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

這時節,愁者不只洪秀全,廣東城內,一衆官員已如熱鍋之蟻。

廣東巡撫柏貴道:六千英法聯軍,正溯珠江而上,不日即抵廣州。或戰或和,必即速定。

兩廣總督葉名琛道:吾皇屢諭,和字不議,邊釁勿開,模棱兩可之舉,真愁煞人矣!制臺大人,可有良策說夷。

柏貴道:去歲一戰,貿易中斷,餉糈艱難,民勇多散,兵不敢動,以何御夷?看彼之蒸蒸日上之上海,惜吾之江河日下之廣州。

名琛道:吾天朝上國,豈可妄與夷類涉交!

柏貴道:夷入上海,吾皇可責?夷居上海,可有殺戮?依既定之約,或買或賣,逐利而已!

橡港外海,珠江盡頭。

英法聯軍司令、英國公使額爾金道:我大英帝國,並無過甚之求,只北京駐使、廣州入城、遍地通商、教士播音而已。清國之官吏,愚昧無知可笑可恨,區區修約一項,乃能延宕三載,小小入城之事,竟阻我十四年之久;與清國之人,再勿理論。

法國公使葛羅道:清人害我教士,毒我公民,如此野蠻之族,惟有彈炮可賜。

額爾金道:十日爲限,葉名琛等獻城投降。否即兵入廣州,捉督降撫,毀城挾民,逼清皇修約。

十日期限到,葉名琛笑曰:此必無事,日暮自走耳。但省河所有之紅單船及巡船,可傳諭盡收旗幟,敵船入內,不可放炮還擊。

英法聯軍不費吹灰之力,二入廣州,生俘兩廣總督葉名琛。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開門笑迎,與英法暫組聯軍委員會,共理廣州事務。

咸豐帝怒斥:葉名琛,辱國殃民,生不如死,無足顧惜。柏貴、穆克德訥等,竟在夷人掌握之中。既不能抽身出城,帶兵決戰;又不思激勵紳團,助威致討。自取坐困,毫無措施。其畏葸無能,殊出意外。又密諭欽差大臣、新任兩廣總督黃宗漢:招民團練,緝民攘夷;鏖戰一場,相機議和。再令湖南巡撫駱秉章轉遞上諭一道,敕令粵籍前戶部尚書羅惇衍、前太僕寺卿龍元僖、前工科給事中蘇廷魁等:傳諭各紳民,糾集團練數萬人,聲討英、法背約攻城之罪,將該夷逐出省城。倘該夷敢於抗拒,我兵勇即可痛加剿洗。該紳民等如能衆志成城,使其受懲,正所以尊國體而順民情,朕斷不責其擅開邊釁,慎勿畏葸不前也。

額爾金攻佔廣州,經停兩月,未得修約音訊,遂令巴夏禮駐守廣州,自率艦隊北上,半月時間,抵達上海,額爾金與法美俄三國公使,照會兩江總督何桂清:修約罷戰。

何桂清不敢接洽,火急上奏。

咸豐帝諭:此次夷人稱兵犯順,佔據廣東省城,現又來滬投遞照會,並言欲赴天津,顯系虛聲恫嚇,欲以肆其無厭之求。上海本非籌辦夷務之地,中國自有專辦夷務之人。英法美三使應回廣東,聽候黃宗漢秉公查辦。俄使則仍赴黑龍江等處會辦。

何桂清速將聖意知會額爾金等。

額爾金道:清國欽差黃宗漢,我等皆不熟稔;倘若葉名琛第二,空耗不起。

俄國公使普提雅廷道:額爾金先生,俄國願居中調停,探尋折中之法。

美國公使列威廉道:我美利堅合衆國實不願戰火紛起,生靈荼毒。願與普提雅廷先生先行入京,面陳清皇。

額爾金道:我與葛羅先生,隨二位先行,聯合艦隊隨後,爲我等堅強之後盾。

英法俄美四公使抵津,船剛靠岸,俄公使普提雅廷即令人飛馳北上,稟報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北京戰事即起,此刻攻佔黑龍江,絕好之時機。

咸豐帝諭令直隸總督譚廷襄:羈縻美夷,示好俄夷,勸誘法夷,嚴斥英夷;以夷制夷,分而化之。

譚廷襄謂四公使道:廣州欽差大臣黃宗漢大人,專辦修約事務,吾皇亦已明示。四位南下廣州,或可一蹴而就。

列威廉道:美英法俄德意諸國,皆施行自由之貿易,各國互通有無,互利互益。各國亦互設公使,融通關係,促進往來。煩請轉告清皇,世界大勢,不可逆也。

普提雅廷道:聯合艦隊,不日即至,屆時無須口舌之爭。吾皇新近登基,興致勃發,欲重勘俄中之疆域,煩請清皇首肯。

譚廷襄勃然大怒,厲斥普提雅廷:中俄之疆,尼布楚之約,早已界定。勿與此饒舌!十載之前,萬國之約,業已界定五口通商事宜。此再饒舌,無益來往。

額爾金道:譚先生火氣沖天,無雅人之量,換員再談。

譚廷襄奏曰:英法陽示其惡,美俄陰濟其奸,強弱不同,其爲貪得無厭,則均歸一轍;俄使尤爲狡獪,欲借英法以便其私,其所云願爲幫助說合,斷不可靠。

咸豐帝不以爲然,道:大沽炮堅,兵悍民強;夷人萬里來襲,補給困難,天津固不難制勝。

額爾金久候無音,遂令英法聯軍突襲大沽口,清軍不支,炮臺陷落。英法聯軍溯河而上,進抵天津。

咸豐帝惶惶不可終日。

理藩院尚書肅順道:可遣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侍郎耆英趕赴天津議和。

鑲紅旗蒙古都統奕忻單銜具奏:耆英從前辦理夷務,非委曲順從,即含糊答應,畏夷如虎,視民如草,以致釀成巨患,流毒至今。其人畏葸於前,未必能振作於後。是在皇上乾綱獨斷,凡必不可允之條,即百計要求,亦不能因耆英代爲乞憐,而稍涉遷就。應請嚴敕該員,務須正名問罪,而後俯順夷情,不可蹈從前覆轍。倘一味示弱,或致敷衍了局,則惟耆英是問。另,與夷協商,切勿一味示弱;英法夷軍如若登陸,即令兵勇合擊。

咸豐帝再諭耆英:務必尊國體而戢戒心,若將萬不可行之事代爲乞恩,耆臣具有天良,當不致爲他人所逆料。朕委以重任,冀其仰體朕心也,懍之!慎之!

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前言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前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
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前言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前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