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

“司令官閣下,我也建議撤換掉喜多誠一!他太不果斷,以至於錯失了很多戰機,要是他繼續擔任13軍的司令官,我擔心後面的戰鬥還會出事。”

難得方面軍的參謀長和副參謀長都提出同一個建議,岡村寧次看了二人一眼,沉聲道,“大城君,你認爲誰合適?”

“嗯。”大城戶三郎抿着嘴思考了一會兒,這才繼續說道,“我建議讓35師團師團長阪西一良擔任新的軍司令官,他的資歷足夠,而且其父是阪西利八郎,有其父影響,對於支那比較瞭解,而且啓用它也不會對目前的戰局造成太大的影響。”

“阪西一良?”聽到這個名字岡村寧次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阪西一良其本人並不是很有名,他的岳父阪西利八郎更有名。阪西利八郎,日軍中將(要不是沒擔任過師團長,估計是大將,因爲日軍中沒有擔任師團長一職,無法晉升大將),繼青木宣純之後,日軍對華諜報第二代特務巨頭,也是第二代中國通。

由於北洋政府時期,歷經七代政府更迭,而他始終在在幕後操縱,也被稱爲七代興亡不倒翁。日軍中所謂的第三代中國通土肥原賢二、阪遠征四郎、本莊繁等人都是他的學生,在日本的影響很大。

阪西一良原名稻田一郎,因爲入贅阪西家,因此改名爲阪西一良。或許他該稱呼阪西利八郎爲父親,而不是岳父。大城戶三郎推薦他擔任12軍司令官,也有看在阪西利八郎的面子,他相信岡村寧次不會拒絕的。只要有岡村寧次同意,阪西一良擔任12軍司令官一事,也基本十拿九穩了。

。。。。。。

就在日軍失去兗州沒兩天,又一個壞消息又傳了過來,不過聽到這個消息後,岡村寧次倒沒有很不高興之類的。這個壞消息不是發生在他的華北方面頭上,而是在13軍頭上。

新四軍粟玉部面臨以日軍17師團爲主的兩萬多日軍進攻,不過粟玉憑藉本身對戰場的洞悉,數次擊潰了日軍17師團。後面趁着臨沂日軍南下機會,利用幾個虛晃之招,又來了個金蟬脫殼,擺脫了日軍的包圍,並趁機迂迴到臨沂,然後趁臨沂日軍防守薄弱的機會,攻下了臨沂城。

此戰日軍不僅沒有擋住粟玉的兩個師,反而失去了臨沂重鎮。17師團真正戰死的士兵雖然不多,卻被粟玉弄得灰頭土臉,顏面大失。而駐守臨沂的第3混成旅團,更是慘,五個大隊的第3混成旅團,在數天的戰鬥中,損失超過一半,算是暫時失去了戰鬥力,只能退守棗莊等地。

這場戰鬥中,除了粟玉的指揮能力特別出衆外,八路軍的運輸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體現。在粟玉部被包圍期間,八路軍航空縱隊出動了百多架次的運輸機,向粟玉部空投了幾百噸武器彈藥,讓粟玉部能夠有充足的彈藥支撐這麼久的戰鬥。

聽到這個消息,後方的李衛國可是很高興。新四軍的戰鬥力本來就讓八路軍這些人擔心,加上武器裝備也差,不然也不會不讓新四軍擔任主力。但這次新四軍的表現着實不錯。

許繼慎部用計謀奇襲濟寧,讓日軍32師團不得不撤退,與陳更部的聯繫徹底打通。粟玉這裡表現更好,戲耍了17師團那麼多天,還重創日軍第3混成旅團,佔領了臨沂,繳獲大量的武器彈藥。

對於兩支新四軍部隊的表現,不僅中央那些人,八路軍很多將領都很驚訝。本來他們也不是很看得起新四軍,畢竟他們的裝備要比新四軍很好,自然有點自傲。

不過這次新四軍的表現倒是挺出乎他們的意料,要是讓他們率領同樣的部隊,面對日軍一個主力師團加上半個混成旅團的圍攻,能不敗就算很不錯了。不過粟玉,不禁沒敗,還把日軍重創,佔領了重鎮臨沂,這就把他們很多人甩了一大截。

很多原中央軍以及二方面軍的人對於粟玉不太瞭解,但是川陝鄂出來的對於粟玉可是很清楚的。很受李衛國的重視,後來因爲一些原因沒有分配到八路軍擔任職務,而是遠調新四軍。不過現在這位總司令的虎將,已經開始顯露獠牙,就是不知道後面的成就會有多高。

粟玉部佔領臨沂沒多久,菏澤的兩個日軍師團和一個戰車旅團也有了反應。爲了避免全軍覆沒,菏澤日軍率軍突圍,利用八路軍和新四軍結合部的漏洞突出了近十萬中**隊的包圍。

雖然王以哲率軍極力追趕,不過追了一百多公里就放棄了繼續追擊,因爲日軍派出了援軍策應,再追下去他的部隊恐有危險。不過67軍還是在菏澤留下了日軍超過一萬七千來具屍體,衝出重圍的日軍兩個師團不到戰前一半的部隊。

即便是逃到了商丘,一兩個月內根本無法恢復元氣,主動投入戰鬥的可能性基本爲零。這就意味着這兩個半殘的師團暫時報廢了,山東戰場應該暫時看不到這兩個師團的蹤影了。

。。。。。。。

沂水,國民黨蘇魯戰區司令部。

“宗璞兄,我感覺我們現在處境愈加危險了,昨天八路軍又派人過來勸降,讓我們率軍歸順**。”蘇魯戰區作戰室,看着眼前的地圖,于學忠不禁感嘆道。

山東的戰事他一直在關注,畢竟身系他下面幾萬人的生存,由不得他不上心。可就在幾天前,八路軍攻克了兗州地區,他們的鄰居---沂蒙山區的八路軍跟其山西、豫北的八路軍主力徹底合二爲一。

現在山東的日軍也被一分爲二,整個戰局對於八路軍十分有利,自然八路軍對於他們這幾萬國民黨軍隊就不放在眼裡了。之前或許還擔心國民黨軍隊趁火打劫,現在借國民黨三個膽子,也不敢亂來,不然幾萬八路軍將士很快就會出現在他們的附近。

現在於學忠部彈藥補給也比較困難,部隊彈藥不足一個基數,部隊也缺乏足夠的訓練,面對八路軍進攻,估計沒什麼還手之力。

而拿下兗州後,八路軍陳更部又派人前來勸降,希望能和平接收這股被八路軍和日軍包圍的國民黨殘部。至於動手,八路軍還不會這麼做,畢竟現在他們也在避免跟國民黨正面衝突,但‘主動’投誠那就不一樣了。

“誰能想到日本人這麼不經打,這纔不到一個月,兗州就丟失。現在八路軍的底氣更足,我擔心他們會圖窮匕見了,要是我們再不答應,估計他們就會動手。”一旁的牟中衍搖頭道。

曾經的他們是多麼的意氣風發,不過自從跟八路軍做了鄰居了,一直被對方針對的灰頭土臉,要不是一些原因,八路軍早就對他們這股脫離國民黨主力部隊太遠的殘餘部隊下手了。

“難道八路軍真的敢對我們動手?他們敢肆意挑起內戰不成?就不怕重慶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反對嗎?”一旁的51軍軍長周毓英不服氣的說道。

“挑起內戰?你認爲現在八路軍怕內戰嗎?他們都把日本人打的節節敗退,敢從蘇聯人搶回外蒙,重慶方面現在也就敢在口頭說說,遠征軍一日未回,美械師也未全部編成,老蔣現在都不打算跟**硬碰硬。

要知道綏定(即達縣)距離重慶只有兩三百公里,要是**真的要打,幾天內就能到重慶!

而且對付我們,**需要動武嗎?下面的部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跟八路軍有聯繫,不用八路軍動手,我們的人就會土崩瓦解!”于學忠看了一眼身前的十幾位各級將領。

在於學忠的注視下,一些跟八路軍有過接觸的將領不禁心虛,都不敢正面跟于學忠對視。他們以爲自己跟八路軍的聯繫夠隱蔽的,沒想到還是被于學忠察覺了,他們也擔心於學忠會不會清算他們。

“長官,大事不好了!”就在於學忠掃視這些部下時,一個驚慌的聲音從外面傳來,然後作戰室的衆人就看見一個他們熟悉的人慌忙的來到于學忠面前,頭上已經是滿頭大汗。

“慌什麼慌?天塌不下來!”牟中衍不悅地看着來人。

“長官,天已經塌下來了!”來人長吸了一口氣,便繼續說道,“報告長官,剛剛得到的消息。新四軍粟玉部,擺脫了日軍17師團,並擊潰駐守臨沂的日軍第3混成旅團,現在臨沂已經被新四軍佔領,我們徹底被包圍了。”

“什麼!”

聽到這個消息,在場的衆人一下驚呆了,然後整個作戰室都安靜下來,只有衆人那急促的呼吸聲。臨沂被新四軍佔領,他們都知道意味着什麼,本來他們處於八路軍和日軍的緩衝地帶,還能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在兗州失守這個平衡就有點不穩了,現在臨沂被新四軍佔領,這個平衡就徹底被打破,現在他們已經被**的部隊包圍。

東邊倒是沒八路軍,可那是大海,這不是抗戰前,現在中國的海上航行的都是日本人的軍艦。

“於長官,現在怎麼辦?”一旁的周毓英焦急道。

聽到周毓英的話,于學忠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立即給重慶發報,告知我們現在的處境,讓他們跟**方面交涉。還有給八路軍傳信,就說我們願意放棄現有幾座城池,撤出山東,希望八路軍能讓我們安全撤離。”

于學忠這下真的慌了,之前的他還只是擔憂,現在變了。

一旁的牟中衍臉色也很蒼白,不過起碼的理智還在,“孝侯,我們現在撤,八路軍會同意嗎?”

“現在已經沒別的辦法了,給重慶發報,就是爲了讓重慶方面出面,這樣八路軍或許會顧忌名聲,不會爲難我們。而且不管成不成,我們都得嘗試一下!”于學忠說道。

臨沂被新四軍佔領的消息一下就傳遍了于學忠部,一時間整個部隊都陷入恐慌之中。他們也在擔憂八路軍是否會朝他們發起進攻,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帶槍逃離,有些是打算躲在附近的鄉下,有些是打算投靠八路軍。

。。。。。。

面對于學忠的交涉,陳更也不能做主,只能把事情彙報到前線指揮部。不過重慶方面也發來了嚴重交涉,彭得淮也不敢擅作主張,就把事情報給了中央,如何解決這個事讓中央去決定,他就好好應付目前的山東戰局就行。

“主席,沒想到重慶方面對於學忠這件事挺看重的。”臨潼華清池,芙蓉園一處涼亭中,李振華把彭得淮發來的電報遞給了主席。

夏季的華清池要比西安涼爽很多,也是主席等人喜歡來此避暑的原因。兩人所在的涼亭前面是一片開滿荷花的人工湖,後面則是一排古代宮殿型的建築,偶爾微風吹過,平靜的湖面上便出現條條波紋。

而在周圍,一名名衛兵正在認真地執勤,保衛着兩位首長的安全。雖然西安已經不怎麼遭受空襲,但是這些士兵也不敢放鬆警惕,沒有空襲,或許有刺客,畢竟西安不時就有日本人被抓,整個陝西還有多少隱藏的日本人,他們也不清楚。

“之前讓于學忠部撤退,他不撤,現在知道撤了,不知道有點晚了嗎?”主席也沒怎麼在意國民黨的交涉,把電報放在了一邊,“衛國,你怎麼看這件事?”

“于學忠那幾萬人以前我倒是挺有興趣,現在嗎?不太感興趣了,既然他們不識擡舉,我們何必強求,反正強扭的瓜不甜,由他去吧!”李振華無所謂道。

幾萬人對於現在的八路軍來說,的確不叫事,只要有武器,他們可以武裝更多的軍隊。而且新四軍北上都放棄那麼根據地和人口了,于學忠這點人,放棄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了。而且於學忠部幾次拒絕他的招攬,也讓他有點不高興,一個于學忠還不至於讓他放在心上。

“你說是沒錯,的確是有點不識擡舉。不過重慶方面都給我發電報了,還是給點那位委員長面子,給彭老總說一聲,放于學忠部離開吧。要是他的部隊有打算加入我們的,也別客氣,直接讓那些有覺悟的志士編入陳更的部隊吧。”主席思考了一會兒說道。

“主席,我覺得可以讓于學忠部從兗州走,67軍現在就在菏澤,後面讓王軍長跟他們見個面吧!”李衛國補充道。

聽到李衛國的話,主席瞬間就知道他的打算了,“衛國,你這是在人家臨走之前都不忘算計一下對方啊。不過你的建議不錯,讓他見識一下我們八路軍的雄威,特別是67軍現在的情況。

之前都是嘴上說,現在讓他們實際看看,我倒想知道他最後帶回安徽的部隊到底有多少!”

“哈哈!主席,咱兩想到一塊去了!估計于學忠得哭了!”李衛國大笑道。

“這不正合你意嗎?不識擡舉,總得付出點代價!”主席淡淡地說道。

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72章 崛起(三)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84章 新年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55章 相聚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48章 後續第114章 歸程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368章 交易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95章 入川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197章 東征(七)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39章 天津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197章 東征(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49章 回蘭州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327章 天津(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
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72章 崛起(三)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84章 新年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55章 相聚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48章 後續第114章 歸程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368章 交易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95章 入川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197章 東征(七)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39章 天津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197章 東征(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49章 回蘭州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327章 天津(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