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

翼王石達開提領政事軍務,天京萬象更新,人心始定。

秀全吃塹長智,封兩胞兄爲王,處處牽制。

達開嘆:“雖欲效股肱之力,竭忠貞之節,其可得乎?”

春官正丞相、翼殿謀士張遂謀道:“身負震主之威,體兼高人之德,勢在人臣之位,不可得矣!”

達開道:“可有另策中和?”

張遂謀道:“人心叵測,萬難中和。可廢天王於深宮,誅諸洪於列朝,然後請旨上帝,南面稱制,此乃最佳之策。”

達開道:“吾非楊、韋,勿再言此。予惟知效忠天國,守其臣節。”

張遂謀道:“王得軍心,何鬱郁受人制?中原不易圖,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業?”

達開喃喃道:“桃花源裡,天府之國,魂牽夢繞,思之!往之?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爲今之計,當以避禍爲先。”

石達開苦思竟月,終恐蹈秀清、昌輝覆轍,遂橫心避走安慶。

秀全深知達開之重,免胞兄王爵,遣蒙得恩持“義王”金牌勸歸。

石達開謂張遂謀道:“洪王金牌,一二再三,可謂心誠?”

張遂謀道:“一十二道金牌復來,嶽鵬舉含恨而去。明舉義王金牌,暗地刀光劍影;一月時間,刺客細作紛至沓來,皆爲清廷妖魔?嬉笑怒罵間,東王、北王、燕王人頭落地,二萬軍民皆作粉齏;一紙詔書亦可化解,可卻冷眼旁觀任由血濺!此人之心,安能與共!”

石達開遂詔蒙得恩,道:“心如死灰,勿再言歸。攻城掠地,伏魔降妖,遙援天國。”

蒙得恩屢勸不得,悻悻而去。

張遂謀道:“底牌已掀,速召陳玉成、李秀成,好言相邀,以爲我用。二成若逆,殺之。其下之兵,納之。”

石達開道;“吾非義薄雲天,然戕兄害弟之舉,萬不能做。陳李征戰鄂東,一旦得手,吾等直下武昌,順鄂入川,最捷之徑。吾即去彭澤,晤會湖口黃文金、九江林啓榮。二人若隨,事成半矣!速傳吾令,石鎮吉、楊輔清火速馳援吉安、臨江。另,韋俊一軍,務必苦勸。鎮江吳汝孝,亦要知會。兄弟一場,去留隨意,不可用強,不可不訴。吾有五字良言,廣佈天下,以昭吾心。”

達開告曰:爲瀝剖血誠,諄諭衆軍民。自恨無才智,天國愧荷恩,惟矢忠貞志。區區一片心,上可對皇天,下可質古人。去歲遭禍亂,狼狽趕回京。自謂此愚忠,定蒙聖君明。乃事有不然,詔旨降頻仍。疑多將圖害,百啄難分清。重重生疑忌,一筆難盡陳。用是自奮勵,出師再表真。力酬上帝德,勉報主恩仁。精忠若金石,歷久見真誠。惟期妖滅盡,予志復歸林。爲此行諄諭,遍告衆軍民。依然守本分,照舊建功名。或隨本主將,亦足標元勳。一統太平日,各邀天恩榮。

石達開至彭澤,黃文金勸:“翼王兄弟,切勿意氣用事,去歲天國內訌,早已元氣大傷。千歲今若再去,天國完矣!九江林啓榮,已被李妖續賓圍困半載,再不施救,城破人亦亡!九江戰事日緊,啓榮不便出城,親書血書一封,煩請翼王千歲親啓。”

達開細觀血書,潸然淚下,道:“非吾不仁,晚出一步,天京復又血流成河,天國真完矣!你我終須一別,各自任憑天意。”

李秀成駐守黃梅,聞達開出走,謂陳玉成道:“翼王出走,天國危矣!吾等即刻致書苦勸翼王回京輔政。”

陳玉成道:“多、鮑二妖緊逼,戰否?”

李秀成道:“天國大局待定,無心再戰!且戰且退,靜候天王旨意,細窺翼王去處。”

韋俊聞之長嘆:“韋、石兩家,已然仇深似海;翼殿即容,亦斷難相處。再者,翼殿此着乃劍走邊鋒,師出無名,此途難通。”

石達開進駐安慶,左宗棠破口復罵:“曾國藩臨陣退卻,不顧袍澤死生,豎子匹夫,豬狗不如!曾氏三兄弟一去,南昌危矣!石達開傾兵一擊,江西不保,禍必及湘。”

駱秉章道:“吾皇已諭:江西軍務吃緊,墨絰從戎,原可奪情,不令回籍。但曾臣素性溫良拘謹,特賞假三月。吾以爲:江省西路之瑞、臨、吉三郡,北路之九江一郡,皆有重兵攻圍,而由東路饒廣,達南路之撫建,無重兵控扼。以故金陵、安慶各股援賊得以來往自如,援江西各郡,兼犯福建各郡,絡繹飆忽,裹挾日多。官軍之圍瑞臨吉者,逼城而營,時防城賊之出,復虞援賊之來,合則分途策應爲難,分則老營單薄可慮。勢非別簡一軍作爲遊兵,相機雕剿,方能制賊援而斷勾結。王鑫一部三千精兵,不必專注一隅,唯偵悍賊大股所在,卷甲趨之。”

左總棠嘆:“黃冕、周鳳山、文冀,三人不頂一曾國荃!吉安之空缺,或有王璞山補全。”

曾國荃丁憂去後,周鳳山、黃冕再聯水師,攻佔吉水,以斷吉安後援;文冀率吉字營攻佔水東,構築營壘,扼控吉安水陸要隘,以杜周邊接濟。

吉安勢危,傅忠信求援寧都、樂安。

七十五檢點盧三友接訊,偕將軍沈元悅、天地會平東王何勝權,率兵一萬,攻擊吉水,酣戰四日,不克;盧三友遂由烏江南進,攻佔丁江。丁江距吉安僅五十餘里,周鳳山匆忙移兵堵截。翌日,盧三友、沈元悅忽攻水東。

湘軍副將劉培元渡江增援,中伏兵潰,長字營四名哨官,皆被斬殺。太平軍克服水東,復攻吉水。

傅忠信亦分兵六千,由西門殺出,猛攻文翼吉字營。周鳳山聞訊來救。傅忠信親率精銳一萬,自東、北二門傾出,長亙七八里,包出鳳字營後。鳳軍久戰力疲,又以口糧積欠數月之久,軍心不固;接戰即潰,鳳山亦被擊傷。

戰事危殆,吉安知府黃冕遣人速至臨江,求援劉長佑。

江西巡撫耆齡察觀戰局,急疏曰:吉安八縣一廳,均已次第克復,所未下者,僅一府城。今鳳字等營被匪撲陷,賊勢轉張。談聞該逆已擾及吉水之阜田地方,難保不四處延蔓。奴才久觀,吉字營悍;曾國荃去後,軍無所統。奴才奏請迅飭曾國荃馳赴軍營,督率吉郡戰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
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