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高坐廟堂,越來越多的奏報傳入北京。然而,朱由檢看了這些塘報以後,對於山西的情況還是兩眼抹黑。
山西巡撫耿如杞上奏說,山西總兵張鴻功率領太原鎮一萬人出戰,欲解大同之圍,剛出代州不到百里,便與北虜兵鋒相遇,相持三天,軍陣告破,大軍四散潰逃,張鴻功僅以身免。他逃回來的時候,還差點讓北虜尾隨着把雁門關給破了。
自此,被寄予厚望的太原鎮出師未捷身先死,直接被堵死在雁門關內,晉北盡由敵軍驅馳。
現在,明廷連大同城破沒破都不知道了。有傳言說,大同總兵渠家楨已經戰敗身死;又有說他沒死,因爲害怕被朝廷問罪,現在已經投敵了。
太原兵敗,讓大家心中蒙上陰霾,朝廷上人心惶惶,不少人開始上書反對宣府出兵,宣府是北京門戶,若是宣府損兵折將,屆時門戶失手,北虜就要再次兵臨北京城下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從陝西傳來的。延綏總兵杜文煥傳來捷報說,林丹汗有一支大約五千人的偏師,悄悄越過長城進入延綏,或許是爲了牽制延綏鎮的兵力,不讓他們去支援山西,如今這夥人已經被剿滅。
延綏鎮斬得首級兩千一百三十七級,剩下的已經潰逃。延綏鎮二月十八日已經出精銳騎兵三千馳援山西,日行百里,半個月內可以到達大同。
“陛下!那歲賞不過十數萬兩白銀,然大軍一動,錢糧耗費何止百萬兩?依臣之見,莫若與林丹汗議和爲上啊!”
“陛下明鑑!我朝如今兵備懈弛至此,縱陛下欲揚天威,又豈可輕啓戰端?莫若暫且按捺鋒芒,容臣等厲兵秣馬、整訓精銳。待兵強馬壯之時,再提雄師北伐察哈爾部,方顯天朝赫赫之威,不傷國體顏面啊!”
“陛下!目下最急者,乃需得一能總攬全局之人啊!今各鎮援晉,各自爲戰,若此般下去,恐遭林丹汗各個擊破!臣斗膽舉薦張鶴鳴,其才略可統籌調度,望陛下三思!”
“張鶴鳴已年逾耆老,依在下之見,莫若煩請朱閣老親往操持此事更爲穩妥。”
“陛下,便命臣前往,總督山西兵事吧!”朱燮元也出聲說道。
“若卿家離去,何人可堪兵部尚書之職?!”朱由檢皺眉道。
“臣以爲,王戎政足可總攝兵部事務。”
朱由檢感覺很不舒服:這還只是區區一個林丹汗而已,就攪得他和朝廷陣腳大亂,要是建奴入關,還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呢!
“這樣下去不行的啊!我大明明明蒸蒸日上,前一秒還在歌功頌德,怎麼下一秒就成這樣了,我大明怎麼就這麼脆弱呢?!”朱由檢心中哀嘆。
“陛下,臣請戰!”低調了很久的英國公張維賢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這兩個多月來整飭京營,如今已初顯成效。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山西兵力匱乏,望陛下允臣率京營前往馳援。”
然而,還沒有等朱由檢將他按下,總督京營戎政王在晉就站出來拆了他的臺,說道:“陛下容稟:目下京營雖已裁汰老弱,然訓卒尚未精熟,如三千營之馬匹、神機營之火器,皆未齊備。以臣愚見,此時京營實不可輕言出戰。
臣曾親見建奴與北虜之勢,北虜雖不及建奴甲械精良、部伍嚴整,卻亦獷悍異常。未經戰陣淬鍊之卒,實難與彼等爭鋒,稍有不慎,恐致一觸即潰之局。兵者,乃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豈可不慎之又慎?伏望陛下三思。”
“王在晉,汝是何意?百戰老兵,哪個不是從戰陣中拼殺出來的?汝竟不讓我出戰,如此這般,又怎能將京營練成精兵?!陛下明鑑,滿朝羣臣皆畏戰如虎,唯有臣不懼生死。還望陛下允臣出戰,縱使血染沙場、馬革裹屍,臣亦死而無憾!”張維賢說道。
“英國公,朝廷錢糧乃預留給各鎮援軍之用,實無餘財分與京營作開撥之資。況我等不僅需顧及山西局勢,遼東之地亦危如累卵。去歲陝西因乾旱驟發民亂,今已二月中旬,積雪盡化而陝西仍未得一雨澤,恐今歲陝西亦難獲安寧。”畢自嚴無奈道。說完,他停頓片刻,面上顯露出猶豫之態,終是開口奏道:“陛下,不若令太常寺與欽天監設壇求雨如何?”
“畢閣老!此等緊要關頭,你還談論雨之事?!你何不求一道天雷劈死那虎墩兔憨?!說到錢糧,每次遇事你便哭窮喊沒錢!你搞那變法折騰快半年了,成效何在?!怎對得起陛下對你的知遇之恩?!”張維賢惱怒道。
“肅靜!都莫要聒噪了!我大明江山穩固如磐石,天豈會塌?爾等身爲朝廷股肱之臣,卻自亂陣腳,成何體統?!
歲賞之事,斷無再議之理。那林丹汗所求互市,尚可商榷,朝廷可出錢糧購買其戰馬。
目下,延綏、宣府、薊州之精兵,已遣往大同馳援。既已施應對方略,朝廷自當稍持耐心,亦當信重麾下總兵。且靜候事態演變,再相機從長計議可也。
着令各鎮,嚴守關隘,務必將北虜阻於晉北之外。北虜人丁有限,物資匱乏,今其對我大明逼迫愈緊,愈見其勢蹙情急。況其剛遭皇太極重創,死傷枕藉,威望大損。我大明若在此際服軟,正中其下懷!唯有硬抗到底,且看誰先力竭!
爾等各守其職,當辦之事速去料理,切勿因山西戰事延誤他處政務。退朝!”
朱由檢回到幹清宮,翻閱奏疏有一半都是彈劾別人的,這些他連看都不想看了,直接送去尚膳監當柴燒。
“陛下,可有振武衛的消息?!”孫世綰聲音有些沙啞地問道,朱由檢擡頭,只見她眼眶泛紅,明顯是悄悄哭過。
振武衛的消息朱由檢沒收到,但是代州的消息卻收到了,代州古稱雁門郡,現在林丹汗的兵鋒已經來到了雁門關外,振武衛也在雁門關外,現在振武衛的軍民恐怕正在與蒙古人搏鬥!但朱由檢卻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她,只能騙她說振武衛附近還沒有發現北虜的蹤跡。
但是孫世綰卻只是勉強地笑了笑,她那麼聰明哪裡是那麼好騙的,如果真有振武衛的好消息,皇帝早就拿相關的奏疏給她看了,也只有她妹妹孫世繡那個蠢物,依舊在每天沒心沒肺地吃喝玩樂。
“姐,咱家裡面出事了嗎?!”
“沒有。”
“咱父親沒事吧?!”
“父親在延綏,應當無虞。”
“那你其實是並不清楚家中境況對吧。”
“嗯……”
“既然如此,你憂心又有何用呢?陛下已經夠心煩的了,你還在他面前作此愁態。”
孫世綰擡頭,詫異地看向自己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