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

延安府北門外的空地上,張妙手精赤着上身跪在地上,兩條手臂被反綁在身後;後背上還插着一根山棗條,枝條上的尖刺扎進了他的身體裡面,隱隱有鮮血滲了出來。

身穿大紅官袍的洪承疇和孫傳庭並肩而立,站在張妙手身前十餘步外,二人的身後是一羣身形高大魁梧,頂盔摜甲的親兵。

洪承疇在見過張妙手派來聯絡投降一事的親信後,與孫傳庭簡短商議後,二人一致判定,張妙手確實是真心投降來的。

在問清張妙手所部位置後,洪承疇立刻給防守延長一線隘口的艾萬年下令,命其讓開一條通道,以便張文耀所部經延長到達延安府。

洪承疇嚴令艾萬年部嚴密監視前來投降的四千餘流賊,並緊急抽調安塞一線的吳三桂、祖大樂兩部騎兵趕往延長,埋伏於險要之地,一旦賊人詐降,即刻上前圍殺。

數日之後,張妙手率所部四千餘人,在官軍的沿途警戒下抵達延安府,在城外十里之地集結後繳械投降。

張文耀則單獨來到城門外,拜見洪承疇和孫傳庭。

看到張文耀這幅樣子,洪承疇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他手撫玉帶沉聲問道:“前面所跪何人?”

張文耀磕頭後掙扎着直起身子,目光看着眼前的地面,大聲道:“回稟大老爺,罪人張文耀前來認罪請降!還請朝廷納降!”

洪承疇沒讓他起身,而是語氣嚴厲的問道:“本官聽聞爾此前曾從軍數載,也算小有功勳,爲何要起兵造反?朝廷有何對不住你等之地?今又爲何突然來降?”

張文耀磕頭後回道:“回大老爺的話,罪人一時糊塗方纔起兵!雖造反數年,可俺未曾殺過良善之輩,部下外出打糧之時,俺也是緊着吩咐過,勿得殺傷人命,只要糧食餬口就可!大老爺如若不信,儘可派人打聽,俺張妙手絕非作惡之人!俺原本早就要降,正巧皇上有了聖旨赦俺們無罪,俺就帶着手下來降了!”

洪承疇冷哼一聲:“本官手握數萬雄兵,本待時機成熟,便一舉將爾等剿滅!誰知爾竟也知幡然悔悟,免去了殺身之禍!算爾聰明!本官今日告知與爾:聖上仁心,決意對爾等既往不咎!爾等從今起便要洗心革面,從新做人!日後若是有翻覆之舉!爾等項上人頭便會懸掛於城門之處!”

張文耀連稱不敢,並稱自己想從軍殺賊,以證清白。

洪承疇緩步走到張文耀身前兩步左右,喝道:“站起身來!”

張文耀腰腿用力站起身形,仍是深深低頭,不敢直視面前的洪承疇。

洪承疇打量一下身材高大健壯的張文耀,讚道:“看其形,倒也是條漢子!爾在軍中可有戰功?”

張文耀低頭回道:“稟大老爺知,小的在鎮羌所五年,手上曾有五個韃子和四個党項人的首級!因哨管貪墨俺的賞功銀,俺一怒之下把他砍了後便逃了。因無處可去,這才入了賊夥!小的善使弓箭長刀,戰陣之事俺也懂得不少,還望大老爺留俺從軍,俺想將功贖罪!”

洪承疇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本官指揮千軍萬馬多年,識人閱人更是無數;觀爾言行,卻是誠心歸降朝廷!也罷,爾既有心報效朝廷,本官自不會寒了爾之忠勇之心!爾所部有多少人馬?願意從軍者幾何?營內有無糧草?”

張文耀聽到洪承疇答應他從軍後,心裡很是高興,低頭大聲回稟:“稟大老爺知,小的手下共有四千餘人,大部皆是青壯,還有百餘人的馬隊,無有婦人!糧草還有數百石!小的平常用軍中之法操練部衆,這幾千人還算精悍!只要大老爺應允,這幾千人都會入了官軍!”

洪承疇捋須思襯一會,開口道:“本官着人隨你一同回返,即刻點選人員,年過四旬者給銀遣返回籍;青壯自願從軍者,即日起按官軍現有糧餉發放,本官會遣大將統帥你部,這等安排爾可滿意?”

洪承疇沒提怎樣安排張文耀,只是說了如何安置他的手下之人,並且言明,就算變成官軍,他的部衆也會由別人統領。

張文耀先是楞了一下,然後立刻大聲回道:“俺都聽大老爺的吩咐!俺在大老爺身邊做個親兵就可!”

洪承疇聽到張文耀的回答,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張文耀的話證明他確無異心,若是他對洪承疇剛纔的安排稍微表現出不滿,洪承疇立刻就會着人斬下他的首級。

既然人家真心誠意投靠朝廷,那朝廷也得釋放出善意才行。

洪承疇繞到張文耀背後,親自動手將綁縛雙手的繩索解開,把山棗枝條摘下扔到一邊,沈世玉將自己披着的斗篷解下,快步來到洪承疇面前遞到他的手中,洪承疇將斗篷披在張文耀身上,轉至他的身前後開口道:“文耀還要愛惜身體啊,留下有用之身報效朝廷方爲正道!本官好奇的是,此舉是誰教你的?”

張文耀感動的眼淚都快流下來了,他吸了吸鼻子,悶聲回道:“稟大老爺,這是俺從戲文中學來的!戲本里說請罪就要這等纔可!”

洪承疇哈哈大笑道:“文耀所說戲文可是將相和?可廉頗乃是上將軍,藺相如更是趙國之上卿!你作此舉,實是高擡你我二人了!哈哈哈哈!”

張文耀伸手摸了摸鼻子,尷尬的回道:“稟大老爺,俺是粗人,除了戰陣啥也不懂,大老爺莫要怪罪!”

洪承疇擺手笑道:“本官豈會怪罪與你,憨直之人方纔有忠義之心!以後勿要稱呼本官大老爺,本官乃五省總督洪承疇!那位乃是陝西巡撫孫中丞!本官先擢你爲遊擊將軍,稍後自會上報朝廷,給你登記入冊辦理官身文牒!你部暫且修整,等候朝廷發放盔甲衣帽等物!從今往後,你張文耀便是大明的將軍了!”

張文耀先是一驚,雖然他猜到洪承疇的身份,但並未想到孫傳庭也已到達陝北。幸虧自己見機得早,要是再猶豫下去,這兩大殺神定會合兵展開攻殺了。

接着他又是一喜,自己眨眼間便成了遊擊,比從前的隊正不知高出多少級,已經邁入高級將領的行列了。

張文耀毫不猶豫的跪下,先是衝着洪承疇磕頭,又對着緩步來至近前的孫傳庭磕頭行禮:“卑下張文耀,見過二位大老爺!”

經過數日的整編,張文耀所部四千餘人最後留下了三千餘人,其餘的千餘老弱,每人發了三兩銀子後遣回老家。

但這些人老家雖然都在不遠的清澗、綏德等州縣,可家中親人俱是病餓戰亂而亡;加上那邊依然是流賊盤踞之地,回去後難保再次加入流賊隊伍中。

考慮到這些實際情況,孫傳庭向洪承疇提出,將這些人送往西安,去墾荒種田。

關中平原土地肥沃不說,旱情也比陝北差上許多,再加上實施的一系列抗旱舉措,去那邊安置下來最是安全,不虞這些人會再次造反。

考慮到張文耀所部需要經過正規的操訓,須識得官軍的旗幟鼓號後方能上陣,並且還要等候朝廷下發衣甲兵刃,糧餉營帳等物,洪承疇和孫傳庭簡單商議過後,決定將這三千餘人併入孫傳庭的秦軍中,由秦軍負責整訓他們。

秦軍大部分士卒一年之前也都是些沒上過陣的軍戶農戶,周遇吉、羅世芳等人對於操訓新兵頗有心得,對於能擴大隊伍的規模,孫傳庭自是樂意接受。

當張文耀再次回到永寧關那座簡陋的大廳裡時,拓養坤幾乎認不出他來了。

一身官軍高級將官纔有的嶄新鎖甲,頭戴八瓣鐵盔,盔上紅纓鮮豔無比;在這身裝扮的映襯下,原來的賊頭張文耀竟隱然有了些許英武之氣。

拓養坤圍着張文耀轉着圈子,不時的身手摸摸他身上的鐵甲,嘴裡不斷的發出嘖嘖之聲:“嘖嘖,這才數日不見,張老弟竟然成了官軍了!老弟來時路上沒讓其他義軍給射死啊?哈哈!好傢伙!這身鐵甲,真是不賴!”

張文耀一巴掌將他的手掌打開,正色道:“什麼其他義軍?那是反賊!大頭領,俺倆平日相處甚好,俺纔回來勸你,趕緊降了吧!再不降的話,朝廷的十萬大軍可就打過來了!到時候兄弟我也救不了你啊!”

拓養坤懷疑的看了他一眼後,慢慢走到椅子上坐下,開口道:“十萬大軍?張老弟你別信口胡咧咧!朝廷哪來的十萬大軍?現下延安府一帶官軍不過數萬,要是有十萬大軍,洪承疇早就帶人推過來了!”

張文耀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不屑的開口道:“大頭領不記得俺上回的話了?洪督帥手下卻是沒有十萬官軍,可孫巡撫來了!剿滅闖賊的人馬能少的了?原本洪督帥和孫中丞合兵之後就要立刻打過來,俺好說歹說,用項上人頭作保,兩位大人才給了俺一點面子,叫俺來勸大頭領歸降!大頭領,俺是看在鄉黨的面子上纔回來勸你,俺總不能眼看着你讓官軍砍了首級去吧?兩位大人說了,限你五日之內趕到延安府請降,部衆要隨後跟來,要不然闖賊就是你的下場啊!”

數日之後,陝北最大股流賊頭目蠍子塊拓養坤,在張文耀的陪同下趕至延安跪地請降。

其部下的三萬餘人大部分來到延安投降,只有幾千名賊人投奔了綏德附近的李自成。

經過十餘日的篩選整編,拓養坤部三萬餘人最終留下五千人加入官軍,其餘的全部移往條件更好的西安屯田。

拓養坤也被任命爲遊擊將軍,五千名部衆同樣交由秦軍統一操訓,待成軍後併入秦軍之中。

隨着張文耀和拓養坤相繼投降,陝北流賊勢力大減,僅剩闖將李自成這股比較大的流賊,其餘小股流賊根本無力對抗朝廷大軍。

在形勢大好的情形下,洪承疇立刻將要求孫傳庭拿出剿賊方略的話拋之腦後,他下令手下各部將領,分別由駐防之地向綏德、米脂進發,爭取將盤踞在這一帶的李自成部一舉蕩平。

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四章 洪承疇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十章 大戰4
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四章 洪承疇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十章 大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