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

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

朱標、朱棡和朱棣哥仨先一步到達坤寧宮,得知是母親老家來人,三兄弟表現各不相同。

朱標笑道:“都是親戚,我們理當以禮相待。”

突出一個客氣。

朱棡有些不耐煩:“哼,又是來討賞的。”

虎頭虎腦的的朱棣,滿臉興奮的道:

“馬家表哥來了嗎?好啊好啊,我帶他騎馬射箭。”

馬皇后心知肚明,老大和老三年齡大又比較早熟,知道自己對馬家的態度。

所以表現的要麼生疏,要麼不屑一顧。

至於老四……這傻小子是最純粹的。

朱元璋卻眉頭一皺,不悅的對朱棡說道:

“什麼態度?聖賢書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等會兒見了人要客氣,別讓人覺得咱家沒有教養。”

朱棡不敢忤逆父親,連忙認錯,可心裡對那倆親戚更不待見了。

要不是你們,我能挨訓?

事實上,朱元璋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

他的身份太特殊,親自出面接待兩個外戚,傳出去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但出於某些原因,他還是留了下來。

至於外面的人怎麼想,咱管他們呢,誤會了更好。

反正不能讓馬鈺撿了便宜。

很快馬八爺和馬燁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坤寧宮。

本來他們準備了很多讚美的話,然而在見到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那一刻,腦子只剩一片空白了。

只知道跪下磕頭。

見此,馬皇后心裡直接宣佈了最終結果。

朱標倒沒說什麼,甚至臉上的笑容還又多了三分。

朱棡眼中已是充滿了鄙夷。

只有朱棣傻呵呵的看着馬燁,尋思着這小胳膊小腿的,能不能扛得住自己一拳。

一旁的朱元璋臉頰直抽搐,就這?

咱怎麼幫你們?

不過一想到馬鈺那張嘚瑟的臉,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不行,不能便宜了他。

於是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平身吧。”

然而,馬八爺和馬燁就像是沒聽到一樣,依然趴在地上一動不敢動。

朱元璋深吸口氣,說道:“起來吧,都是一家人,不用動不動就下跪。”

倆人這才反應過來,忙不迭的從地上爬起來。

等站起身才想到還沒有謝恩,又連忙跪下:

“謝陛下。”

然後纔再次站起來。

朱元璋:……

“你們三個,來見見長輩和兄弟。”

朱標含笑上前一步,拱手道:“八舅爺好。”

朱棡不情不願的拱拱手,含糊不清的說了一聲:“八……好。”

朱棣樂滋滋的行禮:“八舅爺好。”

正常情況下,皇子給你行禮是必須要側身避開,然後再還以大禮的。

畢竟尊卑在這擺着呢,更何況朱標還是皇太子。

哪知馬八爺竟然就這麼受了禮,嘴上還說道:

“哎哎哎,好好好,真是一表人才啊。”

反倒是馬燁,直接跪下給三人磕頭:

“參見太子、三皇子、四皇子。”

雖然不符合禮儀,但至少守住了尊卑這條線。

朱標眼睛微微眯了一下,隨即滿臉笑容的對馬燁說道:

“免禮吧。”

馬燁這才起身。

就在這時,朱棣湊過了,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

“表哥,等會兒我帶你去……”

“哎呦……”哪知他這一巴掌下去,馬燁失聲痛呼,人也踉蹌着後退了兩步。

朱棣也傻了眼,慌忙道:“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馬燁連忙道:“是……是我不小心,不怪四皇子。”

朱元璋終於繃不住了,對馬皇后說道:

“咱還有公務要處理,就不打擾你們親人敘舊了。”

說完也不再理兩人,起身就走了。

馬皇后臉色也不好看,對朱標三人說道:

“你們三個還杵在這裡做什麼?課業都做完了?”

哥仨哪敢觸這個黴頭連忙告退,只留下拘謹的馬八爺和馬燁。

馬皇后深吸口氣,調整好心態,溫聲詢問老家的情況。

或許是因爲人少了,也或許是馬皇后的態度,讓他緊張的心情得以放鬆下來。

馬八爺終於能利索的回答問題。

什麼家裡窮鄉僻壤,哪裡都不好,還是應天繁華,要什麼有什麼。

來應天是受宗族所託,來給娘娘請安問好。

這回答,就差直接說,我們想留在應天過好日子了。

然後他又將馬燁給推了出來,說這是家族最優秀的子弟,想讓他跟在娘娘身邊聽使喚。

“您身邊也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跑腿不是,外人哪有我們自己人用起來放心。”

馬皇后臉上笑容不變,目光轉向馬燁:“讀過書嗎?”

馬燁這會兒反倒是漸漸適應了,也終於想起了來的時候,先生給自己說的那些禮儀規矩。

連忙躬身回道:“讀過千字文和三字經,兩年前開始跟着先生學習論語和孝經。”

馬皇后點點頭,接着以長輩身份,考較了他的學問。

她也沒有故意爲難馬燁,問的都是基礎性問題。

比如何爲忠恕,何爲仁。

馬燁一一做了回答,雖然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標準答案’,但至少回答的很流暢。

至於孝經,他回答的非常簡單。

就連內容都沒能背誦下來,更別提理解了。

馬皇后是多聰明的人,馬上就猜到他之前壓根就沒學過孝經。

大概率是來見自己前,才臨時抱佛腳學了一下。

原因嗎,自然是爲了討好她。

即便如此,中肯來說在這個年紀能有這個表現,已經不錯了。

畢竟他不是大家族子弟,從小就能接受名師教育。 靠着鄉下的私塾,能將論語學這麼紮實,實在沒什麼可指摘的。

然而也得看和誰比。

有馬鈺在那站着,他就顯得過於平平無奇了。

之後馬皇后也沒有再做什麼多餘的事情,寬慰幾句賞賜了一些財物,就讓人給他們安排住處。

“在應天住幾天,到處轉一轉,過幾日有官船北上,你們就乘船回去吧。”

“啊這……”馬八爺一臉不情願,卻又畏畏縮縮不敢反駁。

反倒是馬燁,下拜道:“娘娘,小子斗膽,想留在京中服侍您。”

“且應天大儒雲集,小子也想跟隨他們學習,將來好爲朝廷效力。”

馬皇后溫和的道:“你有這個心就好,只是深宮大內出入不便,更何況你還是男子。”

“至於學習,你現在正需要夯實基礎,應天聲色犬馬反倒容易讓你分心。”

“先回老家潛心苦讀,待過上幾年再談名師的事情也不遲。”

說罷不待兩人再懇求,就命人將他們帶走。

兩人無奈,只能一步三回頭的離開。

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還沒走出宮門,又有一名內侍追上來。

說是陛下給他們尋了一處宅子,讓他們先住着,不用着急回去。

這下兩人都懵了,皇后讓走,皇帝不讓走,到底聽誰的?

一直到入住新宅,馬八爺才一拍大腿說道:

“我明白了。”

馬燁連忙問道:“八爺爺您明白什麼了?”

馬八爺一臉自得的道:“娘娘其實也想留下我們,但我們畢竟是外戚。”

“這麼做怕是會有其他人說三道四。”

“於是娘娘就故意讓我們走,演戲給他們看。”

“然後陛下出面將我們留下,娘娘再順水推舟的同意我們留下。”

“如此一來,讓我們留下就是陛下的意思,和娘娘沒有關係了。”

“其他人也不能說什麼了。”

“這叫什麼來着……三辭三讓,對就是話本里說的三辭三讓。”

馬燁一臉茫然,三辭三讓是這個意思?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還真的有道理。

要不然沒辦法解釋,爲何娘娘讓我們走,陛下卻又是給宅子,又是讓我們安心住下。

自以爲猜到真相的馬八爺非常的得意,說道: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娘娘雖然是皇后,可也得親人幫襯。”

“我猜的不會有錯的,你就安心的住下吧。”

馬燁畢竟是小孩子,這麼大的事兒也輪不到他做主,只能跟着住了下來。

——

皇后的親戚入京,還有個是沒出五服的從侄,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大家立即派人去打探情況。

這可是皇后娘娘的親人,不能怠慢了啊。

雖說之前娘娘拒絕了給親人封賞,但萬一改變主意了呢。

這種事情,寧願猜錯,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猜錯了最多就是拋媚眼給瞎子看,也沒啥大不了的損失。

可要是什麼都不做,那就是得罪人了。

然後,朱元璋親自接待,又親自安排住處的消息就傳了出去。

這下別猜了,石錘了。

於是各家都準備了一份厚禮送了過去。

因爲送禮的人太多,排了足足一里多的長隊。

一開始馬八爺還戰戰兢兢的不敢收,但很快就像是完全變了個人。

不但禮品全收下,還處處擺出皇后堂叔的姿態。

對於別人‘在皇后面前美言幾句’的恭維之詞,他也是拍胸口答應下來。

反倒是馬燁,開始惶恐起來。

幾次勸說他不要這樣,會招惹禍端的。

馬八爺卻振振有詞:“你懂什麼,我們就是要大張旗鼓。”

“這樣別人才知道,娘娘的孃家人來了,就沒人敢對她不敬了。”

還斥責他:“你小孩子懂什麼,大人辦事不要插話。”

馬燁見勸不動,只能關起門讀書。

然而,馬八爺卻又把他揪了出來:

“現在是什麼時候了,看什麼書。”

“先來看着禮單和賬目,不要被人給騙了。”

馬燁不敢反駁,只能無奈的當起了賬房先生。

他們的舉動自然被所有人看在眼裡。

有些人以爲找到了機會,開始各種溜鬚拍馬。

有些人則擺出了一副看笑話的樣子。

還有些人,則產生了一些別的算計。

比如李善長,在得知馬八爺的操作後,冷笑道:

“愚蠢。”

李忠也不解的道:“不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爲何要如此重視他們?”

李善長說道:“上位的心思誰能猜的到,不過我倒是有了個計策。”

李忠疑惑的道:“什麼計策?”

李善長露出一絲冷笑,道:“你安排個人,告訴那個馬八爺,應天府大牢關着一個冒充皇親的欽犯。”

“娘娘爲此氣的茶飯不思。”

李忠倒吸一口涼氣,道:“這事兒若是被娘娘知道了,恐怕不好交代啊。”

李善長呵斥道:“怕什麼,你不會安排別人去做嗎?只要查不到我們頭上即可。”

李忠也不敢忤逆父親的意思,只能照此安排。

不過他並沒有直接派人去找馬八爺。

而是趁馬八爺閒逛的時候,找了兩個人冒充路人,在他身邊講了冒充皇親的事情。

“那個欽犯就關在大牢裡。”

“聽說皇后被氣的幾日都吃不下飯。”

“哎,娘娘住在深宮裡,除了生氣也沒有別的辦法啊。”

“不是說娘娘家的親戚來了嗎?難道他們不會幫娘娘出氣?”

“誰知道他們有沒有這個膽子呢。”

“算了算了,這種事情哪是我們升斗小民能操心的。”

——

不出意外,聽到這個‘秘密’,聰明的馬八爺決定幫皇后出氣。

以此來證明自己這個外戚不是吃乾飯的。

於是,他當即就回到家中,帶着馬燁前往了應天府大牢。

(本章完)

第33章 錦衣衛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02章 入彀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75章 分化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83章 正式立旗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57章 儒從何來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3章 人間佛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3章 人間佛第88章 自信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63章 義薄雲天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84章 開講第115章 羣相制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6章 老狐狸第121章 無題第7章 帝王之學第115章 羣相制第58章 孔子非儒第55章 出塞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21章 東拉西扯第67章 儒教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5章 出塞第90章 窮第127章 無題第89章 無題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6章 稅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38章 禹王鼎第115章 羣相制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66章 姚廣孝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21章 無題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66章 姚廣孝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115章 羣相制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0章 窮第76章 老狐狸第117章 無題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9章 無題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64章 三間大瓦房
第33章 錦衣衛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02章 入彀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75章 分化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83章 正式立旗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57章 儒從何來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3章 人間佛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3章 人間佛第88章 自信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63章 義薄雲天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84章 開講第115章 羣相制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6章 老狐狸第121章 無題第7章 帝王之學第115章 羣相制第58章 孔子非儒第55章 出塞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21章 東拉西扯第67章 儒教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5章 出塞第90章 窮第127章 無題第89章 無題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6章 稅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38章 禹王鼎第115章 羣相制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66章 姚廣孝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21章 無題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66章 姚廣孝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115章 羣相制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0章 窮第76章 老狐狸第117章 無題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9章 無題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64章 三間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