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

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

朱元璋剛到元大都,還沒來得及做任何事情,湯和就先給他送上了一份大禮。

元大都被攻陷,明軍分多路進攻山西。

王保保大感不妙,就派自己的部下韓扎兒反攻澤州(山西晉城)。

爲啥要打澤州呢?因爲湯和在這裡。

柿子當然要撿軟的捏,明軍各路大軍主帥誰最軟啊?

那自然是湯大將軍。

然後湯和不出意料的敗了。

真要說起來,這一仗的輸贏對總體局勢影響不大。

王保保也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可問題在於,這是兩年來明軍首次在正面大敗給元軍。

朱元璋接到軍報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生氣,而是無奈。

我派你來這裡,是讓你混軍功的啊。

瞅瞅你的隊友都有誰,徐達、常遇春、馮勝、傅有德。

而你的任務也不是攻堅,是跟在大家後面混軍功,只要你能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

將來論功行賞,咱就能光明正大的給你個公侯噹噹。

結果你就給咱來了個這?

徐達也同樣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能暗歎一聲能力有限,實在帶不動啊。

然後立即來請示該怎麼做。

朱元璋說道:“你是北伐大軍統帥,軍事上的事情可自決,無需問咱。”

徐達這纔給馮勝下令,讓他回師攻打韓扎兒。

事實上都不用他下令,馮勝聽說澤州丟失,也是大無語。

立即調轉馬頭,幾日後重新擊敗韓扎兒,將澤州奪了回來。

發小的失敗很讓人無語,所幸其他各方都是好消息。

所以朱元璋心情總體來說還是很好的。

先是下令改大都爲北平,然後接見了蒙元舊臣,對他們進行了安撫。

並當衆表示,不論是蒙古人還是色目人,只要有才能都可以到大明任職。

隨後又下令安撫百姓,免除了北平兩年的賦稅。

如此這般民心大定。

之後朱元璋又下令,將徐達封存的圖書全部送回應天府,着翰林院整理抄錄。

對於被俘虜的元朝宗室、后妃、宮女等。

一部分被被釋放,一部分被賞賜給有功將士。

徐達多會來事兒啊,提前挑選了一批姿容上佳的,塞進了他的後宮。

朱元璋欣然笑納。

當然了,朱元璋也沒忘了此行的另一個目的。

特意把常遇春從前線召回,將卸甲風的防治要點一一告訴他,並叮囑他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常遇春早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非常不高興的道:

“上位,我看那小子不是省心的人,您可別被他給騙了。”

“還有那大鼎,分明是……”

朱元璋臉色驟變,打斷他道:“大鼎的事情,你沒有對別人說過吧?”

常遇春連忙道:“我又不傻,怎麼可能告訴別人。”

朱元璋神色稍霽,依然嚴肅的道:

“以後不要再談此事,即便是與我私下也不要談。”

常遇春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連忙保證以後絕不再提。

但隨後他還是勸說朱元璋,不要被馬鈺給忽悠了,那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啊。

朱元璋竟然沒有說馬鈺的壞話,反而勸道:

“放心好了,我與皇后看人的水平,你還不相信嗎。”

“倒是你,最不應該如此看他。”

“他是真的將常升視作兄弟,還將一身學問傾囊相授。”

常遇春撓了撓頭,遲疑的道:“難道真是我老常將他想的太壞了?”

“算了不想了,等我回了應天親自去會會他。”

“若是冤枉了他,我老常親自向他端茶賠禮。”

朱元璋知道他的脾氣,也沒有再說什麼。

之後又拿出了回陽丹和好多蜂蜜,交給了他的親衛隊長,也就是藍玉。

“看好你姐夫,不要讓他澆冷水了。”

“他的水袋裡,也只能盛加了蜂蜜和食鹽的水。”

說到這裡,他又叮囑了一句:

“還有你也是,照顧好你姐夫和你自己。”

“若出了差池,咱唯你是問。”

藍玉這會兒還是小將,自然不敢忤逆朱元璋的意思,連忙將東西接過。

常遇春悶悶不樂的道:“這又加蜂蜜又加鹽的,多難喝啊。”

朱元璋冷着臉道:“難喝也得喝,若是讓咱知道你不喝,就讓你回去守馬棚。”

這是他懲罰常遇春的慣用手法。

當然,懲罰的核心並不是守馬棚,而是不能上戰場,只能看着別人打仗。

還專門找人把軍報讀給他聽。

對常遇春來說,這比任何懲罰都難受。

所以一聽朱元璋要讓他守馬棚,不禁就是一哆嗦,連忙保證遵守命令。

又是一番叮囑後,朱元璋才讓常遇春返回前線。

在回去的路上,常遇春有些口渴,就問藍玉道:

“水呢,給我喝幾口。”

藍玉立即將水袋遞了過來。

常遇春接過大口暢飲,哪知才喝了兩口就察覺不對:

“呸呸呸……這水甜不甜鹹不鹹的,什麼怪味兒。”

藍玉回道:“這是加了蜂蜜和鹽。”

常遇春氣道:“加什麼蜂蜜加什麼鹽,這是男人喝的玩意兒嗎?快將清水給我。”

哪知,向來怕姐夫的藍玉這次卻堅持道:

“不行,上位的命令我可不敢違抗,再說你也不想去看守馬棚吧。”

聞言,常遇春上上下下打量着他,詫異的道:

“你小子行啊,膽子肥了啊。”

藍玉一哆嗦,連忙賠笑道:“主要是大丫頭寫信,叮囑我一定要看好你。”

“還說要是看不好你,以後就不喊我舅舅了,你說我能不聽嗎。”

常遇春頓時不說話了,只能悶悶不樂的舉起水袋喝了起來。

將水袋還給藍玉的時候,還不忘嘟囔道:

“咱們倆大老爺們,竟然被一個小丫頭片子給拿捏了,找誰說理去。”

心裡不痛快的常遇春,到了保定後立即出兵,一口氣將真定又給打了下來。

不過在拿下真定後,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直接脫下盔甲,讓親兵給他澆涼水。

藍玉自己渾身也和水洗的一般,正在親衛的幫助下脫盔甲澆涼水,自然也就沒空管常遇春了。

事實上,他也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了。

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聽說有幾個得卸甲風的。 上位和外甥女就是小題大做。

不過有一點他倒是堅持下來了,那就是必須喝加了蜂蜜和鹽的水。

倒不是他相信這玩意兒有用,而是:

“總不能讓我對大丫頭說謊吧,忍一忍喝了吧,這樣我也不算騙她。”

常遇春無奈,只能接受了喝蜂蜜鹽水的現實。

——

朱元璋在北平呆了幾天,過足了征服者的癮。

眼見天氣開始涼了,終於動身返回應天府。

他前腳剛走,徐達就親率大軍圍攻盤踞山西的王保保。

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將王保保攆出了山西地界。

且說朱元璋乘船路過山東,半路曲阜孔家派人來送賀表。

他很是高興,然後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封孔家爲衍聖公,並命孔家人擔任曲阜縣令。

消息傳出,天下讀書人彈冠相慶。

在應天的馬鈺聽到這個消息,只是冷哼了一聲,並沒有說什麼。

現在大明初建,尚未一統天下,正是需要拉攏人心的時候。

朱元璋也不得不做出一定妥協。

此時就算自己說破天,他也不可能對孔家出手。

所以,且先讓孔家得意幾日,早晚有清算他們的那一天。

而且他心中已經有了計劃。

原本歷史上,要不了多久朱元璋就會和孔家起衝突。

而且這種衝突,還不是蝴蝶翅膀就能扇走的。

只要朱元璋想中央集權,只要孔家還享有超然地位,兩者就必然會起衝突。

到時候自己再順勢而爲。

就算不能一次性將孔家給搞死,也至少要將他們弄得生活不能自理。

接下來他就真正進入了蟄伏期。

每天除了按照計劃讀書增長知識,就是編寫教材給朱樉和常升使用。

有空就去茶點鋪子轉轉,順便觀察一下大家的情況。

這段時間,又有幾個人進入了他的視線。

其中有高級將領高顯的兒子高山鳴,中級將領王簡的孫子王運。

還有另外幾個中低級軍官家的孩子。

倒不是說他們做了什麼突出的事情,而是負責任,做事情比較講究章法。

其中兩個人,見店裡生意漸漸好起來,吳高一個人忙不過來,就主動幫忙。

而且做的還非常好,沒有出任何紕漏。

其餘幾人雖然沒有如他們這般幫忙,但也各自表現出了優異特質。

比如有人特別重承諾,答應過別人的事情,哪怕別人都忘了,他們也會兌現。

比如有人做事特別有規劃,外出行俠仗義會提前計劃好去哪,大致什麼時候回來。

如果有小隊沒能按時回來,他們會帶人去接應。

馬鈺依然只是默默的看着,將這些人的名字和特點記下來,依然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沒多久朱元璋就返回應天。

這次他一回來就大動作不斷,正式組建了三省六部衙門,並任命了中樞各級官吏。

出人意料的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劉伯溫竟然辭官了。

關鍵是朱元璋竟然也批准了。

更絕的是,倆月後劉伯溫又官復原職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馬上就明白了兩人的想法。

朝廷批量任命官吏的時候,也是黨爭最激烈的時候。

劉伯溫辭官就是不想參與進來。

朱元璋同意他罷官,也有同樣的意思。

浙東繫有兩個領袖,宋濂和劉伯溫。

宋濂是虔誠君子,不會參與黨爭。

能帶領浙東系衝鋒的就只有劉伯溫了,他辭官浙東系羣龍無首,就鬧不起來。

只能幹看着皇帝按照自己的心意,將各個職務填滿。

馬鈺躲在角落裡,默默的注視着這一切。

結合前世的歷史記載,推測每個人的每個派系的動向和選擇。

當然,也少不了朱樉給他分析箇中深意。

別看朱樉年輕,但在朱元璋的教導下,對這些勾心鬥角門清。

比馬鈺這個穿越者強了不知道多少個層級。

不過馬鈺也在快速成長,每天都感覺比昨天的自己要強上許多。

這期間,朱元璋沒有再找馬鈺去講課,也沒有提人口和土地制度的事情。

不過他時不時的就會給羣臣佈置任務,讓他們剖析漢唐和宋元相關制度的得失。

顯然是在瘋狂的收集相關資料。

馬鈺絲毫不着急,每天按部就班的學習,過上幾天就去宮裡給馬皇后請安。

這期間馬皇后老家那邊也將一份族譜送到,馬鈺正式成爲了馬太公的繼承人。

爲此馬皇后又賞賜了許多財物。

羣臣得知消息,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都再次送上禮品。

這次馬鈺的應對就非常輕鬆自然得體,既不得罪人,也沒有任何失禮之處。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洪武二年,剛開年朱元璋就大動作不斷。

首先是頒佈了正式的大明律,比起最初的版本,這一版刪除了許多嚴刑苛法。

但總體來說,依然偏嚴厲。

畢竟,主導這部律法制定的是李善長。

說到底,朱元璋還是信任他的,而且在很多事情上,兩人的思路也相近。

然後沒幾天,又頒佈了禮法制度,還命宋濂兼修元史。

這期間也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倭寇侵襲山東沿海地區。

朱元璋只是命沿海官吏堅壁清野,同時派出一支偏師隨時支援各地,將登陸的倭寇驅逐下海。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什麼事情都沒有一統天下重要,不值得爲了倭寇拖慢速度。

聽到消息,馬鈺恨的目眥欲裂,心中暗暗發誓,這一世必須滅了小日本。

否則老子踏馬找個尿盆一頭扎進去淹死。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忽然下令,讓遠在山西的常遇春火速回師北平。

並且還將李文忠從福建調到北平爲副將。

原來是北元見明軍主力進入山西,盤踞在大寧的也速和盤踞在遼東的納哈出蠢蠢欲動,準備伺機奪回故都。

一旦他們的計劃得逞,恐怕一統大業又要起波瀾了。

也難怪朱元璋會如此着急。

馬鈺也一直在關注着北伐軍的消息,得知這個動向也不禁興奮起來。

連對倭寇的憤怒都暫時放下了。

如果歷史大趨勢還沒有變動的話。

那麼接下來最讓漢人熱血沸騰的一戰,也是屬於常遇春的最高光時刻,就要開始了。

出塞。

(本章完)

第82章 雷厲風行第57章 儒從何來第96章 死意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9章 夠狠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57章 儒從何來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22章 暴露第63章 義薄雲天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8章 自信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04章 趙敏第71章 千頭萬緒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33章 錦衣衛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89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7章 帝王之學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4章 趙敏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3章 還俗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76章 老狐狸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10章 魷魚第66章 姚廣孝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103章 還俗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22章 暴露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27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57章 儒從何來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2章 入彀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58章 孔子非儒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75章 分化第40章 中二少年第76章 老狐狸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89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1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28章 鼎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40章 中二少年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27章 無題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
第82章 雷厲風行第57章 儒從何來第96章 死意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9章 夠狠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57章 儒從何來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22章 暴露第63章 義薄雲天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8章 自信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04章 趙敏第71章 千頭萬緒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33章 錦衣衛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89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7章 帝王之學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4章 趙敏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3章 還俗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76章 老狐狸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10章 魷魚第66章 姚廣孝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103章 還俗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22章 暴露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27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57章 儒從何來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2章 入彀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58章 孔子非儒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75章 分化第40章 中二少年第76章 老狐狸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89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1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28章 鼎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40章 中二少年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27章 無題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