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

朱元璋和馬皇后誇讚自家好大兒的時候,朱標也出宮來到了馬鈺家裡。

從管家那裡得知馬鈺在學堂,就自己找了過去。

隨着馬家學堂名聲逐漸打開,越來越多的人想找馬鈺學習。

即便他嚴格限制了招生標準,目前跟隨他學習的人,依然超過了四十個。

爲此他不得不將自家的一個偏院,改造成了專門的學堂。

他將這些學生按照年齡分成了三個班。

十二歲以下的是一個班,十二到十八歲是一個班,十八歲以上是一個班。

目前三個班採用的教材,其實是一樣的。

區別是進度不一樣。

十二歲以下的年齡小,處在打基礎階段,進度也最慢。

十八歲以上的,之前已經讀過書有一定基礎,進度是最快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大家的格物思維很差。

說的簡單點就是,對於現實存在的自然現象,缺乏敏感度。

說的再簡單點,不喜歡問爲什麼。

東西爲什麼會掉下來,而不是飛到天上去?

他們會理所當然的回答,這是天地規律,生來便是如此。

年齡越大的人,這種認識就越根深蒂固。

馬鈺就決定,打破他們的這種思維。

所以他時不時的,就會講解一些簡單的物理化學現象。

比如油鍋撈錢,是利用醋比油重的原理。

順勢引出密度的概念。

同樣重量,體積更小的密度大,比如黃金比銀、銅、鐵的密度大。

然後再把現實裡常見的密度差造成的現象,告訴大家。

偶爾還會給大家留家庭作業。

比如尋找兩種密度不同的物品云云。

這種生動的教學,對學生們來說猶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這些常見的東西里面,竟然包含着如此大的學問。

對這些學問最感興趣,也最有天賦的,是周王朱橚。

馬鈺絲毫不覺得奇怪。

天賦這東西是真的存在的,有些人就是對某些事情感興趣,且一學就會。

原本世界已經證明,朱橚對格物學有興趣,也有天賦。

只不過那時的華夏沉迷於學術研究,將理科學問斥之爲不入流的小道。

朱橚只能將自己的愛好和天賦,用在了對植物學和醫學的研究上。

這一世有馬鈺引導,他的天賦迅速兌現。

不過馬鈺並沒有着急教他更多的理科知識,先打基礎再說,過上幾年再教別的。

而且只教一個人太過不方便,趁這個時間再多發掘幾個擁有理科天賦的人。

到時候一起教,他們也能互相討論。

還有個原因是,他也沒想好具體該怎麼教。

不過也確實不用着急,朱橚年齡還小,有時間培養。

今天馬鈺給他們講的是三棱鏡的分光原理。

“你們知道雨後爲什麼會出現彩虹嗎?”

衆學生都搖頭表示不知道,臉上卻露出期待的表情。

又要講新的自然現象了。

門外朱標恰好聽到這個問題,不禁停下腳步,他也想知道什麼原理。

“我再問你們一個問題,太陽光是什麼顏色的?”

這次學生齊聲回答:“白色。”

馬鈺沒有說是對還是錯,而是道:“好,現在我們來做個實驗。”

接着他先是在黑板上貼了一張白紙,然後拿出一個水晶打磨而成的三棱鏡來到門口。

正準備找找角度對光,卻見到朱標就站在門外。

他並沒有感到驚訝,只是點頭示意,然後就開始對光。

朱標不以爲忤,反倒很感興趣的看着他的操作。

教室內的同學們,也同樣好奇的看着他。

馬鈺調整了幾下角度,將三棱鏡反射的光線投放到白紙上。

所有人都震驚的發現,光線不是白的,而是分成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朱標也露出驚訝之色,白色的光怎麼變成七種顏色了?

馬鈺看着衆人的表情,心下得意的一笑。

等衆人都看看清楚了這種現象,他纔拿着三棱鏡回到教室,說道:

“這其實和彩虹的形成原理是一樣的,格物學上稱之爲色散現象。”

“太陽光的白色,並不是單一色,而是七種色光混合而形成的混合色。”

朱橚大聲說道:“不同顏料混合,可以變成其它顏色,原理是不是一樣的?”

馬鈺讚許的道:“聰明,兩個不同的色光,也可以合成第三種色光。”

其他同學也恍然大悟,之前馬鈺和他們說過顏料混合變色的原理。

現在將兩者類比,大家頓時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朱標很是欣慰,老五腦子就是靈活啊,難怪表弟一直說他有天分。

馬鈺接着說道:“彩虹就是通過折射原理,將白光重新分散成單一顏色的色光。”

“它利用的是,不同的色光的折射率是不一樣的。”

“……”

“之前我們講過折射,光進入三棱鏡會形成一次折射。”

“光穿過三棱鏡,重新進入空氣,會形成二次折射……”

“通過兩次折射,將混合光重新分散成七道單一色光,就是剛纔你們看到的情況。”

“雨後彩虹也是一樣。”

“下雨的時候,空氣中會瀰漫着很多微小的水珠。”

“光透過水珠再進入空氣,就形成了二次折射……”

“其原理和三棱鏡分光是一樣的。”

“不只是雨後,瀑布旁邊也很容易形成彩虹。”

馬鈺已經儘可能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講解其中的原理,但依然有很多人聽的迷迷糊糊。

對此他也沒有失望,如果普及理科那麼容易,人類早就衝出地球征服銀河系了。

他現在就相當於是在荒漠裡開闢綠洲,起步是最難的。

等到綠洲有了雛形,他才能輕鬆一些。

這時謝鉦舉手提問道:“馬大哥,不是我想質疑您,而是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啊?”

此言一出,教室瞬間安靜下來。

然後湯澧、吳高等人紛紛出聲呵斥。

謝鉦察覺到自己的話有問題,連忙解釋:

“不是……我是想問,這些知識如何在實際中應用。”

湯澧等人的臉色這纔好轉,但依然斥責道:

“馬大哥教的東西自然有用,你不要總是質疑。”

馬鈺擺擺手,等衆人都安靜下來,才說道:

“謝鉦這個問題問的好。”

湯澧等人都有些詫異,他都這樣詆譭你了,你還表揚他?

謝鉦也覺得有些不敢相信。

馬鈺含笑道:“我不是故意說反話,是真的覺得你問的好。”

“我一直在強調,遇到事情不要總覺得理所應當,要先問問爲什麼。”

“我們學習知識也是有目的的,學之前問一問有什麼用,是非常正常也是應該的。”衆人有的不以爲然,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深受感觸。

門外的朱標也同樣露出深思之色,做學問又何嘗不是如此。

以前誰都能對聖賢之學提出疑問,即便是學派內部也充斥着各種聲音。

那會兒的學術氛圍是真的活潑。

慢慢孔子的話就變成了唯一真理。

最終儒家走向宗教化,好好的學問反倒成了社會發展的阻礙。

爲政也一樣要容得下不同聲音,否則就會變成一言堂。

但是人都會出錯,不允許別人發聲,最終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馬鈺並不知道,自己給學生啓智的話,竟然讓朱標想到了這麼多。

此時對於部分學生們的反應,他有些無奈。

想要改變他們固有的思維模式,不是三兩句話就能完成的啊。

不過還好,有部分學生開始習慣問‘爲什麼’,否則也不會有謝鉦的提問了。

這就說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接着他又說道:“現在我來說一下謝鉦的問題。”

“用算學做類比,如果只告訴你1234,卻不告訴你1+1=2,你也會覺得這東西用處好像不大。”

“現在我給你們講的這些東西,是格物學最基礎的東西。”

“相當於是在告訴你們,什麼是1234。”

“你們之所以想不到它有什麼用處,是因爲我還沒告訴你們運算的方法。”

這個類比比較淺顯,大家一聽就懂,都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同時也都充滿了好奇。

最基礎的東西就如此神奇,進階知識該多精妙,簡直不敢想啊。

馬鈺想想,覺得還是該給他們說一些實際應用。

這樣才能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於是說道:

“給你們出個問題,這裡有一個黃金打造的精美器具,就是皇冠吧。”

“如何在不破壞它的情況下,確定工匠有沒有以次充好,比如在內部使用同等重量的黃銅。”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道:

“提醒你們一下,可以用密度原理。”

密度?衆人都先入了沉思,卻始終不得要領。

皇冠?以次充好?朱標也饒有興趣的思考起來,然而也一樣沒有什麼頭緒。

馬鈺有些失望,正準備揭曉答案的時候,就見朱橚高興的道:

“我知道了,重量相等的情況下,密度大的體積更小。”

“找一塊同樣重量的黃金,測量一下他們的體積是否相同,就知道有沒有弄假了。”

衆人一想還真是,都不禁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這讓朱橚更加高興。

朱標也連連點頭,老五果然有天分啊。

哪知,馬鈺卻笑道:“問題來了,金塊的體積好測量,皇冠的體積怎麼測量?”

啊?衆人都愣了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

皇冠的製作非常複雜,又是金絲編織,又是各種鏤空結構,好像沒辦法測量體積啊。

就在衆人爲難的時候,謝鉦舉手說道:

“可以把皇冠和金塊放進水裡,看排出來的水量多少。”

“如果水量相等,就說明皇冠沒問題,反之就說明有問題。”

馬鈺非常的欣慰,這就是爲何他要多培養幾個學生的原因。

一人計短,多人計長。

很多時候,有些難題大家商量着就找到答案了。

“大家覺得這個辦法是否可行?”

衆人自然知道排水量和體積的關係,都紛紛點頭表示可行。

馬鈺接着說道:“看,這就是我教你們的那些知識的用處。”

“但我更想告訴你們的是,這就是敢於提問的意義。”

“以後有什麼疑問,要敢於提出來。”

“尤其是在學堂,更要敢於提問。”

“不要怕別人嘲笑,學堂本就是學習知識的地方。”

“不會不丟人,不會又不願意問纔是真正丟人的事情。”

“反過來說,如果你代表權威的時候,也要允許別人提出疑問。”

“這就叫,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又趁機講了一通道理,馬鈺終於結束了今天的講課。

同學們也都非常開心,覺得今天收穫甚多。

回主院的路上,朱標讚歎的道:

“真是精彩啊,難怪大家都喜歡跟着你學習。”

“也難怪聽過你講課的人,都那麼喜歡你。”

馬鈺笑道:“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我不過是把他們當做朋友罷了。”

朱標嘆道:“把學生當成朋友,這份胸襟氣度,就已經超過大多數人了。”

馬鈺搖搖頭,說道:“我可沒你說的那麼好,我確實把他們當做朋友。”

“但老師就是老師,他們對我必須要有足夠的尊重。”

“誰要是敢直接喊我的名字試試,我打不死他。”

朱標說道:“這種人確實該打,無規矩不成方圓,當朋友和守規矩並不衝突。”

接着兩人又聊起了教育子弟的事情。

主要是馬鈺說,朱標聽。

見朱標不停點頭,馬鈺心中一動,半開玩笑的道:

“你和常姐姐的第一個兒子,送給我當弟子如何?繼承我政治學的衣鉢。”

朱標大笑道:“哈哈,那感情好,我也正有此意。”

“之前還在發愁怎麼開口,現在你自己主動送上門了。”

馬鈺意味深長的道:“你就不怕我把他教成你不喜歡的樣子?”

朱標輕笑道:“我和我爹,不論是性格還是對政治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可我依然是太子。”

馬鈺也不禁讚道:“雖然我對陛下有諸多意見,但在這一點上,他超過了大多數的帝王。”

一句‘類我’或者‘不類我’,釀出了多少悲劇。

朱元璋算是少有的,明知道太子與自己的性情完全不一樣,卻依然堅定讓其當太子的皇帝。

甚至把‘你當了皇帝想怎麼着都行,現在我是皇帝’之類的話,掛在嘴邊。

只可惜,老天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

他悉心培養的太子英年早逝,直接改變了大明的歷史走向。

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這一世,必須要避免這個悲劇的發生。

鄭良琦一直想從自己這裡學一些醫術,只是因爲‘誤診’的事情,不好意思開口求教。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也可以給他講一些基礎的生物學知識了。

從現在就開始着手研究,二十年後醫術應該會有質的發展。

不信救不了朱標。

對了,還有自己未來的弟子朱雄英。

他是怎麼死的來着。

史書上好像沒說,但有人說是天花。

雖然是天花的可能性幾乎爲零,但……順手把天花解決了,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回頭就把牛痘拿出來,給世人來一點小小的生物學震撼。

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3章 那我問你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27章 無題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7章 無題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10章 魷魚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8章 無題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89章 無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6章 姚廣孝第36章 是非,權衡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71章 千頭萬緒第66章 姚廣孝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06章 稅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10章 魷魚第7章 帝王之學第66章 姚廣孝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92章 綁架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36章 是非,權衡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36章 是非,權衡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08章 無題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02章 入彀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129章 夠狠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04章 趙敏第19章 沒頭蒼蠅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5章 雙標第85章 狠狠輸出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28章 鼎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2章 綁架第19章 沒頭蒼蠅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9章 沒頭蒼蠅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01章 三表法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65章 儒家病了第21章 東拉西扯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7章 儒教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63章 義薄雲天第101章 三表法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
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3章 那我問你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27章 無題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7章 無題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10章 魷魚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8章 無題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89章 無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6章 姚廣孝第36章 是非,權衡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71章 千頭萬緒第66章 姚廣孝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06章 稅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10章 魷魚第7章 帝王之學第66章 姚廣孝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92章 綁架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36章 是非,權衡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36章 是非,權衡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08章 無題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02章 入彀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129章 夠狠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04章 趙敏第19章 沒頭蒼蠅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5章 雙標第85章 狠狠輸出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28章 鼎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2章 綁架第19章 沒頭蒼蠅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9章 沒頭蒼蠅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01章 三表法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47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第65章 儒家病了第21章 東拉西扯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7章 儒教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63章 義薄雲天第101章 三表法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