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

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

康王汪海洋聞幼主被擄,諮斥李世賢見死不救。

李世賢回曰:黃部十萬餘衆,一擊即潰,孰能奈何?此乃武夷山區,贛、閩、粵三省交接,山深林密,民飢地貧,補給不暢,不利大軍週轉,吾部已由贛入粵,攻戰平遠。康兄速至,吾等於此,開天闢地。

何去何從,汪海洋猶豫不決,

不日,揚王李明成、佑王李遠繼、列王黃朋厚、偕王譚體元等灰頭土臉,陸續來投。

汪海洋道:洪幼天王,亦被擒乎?

李明成道:炮聲四起,各部潰亂,不知所蹤。

譚體元道:亂軍叢中,瞥見首王範汝增打馬北去,恍惚之間,已不見其蹤影。

李明成嘆曰:天京破後,衆無所統,各恣剽掠,無竊居一方之志,如流寇然,此天奪我魂魄也。

汪海洋道:居無定所,愈流愈頹。速傳吾令,各部即由長平、樂遠、鎮平而踞武平;與侍王之平遠,勾連成片。

1864年10月11日,汪海洋聚兵五萬,圍攻武平。

福建臬司張運蘭聞訊,飛偕總兵賀世楨、王明高、副將雷照雄,督率五百悍卒,洶洶來援。

汪海洋聞訊,迅克武平,復於城外設伏。

張運蘭救援心切,直入伏圈,全軍幾滅;運蘭負傷被擒,拒不俯首,破口狂罵。

汪海洋懊惱,策馬拋繩,勾連運蘭首級,另有四馬,分縛運蘭手腳;只見鞭觸馬背,馬兒狂飆,運蘭身軀遂散。

汪海洋伏殺張運蘭一軍,太平軍聲勢大震,粵閩貧民附從者益衆。

兩廣總督毛鴻賓驚奏:粵省餉絀兵單非一時所能補救,臣等統籌全局,時時憂惶。

廣東臬司李福泰亦奏:賊由江西長寧繞平遠、鬆源而入武平,與瑞金賊合,其勢趨重於粵。若長驅東下,惠之西江爲花旗故里,本多伏莽,內訌外侮,尤爲可慮,近聞平山、橫瀝各豎旗號,已令鄧都司安邦掩捕。

武平得克,入閩路通,汪海洋迅速集結十萬大軍,半月之內,攻克上杭、南陽、龍巖、永定、平和、漳浦等十餘城池。

侍王李世賢見狀,亦不怠慢,即刻兵出大埔關,直入閩地,迅克南靖、漳州二府城,與汪海洋部,南北呼應,連作一片。

時值歲飢,無業者歸之日衆,李、汪之軍,連營數百里,兵員四十萬。

李世賢由粵入閩,兩廣總督毛鴻賓長舒一氣。

臬司李福泰道:賊逆飄忽不定,即集主力,入閩剿洗,徹除匪患。

毛鴻賓道:吾並無畛域之見,然賊若麇集一團,驟然返粵,攻我首善之區,該當如何?

李福泰無言以對,覆上疏曰:賊之由江省敗竄而來,其衆不下百萬,鮑軍沿途降殲,已去其半。其由閩入粵,以花旗爲嚮導;林正揚以桑梓之邦,不欲賊衆深擾,故誘其繞龍川而仍入閩。

今賊盡竄汀州、上杭,勢實同於流寇。正慮其散而難圖,若四面蹙之,可收聚殲之效。漳州三面濱海,合閩、粵之師,通力合作,分道進兵,扼其吭而拊其背,盡驅於漳,乘喘息未定,剿撫兼施,此不可多得之機會也。

當窮蹙之餘,搗離散之衆,事半功倍。

慈禧太后接奏,嘆曰:福建巡撫徐宗幹防堵無力,兩廣總督毛鴻賓、江西巡撫沈葆楨以鄰爲壑,焉能有成!毛鴻賓湘任期間失查同僚,着即免職;廣州將軍瑞麟,兼署其職;務與署撫郭嵩燾一道,堅扼逆匪入粵。

慈安太后道:速遣一要員,委以欽任,節制各路入閩援軍,瑞麟可否?

慈禧太后道:流賊亦猛,侍、康二酋,盤踞閩中,西窺南贛,東瞰汀、泉,北驅連城,南擾東粵,據此形勢,已成大患。昔日,瑞麟雖隨僧格林沁防剿粵逆,然戰力尚淺,非一得力大員,不能統籌閩事。

恭親王奕訢道:可敕楊嶽斌、鮑超大軍,併力南驅。

慈禧太后道:曾國藩上疏,鮑超已赴川奔喪。多卿隆阿逝後,都興阿、穆圖善難扼陝甘匪亂,亟待楊嶽斌入陝。

慈安太后道:僧格林沁、李鴻章、左宗棠均可擔當重任。

慈禧太后道:李鴻章於滬蘇浙,攻城略地,無所不能,其勢太盛,不可復加。僧臣正於霍山黑石渡,圍擊撫酋陳得才部,此股逆匪三十萬衆,雖屬烏合,徹剿亦難。閩地逆匪,左臣剿誅,名正言順。速傳上諭,閩浙總督左宗棠,著以欽差大臣關防,速率劉典、高連升、黃少春等軍,馳赴閩境,剿洗逆匪。所有江西、廣東援閩各軍,左臣均有權節制。浙江按察使劉典,御賊有方,着予幫辦閩省軍務。

左宗棠接旨,即令浙江按察使劉典,率軍八千,奔赴汀州;道員康國器,沿邵武進軍龍巖;合擊汪海洋一軍。總兵黃少春、副將劉明珍率軍五千,馳赴漳州;浙江提督高連升率軍四千,由海路馳赴泉州;合擊李世賢一軍。

宗棠自率四營親兵,先由杭州奔赴衢州,後由衢州奔赴閩北延平,就近指揮。

1864年12月中旬,幫辦軍務大臣劉典由連城進駐楊家坊,遣副將盧華勝,率軍二千,進擊南陽。

汪海洋示之以弱,誘盧深入,全殲其軍。

劉典見勢不妙,飭令總兵黃有功督率主力馳援。黃有功突飛猛進,復入伏圈,折損遊擊郭立本以下千人。

劉典驚懼之間,太平軍已攻至營前。劉典不敢再戰,收攏潰殘,遁逃連城。

左宗棠聞,急令署福建臬司王德榜、總兵王開琳各率本部,馳赴連城,應援劉典。復飭各軍,勿攻城,勿浪戰,深溝固壘,相繼圖之。能誘賊撲壘,反客爲主,痛剿數次,然後有機可乘;長泰一路與漳平連界,能就近聯絡,庶可防賊紛竄而衛泉州、廈門,紓漳軍後顧之憂;侍、汪二酋聚團難扼,分而化之,一逐一剿,或可有成。

總棠令罷,速即疏曰:東南餘逆全數竄入閩疆,約有四大股:李世賢、汪海洋、丁太洋、林正揚也。侍逆踞漳城,其分踞龍巖之僞來王、僞奏王、,及踞永定、南靖、雲霄之賊,皆其死黨,賊數約在十餘萬。

汪逆踞汀、連、南靖、上杭交界之南陽,賊數共一百八十五隊,每隊五百人,合計亦九萬餘。丁逆、林逆則出沒漳龍間,人數各約數萬。

臣兵分佈數百里之間,且防且剿,兵力實形不足。欲待廣爲徵調,則閩省餉源早竭,專哺本省兵勇,已拮据萬分。

臣意,必須取遠勢,漸逼漸進,驅各處股匪歸併一處,而後合力蹙之,庶完善之區得以保全,而兵力亦敷分佈。

臣觀,汪逆所踞之南陽,內夷外峻,賊數愈衆,掠食愈艱,似難久踞。能將此股驅除,則兵力尚可勉敷剿辦。

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
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