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

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

次日,李秀成再召郜永寬、汪安鈞、周文嘉、汪有爲等,苦口婆心,懇切道:現今我主上蒙塵,其勢不久,爾等多是兩湖人,爾等與我不必相害。現今之勢,我亦不能留此。若有他心,我乃國中有名之將,有何人敢包我投乎?

郜永寬等面面相覷,竟不知再出何言。

午後,李秀成復召譚紹光,再勸:蘇州八門,郜永寬、汪安鈞有六,擁衆數倍於兄;隨我離開此地,一了百了。

譚紹光道:我意已決,誓與此城共存亡!

秀成長嘆一氣,將守城之權移交譚紹光,自率本部趁夜由胥門出城,駐紮茅塘橋一帶,欲由外製,暫保蘇州。

李秀成離蘇,郜永寬長舒一氣,謂汪安鈞道:忠殿出走,大事成矣!

汪安鈞道:尋機斬殺譚紹光,譚部必亂,放程、戈入城,裡應外合,一勞永逸。

郜永寬道:花翎不知幾眼,紅、藍頂戴未見,何必心急,明日我即親赴城外,晤會程學啓。

1863年12月2日,郜永寬、程學啓、戈登,相聚一堂,共商蘇城移交事宜。

郜永寬道:我等所提,撫臺大人允准乎?

程學啓道:李帥業已允准,奏章南北往返,吾皇硃諭親批,亦須時日,郜兄稍安勿躁。程某折箭起誓,如有貳心,天打五雷轟。

戈登道:郜先生勿慮,我以我大英帝國皇家軍官之榮譽擔保。

郜永寬道:戈登先生上任以來,洋槍隊軍紀嚴明,殺伐有度,郜某佩服之至。

戈登道:應爲盡爲,舉手之勞。郜先生行走遲緩,似有頑疾。

郜永寬嘆道:經年戎馬,渾身皆傷!

戈登道:我即令軍醫爲郜先生療傷。

戈登密友、常勝軍軍醫馬加尼年方二九,儀表堂堂。郜永寬甚是喜歡,冀謀秦晉之好。

郜永寬道:吾家有女,年方二八,不知……

程學啓趕緊道:蘇州困局未破,暫勿兒女情長。裡應外合,破得蘇城,吾即叩請李帥,居中撮合。

郜永寬道:吾麾下大小二三十王,桀驁不馴者有,誓死效忠天國者有,一意歸降者寡;吾即回城,恩威並施,挾制三軍。明日爾等儘可攻城,吾部頭裹白巾,城內呼應。

12月3日,程學啓、戈登再攻蘇州,連擊一日一夜,天明方撤。

慕王譚紹光孤軍奮戰,力有不逮;遂大擺宴席,於慕王府宴請各王,籌劃城防事宜。

郜永寬做賊心虛,不敢赴宴。

汪安鈞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昨日即應裡應外合,斬譚某首級。

郜永寬道:清廷聖旨未至,總兵、副將不得,不可輕舉妄動;否則,我爲魚肉,人爲刀俎!

汪安鈞道:若不赴宴,恐被猜忌;我部兵厚,暗伏慕王府外,我等懷揣兵戈,譚若不端,即行殺之。

郜永寬道:譚將府門一關,吾等自入甕中。

汪安鈞道:我等八人,不離譚某左右,尋機殺之,大事可成。

郜永寬嘆曰:人言得隴望蜀,我等隴尚未得,反至水中撈月,實乃下策也!

中午時分,郜永寬、汪安鈞、周文嘉、汪有爲等魚貫而入,皆至慕王府邸吃肉喝酒,一言不合,汪安鈞擎出匕首,衝向譚紹光,一通猛刺,汪有爲等一擁而上,砍下紹光首級。

郜永寬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下令,斬殺譚紹光親兵近將一千餘人。

內亂平息,郜永寬即令城門洞開,恭迎淮軍;爲表誠意,郜永寬又將紹光首級送至程學啓處。

李鴻章即驚且喜,謂程學啓道:方忠速觀,此乃慕酋首級乎?

程學啓道:確屬!

李鴻章道:普天之下,相似之人甚多,前有太倉賊逆之詐降,蘇城賊巨且狡,不可不防。

程學啓道:啓稟李帥,郜永寬即已開啓城門,我亦不能遲疑;可令鄭國魁魁字營、吳毓芬華字營,全副武裝,即刻入城,一探究竟。

吳毓芬接令,甚懼,謂吳毓蘭道:蘇州城內,有兵十萬,郜永寬倘若使詐,吾華字營豈不全軍覆沒。

吳毓蘭道:太倉乃前車之鑑,不可不防;軍令如山,不得不行。

吳毓芬道:吾之營兵,無餉已近三月,刀口舔血,生死參半,索性來個痛快。

當晚,華字營首入蘇州城,幾千大軍,暢行街巷,無有人阻。吳氏兄弟喜泣,隨即放開手腳,大肆搶劫。

郜永寬大怒,即令兵士,持槍駕炮,嚴陣以待。

天明,程學啓督率主力,進駐蘇州婁、齊、葑、盤四門。

郜永寬即入程學啓營帳,控訴華字營暴行。

程學啓道:我部軍紀嚴明,華字營不敢造次,定是散兵遊勇所爲,我即嚴查深究,斬殺兵痞,爲郜兄出氣。

郜永寬道:昨夜蘇州,區區幾個散兵遊勇,何有如此動靜?程兄不要敷衍行事。你我皆爲帶兵之人,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留半城以屯吾兵,編定二十營照給餉,奏保總兵、副將官職、指明何省何任,此之三項,何時實施?

程學啓道:李帥亦已入城,我再爲兄叩請。

程學啓拜見李鴻章,言明情況。

李鴻章道:降者衆,不甘人下矣。方忠何意?

程學啓道:圍困始降,毫無悔罪之意,仍多非分之求。殺!

李鴻章愕然道:殺已降不祥,且令常嘉賊逆聞風死守,是自樹敵,不可。

程學啓道:某極知殺降不祥,然不殺此八人者,蘇城終不可得,雖得之不安。吾寧負賊,不負朝廷。

李鴻章道:此事非同小可,容我再思。

李鴻章躊躇二晝夜,不能決。

程學啓再道:殺降負人,然苟利國家,此心無愧,可質神鬼。

李鴻章道:戈登作保,亦是麻煩。

程學啓道:郜等靠攏洋人,更應誅之。外夷輕視中國,久矣!必須練兵自強,取彼之長,去吾之短。吾部已習夷操、習英法二國號令半載有餘,假以時日,東南大靖後,吾部即北上平捻、鉗制外夷,依附李帥,成不世之功。

李鴻章道:郜等若如駱國忠等,退出城池,謹受約束,何等快事!

程學啓道:城內郜軍五萬之衆,我軍僅一萬三千餘,李帥若行菩薩心腸,必致無窮之禍患。

李鴻章道:一念之間,生死兩重天;請問方忠,可有別策?

程學啓道:無有別策,惟殺八人,蘇州可靖。李帥若再猶豫,程某即刻去職爲民,再不摻合人間戰事。程某去留,無關大局;敢問李帥,賊逆太倉詐降,季荃兄險些喪命,李帥忘乎?

李鴻章忿然道:此次就依方忠。

程學啓道:李帥苟見聽,請依某指揮。

12月6日午間,李鴻章親自宴請郜永寬八人,甫就席,有軍官自外入,投牒李鴻章,鴻章就牒出。旋有武弁八人,各手一冠,皆紅頂花翎,膝席前,請郜永寬等八人升冠。

郜永寬等洋洋得意,跪伏之間,八顆人頭滾路一地。

程學啓斬殺八王,已是日頭過午,復聽一聲炮響,淮軍各部蜂擁而入,無門不破,無處不搜,無人不殺,無物不搶。日落天昏,方纔止戈。

李鴻章怒,斥責程學啓:君亦降人也,奈何遽至於此!

程學啓道:李帥息怒,斬殺八人,逆兵騷動,無奈大行殺伐!

李鴻章道:縱兵燒殺搶掠,不是良將所爲!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前言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前言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