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

“老許,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出徵了,真的挺期待跟鬼子作戰啊!聽說這次鬼子的第一混成旅團可是機械化旅團,可是有一百多輛坦克及裝甲車,想想都很期待。”

只見吳光浩坐在一輛紅星牌汽車裡面,對着一旁的許光達說道,而他們坐的車旁邊則是一輛又一輛的坦克、裝甲車或者汽車,甚至還有馬。

此時的整個隊伍都是在一片發動機的轟鳴聲中,爲了不影響到隊伍裡的那些馬的情緒,所有的馬離着裝甲隊伍有一定距離。

“可不是,去蘇聯待了兩年多,回來就組建這個裝甲部隊,爲的不就是跟日軍的裝甲部隊作戰嗎?”

只見許光達笑着說道,言語之間也是非常的期待即將到來的這次戰鬥。

“在蘇聯待了一段時間,再回來看看我們的坦克還有小鬼子的坦克,感覺弱爆了。要是說句不好聽的,我們跟蘇聯的裝甲部隊作戰,那就是以卵擊石!”

“老吳,話可不能這麼說,跟蘇聯比,我們的裝甲部隊是趕不上,但是我們現在的敵人是日本人。對付日本人,我們的這些傢伙事還是可以跟鬼子的裝甲部隊對抗的,畢竟鬼子的坦克裝甲有點薄。

不過等根據地的那個拖拉機廠完全掌握了坦克技術後,我們就能自己造坦克了,倒時候我們的部隊就會更強大。”

從這就可以知道,這二人正是黃埔三期畢業的吳光浩,以及黃埔五期畢業的許光達。他們率領的這支部隊就是八路軍第一支裝甲部隊,也是中國繼國民黨第200師之後的第二支裝甲部隊。

這支部隊叫作八路軍第一裝甲旅,旅長吳光浩、副旅長許光達。兩人自從35年三大主力會師之後,就去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坦克作戰指揮,37年下半年就回國,憑藉根據地訓練的裝甲兵組建了中共歷史上第一支裝甲部隊。

裝甲旅一共下轄兩個坦克團、一個炮團、一個機械化步兵團、一個輜重團,再輔以維修營、偵察營、工兵營、通訊連等組成。

每個坦克團下面一個輕型坦克營,一個裝甲車營,一個快速坦克連。一個坦克營有32輛t-26輕型坦克,一個裝甲車營有32輛fai輕型裝甲車,一個快速坦克連裝備有10輛bt-7快速坦克。全團就是擁有42輛坦克、32輛裝甲車。

一個炮團,分爲一個榴彈炮營、防空營、反坦克營各一個。其中榴彈炮營裝備有18門蘇聯1936年式76mm榴彈炮,防空營則是18門德國克虜伯88mm高射炮,反坦克營裝備了18門蘇聯1937年式45mm反坦克炮。

一個機械化步兵團,分爲一個裝甲營,兩個步兵營。其中裝甲營32輛裝甲車,一個步兵營則是擁有27挺捷克式輕機槍,10挺紅四式重機槍(馬克沁的中共版),15門迫擊炮,共700餘人(步兵營都是中式武器)。

一個輜重團,裝備有10輛ba-20輕型裝甲車,100輛卡車。

一個維修營,配備20輛汽車。

一個偵察營,配備12輛ba-20輕型裝甲車,2個騎兵連。

全旅一共84輛坦克,86輛裝甲車,350餘輛汽車,1000餘匹戰馬或者馱馬,人員共5000餘人。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是目前八路軍唯一的一支裝甲部隊,相信等後面坦克以及裝甲車的產量上來,裝甲部隊的編制就會越大。

。。。。。

“怎麼回事,前面怎麼堵住了!”正坐在汽車裡的吳光浩突然看見前面的隊伍停了下來,便伸出頭問道。

“報告旅長,前面有兩輛t-26坦克開到了污泥裡面,暫時無法啓動。”只見一個騎着馬的士兵跑到吳光浩面前,大聲的回答道。

“其他的坦克繞開那個地方,還有命令偵察營的裝甲車好好探路。另外把工兵營叫過來,想辦法把這兩輛坦克給我拖出來!”吳光浩跟着那個士兵來到了出事的地方,看了一下情況吩咐道。

“是!”

原來裝甲旅是是沿着黃河往下游走的,而且又沒有道路,所以便是裝甲車在前面開路,沒想到剛好有一個泥坑,裝甲車由於輕倒還沒事,後面的坦克有着10噸重,直接陷了進去。由於沒有發現,後面跟着的那一輛坦克也陷在了裡面,不過運氣還好,坑不深,但是光靠坦克自己沒法爬出來。

“這個破地方連個路都沒有,這下好了10噸重的坦克陷在了泥坑裡,這麼重怎麼弄出來。”

“你弄不出來,工兵營那些傢伙可是最擅長幹這個的。”

“你說這一路也是夠折騰這些坦克,一會就出事,真耽誤時間,還想着早點去跟鬼子的坦克幹仗呢。”

“你就別湊熱鬧了,就你一個騎兵連的,真的打上了,你的馬被鬼子機槍一掃就完蛋。”

。。。。。。

旁邊的坦克大隊伍,開始轉道,而工兵營以及步兵都在想辦法如何把這兩輛大傢伙弄出來。由於這是荒漠地方,連樹都看不見,好在工兵營的車上有着一些木頭,其他的士兵再去遠處找點石頭過來往坑裡填。

這兩輛坦克在泥坑裡待了大半個小時,最後才被拉了出來,整個隊伍的行軍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不過這也很正常,之前訓練都是在訓練場訓練,即便是長途奔襲也都把路跑熟了。現在不一樣,裝甲旅是第一次出征,跑的地方也都是非常陌生的路況,加上長途跑,坦克這些也會出點問題,不是發動機出故障,就是其他地方出點問題,這一路下來時間就這麼被耽誤了。

而看見坦克終於被拉出來了,吳光浩這才鑽進自己的指揮車。

一進車子,吳光浩就看見許光達在那裡看着整個綏遠的地圖,神情非常的輕鬆,這讓剛纔在忙着指揮的吳光浩,有點氣不打一處來,“你倒好,坐在車裡輕鬆的看着地圖,我一個人在外面指揮下面的士兵幹活!”

“有你在那,我去湊什麼熱鬧。這是剛來的電報,你看看吧。

傅作義的部隊已經跟鬼子的先頭部隊交上火了,雖然他的一個騎兵師擊潰了兩個僞蒙軍騎兵師,但是日軍卻趁機逼近了五原,現在他的情況有點不妙。

而何軍長此時率領着他的兩個騎兵師正在前往烏拉特前旗,打算襲擊日軍中路的騎兵部隊,並催促我們儘快到達交戰地區。”

許光達笑着拿出一封電報出來,對着吳光浩說道,對其之前的話也沒有在生氣。

兩人本來就是黃埔一起出來的校友,而且又同時去的蘇聯學習機械化作戰,幾年下來,兩人的關係也就變得很好了。

“是嗎?我們現在到哪了?”吳光浩聽這麼一說,臉上也變得認真起來。

“我們現在離着烏拉特前旗還有100多公里,照目前的速度,晚上再休息的話,明天早上就能到烏拉特前旗。”許光達指了指地圖,認真地對吳光浩說道。

“明天早上能到那就沒什麼問題,傅作義的部隊不會連個晚上都扛不住,他可是晉綏軍第一將。我的建議是,我們這次不用直接去增援五原縣,而是直接去找我們的這一次的主要作戰對手,日軍獨立混成第一旅團。

這支隊伍除了這個獨立混成第一旅團,還有日軍一個騎兵聯隊,外加兩萬餘衆的僞蒙軍騎兵部隊,只要擊潰了這支隊伍,整個戰場的局勢對我們就有利了。”

吳光浩作爲現在的裝甲部隊老大,來綏遠實戰訓練部隊,不是去打步兵的。步兵八路軍有十個步兵師,未來可能更多,那還需要他去解決。

他之所以被李衛國派來支援傅作義,就是看見鬼子的第一旅團在這裡,想用它來試試裝甲旅的作戰能力,這纔是最大的目的,其他都是順帶的。

。。。。。。。

轟轟

“給我守住,不能讓鬼子突破我們的陣地!”五原以北烏拉特中旗一個叫烏鎮的地方,此時這裡被戰火直接籠罩,日軍第26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正在飛機以及十幾輛坦克的掩護下瘋狂地進攻。

此時烏鎮到處都是爆炸聲以及飛機呼嘯而過的聲音,爆炸燃起的大火正在燒着鎮裡的建築物,在飛機轟炸之後,日軍步兵便在坦克的掩護下,對烏鎮防守的中國軍隊發起了進攻。

此時負責防守烏鎮的是傅作義直轄的35軍101師一部,作爲師長的董其武正在戰場指揮自己的部隊拼死阻擋日軍的進攻。

此時的日軍不僅有着30門野炮以及山炮,還有着一定數量的坦克和飛機,這對於董其武的部隊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的部隊也是剛剛組建好的,戰力還沒有形成,部隊裡的老兵比例不到一半。在日軍的進攻下實在力有不逮,從中午日軍發起進攻到現在,他的部隊已經傷亡超過了2000人。

轟轟的爆炸聲在101師的陣地不時響起,坦克的發動機聲音、日軍擲彈筒的火光、還有歪把子的肆虐聲,每一次響起都會讓101師陣地裡的士兵感到害怕。

“師長,鬼子的進攻實在太猛了,總司令的援兵什麼時候到,在這麼打下去我們的部隊就要被打沒了!”

此時101師的一個團長,冒着炮火來到董其武的面前,大聲的說道。他若是聲音小的話,戰場的槍炮聲就會把他的聲音淹沒。

“總司令已經讓新編第六旅趕來增援了,在這之前,傷亡再大也得給我守住,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就不允許撤退!”

董其武大聲地命令道。

“是!”

烏鎮的戰鬥是非常慘烈的,在董其武的部隊打退一波進攻之後,日軍馬上又組織一個大隊的兵力又開始發起了進攻。由於仗着炮火以及坦克的掩護,鬼子的步兵就躲在坦克後面逐漸向董其武部隊的陣地發起進攻

董其武的部隊沒有裝備戰防炮,馬克沁機槍這些達到坦克身上,只能留下一點白印兒,對於阻擋坦克的進攻根本不起作用。除了這些武器,董其武的部隊雖有一些山炮迫擊炮,但是不能平射的它們,加上又沒有破甲功能,除了對鬼子步兵造成了一些傷害,也就只能看着鬼子坦克在戰場上肆虐。

這種情況,中國軍隊一般只有上敢死隊,去炸掉鬼子的坦克,實在不行也得讓坦克在那裡趴窩。在靠近坦克的這個過程必須得付出極大的代價,特別是101師的自動武器對鬼子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那可想而知。

。。。。。。

入夜,五原傅作義的集團軍司令部。

“總司令,剛剛董師長髮來電報,他的部隊在新編第七旅的掩護下已經退守至折桂鄉,他的部隊傷亡較大,傷亡達到了三分之一。現在鬼子已經佔領了烏鎮以及烏不浪口等地。”

此時的傅作義司令部你一片通明,衆多參謀正在對戰場的局勢進行推演,拿出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此時的鬼子三路進攻,雖然被其打殘了一路,但是鬼子的中路大軍正在勢如破竹地沿着包頭到五原的公路開進,門炳嶽的騎兵第六軍根本無法阻擋機械化的第一旅團,以及其身後的數萬騎兵。

雖然何柱國的騎兵第二軍已經正在來的路上,那也得明天才能趕到戰場,能不能打贏日僞軍的中路大軍還是一個問題。這幾天的戰鬥,他們也看出來了,傳統的騎兵在應對裝甲部隊根本不佔優勢,即便何柱國的騎兵軍有兩萬多人。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傅作義此時非常的煩躁,所以聽到這個不好的消息後,便搖了搖手把屬下打發了。

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93章 東征(三)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1章 班底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178章 營救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3章 北伐(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94章 東征(四)第232章 天津(七)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327章 天津(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67章 西征(十)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255章 相聚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33章 天津(八)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95章 入川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70章 崛起(一)
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93章 東征(三)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1章 班底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178章 營救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3章 北伐(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94章 東征(四)第232章 天津(七)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327章 天津(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67章 西征(十)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255章 相聚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33章 天津(八)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95章 入川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70章 崛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