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

“西面明軍?打着何種旗幟?火器有多少?步卒還是馬隊?從哪裡來?離我軍還有多遠?”

哨騎的稟報讓阿巴泰剛有些輕鬆的心情再次變得沉重起來。

眼前的萬餘明軍就讓自己頭疼無比,若是再來一萬同樣裝備的明軍,自己這點人馬可能會抵擋不住。

這兩萬明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突破自己把守的防線,增援防守糧草重地的明軍,使得遠道而來的八旗兵無果而歸。

“回貝勒爺,西面明軍旗幟爲秦,火銃手約有一營,另有小炮數十,除卻百餘探馬外並無大股馬隊!這股明軍打寧遠城南門而出,大隊已是繞過壕溝,離我軍只有不到十里!不過,,,,”

“不過什麼!?快快講來!”

聽到新來的明軍火器並不多,而且沒有大炮和馬隊時,阿巴泰的心情稍微輕鬆了一些。

“從西面明軍所用兵刃上看,與多年前渾河之戰的白桿兵差不許多!”

“什麼?白桿兵?!你確實看清了?”

聽到哨騎的稟報,阿巴泰眉梢一揚,心頭不禁大跳一下,本已沉重的心情突然沒來由的感到一陣慌亂,面色也變得發青。

二十二年前渾河邊上的那場血戰重又浮現在了眼前。

當年不滿三旬的阿巴泰親眼目睹了白桿兵頑強的意志和超強的武勇,現在回想起來依舊是心有餘悸。

就在明軍數萬人馬被殺得崩潰而逃、八旗勁旅威風八面的時候,那支人人悍不畏死的軍隊出現在了八旗兵的面前。

在八旗炮火的猛烈射擊下,數千名白桿兵在沒有任何遠程火力掩護的情況下悍然渡河,之後在河對岸排好了奇怪的陣型,與數倍與己的八旗兵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廝殺。

八旗按照慣例派出弓手和身披重甲的精銳正面硬撼白桿兵,沒成想卻遭到了那種槍尖帶鉤子的長槍的大量殺傷。

包括幾十名白甲兵在內的五百精銳被白桿兵斬殺殆盡。

白桿兵們用長槍上的鉤子將尚未近身的八旗兵勾倒在地,然後直接拖拽過來,幾把鋒利的長槍戳刺之下,再厚實地鎧甲也被戳出幾個大洞,再強的個人武勇也無法施展出來。

眼見白桿兵戰力如此強大,八旗兵改變了戰術,利用人數上的巨大優勢展開了圍攻。

外圍數層的白桿兵都是身披幾十斤重的重甲,八旗的重箭對此也無能爲力,無奈之下只得採用車輪戰術,各旗選派勇士輪番上陣,在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後纔將白桿兵的陣型打破。

這一仗從上午一直打到下午,白桿兵最終力竭之下方纔開始後撤,留下來掩護的白桿兵拼勁最後的力氣死戰不退,最終有數百人渡過渾河回到了安全地帶,而八旗兵鏖戰一天的數千白桿兵最終全軍覆沒。

這場戰鬥終於讓一直戰無不勝的八旗軍知曉明軍中還有這樣勇悍的士兵,並長久爲之膽寒。

看着哨騎策馬遠去的身影,阿巴泰強自鎮定心神思忖片刻之後,對嶽託遣來傳令的信使吩咐道:“你去回稟成親王,寧遠城有大股明軍出現,若是從我部抽調兵力過多,怕是難以抵擋明軍進攻!現在只能調派一千五百馬隊前往,待我部擊退明軍後再遣人馬去往大營!”

待信使走後,阿巴泰令格日楞調派一千五百馬隊即刻趕往嶽託處聽命,然後將監視明軍的兩翼馬隊撤回歇息用食,派兩千名沒有上陣的騎兵趕往西面,對白桿兵進行騷擾監視,尋機對其進行殺傷。

隨後他再次下令,調集包衣們在原先營寨的西、南兩面挖土壘牆,加固防禦工事,準備在事有不諧時退入營內進行防禦,將這兩萬明軍擋在寧遠城外,阻止他們對糧草重地的明軍進行增援。

剩餘的數千馬隊則是分爲數隊,藉着這一帶寬闊的地形遊走奔馳,對這兩萬明軍進行襲擾。

現在他臨時想到的對策只有這些,只盼着嶽託那邊儘快取得理想的戰果。

正面有火器犀利的近萬明軍,西面有讓八旗兵畏懼不已的白桿兵,這次怕是大清立國以來遇到的最艱難的一場硬仗了。

“稟夫人!前面數裡之外有建奴大隊騎兵出沒,當在兩千騎以上!”

一騎探馬飛奔至騎在馬上的秦良玉身前,翻身下馬後單膝跪倒稟報道。

“知道了!令前軍緩行,弓弩手跟上,遇敵接陣伺機射殺!兩翼向中路收緊!”

探馬拱手接令,迅即起身後小跑至馬前搬鞍認凳,撥轉馬頭打馬疾馳而去。

年過六旬的秦良玉依舊身姿挺拔,頭頂十斤重的鐵盔,盔上兩根長長的雉雞翎迎風搖擺,身上御賜山文甲的銅質護心鏡鋥明瓦亮,腳上的虎皮戰靴比尋常男子還要大上一號。

“母親大人!孩兒欲往前軍查探敵情,還望母親恩准!自崇禎六年至今,孩兒已有五載未曾與建奴交手,現今重至關外與建奴鏖戰,心裡只盼能多殺敵寇,爲大伯、二伯報仇雪恨!”

落後秦良玉一個馬身的馬祥麟雙腿一磕馬腹,戰馬小步趕上前面的秦良玉後,馬祥麟在馬上拱手稟道。

秦良玉側頭看着雄姿偉岸、英挺沉穩、左眼蒙着眼罩的兒子,心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自打天啓元年跟隨自己率白桿兵馳援遼東至今,愛子先後率軍與建奴、奢崇明叛軍、境內流賊等交手百餘次,每次都是親冒矢石衝鋒在前,在白桿兵中威望素著,深得士卒的敬仰,嘗有獨眼馬的美譽。

“我兒且去吧,將佐明替換回來也好,畢竟他未曾與建奴交過手,不明底細之下怕是會吃虧,若敵勢大,我兒切勿盲目衝陣!”

秦良玉用慈愛的眼神看着馬祥麟,並沒有再過多的叮囑。

文武雙全的兒子久經戰陣、勇悍難當,若不是天氣元年時被建奴射傷一目,那當年的軍中子龍、銀槍小馬超的美譽也不會變爲獨眼馬了。

“孩兒接令!”

一身黑色鎖甲的馬祥麟向母親施禮後,帶着十餘名親兵向前疾馳而去。

率領兩千人作爲前鋒的就是秦良玉的侄子秦佐明,在接到秦良玉的命令後他隨即下令全軍放慢腳步,等待身後兩裡開外的步卒跟上。

後面雜亂的馬蹄聲傳來,不一會功夫,馬祥麟打馬趕了上來。

“三哥!小弟來接替與你!你且回中軍待命去吧!”

看到馬祥麟由中軍趕來,秦佐明知道自己這位五弟已是技癢,性格隨和的他隨即笑道;“五弟,對面可都是建奴馬隊,你可勿要衝的太遠纔好!爲兄就先回去了!”

“三哥且安心!小弟豈是莽撞之人!”

秦佐明沒再多言,笑着與馬祥麟拱手道別,帶着幾名親兵馳向中軍。

秦佐明走後,馬祥麟帶着親兵打馬趨前,來到了隊伍的最前面住馬觀望。

前方百餘步外,數十名清軍探馬往來奔馳,肆無忌憚的觀瞧着白桿兵的陣型,有數騎甚至打馬迎着白桿兵而來。

這幾名蒙八旗的騎兵依仗着嫺熟的騎術,跑到距馬祥麟身前五六十步以外開始挑釁式的表演起了馬術。

或是鐙裡藏身,或是整個身子立在飛跑顛簸的馬背上,或是拿着軟綿綿的騎弓從疾馳的戰馬上向馬祥麟等人射出箭只,不遠處的清軍騎兵嬉笑着看着這幾人鬧騰,不時發出歡呼聲和叫罵聲。

馬祥麟神色平靜地看着這幾名清軍,感受着風速和風向的變化。

隨後他伸手慢慢將斜跨在背上的弓力達一石二的強弓取下,然後自箭壺中抽出三棱長箭搭在弦上,猛然嗔目大喝一聲,隨即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長箭帶着疾風如閃電般飛向近六十步外的清軍。

那名立在馬上的清軍眼看馬祥麟抽箭張弓,尚未來得及做出反應,呼嘯而至的三棱箭便自他的眼窩處透腦而出,身體也被巨大的衝擊力帶離正在奔跑的戰馬,直挺挺地砸在了地上。

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
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