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出塞

第55章 出塞

正在福建的李文忠接到軍令,也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乘船前往北平。

一路上也在思考,要如何應對這一戰。

只是他這次只是副將,真正做主的還得是常遇春。

這又讓他不得不思考,常遇春會作何選擇。

最終他制定了上中下三策,到時候看常遇春選哪個吧。

一路到達北平,在中軍大帳見到了常遇春。

一見面常遇春就大笑道:“哈哈,思本你終於到了。”

思本是李文忠的字,長輩、關係親近之人,多以此稱呼他。

李文忠行禮道:“累將軍久等,文忠之過也。”

“你就是禮多。”常遇春說着,就拉着他來到軍用地圖前:

“你向來足智多謀,對當前局勢,可有良策?”

李文忠頓了一下,說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將軍參考。”

常遇春說道:“哦,說說都有什麼。”

李文忠回道:“上策據城而守……”

常遇春都不等他說完,直接打斷道:“中策呢?”

李文忠毫不意外,繼續說道:“中策可誘敵深入,圍而殲之。”

“元朝連戰連敗,急需一場大勝鼓舞人心。”

“若我們露出破綻,他們必定會窮追猛打,我們可於險地設伏圍殲。”

但如果敵人不上當,那勞師動衆最後毫無所獲,還有可能會被人笑話。

常遇春摸了摸下巴,道:“有點意思,下策呢。”

李文忠臉色一凝,沉聲說道:“下策……出塞。”

“砰……”常遇春一拍桌子,大聲道:

“哈哈,英雄所見略同,我也以爲當主動出擊。”

“憑什麼每次都是他蒙古人入關打我們,今日也叫他們知道,我大漢兒郎也可出塞打他們。”

李文忠心道,果然。

在自己來之前,他就已經想好要主動出擊了,方纔不過是試探自己的態度罷了。

常遇春用兵就四個字,簡單粗暴。

前年討論北伐計劃的時候,就因此被皇帝批評。

這次讓自己來輔佐他鎮守北平,大概率也是怕他輕敵冒進。

但李文忠想說的是,舅舅,我也想當霍去病啊。

之所以拿出上中下三策,不過是不想搶了主帥的風頭,同時也是試探常遇春的態度。

萬一他沒有冒進的想法呢。

事實證明,常遇春就是常遇春。

主帥和副帥都想出塞,那就剩下一件事情了,如何出塞。

兩人的目的很簡單,攻破元上都。

元朝施行的是兩都制,上都和大都。

元順帝從大都逃走後,就是去了上都,在這裡指揮元軍與明軍作戰的。

常遇春和李文忠一致決定,此行的戰略目標,攻克上都。

兩都直線距離兩百多裡。

但中間隔着燕山山脈,天險重重。

元朝在燕山山脈中間,也就是古北口修築了四條通道,西邊三條在燕山外側的察罕腦兒交匯。

也就是說,燕山外側的草原族羣,只需要把守兩個關口就可以了。

而中原王朝想在燕山內側設防,就需要同時防守四個關口。

兵力就被分散了。

原本的歷史上,滿清繞道古北口進攻大明,最後還成功了,就是這個原因。

由此可見,當初蒙元修築這四條通道的時候,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元順帝也是熟知這一點的,派了北元丞相也速,統率重兵鎮守古北口外的重鎮大寧。

而大寧的後方全寧,就是北元的糧草中轉地。

也就是說,大寧可以隨時獲得後方的援助。

明軍想要正面攻破這裡,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可能。

李文忠雖然決定要出塞,可是對如何攻克大寧,卻沒有太好的辦法。

哪知,常遇春卻大笑道:“爲何要正面打大寧,將它繞過去不就行了。”

李文忠大驚:“不可,大寧可輕易截斷我們的後路,屆時我們就成無根浮萍了。”

常遇春說道:“你先聽我說完全部計劃……”

“這次我們出兵,只攜帶十天口糧,不要任何後勤。”

“先佯攻大寧,吸引北元的注意力。”

“然後你率領步兵繼續佯攻,我率領騎兵奔襲錦州,打他們個出其不意。”

“錦州守將江文清乃無能之輩,必不能擋我,可一戰而下。”

“然後你再率軍東進,做出與我匯合攻打遼東的態勢。”

“元軍定然以爲,我們這次的目標是遼東納哈出。”

“大寧和全寧方向的防守會鬆懈下來。”

“然後我再率領騎兵奔襲全寧,拿下這座北元糧倉。”

“而你帶領步兵走到半路,就改道北上,去全寧與我匯合。”

“到時候我們獲得了補給,就不怕後路被截了。”

“反倒是大寧,失去了後方的補給成了孤城。”

“我們再回師從背後將其拿下……”

“如此一來,燕山外圍的北元勢力可一掃而空。”

“然後我們再出兵攻打上都……”

這個計劃用激進二字已經不能形容,堪稱另類版本的破釜沉舟。

但凡有任何失誤,他們這一路大軍就要全部折在關外。

即便李文忠已經做好了冒險的準備,可聽完他的全部計劃,依然驚的冷汗直流。

說完自己的計劃,常遇春目光盯着李文忠,帶着挑釁的語氣問道:

“思本,敢不敢與我博上一博。”

李文忠自然知道他在故意激將,但……

去踏釀的。

你常遇春敢,我李文忠就是懦夫不成。

“好,我就陪大將軍賭上一把。”

“贏了你我就是大明的衛霍、李靖,輸了咱們一起遺臭萬年。”

常遇春大笑道:“哈哈,還是思本痛快。”

若是換成徐達,是絕對不會同意這個策略的。

之後兩人開始調兵遣將,爲這一戰做準備。

這一戰是絕對不能輸的,否則數萬大軍葬送關外,北平空虛必然爲北元所得。

屆時北元以及其他各路分裂勢力,都會士氣高漲。

整個一統的局勢都有可能被逆轉。

所以兩人戰略上雖然冒進,戰術上卻非常的小心。

將各項準備都儘可能做到周全。

最後篩選出一萬精銳騎兵和八萬步兵,各攜帶十天口糧,出古北口進入燕山山脈。

鎮守大寧的也速得知消息,非常的不屑。

攜帶十天口糧,就敢硬碰我大寧防線?

看我怎麼給你們一個教訓。

他甚至已經做好周密計劃,先防守消耗明軍的口糧。

等明軍糧盡撤軍的時候,他再銜尾追擊。

運氣好不但能擊潰常遇春和李文忠,還有機會出古北口攻打北平。

到時候,什麼王保保、什麼納哈出、什麼江文清,都得看老子臉色行事。

然後他特意派使者,給各路將領傳遞消息。

常遇春和李文忠打過來了,你們小心戒備。

名義上是提醒大家小心,實則是告訴大家,看我表演。 事實上,北平到處都是眼線,就算他不這麼做,其他各路大軍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明軍要打大寧?

遼東的納哈出和錦州的江文清都鬆了口氣,不是打我們就好。

然後該幹啥幹啥。

不過他們也沒有真的掉以輕心,還是加強了遼西走廊這條正面防線。

只要防住這條走廊,明軍就打不進來。

然而,就在明軍攻打大寧的第四天。

常遇春率領八千騎兵,繞過大淩河出現在了江文清側面,對他發動了襲擊。

江文清猝不及防被打的大敗,只能帶着殘兵退守錦州城。

事實上,四天奔襲五百里,即便一人三馬,明軍也已經人疲馬乏無力再戰。

常遇春也沒有繼續追擊,轉頭攻下一座小城進行休整。

明軍出現在錦州的消息,被以最快的速度傳了出去。

納哈出大驚,連忙抽調軍隊準備迎戰。

再說另一邊,也速還在做着名將的美夢。

然而第三天他突然發現明軍不見了。

連忙派人打探,發現明軍大部隊正一路向東而去。

這讓他非常疑惑,什麼意思?

你不撤回古北口,往東跑是做啥?

他試圖派人追擊,但被李文忠以誘敵之計打了個埋伏,三千追擊的騎兵全軍覆沒。

這一下徹底老實了,不敢再隨便亂動。

但他依然非常疑惑,搞不懂明軍爲什麼往東走。

不管你有什麼計劃,放着大寧不打,就不怕我堵住你們的後路嗎?

就在他疑惑的時候,又過了兩天,一個加急軍報從錦州傳來。

常遇春奇襲錦州,江文清沒有防備被打敗,現在退守錦州城苟延殘喘。

也速先是大驚,常遇春不是在我這嗎,怎麼跑錦州去了。

但馬上就明白,這幾天和自己對線的是李文忠,常遇春率領騎兵突襲錦州去了。

到了這會兒,他也猜到爲何明軍會突然往東走了。

肯定是和常遇春會師去了。

好高明的聲東擊西之計啊。

然後……自然是看笑話啊,難道還要讓我去救助納哈出不成?

元軍內部矛盾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不只是也速想看納哈出的笑話,鎮守全寧的守將也是同樣的想法。

然後他們就被常遇春突襲了。

常遇春在錦州休整兩天,然後四處出擊,打的元軍不敢露頭。

之後他留下一千騎兵四處活動,嚇唬江文清。

他自己則率領七千主力,人銜枚馬裹蹄,五天時間奔襲七百里,出現在了全寧。

在暗處躲藏休整一日後,趁着夜色發動突襲。

全寧守軍毫無防備,輕易就被擊潰。

北元的物資中轉站就這麼落入了明軍手裡。

因爲常遇春的進攻太過迅猛,元軍敗的太快,以至於他們都沒來得及焚燬這裡的糧草軍需。

兩日後李文忠也帶領步兵趕來會師。

看着堆積如山的糧食和各種軍需物資,李文忠大喜。

計劃成功了。

如此冒險的計劃,要說他沒有心裡壓力,那就是騙人的。

只是作爲統帥,他能很好的掩飾自己的情緒,在外面始終表現的胸有成竹。

現在最關鍵的一步完成,他心中的石頭終於放下。

就算接下來的戰事不順利,有了這些糧草,他們也能打持久戰。

但常遇春自然不會如此被動,等着別人來打他們。

在將全寧的防守任務交給李文忠之後,再次率軍攻打大寧。

只要拿下這裡,就能打通前往古北口的道路,明軍將進退自如。

也速得知全寧失守,也是大驚失色。

如果此事再有一支明軍從古北口發動進攻,那他就成了被夾在中間的肥肉。

關鍵是,大寧作爲前線,囤積的糧草並不多。

平時都是定期從全寧運糧過來。

現在全寧丟失,他就失去了糧草補給,就算想固守待援都做不到。

他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決定趁現在糧草充足士氣也比較高,主動出擊試圖奪回全寧。

然後就和常遇春率領的軍隊遭遇了。

常遇春那自然是大喜過望,立即下令全軍衝鋒。

也速也沒想到會在這裡遭遇明軍,只得倉促迎戰。

兩軍交戰半日元軍大敗,也速在親衛的簇擁下逃往遼東。

常遇春留下一隊人馬打掃戰場,自己帶人奔襲大寧。

當大寧守軍得知也速戰敗的消息,士氣全無開城投降。

至此,常遇春通過聲東擊西再擊東的策略,一舉拿下了大寧和全寧這兩座關鍵要塞。

從此明軍掌握了出塞的主動權。

但這還不算完,常遇春留下一部人馬防守大寧。

自己再次帶領騎兵,用三天時間奔襲五百里,來到了大興州。

李文忠提出了一個建議:“大興州元軍得知大寧、全寧失守的消息,必然會逃往上都與元帝匯合,我們可在其撤退的路上設伏。”

常遇春自然沒有意見,於是命李文忠帶人前去埋伏,他自己從正面嚇唬元軍。

鎮守大興州的元軍將領脫火赤沒想到,明軍來回奔襲將近兩千裡,竟然還有餘力來埋伏他們。

壓根就沒有任何準備。

而且他本人也是個酒鬼,逃跑路上也不忘喝酒。

酩酊大醉之下,帶着部下一頭扎進了包圍圈,不但連累全軍覆沒,自己也成了刀下鬼。

拿下大興州,燕山山脈再無成建制的元軍部隊。

這也意味着,在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的四百六十一年後,漢人再次奪回了對燕山山脈的控制權。

但常遇春和李文忠依然沒有罷兵的想法。

他們此行的目的,可不只是爲了奪回燕雲十六州,還要攻破上都,徹底擊碎蒙元的復國夢。

此時他們離元上都只有三百里,中間只隔着一道關卡,新開嶺。

略作休整之後,兩人再次率軍直奔元上都。

新開嶺守將晃火帖木兒不肯歸降,常遇春大怒親自上陣,當場將其斬殺。

新開嶺被攻破。

前往元大都的道路再無阻礙。

常遇春和李文忠毫不停歇,再次率軍突襲。

事實上這次已經算不上突襲了,元軍也早就知道了他們的目的。

然而已經被嚇破膽的元順帝,再次丟下滿朝公卿棄城而逃。

士氣低落的元軍根本就無心守城,元上都當日就被攻克。

隨後常遇春下令大索全城,將蒙古勳貴盡皆斬殺祭旗,只有一萬多普通百姓得以活命。

元上都陷落的消息傳出後,元朝各軍本就不高的士氣更加低落。

還在山西堅守的王保保,心中最後那口氣也泄掉了。

面對徐達的進攻,他選擇了退走。

山西收復。

只是王保保撤退的時候太過倉促,自己的親妹妹觀音奴都沒來得及帶走,被徐達俘虜。

隨後被連同其他戰利品一起送往應天。

——

時間線往回拉。

正在應天大搞建設的朱元璋,聽說常遇春和李文忠僅帶了十天口糧,就出了古北口。

臉色大變。

(本章完)

第14章 甲骨文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102章 入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27章 無題第89章 無題第55章 出塞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2章 漢人英雄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7章 儒教第102章 入彀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1章 無題第115章 羣相制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13章 那我問你第88章 自信第7章 帝王之學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03章 還俗第76章 老狐狸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63章 義薄雲天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84章 開講第22章 暴露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04章 趙敏第28章 鼎第103章 還俗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7章 帝王之學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4章 甲骨文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8章 孔子非儒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127章 無題第40章 中二少年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55章 出塞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76章 老狐狸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5章 羣相制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121章 無題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86章 觸及皇權第75章 分化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15章 羣相制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71章 千頭萬緒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66章 姚廣孝
第14章 甲骨文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102章 入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27章 無題第89章 無題第55章 出塞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52章 漢人英雄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7章 儒教第102章 入彀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1章 無題第115章 羣相制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13章 那我問你第88章 自信第7章 帝王之學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03章 還俗第76章 老狐狸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63章 義薄雲天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84章 開講第22章 暴露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04章 趙敏第28章 鼎第103章 還俗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7章 帝王之學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4章 甲骨文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8章 孔子非儒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127章 無題第40章 中二少年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55章 出塞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76章 老狐狸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5章 羣相制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121章 無題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86章 觸及皇權第75章 分化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15章 羣相制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71章 千頭萬緒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66章 姚廣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