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

“我兒,這般貴重之物從何而來?俺們可是世代良家,可不敢強搶人家的物事!”

趙老漢很懷疑這幾件首飾的來歷。雖然他沒見過世面,但鐲子上精緻的花紋、金釵精巧的造型,一看便知不是尋常人家能有的。兒子當了多年官軍,這大明官軍名聲可不怎麼好。

趙武到了嘴邊的話換成了另外的說辭:“爹,孩兒哪會做那般腌臢事!這是在壽州打闖賊時,俺斬殺了一個流賊大頭領,戰後上官賞賜的!”

若是說出這是從流賊手中繳獲之物,趙老漢肯定會知道這是賊寇殺人搶掠得來的,這般沾着別人血跡之物他說啥也不會讓家裡人佩戴。

趙小妹和嫂子接過首飾後,拿在手中就着昏暗的燈光仔細的觀瞧着,心裡自是欣喜無比。

“二弟,你都替朝廷賣了八年命了,雖說也有餉銀髮下,可這八年也該把情分還上了,這回咱就留在家中別再上陣了!爹孃年紀都大了,這麼多年俺們日日擔驚受怕,生怕你有甚閃失,老天有眼,二弟你活着回來了!要是如趙鬆那般死在外邊,那你叫咱爹咱娘可怎生是好?”

趙鬆也是和趙武他們一起入的天雄軍,在壽州之戰中陣亡,骨灰由官府送到家中,之後兵部派人送來了一百兩燒埋銀。

“大哥,這道理俺就不與你講了,只要俺說一條軍營的規矩你就知曉了:無故逾期不歸者,斬!”

趙武知道若是把督帥講的那番話說給家人,他們根本不懂,他們也不知道啥叫爲國爲民、報效聖恩。

ωwш¸ttκan¸c○

村裡絕大多數農戶都是祖祖輩輩窩在這個犄角旮旯,去趟縣城便算是見過世面,哪趕上他這八年中經歷過的場面以及眼界的開闊。

聽到弟弟說的斬字,趙文嚇得不敢再出聲,趙老漢也放下了讓兒子留在家中的念頭。

說話間趙母端着一盤炒雞子兒有屋外進來,然後特意把這盤葷菜放在了趙武這邊:“我兒,趁熱趕緊吃!你爹和你大哥已吃了半飽,這盤雞子兒你都吃了!”

趙武笑着答應一聲,趙小妹把首飾遞給大嫂,轉身跑出屋子;“俺去給二哥拿筷子!”

趙文婆娘把桌子和金釵遞到趙母手中:“娘,二叔適才拿出來的,說是給咱們娘仨一人一件咧!俺心思着還是都給娘,娘想給誰就給誰!”

雖然有些言不由衷,但趙李氏還是懂得家中的規矩。

趙母眼見如此貴重之物,狐疑之下才要張口詢問,趙老漢不耐道:“這是小武上官賞賜之物!貴的很咧!恁娘仨就分了吧!這件金釵給小花,叫她收好,等出嫁時做嫁妝!”

趙小妹一陣風是的進了屋內,聽的爹的言語,把一雙筷子遞到趙武手中,滿臉欣喜的一把搶過金釵後便跑進了裡屋,趙武和趙文哈哈大笑。

趙母笑着搖頭:“妮子,這般貴重物事恁可藏好,萬不可拿給人看!”

“娘!俺知曉!”

趙小妹暗想:前番趙三姐他爹爹從縣城給她買了件銅釵,她就在俺面前擺弄好幾日,俺明日就帶上金釵去找她!這可是金釵!俺二哥殺賊立功得的!能換她那個銅釵好多件咧!

趙武夾起一筷雞子兒,一眼瞥見一對侄子侄女都眼巴巴瞅着他手中的葷菜,隨即笑道:“鐵蛋,恁倆把這盤雞子兒端去裡屋吃了,二叔天天在軍營裡大魚大肉的,早就膩了!”

眼見家人待要說甚,趙武嘴裡嚼着麪餅,又在碩大的背囊中翻檢開來:“瞧俺這記性!俺還帶了些軍糧回來,也忘了拿出!據說是萬歲爺親自下旨出銀製出之物!”

家人的注意力都被他的言語分散開來,鐵蛋終是沒抵擋住美食的誘惑,端起炒雞子兒就和妹妹跑進了裡屋。

當一家人品嚐到兵部製作的新式軍糧,以及四海商行從塞外換回來的肉乾、奶干時,都是邊小口品嚐邊讚道:“小武!軍營裡用食都是這般?真是好吃!這得加了許多油鹽糖吧?皇上真是有錢啊!俺聽說皇上種地都用金子做的鋤頭咧!”

趙武哭笑不得:“爹,萬歲爺天天忙於國事,哪有空閒種地?您別聽他人瞎說!”

“啊?俺還心思皇上家中地太多,日日忙着種地咧!”

“對了,爹,俺回來時看見田裡的麥子長得壯咧!這幾年咱家收成應是不賴吧?”

“嘿!這官府大老爺也不知是咋就發了善心,崇禎九年遣下人來,給咱村和臨近的富水、張莊幾個村的田裡都打了數口大井!井口還裝了水車、修了水渠,這老天爺雖是許久未曾降下雨雪,可這井水足啊!咱家這十畝田地都澆的透地了,你說這收成能孬嗎?去歲咱家除卻繳納田稅,夏秋糧足足剩下了十二石!今年眼瞅着又是個豐年咧!”

提到家中的糧食,趙老漢眉花眼笑。家中的糧食多了,這纔敢頓頓吃粗麪餅子,以前一日兩餐都是稀的,農忙使力才一干一稀。

“爹,俺聽督帥講了,現下幾省大旱,萬歲爺已經下旨,免了受災府縣三年錢糧;俺琢磨着,遣人打井說不定亦是萬歲爺下旨後官府才幹的,要不從前怎地未見官府這般善待百姓!”

“我兒休要胡言亂語!官府大老爺豈是俺們這般草民所能閒議!趕緊吃飯,爹還有話問你咧!”

聽到兒子語氣對官府不敬,趙老漢嚇得趕忙把話岔開。

趙武吃了五個麪餅之後打了個飽嗝。

在軍營裡這八年,最早幾年是吃兵部發下的那種蒸熟後晾乾的大米,吃時需用水泡發,就着醃菜下肚,有時甚至這種難以下嚥的吃食好幾日都沒有,只能餓着肚子打仗行軍。

這幾年朝廷的糧餉開始供應及時了,並且新的軍糧味道又好,又能撐的時間長,但頓頓吃、日日吃,也早就膩的不行。

還是家中的蒸餅好吃,有那種糧食的味道。

“小武,這回來家,爹預備着給你說門親事,是東頭趙富家的二閨女,年方二八,身板硬實;爹也是聽人閒談時無異聽到,這小女子持家是一把好手,好多人家都惦記着咧!趕巧兒你歸了家,聽你話音還要在家中待上許久,那爹尋個吉日,買上禮物去村裡王媒婆家中,煩她上門去問人家討個八字,只要合了,就預備着定親、成親!”

“爹,此事以後再說,俺累了,先去睡覺!”

趙武沒想着成親。

一是他不想害了人家的閨女,自己還要上陣拼殺的,戰場上刀槍無眼,指不定哪天就陣亡了,那不就得讓人家守一輩子活剮嗎?

二是他在軍中多年,督帥曾說過,若想在軍中有個好前程,不光要作戰勇猛,還要讀書識字有謀略。因而他閒暇時也跟着軍中的文書經歷識了很多字,他就想着這輩子怎麼也得當上個遊擊將軍才成,那他爹孃就成了老爺夫人了,自己也能給趙家光耀門楣了,到時找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成親多好。

“你這娃,怎地不聽話!爹不管你答不答應,明日就去王媒婆家!”

趙老漢氣道。

無奈之下,趙武只能把話講透:“爹,大哥已是成親有子,咱們趙家的香火是斷不了了。孩兒是想在軍中博個前程,將來讓別人叫您和娘一聲老爺老夫人!孩兒要是當上將軍,將來娶的就是名門閨秀!您想想,那是何等風光之事?總比現在將就着成親好吧?”

這番說辭讓趙老漢徹底打消了讓兒子成親的想法,一想到兒子將來成了將軍,趙老漢彷彿突然年輕了十歲一般:“小武,你現在也是有官身之人了,勤去官府打聽着,只要朝廷有信,趕緊回營!家中有你大哥在就成!”

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四章 洪承疇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
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四章 洪承疇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