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是非,權衡

第36章 是非,權衡

面對馬皇后的質疑,馬鈺不慌不忙的說道:

“賈誼確實沒有直接說過此類的話,但從他的文章是可以看出這層意思的。”

“《新書》裡總共記載了十三篇教書育人的文章,其中兩篇失傳還剩下十一篇。”

“這十一篇無不在告訴世人,教育孩子要有尺度。”

《新書》又名《賈子》,是賈誼作品集。

其中有十三篇,是賈誼闡述教育思想的文章,好幾篇是他爲了教育樑懷王特意編寫的寓言故事。

馬皇后其實並不瞭解這些,畢竟她不可能將所有書都讀一遍。

不過她也不認爲馬鈺會在這種事情上說謊。

她關心的是這些文章到底講了什麼,馬鈺的長輩又是如何得出教育尺度這個結論的。

還有就是尺度要如何確定。

所以她追問道:“你詳細和我說說。”

馬鈺想了想,說道:“我就以其中的《退讓》篇爲例和您說吧。”

“這篇故事講的是……”

樑國大夫宋就在與楚國相鄰的縣當縣令,兩國相鄰的那一片土地,都不約而同的種了瓜。

樑國人辛勤勞作,瓜長的就特別好。

楚國那邊的人偷懶,瓜長的不好。

楚國人就嫉妒了,夜裡派人去破壞樑國的瓜田。

樑國人非常生氣,要去報復。

宋就阻止了大家,說這麼做只會讓仇怨加深,最後釀出更大災禍。

想消弭災禍,就應該採用更好的辦法。

所以不但沒有去報復,還派人偷偷去幫楚國人照顧瓜田。

楚國的瓜也長的非常好。

楚國縣令覺得很奇怪,派人一查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於是就趕緊上報。

楚王聽聞之後非常慚愧,給樑國賠禮道歉,從此兩國交好。

這個故事前世也被選入課本,傳播度非常廣。

說完了整篇故事的大概內容,馬鈺接着問道:

“娘娘以爲這個故事如何?”

馬皇后遲疑了一下,還是給出了內心的真實評價:

“迂腐。”

馬鈺並不意外這個答案,說道:

“是的,迂腐,甚至說有點蠢。”

“如果楚國人不感恩,繼續嘲笑他們怎麼辦?”

“我們甚至可以往深處想,樑國是個小國,會不會是他們害怕被楚國打才選擇這麼做的?”

馬皇后點點頭,她內心也是這般想的。

馬鈺接着問道:“您覺得賈誼是個迂腐的人嗎?”

馬皇后搖頭道:“能寫出過秦論,並強烈要求剷除諸侯王的人,不可能是個迂腐書生。”

馬鈺說道:“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賈誼不迂腐,爲何要寫出這樣一篇迂腐的故事呢?”

他沒有吊胃口,緊接着就說出了答案:

“因爲這篇文章是用來教導樑懷王的。”

“樑懷王當時年幼,心智尚不成熟,連最基本的是非觀念都沒有。”

“所以賈誼纔會先教他簡單的是非對錯,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等他對世界有了正確的認識,再教他權衡利弊的學問。”

“反過來想想,一個小孩子連基本的是非觀念都沒有樹立起來,就先教他權衡之術。”

“那會是什麼後果。”

“大概率會變得多疑、猜忌,嚴重的會不相信人性,甚至性情扭曲。”

“如果這個人是個普通百姓,因爲能力有限很難造成大的破壞。”

“如果他是權貴子弟,乾脆他就是君主本身,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看着陷入沉思的馬皇后,馬鈺最後說道:

“據此長輩得出了一個觀點【先明是非,再教權衡】,是爲教育尺度也。”

先明是非,再教權衡。

馬皇后默默的念着這句話,腦海裡不禁又想起馬鈺曾經說過的另一個理論: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

以孔孟思想爲根本,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然後以管荀思想爲用,學習權衡之道。

想到這裡,她猛的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因爲她想到了自己的幾個孩子,主要是朱標、朱樉和朱棡。

同樣的三兄弟,相似的環境,相似的教育。

爲何朱標就很優秀,朱樉和朱棡性格就有那麼大的缺陷呢?

這是之前她一直都很困惑的問題。

此時,聽完馬鈺的一席話,她終於找到了答案。

也找到了問題所在。

朱元璋特別疼愛孩子,生怕他們吃虧,恨不得將所有知識都塞進他們的腦子裡。

從小不光教他們讀書習武,還教他們人心險惡的道理。

▪ ттkan▪ C〇

區別是,朱標年長一歲多又是太子,夫妻倆尤爲重視他的教育。

很早就爲他請了名師教導,後來更是拜宋濂爲師。

宋濂是大儒,教的是儒家的學問和做人道理。

說起來,因爲教育孩子這事兒,朱元璋沒少和宋濂起衝突。

朱元璋覺得宋濂教的不實用,讓他教點別的。

宋濂覺得自己教的就是聖人之道,堅決不改,除非將他換掉。

朱元璋很生氣,但也無可奈何。

宋濂確實有學問,這一點誰都不能否認。

且文壇第一人的身份,還能幫他們安撫讀書人的心。

關鍵是,這麼多年下來,朱標確實被培養的很好。

以前馬皇后也沒有深究,只覺得自己兒子聰明教育也得當,才如此順利就將他培養成才。

至於另外兩個兒子,或許是生性頑劣,不堪造就吧。

雖然作爲母親,這麼想自己的孩子很不應該,可除此之外她實在找不到答案了

現在她終於知道,自己冤枉那兩個兒子了。

他們享受的教育,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朱標有宋濂教正確的是非觀念,朱樉和朱棡則沒有,他們兩個更多的是受朱元璋的影響。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宋濂堅持己見,朱標會不會也變成朱樉和朱棡那樣?

她已經不敢繼續往下想了。

雖然這麼想很對不起朱元璋,可她認爲這就是問題的答案。

再想想其他的皇子,她的心情就更加沉重。

常妃倒是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覺得馬鈺引經據典說的非常有道理。

已經開始想,自家的兩個弟弟都那麼不成器,大概率就是這個原因。

不行,得好好的教他們,不能讓他們成爲禍害。

馬鈺雖然不知道馬皇后具體在想什麼,但也大致能猜到和皇子們的教育有關。

有一說一,朱元璋的子女成材率是極高的,但出變態的概率也高的離譜。

如果是極個別的,還能說是本性就壞。

這麼大批量的出變態,只有一種可能,教育出了問題。

再想想朱元璋對孟子思想的態度,就不奇怪了。

馬鈺提出教育尺度問題,就是希望能在這方面做出改變。

不求每一個都能成爲賢王,起碼不要出那麼多變態。

這也算是他能爲百姓做的爲數不多的貢獻了。 過了許久,馬皇后才清醒過來,說道:

“鈺兒,今日你這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啊。”

馬鈺謙虛的道:“不過是一家之言,能對姑姑有所幫助就好。”

馬皇后說道:“太有幫助了……你說想自己學習的事情,我同意了。”

馬鈺笑道:“謝姑姑體諒……不過,能讓馬燁去大本堂跟着學習嗎?”

馬皇后非常高興,沒有任何猶豫的道:

“可以,你能這般爲他着想我很高興,讓他跟着你是個正確的決定。”

馬鈺忽然失落的道:“那也是他真的將我當大哥了,對我很是尊重。”

“我在這個世界別無親人,好不容易多出個兄弟,自然要多照顧一些。”

馬皇后安撫道:“可憐的孩子,別傷心了,有了姑姑你就重新擁有了家。”

一旁的常妃也是鼻子一酸,她很早就沒了母親,很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心中對馬鈺不禁升起了同情。

兩人姑侄情深了一會兒,才重新討論起教育尺度的問題。

馬皇后將朱元璋教育皇子的方法,淺淺的說了一些。

馬鈺聽的是連連搖頭,果然如之前猜測的那般,朱元璋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哪有孩子還沒學會吃奶,就直接讓他吃麻辣火鍋的?

不出問題才見鬼了。

有了他的支持,馬皇后也更加堅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教育方式必須得改。

之後她也沒有再多停留,帶着常妃返回皇宮。

將他們送走後,馬鈺先是重新認識了馬皇后帶來的人。

然後將所有僕人都喊過來,給大家重新分了組,明確了每個人負責的工作。

誰的工作出錯了,不光自己受罰,每個小組的負責人也會受罰。

雖然他沒有管理過這麼大的班子,可責任到個人,賞罰分明的道理還是懂的。

還調高了每個人的例錢,在原有的基礎上翻了三倍。

還規定,如果全年不犯錯,可以額外多拿一個月的例錢。

之所以漲這麼多,是因爲原來的例錢太少了。

倒不能怪馬皇后吝嗇,戰亂年代能活下來就不錯了,不能要求太高。

現在他想收買人心,自然要漲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漲薪大家自然高興,對馬鈺的認同感提升了一大截。

之後他帶着人,將馬皇后送的書籍全部擺放在書架上。

四大車看起來很多,其實也就一百六十部。

沒辦法,古代的書籍字比較大,一部史記就有幾十冊之多,高高的一大摞子。

別的史書也不遑多讓。

這四大車一大半都是各類史書。

剩下一小半,是經史子集一類的書籍。

其中就有墨子等市面上幾乎買不到的書籍。

將所有書籍分門別類擺好,馬鈺也非常高興。

以後有事兒幹了。

馬燁是最高興的,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書。

甚至可以說,聽都沒聽過。

“大哥,以後這些書我都能看嗎?”

馬鈺點頭道:“可以,不過要愛惜。”

馬燁連忙點頭:“我一定會小心的。”

看着他認真的樣子,馬鈺心下莞爾,道:

“過幾日陛下會開館供太子讀書,我已經和姑姑說好了,到時候你也去跟着學。”

馬燁驚喜的道:“我,真的可以嗎?”

馬鈺笑道:“我還能騙你不成。”

“那裡都是權貴子弟,你去了可能會被人輕視,做好心理準備。”

“不過也不用怕他們,誰真敢明着欺負你就和我說,看我不收拾他們。”

馬燁眼眶頓時溼潤了,重重點頭:“我知道了,我不會給大哥丟臉的。”

馬鈺摸了摸他的頭,心中也非常感慨。

這孩子也是個苦命人。

小時候家裡日子還算過得去,甚至還能讓他讀書。

前兩年一場兵災,家裡人死了七七八八,全靠宗族救濟才活了下來。

當然,主要是靠馬八爺照顧。

馬八爺其實也差不多,一家十一口死的就剩三個。

其中一個兒子被砍了一刀裝死才僥倖活命,但也落下病根身體很差。

或許是體會到了失去親人的痛苦,馬八爺纔會對失去家人的馬燁非常照顧。

但宗族也不是淨土,內部欺凌也是常態。

他們老的老小的小,還有個傷病號,在宗族內部也屬於最底層。

之前馬皇后已經明確拒絕給親族封官,如果不是日子實在太難過,他也不會冒險帶着馬鈺來應天。

沒那個膽子離開家鄉。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出遠門本就危險。

更何況他是個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鄉的老頭,馬燁才只有十歲(虛歲)。

一個不小心人就消失了。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他們一老一少能活着到應天,是有多難。

這也是爲何被利用被嚇破膽之後,馬八爺依然選擇留下的原因。

回家鄉雖然不至於活不下去,但日子也同樣不好過。

還不如拼一把。

這些情況,也都是這幾天,馬鈺才從馬燁和馬八爺嘴裡瞭解的。

對於之前留下兩人的決定,他也非常慶幸。

但隨着對這個時代瞭解加深,他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

馬八爺他們可憐,然而更可悲的是,他們已經是幸運兒了。

大多數人活的還不如他們。

這就是亂世。

從這個角度來看,朱元璋終結亂世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如果沒有後續那一系列的弊政,他的歷史地位能有多高簡直不敢想。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他的答卷並不好看,大明也沒有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只希望自己的到來,能有所改變吧。

他不是聖人,前世也只是個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慾望。

然而他也有自己的底線。

這個時代的下限,比他的底線還要低無數倍。

他做不到視若無睹。

我沒打算成爲聖人,也做不到視死如歸。

只希望力所能及的帶來一些改變,讓更多人活的像個人。

這要求不算高吧。

他心中默默的想道。

(本章完)

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84章 開講第22章 暴露第76章 老狐狸第89章 無題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33章 錦衣衛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38章 禹王鼎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6章 姚廣孝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03章 還俗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86章 觸及皇權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4章 甲骨文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75章 分化第66章 姚廣孝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7章 儒教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29章 夠狠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115章 羣相制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7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1章 無題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89章 無題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28章 鼎第116章 拿捏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17章 無題第108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7章 帝王之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7章 無題第129章 夠狠第102章 入彀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129章 夠狠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28章 鼎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55章 出塞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96章 死意第67章 儒教第96章 死意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4章 潑天大功
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84章 開講第22章 暴露第76章 老狐狸第89章 無題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33章 錦衣衛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38章 禹王鼎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6章 姚廣孝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03章 還俗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86章 觸及皇權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4章 甲骨文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75章 分化第66章 姚廣孝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7章 儒教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29章 夠狠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115章 羣相制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7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1章 無題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89章 無題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28章 鼎第116章 拿捏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17章 無題第108章 無題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7章 帝王之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7章 無題第129章 夠狠第102章 入彀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129章 夠狠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67章 儒教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28章 鼎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55章 出塞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96章 死意第67章 儒教第96章 死意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4章 潑天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