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自信

第88章 自信

聽到朱元璋的話,馬皇后不禁愣了一下。

她正想和朱元璋談談這事兒呢,沒想到他倒先開口了。

當着孩子們的面把事情攤開說也好,免得到時候影響父子兄弟感情。

朱標表情不變,但眼神卻凝重了許多。

不是他防範弟弟,他並不在意弟弟們多學點本領,但他在意父親的態度和目的。

朱棡心臟也猛的跳動了幾下,可能關乎自己的未來,他如何能不關心。

他沒有和大哥搶位置的念頭,但這不妨礙他關心自己的未來利益。

朱棣是在場反應最遲鈍的了,最開始他只以爲,父親是臨時起意才讓哥倆旁聽的。

此時也明白過來,父親是有別的想法。

很可能關乎自己的未來。

歷朝歷代如何安置親王,都是一大難題,大明自然也不例外。

那麼自己的父親,將會採用什麼樣的制度呢。

很可能今天就要有結果了。

看着面色異常的四人,朱元璋說道:

“我之前一直在思考,對皇室宗親採用何種制度。”

“最初我想的是,將皇子中的佼佼者封到邊疆做塞王,替大明鎮守邊疆。”

“所以當時我只教你們用兵打仗,不教你們如何治政。”

聽到這裡,朱標心中一緊。

馬皇后也是有些呼吸不暢,這老東西是真敢想啊。

不過她並沒有出言質問,朱元璋既然這麼說了,那肯定是有別的想法了。

繼續聽下去,看看他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但聽了馬鈺的相關分析才明白,此法短期看對大明有利,長期看乃取禍之道。”

“後來他又談了生產力,認爲朝廷的統治範圍是有極限的。”

“超出極限範圍的就採用了分封制。”

“在有效統治範圍內,往往都是朝廷直轄。”

“所以咱就想,哪裡條件較好但朝廷又管理不便的,就將你們兄弟封過去。”

聽到這裡,馬皇后和朱標的心情就放鬆下來。

不在內部搞分封就行,鞭長莫及之地,愛怎麼封就怎麼封。

同時也明白了,朱元璋爲何忽然讓朱棡、朱棣聽機密課程。

這是準備把他們往國主的方向培養了。

朱棡和朱棣就興奮了,屬於自己的封國啊。

他們怎麼可能不興奮。

朱元璋繼續說道:“後來馬鈺又講了溫寒變,寒冷期北方環境會變差,南方相對要好一點。”

“當時咱就想,往南拓展疆域。”

馬皇后點頭說道:“你們父親和我說過此事,先拿下交趾。”

“讓吳楨督練水師,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打交趾做準備。”

此事朱標早就知道了,所以並沒有什麼表示。

朱棡和朱棣則是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命令背後,還牽扯到如此大的計劃。

朱元璋繼續說道:“我最近專門研究了交趾及以南的情況。”

“發現那裡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莊稼,簡直就是糧倉。”

“不足的地方就是,離中樞太遠了,統治極爲的不便。”

“且那裡環境惡劣蠻夷衆多,想要真正統治這裡,需要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

“這也是歷朝歷代,很少能在那裡建立長期穩固統治的原因。”

“當時咱就產生了一個想法,將你們幾兄弟分封過去。”

“你們就近管理,再有大明的支持,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就能穩定下來。”

“到時候大明就有了一個充足的糧食供應地。”

真的要搞分封,朱棡和朱棣再也無法剋制情緒,臉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了。

馬皇后和朱標也露出笑容,對他們來說,這確實是最好的結果了。

解決了皇親問題,還給大明增加了底蘊。

至於諸侯國會不會脫離控制……考慮這個爲時過早。

就算脫離控制,對大明本土影響也不大。

說到這裡,朱元璋看向朱棡、朱棣哥倆,說道:

“就是那邊條件太過惡劣,咱怕你們不樂意去,埋怨咱處事不公。”

朱棡哪還顧得上矜持,連忙說道:

“爹您多慮了,我們的一切都是您給的,就算是讓我們上刀山下火海都是天經地義。”

“更何況還是給我們封國,若是這都有人心懷埋怨,枉爲人也。”

朱棣也連忙說道:“三哥說的對,這個家您說了算,誰敢有意見。”

說着他忽然撓了撓頭說道:“就是離您和娘太遠,我會想你們的。”

即便是在這嚴肅的時刻,朱元璋依然被他憨厚的樣子給逗笑了:

“哈哈……現在你還知道想爹孃,等長大去了封國可就不好說嘍。”

朱棣頓時急了,就想解釋:“沒有……”

馬皇后摸了摸他的頭,笑道:“傻孩子,你爹逗你呢。”

“你有這個心爹孃就很高興了,如果能將封國打理好,就是對爹孃最大的報答。”

“況且去了封國又不是不能回來了,想爹孃了什麼時候都能回來。”

朱棣憨憨一笑,終於放下心來。

朱標這時終於開口說道:“偏遠之地荒涼艱苦,朝廷要給弟弟們更多的補償才行。”

朱元璋笑道:“是該如此,不過此事現在只是計劃,十年內不會施行。”

“你們切記不可將消息泄露出去,就連其他兄弟都不能告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幾人都鄭重點頭,不用他吩咐,他們也不會亂說的。

又聊了一會兒,三兄弟就一起離開了。

走出大殿外,他們相互看了一眼,同時大笑起來。

他們兄弟之間本來就沒有間隙,大家就算有一些小九九,那也是爲將來的利益打算,屬於人之常情。

而現在分封制確定,連這點小九九都不用打了。

兄弟的感情更加純粹,大家自然也就更開心。

朱標說道:“走走走,到我那裡,咱們兄弟好好聊一聊。”

“表弟之前也講了許多課,你們都漏掉了,正好也一起學一學。”

另外兩人自然不會有意見,當即就往東宮而去。

走到半路,朱棡忽然說道:“二哥那邊怎麼辦?”

朱標笑道:“你二哥跟着表弟,學的東西比我們還多呢,不用擔心他。”

“等過幾天不是要去表弟莊子上游玩嗎,到時候咱們私下見一見就行。”

朱棡一想也是,但同時對二哥也更加羨慕。

自己只是稍稍聽了一些課程,就能有如此大的收穫。

爹孃大哥更是像換了個人一樣。

二哥天天跟着表哥,不敢想他到底學了多少好東西。

不行,得想辦法和表哥多接觸接觸。

一旁的朱棣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裡也同樣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這小子外面憨厚,實則機靈着呢。

坤寧宮,目送三兄弟肩並肩離開,馬皇后心裡非常的開心。

作爲母親,她最擔心的就是兄弟鬩於牆,現在終於可以把心放進肚子裡去了。

朱元璋笑道:“如何?現在不抱怨咱了吧?”

馬皇后笑着走到他身後,伸手給他捏肩:

“是,重八纔是最聰明,考慮最長遠的人,要不然怎麼就你當了天子呢。”

朱元璋骨頭都輕了,笑的嘴巴都歪了:

“哇哈哈……那是,咱做事情,就沒有不靠譜的。”

這時馬皇后說道:“你有那麼多兒子,將來肯定還會有更多。”

“就交趾那點地,恐怕不夠分的啊。” 朱元璋說道:“天下可大着呢,交趾那邊不夠分就西域,西域不夠分就遼東,遼東不夠分就南洋。”

“總之,只要大明兵鋒能到達的地方,只要適合人居住,都可以分。”

“咱現在不擔心兒子多地不夠分,只怕太少地分不完。”

馬皇后忽然說道:“如果地實在太多,功臣也是可以分一分的。”

聞言,朱元璋身軀一震。

馬皇后將手放在他僵硬的肩膀上,說道:

“在國朝之初,勳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但過上幾十年就未必了。”

“爵位越高的勳貴,對朝廷的掣肘就越厲害,將來他們的下場也就越悽慘。”

“不如將功勞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那一批分封到天涯海角。”

“留下的小勳貴,力量弱小不會對朝廷形成掣肘。”

“而且有了分封爲榜樣,小勳貴也會更加忠心任事。”

在朝廷內部當權臣,最後被朝廷清算,那有什麼意思?

還不如好好打拼,立下大功給自己弄個封國。

哪怕再小的封國,那也是國啊,擁有建立宗廟的資格。

馬皇后的手敏銳察覺到,朱元璋的身軀漸漸放鬆下來,再接再厲的道:

“況且接下來咱們要對付孔家,要打擊改良儒學,還要針對東南士紳宗族。”

“每一件事情都牽扯甚廣,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大動盪。”

“我們必須要牢牢的將勳貴與我們捆綁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平息所有動盪完成改造。”

“爲後世子孫留下一個乾淨深厚的家底。”

朱元璋表情微動,顯然後一段說辭打動了他,終於開口說道:

“理是這麼個理,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馬皇后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他沒有直接反對,就說明此事還有得商量。

如此一來,既完成了退功臣消弭隱患,又收買了人心,可謂是一舉多得。

“此事不着急,現在大明還未一統天下,正需要他們效力的時候。”

“等過上一二十年天下真正大定,再考慮此事也不遲。”

——

離開皇宮的馬鈺並不知道,自己走後朱元璋他們說了什麼。

但並不影響他興奮的心情。

其實從講生產力開始一直到現在,他講的所有東西,都是在爲今天做鋪墊。

所幸,這一切都沒有白費。

固執如朱元璋,也被說動了。

那種成就感有多強烈,就別提了。

如果不是場合不合適,他都想仰天長嘯。

而遊說成功,在信心方面,也給了他足夠的底氣。

說實話,前世太過普通,在面對明朝的精英時他總是不自信。

即便每一次與人交鋒時,他都能利用各種信息差佔據優勢,可他依然不自信。

覺得自己就是憑藉着多出來的幾百年見識。

還有就是,覺得別人是君子,在謙讓他。

但今天,自己憑藉着所學的知識,設下一個大局,一點點扭轉朱元璋的想法。

這已經不是信息差和謙讓所能解釋的了。

畢竟這可是朱元璋,史書上明確記載了,‘上善雄辯’。

而且還不是一兩個人這麼說。

各種史書包括個人隨筆,都有此類記載。

如果只是個槓精也就罷了了,關鍵他非常固執,只要是他決定的事情,基本沒有人能勸的動。

而現在,自己不但勸動了他,還是從根本上扭轉了他對某些問題的認知。

這就不是信息差所能解釋的了。

這說明啥?

說明我也是有點真本事的。

之前和人打嘴仗能贏,也不全是僥倖。

這件事情帶給他的信心非常巨大的。

也讓他對自己接下來的計劃,多了很多的信心。

一路回到家,一個人躲在書房裡偷偷樂了許久。

以至於幾位侍女誤以爲他咋了,偷偷去找馬八爺報告。

馬八爺連忙過來察看,發現他一切正常才放下心來。

——

就在馬鈺給朱元璋上過課的第三天,徐達、湯和率領部分北伐大軍凱旋。

依然是朱標率領文武百官去碼頭迎接。

常遇春不顧行動不便,也跟着一起過來迎接。

馬鈺本來是不想湊這個熱鬧的,卻被馬皇后勒令必須來。

常遇春更是親自去他家,將他給拎了出來:

“別的熱鬧你不去湊也就罷了,然天德和湯鼎臣都不是一般人。”

“作爲娘娘的從侄,你必須得去,還得表現的很熱情很尊重,明白嗎?”

“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更要表現的熱情,裝也得裝出來。”

馬鈺略微一想就明白是什麼意思,感激的道:

“謝伯父,是我想的太簡單了。“

常遇春說道:“知道就行,等會兒跟在我身邊,聽我的話行事。”

馬鈺連連點頭。

其實他心裡對徐達這位大明軍方第一人,也是充滿了好奇的。

於是這天一大早,馬鈺就跟隨常遇春一起,先是去皇城門口集合。

即便知道他們關係不一般,但今日見到他們一起出現,羣臣還是感到驚訝。

畢竟救命之恩是救命之恩,政治站隊是政治站隊。

兩者並沒有必然聯繫。

但常遇春以長輩身份,帶着馬鈺來見羣臣,就意味着在政治上他們也已經是一邊的了。

這個信號對羣臣來說,非常重要。

接下來羣臣紛紛上前來問候,自然也沒把馬鈺給落下。

就連李善長,都主動上來和常遇春打招呼,詢問他身體康復情況。

還順便以長輩身份,關心了馬鈺兩句。

馬鈺自然知道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搞政治最忌諱態度上臉。

不管心裡怎麼想的,大庭廣衆之下,最好僞裝的好一點。

所以,他也很乖巧的向李善長行禮。

外表完全看不出兩人曾經有過矛盾。

看着人羣中心的馬鈺,宋濂是心情最複雜的。

本以爲能收個弟子,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能說,時也命也。

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不能收他當弟子,那就好好當同僚吧。

這位別看年幼,在朝中已經擁有不小的勢力。

關鍵是,他對帝后太子都有着強大的影響力。

以後自己有什麼事情,可以嘗試與他交流。

如果雙方能達成一致,相信很多事情會好辦許多。

很快朱標就出現了,羣臣見過禮之後,就簇擁着他前往碼頭。

常遇春作爲太子岳父兼軍方代表,緊隨太子左右,馬鈺自然也跟在他們身邊。

只是讓羣臣側目的是,這一路上太子和馬鈺閒聊居多。

顯然兩人的關係是極爲親密的。

這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評估,這位皇后從侄的地位。

很快就到了碼頭。

他們是提前來的,徐達等人尚未到達。

等了大半個時辰,一排巨大的戰艦,終於出現在江面。

(本章完)

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113章 無題第66章 姚廣孝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17章 無題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3章 無題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93章 人間佛第84章 開講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30章 天命所歸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92章 綁架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67章 儒教第102章 入彀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106章 稅第36章 是非,權衡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06章 稅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5章 羣相制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27章 無題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7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7章 無題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4章 甲骨文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103章 還俗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82章 雷厲風行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15章 羣相制第106章 稅第55章 出塞第113章 無題第30章 天命所歸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75章 分化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81章 無題第89章 無題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15章 雙標第102章 入彀第52章 漢人英雄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104章 趙敏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
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113章 無題第66章 姚廣孝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17章 無題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3章 無題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93章 人間佛第84章 開講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30章 天命所歸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92章 綁架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67章 儒教第102章 入彀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106章 稅第36章 是非,權衡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06章 稅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5章 羣相制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27章 無題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7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7章 無題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4章 甲骨文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103章 還俗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82章 雷厲風行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58章 孔子非儒第115章 羣相制第106章 稅第55章 出塞第113章 無題第30章 天命所歸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75章 分化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81章 無題第89章 無題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15章 雙標第102章 入彀第52章 漢人英雄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104章 趙敏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