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

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

看着額頭直冒汗的父親,朱標也是心有慼慼。

竟然想着把官吏的培訓權交給民間,差點就釀成大錯了啊。

“我覺得這個觀政期的建議非常可行,爹你以爲呢?”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馬鈺有一句話說的好,培養官吏的權力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裡。”

“他能說出這句話,足見是真的沒有藏私。”

“以後不用再刻意去追查他的身份了,把那些人手都抽調去查財稅吧。”

朱標有些驚訝的道:“您不想找到他背後的家族了嗎?”

朱元璋搖頭道:“你真以爲他背後有個龐大的家族嗎?”

朱標更加震驚:“啊?”

朱元璋說道:“我們派人查了一年,沒有絲毫的線索。”

“如此龐大的家族,就算經歷戰亂又怎麼可能被消滅的如此乾淨,連一點痕跡都不留下?”

“錦衣衛的人調查過,他五年前就已經在徐州乞討了,當時才八九歲。”

“就算他從孃胎裡就開始學習,這麼短的時間也不可能學到如此多東西。”

“更何況五年乞討期間,他又怎麼可能忍得住,不用學識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朱標逐漸冷靜下來,但隨即更多疑問生出:

“那他的學問是從何而來?”

朱元璋搖頭道:“不知道,恐怕他自己也無法解釋這個問題,所以才編造了一個家族和一羣長輩出來。”

朱標依然不敢相信:“編造?”

朱元璋說道:“我們平時介紹自己的情況時,如果牽扯到某位長輩。”

“都會說這和我二伯、四叔、五叔……有關係。”

“你仔細想想,他只說自己的長輩如何如何,卻從來都不說具體是哪個長輩。”

朱標疑惑的道:“爲什麼?”

朱元璋笑了笑,道:“因爲他怕編造的謊言太多,哪天自己都忘了哪句話是哪個長輩說的,不小心露餡了。”

“所以乾脆就只說是長輩說的,這樣永遠都不會露餡。”

朱標恍然大悟,但還是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可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糾結了半天最終還是重複的問出了方纔的那個問題:

“您真的就不關心,他的學問是從哪來的?”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我也想知道,但除非他自己開口,否則註定是無法查到了。”

朱標猶豫了一會兒,說道:“要不我直接去問問他?”

朱元璋失笑道:“你的頭今天怎麼這麼不靈光了,他要是肯說還用編造一個不存在的家族嗎?”

朱標有些泄氣:“那怎麼辦,就這樣不管了嗎?”

朱元璋嘆了口氣,道:“只要他這個人是真的,只要他的學問是真的,只要他肯將學問用於大明,就足夠了。“

朱標皺眉道:“可我總覺得有些不放心。“

朱元璋說道:“以前我也擔心,每天都在想他的用心,想他背後的人是不是在算計大明。”

“但接觸這麼久,他確實沒有任何異動。”

“對自己的知識也從來都不吝嗇。”

“遇到問題,也不是告訴我們該如何做,而是從頭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讓我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而且他也一直在幫我們強化對國家的掌控。”

說到這裡,他忽然苦笑道:

“咱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農家子出身,但心裡其實很忌諱別人拿此事說咱。”

“總覺得他們是在嘲諷咱出身低微見識短淺。”

“咱天下都能打的下來,見識哪裡比別人差了?”

“所以咱總喜歡反駁別人,不論別人說什麼,咱都要和他們說出點不一樣的地方,然後壓倒他們。”

“這樣他們纔不敢對咱不敬,纔不敢欺瞞咱。”

“慢慢的就養成了習慣,聽到什麼都想反駁幾句。”

“可是和馬鈺接觸的時間長了,聽他講了這許多東西。”

“咱也不得不承認,出身確實限制了咱的眼界,很多東西咱是真的不懂。”

“咱也可以反駁他,將他貶低的一無是處,但咱騙不了自己啊。”

“別的事情咱們還可以說,少了誰都會有其他人頂上來。”

“可馬鈺不一樣啊。”

“少了他,咱們就真的再找不到另一個人來頂替。”

“當時咱就在猶豫,繼續糾結他的來歷還有意義嗎?”

“他的學問是哪來的重要嗎?”

“強行去追查他的來歷,懷疑他的用心,最終只會離心離德。”

“只要他願意爲咱們所用,只要他肯和咱們一條心,咱就當他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又如何?”

“這次的事情,終於讓咱下定了決心。”

“不查了,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把那些追查他來歷的人手,放到更有用的地方去。”

朱標的心情比方纔更加驚訝,他沒想到自己父親內心竟然想了這麼多。

但隨時而來的,就是深深的敬佩:

“用人不疑,爹您太英明瞭,難怪那麼多英雄都願意追隨您。”

朱元璋嚴肅的道:“沒有用人不疑,人心是善變的,今日忠誠不代表明日也會忠誠。”

“不論用誰都要留個心眼,免得被騙。”

朱標連忙道:“我知道,但該信任的時候就得大膽的放手讓他們去做,否則他們束手束腳,往往會壞事的。“

“您用徐將軍、常將軍他們不就是如此嗎。”

朱元璋笑道:“以後好生與馬鈺接觸,要用感情籠絡他。”

“如果你們的關係,真能如我和天德、伯仁這般,就更好了。”

“但切記要多留個心眼,監視他的人絕不能撤掉。”

“而且定期就要替換,以免那些人反過來被他收買。”

朱標鄭重點頭,道:“我知道,不給他犯錯的機會,這也是爲了他好。”

朱元璋欣慰的道:“不錯,看來你是真懂了,那咱就放心了。”

父子倆又聊了一會兒用人之道,當然都是朱元璋教,朱標只有聽的份兒。

等這個話題談的差不多了,朱標才重新說回原來的話題:

“明年重啓科舉的事情,需要如期開展嗎?”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暫停。”

朱標不解的道:“爲何?“

朱元璋說道:“明年咱會動一動孔家,如果馬鈺推測的有人在動國家財稅是真的。”

“咱準備兩件事情一起辦,藉此機會殺一批人震懾人心。”

“然後再以重啓科舉來安撫他們。”

“如此一來,儒生們還不是任由咱們拿捏。”

“我明白了。”朱標恍然大悟,然後眼神一冷,道:

“這一次最好能順帶着,把東南的士紳宗族也一併解決一部分。”

朱元璋微微點頭,問道:“東南士紳宗族勢力強大,需要一個得力的人親自去坐鎮方可,你以爲讓誰去查辦爲好?”

朱標知道他在考驗自己,將朝中大員回想了一遍,很快就鎖定了一個人選:

“您覺得楊憲如何?”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道:“爲何讓他去?“

朱標說道:“他曾經擔任過檢校,對於如何查人查事非常熟悉。”

檢校是一種臨時性的官職,在以前是暫代某某某職務的意思。

但在朱元璋手裡,檢校又充當了別的功能。

比如他會臨時派遣一個人,去某個大將身邊暫時擔任某個官職。 實際上就是去監視那個大將的,這事兒大家都心知肚明。

之前楊憲就被派到李文忠身邊,任務執行的很完美。

他也是憑藉這個功勞,才被提拔進入中樞的。

朱標說他當過檢校,其實是一種美化的用法,暗指他當過密探。

但只是當過密探,這個理由是不充分的。

朱標接着又說道:“上次表弟點評天下英雄之後,我派人調查了一下楊憲,發現他確實是個小人和酷吏。”

“讓他去東南,是定然能執行好這個任務的。”

“而且他與李相有仇,一直想取而代之。”

“只要您稍加暗示,相信他會很積極的。”

還有句話他沒有說,像這種小人,事後殺了泄民憤也不會覺得愧疚。

但這層意思大家心裡自然是都明白的。

所以朱元璋笑了,笑的非常開心:

“哈哈……不錯不錯,方纔咱與你說的用人之道,你是真的聽進去了,這樣咱就放心了。”

父子倆又就着這個話題,深聊瞭如何動孔家,又如何針對儒家和東南士紳宗族。

直到有了大致的章程纔算是結束了這次聊天。

之後朱標也沒有再多呆,起身告退離開。

走出幹清宮大殿,他長長的吐了口氣,然後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表弟出身來歷的事情,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事實上,他纔是最早開始調查馬鈺的人,之後的調查也一直有參與。

豈能看不出其中的漏洞。

按照馬鈺的學識,他的家族得非常龐大才行。

而且還必須要時常與外界接觸,否則就沒辦法收集那麼多書籍和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會不留下一點痕跡。

就算經歷了戰火,總會留下一點廢墟吧?

他們居住地的鄰居,也應該會有一些印象嗎?

總之,馬鈺留下的漏洞實在太多了,多到根本就不需要仔細去推敲,只要不是傻子都能一眼看出來。

但他對馬鈺真的很有好感。

最開始是因爲這個人才是自己發掘的,馬鈺表現的越好,他就越與有榮焉。

之後又成了自己的表弟,和自己一家關係都非常好。

後續又經過一次次接觸,他也打心眼裡接受了這個表弟。

對於馬鈺話裡面的漏洞,他也只當沒有看出來。

但他很清楚,自己能看出來的東西,自己父親肯定也能看出來。

父親到底是怎麼想的?

雖然有母親和自己在,他不會拿馬鈺如何。

可一直這樣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今天,事情終於有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結局。

這讓他一直提着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想到這裡,他眺望馬鈺的住所,心道:

表弟啊表弟,你可不要讓表哥失望啊。

——

另一邊,目送兒子離開,朱元璋也無聲的嘆了口氣。

他又怎麼可能真的完全對馬鈺放心。

但他也能看得出來,自家老婆、孩子,都已經認可了對方。

如果自己再折騰下去,鬧的收不了場……

算了,何必呢。

當然,他之所以放棄追查馬鈺的來歷,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其一,馬鈺的無可替代性。

以前他總覺得,治國不就那樣嗎?

我不懂還不會看史書,照葫蘆畫瓢嗎?

但聽了馬鈺的講課他才知道,史書上記載的都是表面化的東西。

真正的奧秘,從來都不會寫在紙面上。

至少不會直接寫在紙面上,而是藏在水下。

沒有人指導,是真的摸不着竅門。

現在有個人不吝嗇自己的學識,肯教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其二,自從馬鈺出現,自己一家子確實都在變好。

老大變得越來越有明君之相。

老二老三的脾氣他豈能不知道,那是一個比一個傲慢目中無人。

他也教過,可是並無什麼效果。

和馬鈺接觸久了之後,老二竟然混了個大俠的名頭。

就連老三都變得謙虛了許多。

採用了他提出的‘先明是非,再教權衡’教育方式,其他孩子也是肉眼可見的變好。

其三,馬鈺確實是個孤兒,錦衣衛可以確鑿的追查到五年前。

一起逃難來的難民,不少都是看着他長大的,這是做不了假的。

誰家捨得把孩子扔在亂世五年都不管不問,任其自生自滅?

基本可以確定,他家族的人早就死光了。

至於他的一身學識,這個問題確實無法解釋。

但朱元璋卻留意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馬鈺在徐州乞討的五年,從來都沒有展露過任何不同尋常之處,就是個真正的乞丐。

然後,很多一起逃難來的難民,都說他在昏迷中甦醒後性情大變。

別人或許不會留意到這一點變化,大難之後性情有所變化是很正常的。

但朱元璋可是當過和尚的,他想到了一種可能。

莫非這小子覺醒宿慧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沒有什麼龐大的家族,也沒有那麼多長輩,這所有的知識都是覺醒宿慧後獲得的。

只是宿慧之說太過虛無縹緲,說出來別人也很難相信,還很有可能會被當成異類。

所以他就編造了一個不存在的家族。

當然,宿慧也無法完全解釋馬鈺身上的謎團,可除此之外又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解釋了。

朱元璋也不想再繼續糾結此事了。

反過來想想,馬鈺身後有沒有一個如此龐大的家族,重要嗎?

就算他們有個家族又能如何,天下已經落入咱的手裡了,他們還能奪走不成?

飛龍騎臉還能輸?

也是經過一次次心裡鬥爭,他終於和自己達成了和解。

這件事情就此作罷。

以後馬鈺就是個失去家人的亂世遺孤,被咱的妹子收爲從侄。

話雖如此。

一想到馬鈺經常蛐蛐他,朱元璋就氣不打一處來。

咱能讓你白蛐蛐了?臉往哪擱?

所以一直等到今天,官吏培訓的事情出來,他才藉着這個坡把自己的決定說出來。

咱就是看你小子還有點用,才決定不和你一般見識。

以後你要是再敢蛐蛐咱,看咱怎麼收拾你。

(本章完)

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9章 沒頭蒼蠅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01章 三表法第90章 窮第129章 夠狠第96章 死意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8章 孔子非儒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04章 趙敏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5章 儒家病了第30章 天命所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8章 自信第42章 上架感言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116章 拿捏第84章 開講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76章 老狐狸第102章 入彀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21章 無題第102章 入彀第40章 中二少年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81章 無題第86章 觸及皇權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101章 三表法第63章 義薄雲天第90章 窮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55章 出塞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4章 甲骨文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5章 雙標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75章 分化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03章 還俗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15章 羣相制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1章 無題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1章 無題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67章 儒教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66章 姚廣孝第90章 窮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81章 無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8章 自信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88章 自信第30章 天命所歸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52章 漢人英雄第71章 千頭萬緒
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9章 沒頭蒼蠅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01章 三表法第90章 窮第129章 夠狠第96章 死意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8章 孔子非儒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04章 趙敏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5章 儒家病了第30章 天命所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8章 自信第42章 上架感言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116章 拿捏第84章 開講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76章 老狐狸第102章 入彀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21章 無題第102章 入彀第40章 中二少年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81章 無題第86章 觸及皇權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101章 三表法第63章 義薄雲天第90章 窮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55章 出塞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4章 甲骨文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5章 雙標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75章 分化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03章 還俗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15章 羣相制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1章 無題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1章 無題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67章 儒教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66章 姚廣孝第90章 窮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81章 無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8章 自信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88章 自信第30章 天命所歸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52章 漢人英雄第71章 千頭萬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