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以後,地方上的瑣事被擱置了,現在皇太極的斥候到處亂竄,截殺信使,想要傳遞消息也不容易。皇極殿內還殘留着一股子白蠟獨有的煙火氣,大殿正中央擺着一個巨大的沙盤,上面有沙子堆成的山川湖泊,還有泥捏的北京城。
兵備道的官員已經在這裡守了一夜了,他們輪流值守,累了的就到偏殿的班房休息。此時皇極殿內已經熱鬧起來了,朱燮元站在沙盤面前,揪着自己的鬍子,眉頭緊鎖,身旁許多人圍繞,面有急色,卻不敢輕易打攪他的思考。
就連內閣首輔、戶部尚書畢自嚴,在這個緊要關頭也成了朱燮元聽命行事的手下。朱燮元或是與旁人商量幾句,或是乾綱獨斷,他目不交睫地說着命令,身旁書記官迅速記下。
內閣兩位幾個輔臣根據朱燮元的命令迅速擬成公文,蓋上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大印,迅速發出。殿外傳令兵不敢下馬,取到軍令以後當即飛奔而去。
整個大殿緊張、混亂、嘈雜,而又有種奇怪的秩序感。朱由檢因爲穿了甲冑,官員們竟然沒有第一時間認出他來,還以爲是哪家不懂規矩的勳貴子弟亂闖朝堂,正要生氣,右都御史單明詡走進近,正要罵人,見是皇帝親臨,於是急忙下拜。
其他官員聽到動靜,也才紛紛轉過身來,招待皇帝。
朱燮元思緒被打斷了,怒氣蹭蹭上漲,看見是皇帝,這才強行忍住,脾氣無處發泄,憋得臉有些紅。老頭平時脾氣挺好的,在大小官員之間風評都很不錯,雖然之前是地方官,但是地方官更要講究人情世故,老頭比起朝堂裡的這些京官,強的不只是一點半點,而是全方位的。
朱由檢平時也偏愛朱燮元更多一點,因爲跟着老頭待在一塊就會比較舒服,但是那是平時,打仗的時候,老頭變了,變得有些嚇人。
朱由檢發現自己來這裡純粹是多餘的,於是在君臣之間簡單行禮之後,他讓大家各安其事,不再打擾。但是他又想要知道戰場的局勢,如果在這裡問,肯定又要有人專門給他解釋,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甚至會降低決策的效率,影響戰事的順利進行。
於是朱由檢也不再在這裡討人嫌,他決定到城頭去觀戰!
他事先派人通知德勝門守將、金吾衛指揮使汪鱗自己要來,先把消息傳開,避免突擊檢查造成混亂,然後帶了五百白杆衛兵隨行護駕,讓北鎮撫司提督指揮湯豫、東緝事廠提督魏忠賢帶隊隨行。
對於自己的小命,朱由檢一直是很嚴肅認真對待的,他很愛自己的腦殼,龍遊淺灘、虎落平陽是真的會死的,不學大順皇帝李自成挨草叉!
朱由檢登上了德勝門的城樓,看着城外烏泱泱一眼望不到頭的建奴騎兵,突然感覺有點腿軟了。這城樓好像有點低矮了,還沒他前世住的小區樓高,以至於他站在樓上看,總覺得敵軍近在咫尺,建奴的火炮和箭矢下一秒就要砸到他的臉上。
他後悔了,覺得自己就不應該來的,來了又幫不上忙,還添亂,不如躲在皇宮裡面安全。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來都來了,裝逼都裝出去了,他哪怕是硬撐着,也不能在屬下面前露怯啊!
城樓上,汪鱗親自陪同,對於皇帝的到來,他思來想去,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並沒有對外宣揚,除非皇帝特地要求想要鼓舞士氣,他纔打算奉命行事。不過其小兵又不是傻子,他們只是聲量小,喜怒哀樂傳遞不到這些大人物耳朵裡面而已。
屠狗的都可以做大將軍,一個縣都能夠湊齊打天下的班底,如果給這些小兵機會,他們的表現未必就比將領差了。畢竟有的將領是因軍功升上來的,但這樣的人比例不多,更多的是世襲的,這些世襲的孬種,沒準還不如他們這些小人呢。獨獨是朱由檢的鎏金鎧甲,別人還不能夠確定他的身份,但是再加上白桿兵標誌性的白蠟杆,那就很好猜到了。城頭的士兵開始竊竊私語,頻頻對城頭上投來好奇的目光,帶兵的將領也有些莫名的緊張,呵斥着手下士卒認真盯防,不要左顧右盼。
偷看皇帝倒是沒什麼,被治罪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是有腦子軸的,端着鳥銃弓箭轉向了皇帝的方向,那可真是天降大鍋,死到臨頭了。
此時的朱由檢並不知道自己的到來給守城的士兵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他從一開始的不適應,也逐漸被城下的戰事給吸引了過去,發抖冒汗的手腳也停住了,他抿着嘴脣,越看越是沉默。
要說人吶,都是有第一次的,誰又是天生的殺才呢,或許每一個士兵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都會嚇得發抖吧,適應的就活下來了,不適應的很多都死掉了。
爲了觀戰,朱由檢還特意帶來了望遠鏡,但他每看上一會兒就要停下來捂住鏡孔緩一緩,這場仗打得實在是太慘烈了。
建奴白甲巴牙剌兵分三路,每路千人,中路軍由豪格帶領,左翼由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率領,右翼由一等侍衛索尼帶領。白甲巴牙剌挑選的標準就要求騎射雙絕,同時擅長兵器搏殺,但這一次他們卻一反常態地拋棄了攻堅,而是夾着騎槍就衝殺而來。
應戰的榆林鐵騎也是精銳,可以以少勝多,攆着蒙古騎兵到處逃竄,但相比於建奴白甲兵,他們還是在裝備上吃了虧。奴騎人馬具甲,騎兵的面部都有布面甲覆蓋,就連戰馬都有面甲,真當是固若金湯,嚴嚴實實,無從下手。榆林騎兵也有雙重甲冑,但是卻沒有具裝鎧。
刷刷刷!
突然,奴騎的背後拋射出大片箭雨,根據經驗推測不少於一萬支,烏泱泱的箭支飛到空中就像是蝗蟲一般。這是大範圍打擊,榆林鐵騎們避無可避,只能夾着脖子低下頭來,用帽盔硬頂箭雨攻擊,期望自己不要那麼倒黴被射中要害。
這是拋射,他們又不敢像是應對騎兵對射時候一樣趴在馬背上,因爲他們背後的甲冑並沒有正面的好,兩層甲正面可以抵擋大部分弓箭不被射穿,背後就很難說了。
叮叮噹噹!
這是箭頭與甲片相碰撞發出的聲音。打掃戰場的時候,回收的箭很多都不可以直接使用,因爲這些箭要麼被崩碎了箭頭,要麼被折斷了箭桿,此時正有無數的箭支遭到毀滅性的損壞。但是與步人甲不一樣,騎兵披甲難免會有空隙,大腿、手掌會有部分裸露在外,一不小心還是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