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

“唔?倪卿此言倒是令朕有耳目一新之感。朕久居深宮,雖於內外事大概知曉,但國內事務繁巨,於諸多細微處無暇理會,卿所言之巡鋪所,朕似未曾與聞,卿且道來!”

倪元璐的言詞引起了朱由檢的興趣和注意。

雖然他一直努力在大明推動這種漸進式的變革,但一人計短、衆人計長,大明方方面面需要改進的事物太多了,他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能臣幹吏的建議和提醒是極爲重要的。

“啓奏聖上,臣所言巡鋪所乃是各城火兵與巡夜弓兵之總稱。有感於京城有五城兵馬司及七十二座紅鋪晝夜巡防之下,城中盜賊火情逐年減少、百姓財物及性命得以有更大保障之因,於是臣便欲將此舉擴展與京畿各州縣中,以朝廷之力減少無妄之災對百姓人財物之傷害!”

倪元璐拱手不疾不徐地將自己建言的原因和目的說了出來。

論起朝廷種種的施政方針和策略,以及應付天災的一些列防範措施,大明可以說在當時領先於全世界的。

尤其是在京師這座當時全球人口最爲密集、市井最爲繁華的大城。

先說紫禁城裡。

皇城中每個宮殿的院子裡都會放置若干能容納上千升水的大缸,這些大缸每天都保證水是滿着的,若有使用,事後則會有太監挑水續滿,以備不時之需。

爲了防止冬天大缸中的水凍住後無法使用,太監們還會給每口大缸套上棉被或者草編的外衣。

一旦發生重大火災,除了這些大缸中的水以外,皇宮外的護城河以及宮城內的金水河則成了最佳取水之地。

至於後宮皇帝及貴人們居住寢殿那些高大的院牆,除了是爲了防止隱私泄露外,更大的作用其實就是防火牆。

一旦某個寢殿引發火燭之災,這些防火牆完全可以將火勢控制在某個局部院落中,防止大火向其他宮殿蔓延。

再說整個京城。

偌大的京城裡面供設有七十二座火鋪,每鋪有十八名火兵與弓手晝夜值守,每至夜深,由一甲長帶領五名屬下提着銅鈴夜巡,銅鈴搖響,提醒百姓們放火防盜的同時,也附帶着緝拿盜賊的職能。

京城內每隔一定的距離,朝廷會挖置水井一口,並且在每個火鋪巡視的範圍內設置大缸數口,裡面或是裝水,或裝沙土,已備火災發生時急用。

每處火鋪都會配備長斧、鋤頭、鐵耙以及其他盛水容器,一遇火起,鋪兵們自會立刻前往滅火,火點附近的居民住戶也必須無條件的參與救火,否則事後要被官方論罪處置。

這些嚴密的舉措下,百萬人口的京師雖然會有火災發生,但造成的損失卻降到了最低。

倪元璐在上任順天府之後,也是滿心滿意的做出一番政績,經過實地考察和調閱下屬州縣的文檔之後,他決定向皇帝建言,把京城這種完善的防火防盜的利民舉措向地方州縣延伸。

“臣遍覽相關州縣官府文案,覺順天府下轄之諸多州縣,雖俱設鋪兵火兵,但常年懈怠疏忽之下業已名存實亡,以致火情乍起、盜賊入室時均無力以抗,使百姓之性命財物蒙受重大之失!臣建議於順天府各州縣仿京城之制,於城中分立巡鋪所若干,並以實員充之,配發各種器物以做急用。其員受推官及縣丞所轄,薪資仿京城例發放,如此便可使其有任事之恆心。若各城均設巡鋪所,則城中百姓之安危得以確保,亦能彰顯朝廷愛民撫民之責!”

倪元璐奏完之後再次拱手施禮,然後靜待皇帝的答覆,一旁的溫體仁捋須閉目,並未對倪元璐的建言表態。

“倪卿所奏甚爲妥當,此舉事關民衆日常之安危,確應大力推行,巡鋪所人員之薪資可適當提高一些,使其人能對此差遣更爲用心!倪卿可將此奏擬題本交付內閣,待司禮監批紅後便於京畿施行!倪卿以人爲本之思實是令朕激賞!”

朱由檢對倪元璐的策略感到非常滿意。

巡鋪所這種將消防與巡警相結合的產物雖然並不新奇,但卻是一個讓這個行業職業化的良好開端。

從此之後,地方官府將不會再以徭役的形式讓民衆來負擔巡夜打更的差事,而是花費錢糧成立專業隊伍,對城市的治安消防進行更爲有效的管理。

對於倪元璐這種開放的理念和思維,朱由檢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讚賞。

對於這種屬於自己視線盲區的大事,只要是行之有效,他會下旨將這一舉措在全大明境內予以推廣,在花費錢糧的同時,也會順帶着解決掉不少人口的就業問題。

在大多數官員認定,大明百姓要有義務和自覺性爲官府自掏腰包效力的時候,先有溫體仁關於驛遞系統先進的變革方案,現在又有了倪元璐關於將巡鋪所轉爲職業化的建議,這兩個雖細微但卻顯著的變化證明,大明官員並非都是那種思想僵化守舊的腐朽人氏,有許多人的思想觀念還是非常開放和超前的。

說話間,楊嗣昌、張國維、侯恂等人陸續趕到了昭仁殿,君臣見禮後衆臣紛紛落座,等候朱由檢的聖喻。

“楊卿,關外戰事有無最新軍情傳來?宣大盧卿與登州劉國能、張文耀部有無做好深入敵後之準備?”

朱由檢並未先將自己的議題拋出,而是首先將話題轉到了已經展開的關外戰事上。

“啓稟聖上,自昨日孫大學士遣人將陳學士欲遣人放火毀敵糧草一事報來,並準備出兵策應此次奇襲,順勢將寧遠之敵往北驅離後,至今並未有最新軍情送達!”

儀態翩翩的楊嗣昌從容起身施禮應答道。

“陳卿此策確屬出奇,而孫卿出大兵以正合敵,也可謂是深得孫子兵法之精髓!楊卿判斷,孫、陳二卿此次勝敗有幾成把握?”

朱由檢昨日接到楊嗣昌送入宮中的軍情通報後,對陳奇瑜和孫傳庭的軍略讚賞不已,但心中卻很是擔心兩人的合謀能否取得成功,畢竟清軍可不是流賊那樣的烏合之衆。

“啓稟聖上,只要陳學士之策能夠功成,東虜北撤已是必然!而以臣之淺見,陳學士所謀之奇襲一計十有八九會成其事!”

面對皇帝的詢問,楊嗣昌立刻給出的肯定的答案。

“楊卿爲何有此之判?東虜之卒皆爲百戰強兵,豈會對糧草重地不與嚴加防守?”

朱由檢聞言稍覺寬心,但還是希望聽到楊嗣昌對此事的合理分析。

“聖上所言不虛,東虜與我大明邊軍鏖戰十餘年,確爲當時罕有之強軍,但正是因此,陳學士奇襲之計才更有把握!無他,驕兵耳!東虜自奴酋一下素來視我官軍爲無物,現下雖遇我強勁之新軍,但其輕敵驕縱之姿短期內絕無減少,這便與我軍可乘之機!再者,據臣所知,東虜與我軍對陣時,向來不重安營紮寨之法,更兼其只顧我大軍自寧遠而出,對小小鎮遠堡應無防備之心,兩者相加,故我軍並無不獲之虞,還請聖上寬心纔好!若臣所料不差的話,最遲後日便會有捷報送達!”

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十八章 容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五章 皇莊1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
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十八章 容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五章 皇莊1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