多,打贏了!不過這次能贏,還是你的那個攻擊機建議給的不錯,要不然我們僅憑手上的這些坦克根本無法取勝!”許光達同樣很激動。

而在他們身邊整個戰場都傳來了歡呼聲!這場戰鬥雖然持續了只有兩個小時,但是中間所面臨的危險他們都是親身體會的,在他們堅持下,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

隨後高林拿着一部不知道從哪掏出來的相機在這個充滿喜悅的戰場上開始拍着照,並跟不少將士選擇合影。背景也是豐富多彩,什麼自己這邊的坦克,繳獲的日軍坦克,或者被摧毀的日軍坦克都成了背景之一。這一張張照片,也就記載了八路軍裝甲部隊在抗戰中取得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戰績,隨後高林也沒忘記自己的使命,開始在那做着記錄。

“這支部隊是我目前在中國戰場上見過的一支非常團結、紀律嚴明、戰鬥力強的軍隊。雖然他們的裝備並不是很先進,甚至相對於我們美利堅合衆國軍隊的武器來說,十分的簡陋。

但是在這支部隊中,我發現,無論是上面的高級指揮官,還是下面的普通士兵,都對這場戰爭充滿了信心。他們用着簡陋的武器屢屢創造奇蹟,就如這一場坦克戰來說,雖然規模在北非以及歐洲戰場來說並不大,但是八路軍從上到下的那股悍不畏死、團結和堅持,讓他們以少勝多,取得了勝利。

在我看來要是這支軍隊擁有了合衆國先進的武器,絕對能把日本人早日從中國趕出去,並能極大的幫助我們減輕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

而且我在這支部隊中看到了,中國政府軍不曾擁有的一些東西,主要體現在精神方面。要是中共軍隊每支都像這樣,我覺得這支部隊估計會是中國未來的主宰。

我希望合衆國的官員能重視這支軍隊,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美利堅合衆國迪克西使團成員-----上尉高林”

很快戰鬥車輛的損失就統計出來了,八路軍損失坦克69輛,機會日軍坦克237輛(其中97式168輛,95式69輛),俘獲日軍坦克24輛。

這還不算其他的汽車以及自行火炮擊毀以及繳獲,雖然這裡面大部分是飛機取得戰果,但卻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勝利。可以說是一場空地協同作戰的先進理念,戰勝了日軍坦克部隊獨自作戰的落後理念。

這次戰鬥後,八路軍就更加註重對這種聯合作戰的研究,並對殲一戰鬥機開始正式的改裝,讓其成爲一款實用的對地攻擊飛機。

當許光達把這個消息彙報上去的時候,先是何柱國吃驚了,他以爲是對方開玩笑,不過當那些戰利品還有戰場的照片出現在他眼前後,他震驚了,看許光達就像看怪物一般。

至於李振華,甚至李衛國也都震驚了,這場戰鬥可謂是經典之戰,以少勝多殲滅數倍於己的敵人。在許光達這麼一打影響下,其他幾路的戰鬥都遜色不少。

由於這場戰鬥,許光達那邊的的損失也不小,所以李振華直接把後方通過蘭(州)包(頭)鐵路(41年底貫通的單線鐵路)運過來的兩個坦克營以及一個摩步旅直接劃給了何柱國。

一天之後,經過休整的許光達部,便在何柱國的命令下率領麾下部隊加上何柱國配備的一個騎兵旅,一個步兵旅,出現在了張家口城外幾公里的地區。

跟隨許光達到達的部隊只有裝甲部隊、一個步兵旅和那個摩步旅,騎兵旅被他打發去匯合冀察熱軍區的游擊隊進攻長城以北地區的其他日佔區去了。

張家口位於長城南側,長城就是張家口的北面屏障。雖然許光達的部隊沒有進攻駐守長城關口的日軍,但是當八路軍的部隊出現在張家口附近的時候引起的影響是轟動的。

城裡的日僞軍都慌了,他們沒想到八路軍來的這麼快。本來他們以爲一個戰車師團完全可以解決長城外的八路局,可是老天好像跟他們開玩笑似的,一個戰車師團居然被八路軍一個半戰車聯隊規模的裝甲部隊打敗了,而且還是完敗。

當山路秀男帶着不到40輛的戰車回到日軍駐地的時候,日軍戰車第三師團的師團長,西源一策中將可謂是氣的當場吐血。一場戰鬥,損失他大半的戰車,他都不知道怎麼跟岡村寧次交差,只能把山路秀男給抓起來,打算送交軍事法庭。

雖然現在西源一策的手上還有一百餘輛各式戰車,但是他的部隊已經士氣大跌,之前300來輛戰車都打不過八路軍的100來輛戰車,現在他們更打不過了。爲了不讓僅剩的戰車都損失,西源一策就下令退回長城,至於跟他們一起的那個僞蒙軍騎兵師也撤退了,也因爲長城以北沒有了日軍大部隊的存在,許光達這才快速推到了張家口不遠處。

因爲張家口還有日軍第二混成旅團旅團以及不少僞軍駐守,許光達認爲他不一定打得過,並沒有對張家口發起進攻。

不過即便他沒有發起進攻,但是城內卻開始人心浮動,特別是那些漢奸,相互之間的串門次數也增加不少。

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34章 交易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34章 交易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434章 交易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91章 東征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4章 衝突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82章 長征(三)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93章 東征(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74章 崛起(五)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55章 相聚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74章 崛起(五)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14章 升職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
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34章 交易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34章 交易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434章 交易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91章 東征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4章 衝突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82章 長征(三)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93章 東征(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74章 崛起(五)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55章 相聚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74章 崛起(五)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14章 升職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