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

“早上好,範夫人!”

崇禎十五年夏日的一個清晨,理工學院一所四進豪宅中,高鼻細眼、留着一頭黑色及肩長髮的勒內·笛卡爾操着蹩腳的大明官話,微笑着向正在清掃內宅院子的一名婦人打招呼道。

“早上好,笛卡爾先生!

您的早飯已經準備好了,請問您現在就要用飯嗎?

請您稍等片刻,妾身這便去給您端來!”

那名年紀不過二旬多一點的婦人聞聲停下掃帚,擡頭看向笛卡爾後,細眉細眼地笑着回道。

這名婦人便是鴻臚寺僱請來笛卡爾府中幫傭的僕從之一。

由於笛卡爾是孑然一身來到大明的,所以府中的僕從並不多,除了這名姓範的婦人之外,還有兩名花匠、一名洗衣的婦人、一名車伕、一位管事和三名雜役。

這其中範姓婦人負責清理後院以及給笛卡爾做飯的,依照鴻臚寺卿鄭芝鳳向來豪爽的風格,她的月薪高達一兩五錢,加上平時都在笛卡爾的府中吃飯,每月薪資幾乎可以算得上純收入,每年近二十兩銀子,就算在京師,也能過上比較滋潤的日子。

“謝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照料!

您真是一位勤勞善良的女士!我從您的身上,看到了這塊國土上的文明之光!

這個神秘國度上的一切都是那樣的令人着迷,遺憾的是,直到遇見方先生和鄭先生之前,我都對這裡瞭解的太少了!”

雖然範姓婦人後半段話,笛卡爾並沒有聽懂,但並不妨礙他理解了對方的意思,然後他用法語滴里嘟嚕的說了一大串話。

細眼蹋鼻、一聲素色襦裙的範姓婦人也是同樣聽不懂笛卡爾的話,但她的臉上依然帶着溫柔地微笑,立在院子中靜靜地聆聽着。

夏日晨曦的第一道陽光映射在她一側的臉頰上,讓範姓婦人的面部輪廓顯得更有了層次感,雖說相貌平平,但那種溫婉的味道卻讓人感覺到親切,對面的笛卡爾明顯的失神了一下,心裡的主意卻是越發的堅定。

來到大明已經有八個月的時間了,這大半年時間的所見所聞所歷,讓笛卡爾發自內心地愛上了這塊神奇的土地,包括這塊土地上的一切。

在大明,四十六歲的笛卡爾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安心和舒適,如果不是膚色和容貌地不同,他有時都懷疑大明纔是他真正的故鄉。

在荷蘭顛沛流離地十幾年中,嚴重缺乏安全感地笛卡爾時常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由於對他宗教信仰真實度的懷疑,他時常遭到教徒們的攻擊和謾罵,這些巨大的麻煩,逼迫他不得不時常更換住所,並在報紙上刊登聲明,自稱是虔誠的羅馬天主教信徒,並約請極爲好友爲他做辯護。

但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教徒們舉出種種例子,極力想證明他只是表面的天主教徒,而實質上是自然神論和無神論的信仰者,這其中又以他的同鄉、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帕斯卡的一段言論最爲出名。

“我不能原諒笛卡爾;他在其全部的哲學之中都想能撇開上帝。然而他又不能不要上帝來輕輕碰一下,以便使世界運動起來;除此之外,他就再也用不着上帝了。”

帕斯卡的一番言論獲得了狂熱的天主教徒們的肯定,他們就用這段言論做武器,對笛卡爾的個人攻擊更加的瘋狂。

就在笛卡爾感到極度無助和焦慮不安時,遙遠東方古國的使者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在那名彬彬有禮的方先生,以及極善交際的鄭先生的鼓動下,經過慎重思考的笛卡爾決定,前往遙遠的東方尋覓屬於自己的樂園。

之前笛卡爾只知道大明是盛產絲綢瓷器紙張白糖等奢侈品的古老國度,但對於大明的文化和習俗卻是一無所知,通過與方以智和鄭芝鳳的數度接觸,笛卡爾感覺到了對方態度的真誠,以及表現出來的個人修養和開放包容的心態,這讓他本來有些忐忑不安的心稍微踏實了一些。

在分別給幾位好友寫過告別信之後,笛卡爾帶着複雜難明的心情,帶着幾個大箱子登上了由十幾艘巨船組成的大明船隊,然後經過長達近一年險象環生的航行,終於踏上了這塊與歐洲各國截然不同的土地。

習慣了歐洲那些哥特式、巴洛克式、法國古典主義式建築風格的笛卡爾,被眼前一座座包括堂、樓、閣、軒、謝、廊、亭、臺,以及苑囿在內的精美絕倫的建築所震撼,這些佈局巧妙、色彩紛呈的建築物,將人類潛意識中對美的認知完完全全的展現在了他的面前。

隨後他便從方以智那裡得知,這座如藝術品般地庭院是專屬於他自己的,如果將來他有了後代子孫,這座精緻的宅子將會一直屬於勒內·笛卡爾家族所有。

人到中年的笛卡爾雖然對物質上的享受並無太大的欲往和追求,但仍舊被大明朝廷給與他以及其他人的這種超規格的待遇所深深打動。

這些具有傳統東方美學特質的住宅,比起歐洲那些爲了安全起見、全部用冰冷的巨石堆砌起來的城堡和住所,簡直可以用天堂和凡間來做對比,這樣的住宅若是放在歐洲,那肯定是伯爵以上的貴族們才能擁有的,而現在,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並且是永久產權。

從此,這裡便成爲他們的家。

在入駐之後,笛卡爾以及其他被引進的人才們,再次感受到了大明朝廷的真誠和優待。

在平日裡,他們只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變成書本,而其他的衣食住行統統都有人照料,並且這種照顧是細緻入微、充滿人情味的。

雖說語言不通,笛卡爾在從理工學院下值後,仍舊會堅持每天試着用學到的簡單官話與照顧他的每一個人交流,對他們表達自己的謝意,而他的謝意每次也都能收到真心的迴應,這讓笛卡爾的內心倍感溫暖。

在這些人裡面,笛卡爾對這名範姓婦人好感最深。

隨着時間的推移,雙方接觸的次數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瞭解也越來越深,笛卡爾突然發覺,自己對這位有着東方女性特有的溫婉氣質的女人產生了莫名的情愫。

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十八章 大戰2
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十八章 大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