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

“靖海伯請起吧!還請伯爺安排人手,將皇爺御筆親書之牌匾懸掛於府邸大門上!”

前來福建宣旨的李玉書強打精神輕聲道。

連續坐了十幾天的船纔到達泉州,中間雖未遇到大風大浪,但幾乎所有人員都暈船了,那種感覺着實讓人難受,開始幾日李玉書一行人都是狂吐不止,後面才慢慢適應下來。

鄭芝龍恭恭敬敬的再次北向磕頭後起身,彎腰雙手小心翼翼的接過李玉書遞過來的鐵券和聖旨。

“請天使回稟聖上,臣會盡快收拾行裝,早日搬去京城於聖上膝下盡忠!”

鄭芝龍拱手施禮道。

這句話就是試探之意,皇帝看在鄭家掌控海上的緣故給他封爵,那肯定就想讓他全家弄到京城做人質,若真有此意,鄭芝龍就要另做打算了。

“皇爺並無要靖海伯前往京城之說,只說靖海伯威震南洋,若遇外夷犯我大明海疆,定要教它有來無回纔好!”

李玉書回禮道。

鄭芝龍心下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是對皇帝的寬宏大度心生感激;若雙方互換位置,他相信自己做不到這樣子。

“老四,你親自將鐵券供奉與敦仁閣中,吩咐下去,往後任何人不得靠近此閣!老三,你招呼人手懸掛御賜匾額!不,你親自上去懸掛!”

鄭芝龍神情嚴肅的吩咐道。

鄭芝鳳接過鐵券和聖旨後向李玉書以及福建巡撫鄒維璉點頭示意,捧着鐵券向一側的敦仁閣行去。

鄭芝豹則是轉身向門外行去,幾名鄭府家人擡着金光閃閃的匾額緊隨其後。

“當心一些!別污了聖物!”

鄭芝龍不放心的喊道。

自己竟然擁有了傳說中的丹書鐵券,並且成了與國同休的勳貴,打今日起,鄭家便是有身份的人了!

鄭芝龍心癢難搔,一直望着鄭芝鳳的背影,恨不得將鐵券夜夜摟在懷中方纔安心。

“恭喜靖海伯!從今往後鄭氏已邁入大明頂尖勳貴之列!這等恩榮實是令老夫豔羨不已啊!呵呵呵!”

鄒維璉朝着鄭芝龍拱手賀道。

天子真是大方啊,大明已經有多少年未曾封爵了?此次授封的還是這等草莽之人,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啊。

“謝過中丞之賀!鄭某深感天恩!天使、中丞快請入內喝茶!”

紅光滿面的鄭芝龍大笑着向鄒維璉拱手還禮,然後肅手請李玉書等人入孝思堂歇息。

隨同李玉書前來宣旨的太監、錦衣校尉自有鄭七招呼。

幾人進入堂中分賓主落座,鄭府婢女奉上熱茶糕點,鄭芝龍笑道:“天使此次乘船可否習慣?本伯適才見天使氣色差了些許,故而猜測或許是走海路所致!”

李玉書端起茶杯啜飲一口,熱茶下肚之後方覺胸口的煩悶稍減,他放下茶杯拱手笑道:“有勞伯爺掛心,北人多不耐海路,這十幾日來把咱家折騰的夠嗆,開始數日茶飯直是難以下嚥,最後竟把膽汁都吐了出來!呵呵呵!”

“那便請天使多留些時日,待把身體將養好之後再行返京可好?”

鄭芝龍熱情的招呼道。

“恭敬不如從命!不光是咱家,那些太監、校尉大都如此,確實得留在福建恢復些許時日再行返京!怕是要給伯爺添麻煩了!”

“咦!天使着實見外!本伯巴不得天使多留些時日纔好!靖海伯府雖逼仄狹小,但還能容得下天使一行暫歇!本伯就不說客氣話了,京師諸位盡皆留在伯府便可!正好容本伯盡一下地主之誼!”

鄭芝龍年輕時便與各色人等打交道,極善於拉攏人心,幾句話說的李玉書心裡熱乎乎的。

寒暄一番後,李玉書推說身體不適,鄭芝龍遂趕緊命人帶着李玉書前往客房歇息,一再叮囑下人,一定要照顧好天使,並親自將李玉書送到大堂的門口處。

待鄭芝龍回到座位上後,鄒維璉拱手道:“鄭伯爺對此次聖上欲移民一事有何見教?此事事關重大,望伯爺與老夫不負聖望,同心協力將此事辦好!”

“鄒中丞放心,本伯既受皇恩,定會全力完成聖上之託!只是移民之事中間有些計較,還需中丞與本伯好生計議一番纔好!”

鄭芝龍回禮道。

他當然知道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的道理了,既然皇帝給了偌大的榮耀,那背後的責任也不是一般的沉重。

鄒維璉點頭道:“老夫明白伯爺之慮,內閣諸位許是將此事想的過於簡單了,豈不知大規模移民臺灣,中間尚需大量繁瑣之事要處置,談何容易啊!”

鄒維璉沒直接說皇帝想的太簡單,而是把鍋甩給了內閣。你們既是在皇帝身邊,怎麼不對皇帝的意思提出意見和建議呢?

“中丞不愧是國之干城!適才之言雖未言明,但本伯已知中丞之意!只是本伯初封之時,便要上本言及此間之難,怕是會使得聖上心生不滿啊!”

鄭芝龍數年之間已從福建向臺灣移民兩千餘人,深知此事的艱難之處。他理解皇帝的焦慮,但同時也知道皇帝有些想當然了。

如果按照皇帝的意圖,鄭家就算捨棄海貿的利益,一次性投入大批的船隻人手,每次能將運數萬災民運到臺灣,可這數萬人落地之後住在哪裡?糧食如何解決?與原住民發生衝突誰來保護?發生大規模的疫病如何醫治?種地的耕牛怎麼解決?況且荷蘭人也已在臺灣建城住兵,雖然暫時未與移民發生衝突,但如果大明移民數量猛增,雙方之間的戰爭是早晚的事。

此類瑣碎之事太多了,並且每一件都非常重要,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和相關人手來完成,所以大規模移民臺灣根本是不現實的。

但他有苦難言,總不能剛接了爵位,立刻就上本訴苦喊冤吧?那樣做他自己都覺着不地道,雖然理由很正當。

鄒維璉在福建巡撫之位已經五年,對鄭芝龍往臺灣移民之事自是知曉,並且他非常贊同鄭家的這一舉動。

在多山少田的福建,由於土地兼併、賦稅佃租日重的原因,很多農戶已經面臨着食不果腹的境況,這些人就是正是移民的主力。

能讓百姓有一口吃的,移就移吧;雖然離開了祖輩生活的土地,但至少能有一個可以活下去的地方可以落腳,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這樣吧,現下伯爺與老夫需做兩手準備:老夫會遣福州衛五百人先行渡海到臺灣,然後僱傭各種匠人去修建村社房屋,郎中也由官府徵召僱請;伯爺只需將糧食之難解決便可!老夫會與伯爺聯名上本聖上,將此間難處詳細言明,並建言移民數量需循序漸進,相信聖上自會體諒我等之難處!”

福建有水師的存在,只是船隻數量少,而且久疏戰陣,被鄭家龐大的船隊壓的死死的。

鄭芝龍讚道:“老中丞實乃謀國之材!糧食之事好說,只是本伯尚有一慮要與老中丞計議!”

鄒維璉道:“伯爺擔憂的可是島上的荷蘭人一事?”

鄭芝龍點頭道:“正是!現下臺灣島上南有荷蘭人修築的熱蘭遮城,北則有佛郎機人佔據;據聞荷蘭人正在用武力迫使島上土著歸降,本伯觀其行事之風,似有全面據有臺灣之勢!中丞所遣之官軍若是與任何一方遭遇,恐非其對手。到時一旦官軍敗北,你我怕是要擔負天大之罪名啊!”

鄭芝龍知道荷蘭人與佛郎機人船隊的厲害,但鄭家船隻數量巨多,荷蘭和佛郎機人對鄭家也是畏懼不已,雙方暫時還是和平相處。

但臺灣島上不管是荷蘭人還是佛郎機人,雖然人數不多,但其火器卻甚是犀利,就憑着福州衛那些官軍,雙方一旦交手,官軍肯定會一敗塗地。

鄭家武力雖強,但都是慣於在海上跳幫作戰的手下,對於路上作戰的陣型配合、分進合擊等等戰術缺乏操演,打起來怕也不是人家的對手。

所以爲了防範雖是出現的危險,移民必須有強有力的武力保護才行。

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九章 皇莊5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章 追擊2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十章 追擊2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
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九章 皇莊5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章 追擊2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六十章 追擊2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