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斬殺加騰尹一、久田健等一衆忍者之後,石飛揚的目光仿若兩道寒芒,如閃電般銳利,瞬間將注意力聚焦到了正在與韓力、林婉清激烈廝殺的井田一、武雄次郎、騰田剛身上。
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決絕與堅定的火焰,勝利的曙光已然在他心中勾勒出清晰的輪廓。
韓力此時宛如一尊浴血戰神,渾身被鮮血浸透,衣衫襤褸。儘管他依舊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奮力抵抗,但身形已搖搖欲墜,腳步虛浮得如同踩在雲端,每邁出一步都似用盡了全身力氣。
林婉清在敵人狂風暴雨般的猛烈攻擊下步步後退,原本整齊的衣衫變得凌亂不堪,髮絲也肆意飛舞。
然而,她緊咬著牙關,那倔強的眼神中透露出絕不放棄的決心,在困境中苦苦支撐。
石飛揚目睹此景,毫不猶豫,恰似一頭被激怒的下山猛虎,裹挾著無盡的威勢,朝著這三人迅猛撲去。他再次運起明玉功,體內的真氣仿若洶涌澎湃的江河,在經脈中瘋狂奔騰,源源不斷地涌動著。
極致的寒氣自他體內噴薄而出,化作一片無形卻又令人膽寒的冰霜之網,以排山倒海之勢朝著井田一、武雄次郎、騰田剛蔓延而去。
石飛揚所到之處,空氣瞬間凍結,發出細微卻又清晰的“哢哢”聲,連空氣都在這股極寒之力下屈服。
石飛揚雙手如幻影般迅速舞動,指尖釋放出絲絲寒氣,猶如靈動且致命的遊蛇,精準無誤地彈向三人的穴位。他的手法堪稱一絕,每一次彈擊都如同經過精密計算,準確命中目標。
井田一、武雄次郎、騰田剛只覺一股刺骨的寒流瞬間侵入體內,猶如冰冷的鋼針直刺穴位。
剎那間,他們的穴位被冰封,血液似乎也在這極寒之下逐漸變得黏稠,近乎凝固。
他們驚恐地瞪大雙眼,眼中滿是絕望與恐懼,試圖施展“迎風一刀斬”進行垂死反擊,卻發現身體仿若被定住一般,僵硬得無法動彈,無論如何竭盡全力,也無法調動體內半分力量。
石飛揚趁著三人動彈不得之際,手中緬刀高高舉起。刀身上凝聚著毀天滅地般的強大力量,刀光在清冷的月色下閃爍著令人望而生畏的幽光,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致命一擊。
他大喝一聲,聲若洪鐘,震得周圍空氣都爲之震顫。手中緬刀猛然揮下,帶著摧枯拉朽、無堅不摧的力量。“哢嚓”幾聲巨響,恰似巨斧劈開千年頑石,又似雷霆震碎蒼穹,井田一、武雄次郎、騰田剛等倭賊首領的頭顱如熟透的果實般被石飛揚手中的緬刀斬落。
他們的無頭軀體在慣性的作用下,短暫地矗立在原地,隨後“砰”然倒地,重重地摔在地上,濺起一片塵土。鮮血如洶涌的泉水般從脖頸斷口處噴涌而出,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殷紅的弧線,隨後在地面迅速匯聚成一片觸目驚心的血泊。
石飛揚隨即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殺!關閉城門,關門打狗!”
吼聲如滾滾驚雷,在這血腥的戰場上回蕩。
吼聲未落,他便緊緊握住刀柄,身形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率先衝出驛館,直奔城中與大明朝廷官兵激戰的倭寇而去。李鬆等明軍將領見石飛揚如此勇猛,士氣瞬間大振,熱血在胸膛中沸騰。
他們與林婉清、謝文以及遼東武林人士並肩作戰,揮舞著手中的刀劍,眼中燃燒著怒火,勇猛地殺向城中的倭寇。
石飛揚動作矯健敏捷,每一次移動都仿若猛虎下山,帶著無盡的威勢。
他所到之處,倭寇們如同被狂風席捲的落葉,紛紛倒下。他手中的緬刀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恰似死神之鐮,無情地收割著一條條罪惡的生命。
每一次揮刀,都帶起一陣凌厲的勁風,刀光過處,血花飛濺,倭寇的殘肢斷臂四處橫飛,場面慘烈至極。李鬆等明軍將領緊隨其後,他們英勇無畏,眼神堅定,誓要將這些倭寇斬盡殺絕,不留一個活口。
他們的刀劍揮舞間,與倭寇的兵器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連大地都在這場激戰中顫抖。
城中的戰鬥愈發激烈,局勢陷入白熱化。
喊殺聲、兵器碰撞聲、痛苦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曲悲壯的戰歌。
林婉清與謝文配合默契,劍法凌厲迅猛,劍花閃爍間,恰似兩道閃電劃破長空,所到之處,倭寇紛紛慘叫著倒下,令倭寇聞風喪膽。
遼東武林人士也不甘示弱,他們各展所學,拳法剛猛有力,掌法虎虎生威,將一個個倭寇擊倒在地,攻勢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勢不可擋。
隨著石飛揚等人的加入,明軍的士氣愈發高漲,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逐漸佔據了上風。
倭寇們開始節節敗退,但他們仍負隅頑抗,作最後的掙扎。
然而,在石飛揚等人的猛攻之下,他們的反抗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如同困獸之鬥。
石飛揚的每一次攻擊都帶著致命的力量,他對倭寇毫不留情,眼中只有堅定的殺意。
只見他身形一轉,緬刀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而致命的弧線,一名倭寇躲避不及,被一刀腰斬,身體從腰部斷裂,血水如噴泉般激濺而出,內臟灑落一地。
“關閉城門!”石飛揚再次大喝一聲,聲音如同洪鐘大呂,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明軍士兵迅速行動,腳步匆忙卻又整齊有序,他們齊心協力,將城門緊緊關閉。
厚重的城門緩緩合攏,發出沉悶的聲響,彷彿在宣告著倭寇的末日來臨。
這樣一來,城中的倭寇便成了甕中之鱉,無處可逃,只能在絕望中等待命運的審判。
城外的倭寇見狀,驚恐萬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絕望。
他們試圖衝破明軍的防線,逃入城內尋求一絲生機。
但石飛揚等人豈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他們宛如一羣憤怒的雄獅,奮力拚殺,每一次出手都帶著強大的力量和堅定的決心。
石飛揚身形如電,穿梭在敵陣之中,緬刀揮舞間,寒光閃爍,將倭寇一次次擊退,不給敵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
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汗水浸溼了他的衣襟,但他眼神堅定,毫不退縮,因爲他深知,這是一場保衛家園的戰鬥,容不得半點鬆懈。
每一個明軍士兵都明白,他們的背後是自己的家人和故鄉,他們肩負著保衛家園的重任,必須堅守陣地,誓死保衛義州城。
此時的義州城,已是一片烽火連天,硝煙瀰漫。
火光沖天,映紅了半邊天,將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恐怖的氛圍之中。
但城中的百姓卻並未慌亂,他們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希望。
他們知道,有石飛揚等人在,義州城便不會失守。
他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糧食、衣物,自發地支援前線的勇士們,爲抗擊倭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相信,只要全城上下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經過一整天的激戰,當最後一抹夕陽的餘暉灑在義州城頭時,明軍終於贏得了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倭寇被徹底擊潰,他們或死或傷,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鮮血將街道染成了暗紅色。
那些僥倖未死的倭寇,或被俘,或逃散,再也無法對義州城構成威脅。
義州城在經歷了這場血與火的洗禮後,終於迎來了片刻的寧靜。
石飛揚等人傲立在城頭,身姿挺拔如鬆。
他們目光遠眺,望著遠方那漸漸消散的硝煙,好似一層薄紗正緩緩褪去。
石飛揚的眼神深邃而明亮,其中滿是勝利的喜悅,這喜悅如同春日暖陽,驅散了長久以來籠罩在心頭的陰霾;又蘊含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已預見義州城在歷經風雨後,將迎來繁花似錦的明天。
這場勝利,在他心中,絕非僅僅是軍事層面的大捷,更是一場精神上的偉大凱旋,它將化作一盞明燈,長久地激勵著義州城的萬千百姓,使其能勇敢無畏地直面未來的重重挑戰。
錦衣衛同知呂源、錦衣衛千戶蔡坤以及向來香,帶著錦衣衛的殘餘部隊,步伐略顯沉重地返回了義州。當他們的目光觸及石飛揚被廣大軍民簇擁,衆人熱烈稱讚、堅定支持的場景時,三人心中頓時五味雜陳。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在自己眼中,往昔於江南地區被視爲惡名昭彰的“匪徒”石飛揚,竟能在抗擊倭寇的戰場上大放異彩,搖身一變,成爲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那如雷貫耳的歡呼聲,聲聲都似重錘,敲打著他們複雜的內心。
神水宮的宮主柳宴然,爲了深入探查江湖中的風雲變幻,精心喬裝打扮成男子模樣,身姿輕盈地悄然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羣。她仿若一滴水融入江河,毫不引人注目。
她以這男子身份行走江湖的她,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細緻地觀察著每一個角落的細微動態,試圖從中敏銳地洞察出武林的最新動向與潛在危機。
她穿梭在人羣中,不經意間擡眸,便目睹了石飛揚那意氣風發、英俊瀟灑的身姿。只見石飛揚被民衆環繞,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引得衆人側目,他的每一句話都能贏得陣陣歡呼,深受萬民愛戴與擁護。
柳宴然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複雜難明的情感,既對石飛揚身上散發的魅力和民衆對其的熱烈擁戴深感欽佩,又不禁爲江湖中可能因石飛揚而出現的新勢力格局陷入深深的思索。
同時,她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了女兒柳婷婷,心中泛起一絲絲的難過。
柳婷婷曾對石飛揚懷有熾熱且深沉的愛慕之情,甚至秘密地嫁給了石飛揚,然而,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個月,便無奈走向了盡頭。
這段短暫的婚姻,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給柳宴然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也讓她對女兒的未來充滿了深深的憂慮,不禁在心底輕嘆:“誒!可惜啊……”
然而,柳婷婷本人卻並未因這段過往而沉浸在悲傷之中。
她早已從那段經歷中灑脫地走出,在吸收了石飛揚體內的極品血脈之後,歷經大半年艱苦卓絕的修仙磨礪,如今已成功地完成了華麗蛻變,化身爲一名超凡脫俗的人仙。
此刻,柳婷婷正愜意地躺在義州上空那潔白柔軟的雲朵之上。
雲朵如同巨大的棉花糖,輕柔地託著她的身軀。
陽光透過稀薄的雲層灑下,爲她周身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輝。
微風輕拂,雲朵悠悠飄動,彷彿是在爲她的愜意時光伴舞。
她時而舒展身姿,時而閉目養神,盡情享受著這無盡的寧靜與自由。
白天,這潔白的雲朵便是她的溫柔鄉,她能在其間悠然自得;而到了夜晚,她則會前往遼闊無垠的天池安眠。天池的水面平靜如鏡,倒映著漫天星辰,她置身其中,仿若與星辰融爲一體,與這浩瀚天地爲伴。柳婷婷的生活已然超脫了凡人的境界,儼然成爲了天地間一位令人豔羨的仙子。
不僅如此,她還自創了一個新的名字——“夜姬水母”。
這個名字在遼東武林中迅速傳開,已然成爲了一段傳奇。
她以這個嶄新的身份在江湖中行走,其名字背後所蘊含的神秘與強大力量,成爲了武林中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她的威名令無數武林人士聞風喪膽,她的絕美風姿與超凡力量,共同鑄就了江湖中的不朽傳奇。
柳婷婷不僅在修仙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非凡成就,更在武林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深刻且不可磨滅的印記,成爲了世人傳頌的傳奇人物。
實際上,此時此刻,柳婷婷靜靜地躺在義州上空的雲朵之上,雙眸凝視著地面,目光緊緊追隨著石飛揚的身影,心中感慨萬千。
儘管與石飛揚夫妻一場,恩愛僅一月,最終卻無奈成爲了陌路之人,說不傷心那是自欺欺人。
況且,柳婷婷能成功成仙,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爲嫁給了石飛揚,並吸取了他體內的極品血脈。
但柳婷婷心中明白,這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她無力抗拒。
她只能默默接受,然後堅定地努力走好自己未來的路。
她望著石飛揚,心中既有對他給予自己成仙機會的深深感激,又有無法與他長相廝守的愧疚。
然而,路已至此,柳婷婷深知自己不能回頭。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輕柔的風聲似乎也在爲她撫平心中的波瀾,隨後緩緩閉上了眼睛,將所有複雜的情感都小心翼翼地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繼續全身心地享受著雲朵上這獨屬於她的寧靜與自由。
此時,欽差大臣懷揣聖旨,邁著莊重且威嚴的步伐登上高臺。
他神色肅穆,清了清嗓子,旋即聲音高亢激昂地宣讀起來:“今奉聖上旨意,任命宋應昌爲經略,李鬆爲東征提督,即刻調集四萬精兵,開赴朝鮮戰場,保家衛國,揚我大明國威!”
李鬆聽聞任命,面色凝重.
他緩緩轉身面向石飛揚,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隨後擡起粗壯有力的右手,在空中用力地揮了揮,那手臂揮動間帶著千鈞之力,眼中滿是惜別之意,似乎在傳遞著千言萬語。
緊接著,他猛地一甩披風,披風在空中劃出一道凌厲的弧線,大步流星地走向明軍隊伍。他身姿挺拔如鬆,昂首挺胸,大聲下令:“出發!”
明軍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震耳欲聾,步伐整齊有力,每一步落下都似要將地面踏出一個坑來,士氣高昂地向著平壤城進發。
抵達平壤城下,李鬆穩穩地端坐在戰馬上,身姿猶如巍峨高山般沉穩。
他擡眼望向城牆上嚴陣以待的倭賊,眼神仿若寒星,堅毅且毫無畏懼之色。
他猛地抽出腰間佩劍,那佩劍出鞘,寒光一閃,仿若一道閃電劃破長空。
他將劍指向城牆,聲如洪鐘般果斷下令:“擺開陣勢,架炮!”
明軍訓練有素,聞聲迅速行動起來。
士兵們齊心協力,喊著整齊的號子,將一門門火炮推至陣前。
他們額頭滿是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但雙手卻穩穩地調整著火炮角度,炮口對準平壤城。
隨著一聲震天動地、仿若能撕裂蒼穹的“開炮!”
火炮齊發,炮聲隆隆,恰似無數悶雷在耳邊炸響,震得大地都劇烈顫抖,天空都在這轟鳴聲中戰慄。
硝煙瞬間瀰漫,滾滾濃煙如黑色的巨龍般翻騰,整個戰場被籠罩在一片嗆人的煙霧之中。
倭賊們在這突如其來的炮擊下頓時亂作一團,有的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口中大喊:“不好啦,明軍的火炮太厲害了!”一名倭賊小頭目揮舞著長刀,聲嘶力竭地叫嚷:“都別慌,給我穩住!準備迎戰!”
然而,在明軍的猛烈炮火下,他們的抵抗顯得如此無力。一些倭賊被炮彈擊中,身體被炸得四分五裂,殘肢斷臂四處飛濺,伴隨著他們驚恐的叫聲,場面慘不忍睹。李如鬆見狀,大喝一聲:“隨我衝鋒!”
他雙腿猛地一夾馬腹,戰馬吃痛,前蹄高高揚起,長嘶一聲,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
他手中長刀揮舞,刀光閃爍,恰似一道道閃電在人羣中穿梭,大聲呼喊著衝鋒的口號。
明軍將士們見主將如此英勇,士氣頓時高漲到了頂點,個個如猛虎下山,吶喊著向前衝去,腳步堅定有力,揚起一片漫天塵土,彷彿要將整個戰場都淹沒。
明軍與倭賊短兵相接,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一名明軍士兵大喝一聲,長槍如毒蛇出洞,刺向一名倭賊。
那倭賊連忙揮舞長刀抵擋,口中還叫嚷著:“你們這些明軍,今日定要讓你們有來無回!”
但明軍士兵攻勢迅猛,一槍將倭賊刺倒在地,倭賊發出一聲慘叫,鮮血從傷口汩汩流出。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明軍憑藉著頑強的鬥志和強大的戰鬥力,成功攻克平壤。
倭賊精銳小西行長的部隊遭受重創,此役共殲滅倭寇九千餘人,平壤城上揚起了明軍勝利的旗幟,那旗幟在風中烈烈作響,在訴說著明軍的英勇。
平壤大捷後,明軍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順利收復開城。
隨後,李鬆指揮大軍向王京漢城進發。
然而,在距離王京僅三十里的碧蹄館,明軍因一時輕敵,踏入了倭賊精心設下的埋伏圈。
剎那間,倭賊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來,將明軍團團包圍。
“哈哈,明軍,你們今日插翅難逃!”一名倭賊將領站在高處,狂笑著大喊。
倭賊們手持長刀,口中發出陣陣怪叫,朝著明軍衝了過來。
李如鬆騎著那匹高頭大馬,在包圍圈中格外顯眼。
他猛地一提繮繩,戰馬前蹄揚起,長嘶一聲,馬身上的鬃毛隨風飄動。
李如鬆揮舞長刀,刀光閃爍,大聲喊道:“將士們,殺!”帶領將士們與倭寇展開殊死搏鬥。
戰場上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震耳欲聾,仿若要將天地震碎。
明軍雖陷入困境,但依然頑強抵抗,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有的明軍士兵揮舞長槍,槍尖閃爍著寒光,刺向倭寇.
每一次刺出都帶著千鈞之力,彷彿要將敵人釘在地上;有的則用盾牌抵擋倭寇的攻擊,盾牌與倭刀碰撞,發出“鐺鐺”的巨響,火星四濺,同時尋找機會反擊。
戰場上塵土飛揚,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戰馬嘶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悲壯而激昂的戰鬥交響曲。這場戰鬥持續了整整三個時辰,雙方傷亡慘重,李鬆在戰鬥中險象環生,好幾次險些被倭寇的長刀砍中,身上的戰甲都被砍出了幾道口子,鮮血滲出,染紅了衣衫。
最終,倭寇見難以取勝,便如狡猾的狐狸般撤回漢城,李鬆則率領部隊無奈返回平壤。
此後,雙方陷入僵持狀態,不得不開始談判。但倭寇提出的以大同江爲界等無理要求,使得談判瞬間破裂,局勢再次陷入緊張。
義州城。
在李鬆離開之後,潛伏在欽差大臣隊伍中的錦衣衛指揮使向玉山,靜靜地站在義州官衙內。
他雙手背在身後,雙腳穩穩地站著,猶如紮根在地上的老樹。目光如炬,透過窗戶,遠遠地目送李鬆帶領部隊出征。
他那雙銳利的眼睛,仿若能看穿一切陰謀詭計,深邃而冰冷,彷彿能洞悉世間所有的秘密。
待李鬆的隊伍消失在視線中,向玉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那笑容中帶著一絲殘忍與冷酷。
隨後,他緩緩轉過身,挺直腰桿,如同標槍一般,親自下達了一道冷酷的命令:“逮捕石飛揚。”
向玉山,這位在京師武林中赫赫有名的武學大師,精通“風柱功”,實力超羣,堪稱京師第二高手。他的“流星神拳”更是一種極爲陰險的武功。
此刻,他雙腳微微分開,扎穩馬步,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運起“風柱功”,周身氣息涌動,衣袂飄飄,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吹拂著。
他右拳緊握,拳上的銅套閃爍著寒光,猶如夜空中的寒星。只見他猛地大喝一聲,聲若洪鐘,右拳如閃電般擊出,帶著尖銳的呼嘯聲,掌風銳利無比,恰似一把把無形的利刃,能在五步之內輕鬆傷人。
而且,通過深厚內力的推動,銅套如流星般飛出,在空中劃過一道耀眼的光芒,精準擊中一丈五尺遠的目標。更爲棘手的是,銅套後連著一根軟索,在擊中目標後,軟索一收,銅套靈活轉向,朝著目標的要害部位再次攻去,令人防不勝防。
那銅套在空中劃過的軌跡,猶如一條致命的毒蛇,隨時準備發起致命一擊。
向玉山一聲令下,猶如一道催命符。
呂源,這位身材魁梧、面色紅潤的錦衣衛,此刻滿臉懊悔,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遺憾。
他緊咬下脣,牙齒都快將嘴脣咬出血來,雙手握拳,指關節因爲用力而泛白,微微顫抖著。
但他不敢違抗命令,深吸一口氣,腳下輕點,身形如鬼魅般衝向石飛揚。他雙臂快速舞動,施展“寒冰綿掌”,帶著刺骨的寒氣,掌心猶如兩塊寒冰,向著石飛揚的胸口拍去。
他的掌法陰險毒辣,寒氣逼人,所到之處,空氣彷彿都被凍結,地面上甚至出現了一層薄薄的冰霜,周圍的溫度急劇下降,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冰窖之中。
在江湖上,他憑藉這掌法幾乎無人能敵,被譽爲京師第三大高手之一。
“九洲棍”蔡坤雙手緊握銅棍,大喝一聲,將銅棍高高舉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帶著呼呼風聲,向著謝文的頭頂砸去。那銅棍在他手中猶如一條黑色的蛟龍,每一擊都攜帶著山呼海嘯般的氣勢,地面似乎都在他的攻擊下微微顫抖,周圍的空氣都被攪得嗡嗡作響。
而謝文則施展“飛絮輕煙功”,只見他腳尖輕點地面,身形如同一縷輕煙,快速向後飄移,巧妙地避開了攻擊。他的動作輕盈飄逸,仿若一片羽毛在空中隨風飄蕩,讓人難以捉摸。
他趁著蔡坤攻擊落空、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際,腳尖在地面一點,如燕子般掠向蔡坤,雙掌快速拍出,帶著絲絲勁風,掌影重重,讓人眼花繚亂。
白家刀法的傳人向來香雙手持刀,嬌喝一聲,刀光如電,向著林婉清的咽喉斬去。她出手便是殺招,眼中毫無憐憫之色,顯然對林婉清沒有絲毫留情。
林婉清柳眉倒豎,美目含煞,雙腳快速移動,身形輕盈,如同林間靈動的小鹿,巧妙地穿梭在刀影之間。她施展“柳絮身法”,身姿變幻莫測,讓人眼花繚亂。她一邊躲避,一邊尋找向來香刀法的破綻,
突然,她腳尖點地,身體如陀螺般旋轉,手中長劍刺出,直逼向來香的手腕。
那長劍在空氣中劃過,發出“嗡嗡”的聲響,劍尖閃爍著寒光,將空氣都撕裂。
四人各展所學,戰況激烈,一時間難解難分。其他錦衣衛則迅速行動,他們腳步急促,快速奔跑著圍成一個圈子,將石飛揚、林婉清、謝文三人緊緊包圍起來。
他們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眼神中透露出兇狠與冷酷。
欽差大臣和衆官差、衆將領悄然而退,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冷漠與決絕,早就預料到了接下來的這場血戰,並且對此毫無阻止之意,任由這場殘酷的廝殺即將展開。
此刻,義州城內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了,瀰漫著一股濃烈的血腥味和緊張的氣息。
幸運的是,石飛揚早有準備。在戰役結束之前,他便以敏銳的洞察力察覺到了潛在的危機,讓雄櫻會的弟子們撤離了義州。此刻,只剩下他和林婉清、謝文三人在義州城內。
面對錦衣衛的圍攻,他們毫無懼色,眼神堅定,石飛揚雙腳分開,扎穩馬步,雙手握拳,拳上青筋暴起,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林婉清手持長劍,劍尖微微下垂,劍身閃爍著寒光,身姿輕盈地站在石飛揚身旁,猶如一朵盛開在戰火中的鏗鏘玫瑰。謝文則身形飄逸,如同一縷輕煙般站在另一側,眼神靈動,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
面對京師兩大高手向玉山和呂源如狼似虎般的攻擊,石飛揚猛地冷哼一聲,聲若沉雷,在這劍拔弩張的氛圍中炸響:“想卸磨殺驢嗎?有你們這樣對待抗倭功臣的嗎?”
言罷,他周身氣息陡然一變,雄渾磅礴的內力瞬間涌動,竟是運起了明玉功的第八重境界——“太上忘情”。剎那間,他彷彿與天地融爲一體,眼神冰冷得如同千年寒潭,波瀾不驚卻又蘊含著無盡的威嚴。只見他身形微晃,雙掌一錯,已然施展出如來神掌的第一招“祥光初現”。
伴隨著一聲好似金石交擊的“錚”響,掌勢如刀,霸氣十足地向著向玉山和呂源劈去。
石飛揚的這掌看似有形,卻又似刀非刀,那股凌厲的氣勢,竟勝過世間最鋒利的寶刀。
掌風所過之處,空氣都被割裂,發出“嘶嘶”的聲響。
緊接著,石飛揚腳步輕移,身形陡然變得飄渺起來,宛如雲霧中的仙人。
第二招“佛頂聖燈”順勢而出,靈氣四溢,掌法如夢似幻,虛實難辨。
每一次揮掌,都帶出一道道殘影,好似繁星閃爍,讓人眼花繚亂。
兩大高手向玉山和呂源只覺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掌風如潮涌來,連綿不絕,每一掌都似蘊含著天地之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心中不禁生出陣陣寒意。
向玉山的額頭瞬間佈滿了汗珠,他的雙眼緊緊盯著石飛揚,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忌憚;呂源則咬緊牙關,全神貫注地應對著,每一個毛孔都彷彿在警惕著危險的來臨。
他們的身形在石飛揚的掌風下左支右絀,腳步也開始有些踉蹌。“哼!石飛揚,你休要得意,今日便是你的末日!”向玉山怒喝一聲,那聲音彷彿要衝破這緊張的空氣。
他雙掌齊出,掌風呼嘯,帶著“呼呼”的風聲,直取石飛揚的要害。呂源亦是身形暴起,如同鬼魅一般,“嗖”的一聲從旁偷襲而來,速度之快,讓人幾乎看不清他的身影。
石飛揚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輕蔑的冷笑。
他不僅未退縮,反而迎著兩人的攻擊迎難而上。雙手迅速合攏,只聽“砰”的一聲巨響,掌勢如龍,帶起一陣強烈的氣流,轉瞬間便將向玉山和呂源的攻勢化解得無影無蹤。他的目光銳利如鷹,“唰”地掃過四周的對手,內心激盪著一股壯志凌雲的豪情,彷彿這天地之間,唯他獨尊。
“今日,就讓你們見識一下我石飛揚真正的力量!”石飛揚一聲怒吼,那聲音如同滾滾雷霆,在衆人耳邊炸響。他的身形再次躍入空中,宛如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
此時,如來神掌的威力被他發揮到了極致,每一招每一式都如同雷霆萬鈞。
“轟轟”的掌風聲響徹天際,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那些原本圍成一圈的錦衣衛,被這股強大的氣勢所震懾,紛紛“噔噔噔”地往後撤。
蔡坤和向來香更是被震得站立不穩,“撲通”一聲摔倒在地。
林婉清和謝文見狀,急忙飛身而退,在空中帶出一道道殘影。
緊接著,石飛揚大喝一聲:“山河倒轉!”隨著這一聲暴喝,只覺天地瞬間昏暗下來,“嗚嗚”的風聲好似鬼哭狼嚎。他竟然藉助於向玉山和呂源的功力,施展出隔山打牛、圈氣暈敵之術。
只見一股無形的氣勁以他爲中心迅速擴散開來,將附近的錦衣衛如同落葉一般捲了起來。
“哢嚓哢嚓”,碎骨之聲此起彼伏,眨眼間,幾十名錦衣衛慘死於向玉山和呂源的拳掌之下。
嚇得其他錦衣衛趕緊“劈里啪啦”地往後退了幾十丈遠,彷彿後面有洪水猛獸在追趕一般。
繼而,石飛揚又一聲厲喝:“捉妖歸來!”頓時,一股強大的吸力產生,好似漩渦一般。
向玉山和呂源兩人只覺眼前天旋地轉,“嗡嗡”作響,身體不受控制地旋轉起來。
他們的功力在這股吸力下,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迅速流逝。
沒過多久,兩人便頭暈眼花,癱軟在地上,口中還發出微弱的“哎喲”聲。
周圍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緊緊鎖定在石飛揚身上。
他的每一次動作,都彷彿帶著千鈞之力,令人心生敬畏。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忽然從人羣中“嗖”地衝了出來,直奔石飛揚而來。
此人正是錦衣衛中的一名高手,他手持長劍,劍身上閃爍著寒光。
“唰唰”幾聲,劍光如電,直取石飛揚要害。
“找死!”石飛揚怒喝一聲,那聲音彷彿能穿透人的靈魂。他的身形瞬間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道殘影。再出現時,已是在那高手身後。
他右手成拳,帶著“呼呼”的風聲,猛地轟在那高手的背上。
只聽“哢嚓”一聲清脆的骨折聲,那高手整個人便如同斷線的風箏一般,“噗”地噴出一口鮮血,飛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渾身骨折而亡。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爲之色變。石飛揚的實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還有誰想上來試試?”石飛揚環視四周,聲音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
吼罷,他雙腿一蹬,“嘭”的一聲,踢出兩腳,將向玉山和呂源踢飛。
“哢嚓!”向玉山和呂源兩人凌空摔出,凌空發出肋骨斷裂之聲,凌空灑下一陣血雨,“砰砰”兩聲,摔跌在三丈開外,暈死過去了。
石飛揚又大吼道:“我們走!”那聲音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人不敢違抗。
說罷,他轉身和林婉清、謝文揚長而去,沒有一個錦衣衛和官兵敢上前阻攔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背影漸漸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