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終章之終章

什麼叫小舅子都是債?

明明是兒女都是債。

老天,袁謹是長子,雖然調皮了一點,可從小到大,讀書習武出入交際,當真都沒讓袁恭操過心。

這個兒子,除了娶媳婦還沒到時候,別的事情放出去,袁恭真的是沒有不放心的地方。

可就是這娶媳婦,可真的會折騰你爹啊。

你說你前兒個纔要死要活的不肯相看。

這回頭就說,其實你看好了一個姑娘,在街上,在花宴上,在詩會中堵人家好多次了。結果越看越喜歡,就想娶回家來當媳婦?

如此行徑丟人尚且不說了,你就說你想娶誰不好,你偏偏要娶金顯的孫女兒?

你知道你爹和金顯是什麼關係嗎?

老爹在外任這麼多年,一半都是爲了避開金閣老你知道嗎?

金閣老當年對你爹有提攜之恩,可你爹當年可是晃點了金閣老一次要命的啊。

金閣老被關進詔獄,差點沒了命,就是你爹親自動的手。

後來雖然殊途同歸,都捧了劉樑上位。

可這不算仇也算是過節。

更不要說現如今,韓毅和金顯,那就是死對頭。

韓毅好歹救過你爹的命。

你爹就是不站隊,讓兒子娶金閣老的孫女也夠讓人難堪的好嗎?

他不忍心拒絕兒子,可他當真是很爲難啊。

袁謹也知道他爹爲難。

而且還知道,要做金家的女婿,可以說也是件讓人撓頭的挑戰。聖京三大難,翰林院的榜,錦衣衛的門。都不如做金家的女婿難。

更何況是金苒,她爹是湖南布政使金驊,當年出了名的比他老子還剛直的一個人,平復土司暴動的時候殉國在了苗寨,這個孫女兒一直是金顯的夫人,歐陽老太太帶在身邊養大的。

差不多就是金家老兩口的貼身小棉襖。

看上金苒的何止他一個,從金苒十二歲起,說親的就差不多把金家的大門都給踏平了。

結果四年過去了,沒一個能打動金家的。

最接近勝利的是金苒父親一個同年的兒子,歐陽老夫人都看中了。可金閣老見了一面就否定了,理由竟然是,這孩子太老實了些......

你說這叫什麼理由?

挑女婿難道不挑老實的?

那可是直隸鄉試的解元,十七歲的舉人老爺啊。

據說金苒小姐的娘都要哭了,可金閣老夫婦還在給孫女挑女婿,沒半點妥協的意味。

袁謹自幼自信滿滿,這番纔算嚐到了患得患失的滋味。

他貓在劉冠這裡,唉聲嘆氣的,實在是不夠爺們。

劉冠就笑,“你袁謹也有今天,活該吧。”

袁謹不理他,覺得他不能理解自己心裡的苦。

劉冠就彈彈衣角坐在他旁邊,“那金家小姐就這樣的好?讓你這般魂不守舍的?”

挑眉看他,“當真是絕世佳人?”要說女子美貌,劉冠實在是想不到有女子能美貌到讓袁謹如此神魂顛倒的地步。

畢竟袁謹可是長在美人堆裡,他母親張靜安,妹妹袁熙,袁穗那都是罕見的美人。想到袁穗,他突然心跳就加速了。

覺得自己比袁謹幸福一百倍,好歹他可以隨意進出袁家。還可以很輕易找個藉口和袁穗見面。

可他也比袁謹要艱難一百倍。

袁恭和張靜安的長女嫁在了南京,袁恭幾乎每天都要和小女兒說一遍,“囡囡被文駿那個混小子騙到南京去了,丫丫可得要嫁在聖京,就嫁在爹眼皮子底下,出西直門都不成......”

西直門內,那就是要在至交勳貴人家找女婿了。

而且一定是在聖京。

所以他都沒開口,可能都被否掉了。

他是靖江王世子,他總歸要繼承王位,他的世子妃。必須要跟他一起回福建去的......

他走着神,就聽見袁謹嘆氣,“我也不知道,讓我說她長什麼樣,我真的說不出......”似乎是絞盡腦汁地想了半天才回答,“說起來,和你娘還有幾分像呢。”突然嘿嘿笑了笑,“當然,當然,還是程阿姨最風華絕代。”

劉冠斜了他一眼,胡扯什麼廢話。程瑤並不是以美貌爲鮮明特色的,這廝到底什麼眼神,才能做出這樣的形容?

說起來,袁謹啓蒙,還是程瑤手把手帶出來的。

以程瑤爲標準,也就是確實是情根深種,沒什麼藥可以救了。

難兄難弟,不一而足。

袁恭糾結了足足有一個多月。

最後還是硬着頭皮親自去見了金顯。

話說十幾二十年過去了。

金顯的頭髮鬍子全都白成雪了,可那雙眼睛卻一點都沒變,亮晶晶,直勾勾,看人跟用刀子剮似的。

尤其是看袁恭,那眼神就別提了。

韓毅在旁邊看着,很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

覺得袁恭這是活該,被兒子坑的爹就是這個下場。

要是被金顯拒絕了才叫好呢。

大家又可以當笑話看了。

一個孫女寶貝得,鳳凰蛋似的,到時候嫁不出去纔可樂了呢。

金顯看袁恭,那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就恨不得看到縮到地底下去纔好。

看了好久,才皺起眉頭不耐地說道,“口說無憑,且讓你家小子明天到我家來,我與拙荊親自看看。”

袁恭心沉如鐵,回頭就跟張靜安說,“怕是我要坑了兒子了。金閣老那個態度,明顯是給端太師點面子,不直接罵我就不錯了,明天寶寶過去。怕是沒有好臉色看。”

張靜安也很憂心,覺得九成得是這樣。

開國這麼多年了,把女兒嫁到武將勳貴人家的文臣還真的不多,失敗的例子反倒不少,比如說袁恭的娘吳氏。

不過第二天,袁謹去了金家,很快就回來了。

袁恭和張靜安都擔心兒子遭受重擊想不開。

可袁謹卻一頭霧水,一臉的莫名奇妙。

他去了金家,端端正正的給金閣老和老夫人行了個禮,又叫過了金小姐的娘。一切都尋尋常常的跟平常交際拜訪沒什麼區別。

後來就被金閣老叫到了書房裡。問了他幾個問題。

都是再尋常不過的問題,比方說,有幾個弟弟妹妹?平時跟誰讀書?弟弟喜歡讀書還是習武什麼的。

張靜安和袁恭琢磨了一夜,這有戲沒戲啊。

這要是請了媒人上門,被踹出來,丟人可就丟大了,他們和金顯的關係就更難處了啊。

一連過了幾天,突然某一日,戶部侍郎李煒突然找上門來了。

金顯晚年有兩個小弟子最得他心意,一個是如今在直浙任上的龍錦,一個就是李煒。

與龍錦不同,李煒卻是個很詼諧和煦的人。

不過袁恭和他完全不熟。

他跑過來找袁恭,見面就是呵呵一笑。

“袁侯爺,您這行事不夠大度啊。”

袁恭就奇怪了,他和李煒有什麼交情,還讓他這麼評價了一番?

李煒就笑道,“老閣老不過是讓你把公子叫去他相看一番,您怎麼就裹足不前了呢?”

袁恭愕然,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李煒就笑,“我也實話實說了,金四小姐可是老閣老的掌上明珠。令公子也很得老閣老的喜歡,老閣老想多見見也是常理嘛。”

袁恭就蒙圈了。

這是什麼意思?

相看一次沒夠?還要繼續相看?

這.......

等等,關鍵是,他說了什麼?兒子很得閣老喜歡?

這就是沒絕望的節奏?

那一刻袁恭心裡真是百味陳雜,不過還是立馬溜號,回去告訴兒子去了。

袁謹更是從萎靡的狀態瞬間雞血,一跳三尺高。衣服都沒換,立馬衝金家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莽撞的熱情真的是打動了金顯。

金顯多忙的人啊,居然抽空和他下了一盤棋。

之後每天,袁謹在下朝的時候,就會到金家等着。金顯忙,跟他打聲招呼,他也滿心歡喜着回家了。

袁恭覺得這個兒子簡直沒救了。

袁家三叔卻已經開始商量着要給侄孫親事送禮的事情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

他的三個兒子也都大了,連最小的袁舉現如今都當爹了。對此事可是經驗豐富,他囑咐袁恭,切不可慌張,萬事早準備,就不怕到時候出錯。

張靜安也深以爲然,這是她頭一回娶媳婦,一定要嚴謹嚴謹再嚴謹。多諮詢幾個人一定沒有錯。

她拜訪了英國公府的二太太,又去讓袁舒引薦了京裡幾位德高望重的文臣夫人,尤其是那些和金顯能有些交情的。回頭更是將袁恭的至交端家,姜家都問了個遍。

姜武的夫人如今兒女雙全,膝下全是孫子孫女了,早就不再一雙眼睛死盯着姜武了。

可她卻驚詫張靜安這麼多年還這麼年輕,漂亮,以及......天真。

“你......你問我?弟妹啊,那金老兒都快把你哥哥逼死了,你說你管不住兒子要娶這麼個媳婦也就算了,居然還來問我?”

張靜安就很有點訕訕的,趕緊跑路了。

姜武回來就笑,“老伴,你至於這麼嚇唬袁恭麼?袁恭是什麼人?這麼多年我還不知道?娶媳婦又不是嫁女兒。老子至於計較這麼點事兒?”

他老婆就白了他一眼,“你這是說我心眼小了?”

姜武就笑了,“少廢話了。皇上就這事要見袁恭呢......”

劉樑私下裡見臣子是很少的。

袁恭回京,就和張靜安一起見了一次。

這番私下見,當真還是因爲袁謹和金苒的親事。

劉樑其實就是很好奇,袁恭回京纔不到半年,這就要藉着兒女的親事選邊站了?話說其實劉樑還是挺怕袁恭太貼緊韓毅那邊的。

不是韓毅不好不忠心。皇帝固然看重臣子的忠心,可最關鍵的,還是權利。

不能讓韓毅的權力太大了。

金顯這個老不死的如此討厭,可劉樑一直忍着他,一方面是因爲這人確實忠直,也還能幹。另外一方面就是,這朝野上下,除了金顯也沒人能壓得住韓毅他們了。

皇帝的左膀右臂,總要齊全才好。

當年袁恭離開京城的時候,他纔不到十三歲,看着不過十歲上下的樣子,現如今雖然還是瘦吧吧的,可是個頭其實比袁恭矮不了多少,一抹烏?秀氣的小鬍子,更加增添了他幾分上位者的威嚴和雍容。

他行事倒是和祖父比較相似,每天只上朝一個時辰,絕不多,且很注意保養身體。好在他雖然如此,卻不甚相信那些方士道士之類的。

所以雖然瘦,但是精神還是很好。

他看到袁恭居然很高興。還拿袁恭因爲兒子的糾結來取笑。

皇帝不介意這樣的親事,旁人還敢怎麼樣呢?

這讓袁恭懷疑,閣老們難得有什麼好歸宿的,是不是韓毅還要倒在金顯的前頭。是不是皇帝已經看上了什麼別的人,要再來一波朝野的更替了。

不過這麼多年,他已經不會再爲這些事情驚惶了。

皇帝這樣一見他,反倒是讓他平靜了。回到家裡就與張靜安交代,“你看看都是請誰做媒人好,我們上門提親吧......”

袁謹和金苒的親事就此訂下,操辦得一切都很順。

金顯請旨辭官歸野,皇帝沒有批。

袁謹和金苒成親的那一天,他老人家送孫女的時候,居然病倒了。

很是讓人傷感。

不過病了也是好事,畢竟一個快八十歲的老人,皇帝想要他死在任上也不好看。因此皇帝允許他在家裡辦公。

內閣看着是韓毅一家獨大,可一口氣補進了內閣四個人,其中就包括金顯的關門弟子李煒,還有端太師的女婿。袁恭的妹夫賀英居然還補了工部的侍郎,如今和端鈺成了同僚。

二十年了,皇帝不換人。歲月也要換人了。

大秦朝的新局面,自然也要就此展開。

劉冠想了很久,還是給母親寫了一封信,說自己喜歡袁穗。

他甚至都沒敢提想要提親的話。

程瑤就嘆了一口氣。

給兒子回了一封長信。

劉冠接了信,就??地跟剛剛新婚的袁謹告別,回到了福建。

程瑤在信裡和他說,袁恭已經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是大秦朝的樞密重臣,他們這些宗室是不適宜和他家聯姻的。要是想聯姻,恐怕一是他不能做王爺了。二是就必須離開福建,一輩子在京城尋不得任何前程了。

劉冠從小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自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母親看得到這些,自然袁恭夫妻兩個也能看得到。

袁恭不僅是想將女兒嫁在身邊,他這是早早就在提醒自己,兩家聯姻不太合適。

袁穗才十二歲,豆蔻年華,不過只是跟着他和袁敦一起玩耍而已,袁敦是哥哥,他是冠哥哥......她還說,嫁人要嫁姐夫文駿那樣的人......

劉冠??地笑了,母親都不曾與張靜安提這件事,恐怕也就是覺得,這事索性不提也就罷了。

說起來,程瑤和張靜安這麼多年,依舊是無話不說,每月一封信,那都是必須的。當年那一場風波之後,老王妃算是消停了,每日裡就在王府裡吃好的。玩好的,請一堆的親戚朋友過來看戲吃宴,後來壽終正寢的時候,那一場喜喪,也算是福州城的一派勝景。

安氏被宗人府賜了白綾處死。

她留下的兒子劉元,老王妃立刻就撇在了一邊。

只能交給側妃蔣氏帶着。

蔣氏自己還有個小兒子劉庭。

這是個極其知道時務的女人,她一個人養靖江王兩個兒子,早年算是權宜之計,可將來呢?萬一有人藉機做點什麼,那可就不好說了。

於是她果斷的把頭髮一剪。做了在家的居士。

兩個孩子,也都送到了宗學約束。

其實宗室子弟不比旁人,你有出息,也受到身份的約束,不如就做個富貴閒人。

現如今劉元和劉庭,都是挺老實的,一個喜好文墨,一個偏愛花鳥,真真都是翩翩公子,半點沒有旁的心思。

只可惜日子是好過了。可再如何,程瑤和靖江王當年那要死要活,熾熱如火的愛情總歸是被歲月冷淡了許多。

更多的,卻是生死相依,相濡以沫的戀情了。

她說不好是羨慕張靜安這把年紀了,還被丈夫跟孩子一樣捧在手心裡呵護,還是羨慕王文靜,快四十歲了才生了第一個孩子,還是跟着鄭圭一起,生在了海上。

總歸。她覺得,現如今的歲月平靜安好,唯一要操心的,就只剩下兒子的親事了。

她笑着將苦惱告訴給張靜安聽。

張靜安的回答也很乾脆。

穗穗和劉冠根本不合適,穗穗嬌憨單純,長不大的性子。

而劉冠太懂事,太穩重了。

兩個人不是一路上的人,程瑤肯替她想,真是太好了,她現如今十分焦慮的,就是當真要做婆婆了。

她都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好。

她和袁恭,散漫慣了,都不知道萬一媳婦是個端謹嚴肅的人,會不會不尊敬她......

王文靜卻告訴她淡定。

她自己的兒子才三歲,不過她已經做了好多年婆婆了。

鄭圭有二十多個乾兒子,她張羅了其中十七個的親事,經驗是豐滿的,做婆婆的關鍵那說就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你管兒媳婦怎麼看你?兒媳婦行事,只要不是坑了兒子,她想幹什麼,就讓她幹什麼......

果不其然,其實張靜安是自己嚇唬自己。

金苒嫁過來,既不過於嚴肅端架子,也沒有從小失去父親的幽怨自憐。相反,這個姑娘大方,爽朗,聰慧,明理,行事更是柔和穩重。

對於張靜安這個婆婆,更是尊重裡透着幾分親熱。

張靜安給程瑤寫信,“我發現我這個兒媳婦還和你挺像的......”

她這麼多年還是這麼個性格,程瑤真是不禁莞爾,好在這也就是她們私下寫信這麼說說,不然她哪裡還有候夫人的尊嚴在,她回信假意埋怨,“你這是想沾我的便宜?”

王文靜就笑,“安安就沾便宜吧,真是美死她了。”

張靜安最後總結,“總歸這個媳婦,我是很滿意的。”

張靜安滿意了,袁謹和金苒小夫妻過得也很美滿,一般來說,這文武不相容的,能過成這樣的真是罕見。

旁人就好奇,張靜安可是個暴脾氣,這婆婆是怎麼當的啊。

張靜安就很得意,將王文靜的經驗傳播給大家。

好嘛,她發現,這就讓她二兒子袁敦的親事更好找了。

袁敦本來就是個溫厚和煦的性格,張靜安這個婆婆看來也不難相處。恩武侯府就兄弟兩個,都是一母同胞的,家資還豐厚,這麼好的人家往哪裡找?

袁敦禁不住跑去找他大哥認真的說,“哥,我說我不着急成親是真的......”

真不真的,也扛不住衆人的熱情,他只好給王文靜寫信,“文靜阿姨,我能到福建去遊學嗎?”

王文靜笑了個半死,寫信給張靜安,張靜安再捨不得,還是放了他出去,不過沒去福建,去了浙江,現如今袁敦的小姑父姜固是浙江總兵,讓他獨自歷練一番,對他自己也好。

至於袁穗小姑娘,她還有做英雄夢想的好幾年呢。

袁恭發狠道,“這個閨女我要留着養老......”

袁謹已經不想說他爹什麼了,你留閨女養老,還要兒子幹什麼?

張靜安就只是笑,這都是什麼爹啊。

當初是他自己收留文駿的,當初是他自己把文駿當兒子養的,當初囡囡和文駿好得所有人都知道,成親也算是順理成章,就袁恭自己裝瞎當沒看見。

嫁了個閨女,跟被人搶了小情人似的。

一天到晚不陰不陽的折騰。

要不是袁熙是張靜安親生的,她都懷疑袁恭變了心的。

所以,全家沒人搭理袁恭。

包括嫺熟又穩重的兒媳婦金苒,都只把這事當笑話看,回頭還和袁謹開玩笑,“我看袁家有女百家求,小妹的親事難還就難在公爹身上了。”

袁謹當真無話可說。這是可以預料的到的。以他爹的狀態,真的不知道將來小妹要嫁到什麼人家纔算是合適了。

不過連程瑤生的劉冠都沒有答應,可見前景真的是不大樂觀啊。

總歸歲月靜好,且待悠遊吧。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47章 裝病第88章 述求第47章 裝病第100章 終章之廣東第41章 陪嫁第13章 繼母第16章 陰謀第2章 議親第69章 難受第58章 四目鼎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22章 小倌館第53章 保定第61章 應對第59章 白雲山第33章 日子第57章 彆扭第80章 回京第95章 密謀第51章 馬市第71章 詭變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66章 蔡凱第48章 四叔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95章 密謀第20章 父親第39章 後續第17章 遇險第82章 兵敗第38章 危殆第32章 新婚第100章 終章之廣東第15章 把柄第9章 守陵第83章 壯烈第79章 焦急第9章 守陵第83章 壯烈第81章 重逢第25章 皇帝舅舅第36章 小袁舉第16章 陰謀第16章 陰謀第83章 壯烈第84章 密謀第51章 馬市第71章 詭變第37章 袁惠第23章 袁兆第19章 李氏第34章 寶珍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68章 疑惑第85章 手段第107章 終章之告別第68章 疑惑第69章 難受第16章 陰謀第73章 和離第59章 白雲山第71章 詭變第43章 及笄感謝降妖伏魔第15章 把柄第1章 勸阻第100章 終章之廣東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57章 彆扭第61章 應對第92章 字條第41章 陪嫁第85章 痛別第25章 皇帝舅舅第3章 袁恭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33章 日子第92章 字條第82章 改立第48章 四叔第102章 終章之撕擼第85章 痛別第105章 終章之那年第28章 和親第44章 詭異第46章 心疾第61章 應對第21章 袁家第91章 苦楚第94章 孃家第39章 後續第1章 勸阻第49章 頭疼第13章 繼母第40章 離京第29章 方瑾第77章 袁佳第12章 回家第94章 孃家第75章 詔獄
第47章 裝病第88章 述求第47章 裝病第100章 終章之廣東第41章 陪嫁第13章 繼母第16章 陰謀第2章 議親第69章 難受第58章 四目鼎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22章 小倌館第53章 保定第61章 應對第59章 白雲山第33章 日子第57章 彆扭第80章 回京第95章 密謀第51章 馬市第71章 詭變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66章 蔡凱第48章 四叔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95章 密謀第20章 父親第39章 後續第17章 遇險第82章 兵敗第38章 危殆第32章 新婚第100章 終章之廣東第15章 把柄第9章 守陵第83章 壯烈第79章 焦急第9章 守陵第83章 壯烈第81章 重逢第25章 皇帝舅舅第36章 小袁舉第16章 陰謀第16章 陰謀第83章 壯烈第84章 密謀第51章 馬市第71章 詭變第37章 袁惠第23章 袁兆第19章 李氏第34章 寶珍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68章 疑惑第85章 手段第107章 終章之告別第68章 疑惑第69章 難受第16章 陰謀第73章 和離第59章 白雲山第71章 詭變第43章 及笄感謝降妖伏魔第15章 把柄第1章 勸阻第100章 終章之廣東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57章 彆扭第61章 應對第92章 字條第41章 陪嫁第85章 痛別第25章 皇帝舅舅第3章 袁恭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33章 日子第92章 字條第82章 改立第48章 四叔第102章 終章之撕擼第85章 痛別第105章 終章之那年第28章 和親第44章 詭異第46章 心疾第61章 應對第21章 袁家第91章 苦楚第94章 孃家第39章 後續第1章 勸阻第49章 頭疼第13章 繼母第40章 離京第29章 方瑾第77章 袁佳第12章 回家第94章 孃家第75章 詔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