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

爲了迎接將來出訪使團返航時可能帶回來的衆多人才,國子監正在進行大改造,園區內的北面部分,一座座新建築正在拔地而起,一切都在按照工部營繕司給出的圖紙有條不紊的建設中。

負責這次營造任務的是周奎、田弘遇、袁也讓、張國紀等四位國戚組建的施工隊。

這隻施工隊組建已有三年時間,規模已經從最初的兩百餘人,增加到了現在的八百餘人,施工隊幾乎網羅了京畿一帶修房建屋的所有能工巧匠,而且這隻施工隊也成爲了大明第一支專業施工隊伍。

爲了打出名堂,田弘遇等人還給自家的施工隊起了個響亮的名號:錦坤建築隊,取的是錦繡乾坤之意,也有暗自向皇帝獻媚的意思。

此前大明的營造事物,比如紫禁城內的各個宮殿的建設等等,都是以工部專業人士勘察地形地貌後出具施工圖紙,然後由有司徵召工匠和青壯勞力開始施工,等到工程結束後,參與施工者再回返原籍。

不管是從待遇還是專業性、施工進度上,還是在施工中的默契程度上,這種臨時湊起來的施工隊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亂、各種建築材料浪費極多、工程進展無序、官吏貪污等等諸多問題。

而國戚們組建這支施工隊之初,朱由檢就曾經專門向幾人大體介紹過,成立專業施工隊的各種優勢,並且以皇莊打井隊爲範例,指出專業施工隊的出現將會成爲趨勢,並要求他們在妥善解決招募工匠和青壯勞力後顧之憂的前提下,把這隻施工隊給建立和發展下去。

雖說這隻施工隊由四人共同出資組建,但實際上週奎和張國紀只是拿出銀錢入股,對於施工隊成立後的所有事情都是極少過問,日常管理以田弘遇和袁也讓爲主的。

這兩位對朱由檢的話當然是奉行不悖。

在招募工匠和青壯勞力時,也是以京師本地人爲主,招募之人沒有一名是農戶,這樣就最大程度避免了因施工而耽誤農活的問題。

在花費了一年多時間營造了一批宅邸,以供應南京北遷官員入住後,田弘遇和袁也讓找到了周奎和張國紀,把賬目交給二人驗看的同時,也把想擴大施工隊規模的想法告知了二人。

因爲他們兩人發現,營造這玩意是個很賺錢的行當,按照皇帝所說的這種專業施工模式來看,各種成本降低不少不說,施工效率也是得以大大提高。

以他們一年多來的觀察來看,以前那種施工組隊方式建造一座宅院,最少也要花費五個月的時間,而他們只需花費兩個多月就能建起一座同等規模的宅子,施工速度相比整整快了一倍。

隨着工匠和青壯勞力之間的默契程度不斷提升,田、袁二人相信,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施工速度還有提升空間。

周奎和張國紀產看過賬目明細後,知道從事營造居然如此賺錢,當即同意,暫不分紅,把此次的利潤全部投入擴大規模中去,購買大量施工器械,僱請更多工匠,打造更爲專業的施工隊,獲取更多的利潤。

周奎和張國紀不傻。

他們也知道,自從皇帝大幅度提高官吏和軍器監、將作局工匠的薪資後,這批突然間生活寬裕無比的人羣,很多人不約而同選擇了修建新房或是翻蓋舊宅。

這是國人多想養成的習慣,有金子要貼在臉上。

其實按照千百年來的傳統,平民百姓家修房蓋屋時,都是主人家出面邀請左鄰右舍前來幫手,只要主家負責管飯就成。

但是這些富裕起來的工匠們,哪裡肯停下每天按計件拿錢的工作,並且左鄰右舍也都是同行,也都等着整修自家宅院,誰還有閒工夫前來幫手搞這個啊?

於是乎,營造將人短缺便成爲了幾年來京師建築市場的新常態。

田弘遇和袁也讓看準機會後,把施工隊伍分成若干小隊,幾名工匠帶着十幾名青壯勞力各自前去攬活開幹。

由於這種建築市場猛然出現的爆發性增長,整個京師的營造工匠明顯不夠用了,很多想着翻蓋修建家宅的人家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了等,等着看到鄰居家的房子接近完工了好去預訂。

一些有一定權利的官吏更是直接亮明身份,強行下令讓施工隊完工後即刻進駐自家宅子開始施工。

別小看這一家幾十兩幾百兩的小工程,累積起來可就是個大數目。

從崇禎十年下半年起,到崇禎十一年同月份止,一年下來盤賬的時候,周奎等人都被盈利數額給嚇了一跳:刨除工匠工資、購買各種器械、建材等亂七八糟的費用,錦坤建築隊一年的淨利潤達到了十五萬兩之多,他們每家能分到近四萬兩銀子。

這筆銀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已經超過了他們四家各種商鋪等產業的總和了,而且預約排隊等着施工隊入駐的人家現在暫時無法計數,還有大筆的銀錢等着他們去賺呢。

四人湊到一起簡單商議過後,很快便達成了一致:利潤再次暫不分紅,把這十五萬兩銀子全部投入進去,進一步擴大施工隊規模,多招募人手,剩餘的銀錢用於採購各種材料上,以保證流動資金的充裕性。

就在錦坤建築隊生意好的一塌糊塗後,幾支相似的建築隊也先後組建起來,並迅速投入到了京師修房蓋屋的熱潮當中。

不管這幾支新的施工隊背後有沒有什麼背景和靠山,得知消息的朱由檢立刻吩咐人警告田弘遇他們,要憑藉施工質量和速度與他們進行良性競爭,不得藉着宮裡的名頭打壓別人。

建築市場的錢是掙不完的。

只有採取靈活多樣的模式來攬下更多工程才能獲取更大的利潤,有競爭對手纔會讓企業更有進取心,也能讓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和優惠。

щщщ ☢Tтka n ☢¢O

不過,再怎麼說,這幾位可都是自己的老丈人,胳膊肘總不能朝外拐。

在警告了諸人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朱由檢還是把一個大單子交給了錦坤建築隊:國子監擴建和新建項目。

這是一項預算高達一百二十萬兩銀子的大項目。

主體是幾處實驗用的館所和場地,再就是十幾座教室和辦公場所,供教師和學生使用。

另外就是一些附加設施,比如食堂、竈間、浴室、公廁等公用設施,還有就是附帶修建了一些園林式的小型住宅,供被方以智他們帶回來的歐洲人才使用。

國子監新建園區的模式,是朱由檢參照後世自己畢業大學校園提出的意見,經過工部營繕司繪製成圖,然後朱由檢再三修改才定下的。

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十六章 平叛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章 佈防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
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十六章 平叛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章 佈防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