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

送入宮中的急報來自松江府。除了當地官府的奏稟之外,駐紮於松江府的錦衣衛千戶所隨後也送來了更加詳細的奏報。

據松江府知府、通判、提刑按察使等人在聯名奏報中聲稱,在松江府上海縣沿海一帶規劃籌建碼頭的工部官吏與當地百姓發生糾紛,繼而引發小規模民變,衝突共造成工部相關人員三死八傷,碼頭上的許多建築物也被搗毀或焚燒,港口建設陷入停頓狀態。

由於當地氣溫較高,爲防止疫病發生,遇難者遺體已被火化,傷者已經送往城中進行搶救和診治。

當地官府雖然於事發後出動捕快衙役趕赴現場,但參與殺傷人命者已經逃散一空,由於現場遺留物太多,而且缺乏目擊者,所以無法對相關人員進行認定,故此特上稟朝廷,恭請聖裁。

而錦衣衛隨後送達的奏報和官府所說截然相反。

在事件發生一個時辰之後,駐松江府的千戶才接獲消息,並立刻帶隊趕往現場,於一個時辰後到達事發地,此時現場除了死難者和傷者外已無他人在場,上海縣衙門以及松江府衙門官吏則是比他們到的更晚。

經錦衣校尉仔細搜尋後,在離事發現場不遠處的樹林中發現了一柄被遺棄的帶血短刃。

錦衣衛在奏稟中聲稱,這次朝廷官員被襲事件,絕不是民變,而是一次有預謀、有針對性的惡性案件。但是由於現場遺留的線索太少,所以暫時無法追查到案件的謀劃者和行兇者。松江千戶所已經派出大量人手四處查訪,爭取早日將此案偵破。

“大伴,宣內閣首輔、次輔、大學士盧建鬥、範夢章入宮議事!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李烈即刻帶人南下松江府!另儘速遣人知會明州、廣州親軍千戶所,立即安排人手保護工部相關人等!還有,遣人知會馮順,若福建事了,緹騎即刻分隊轉赴松江府、明州府、廣州府,探查防範可疑動向!”

閱罷兩份截然不同的奏報後,朱由檢陰着臉開口吩咐道,王承恩趕忙一溜小跑來到殿門口,招呼過兩名小太監後交代了幾句,兩名小太監躬身施禮後飛也似地轉身跑去。

朱由檢心裡已經認可了錦衣衛對這次事件的判斷,而松江府的奏本其實就是官樣文章,內容更像是打算把事情糊弄過去,至於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眼下還不好做出判斷。

這件事明擺着就是衝着開海來的。

內閣已經行文相關各府縣,沿海各地的所有私人碼頭將在半年後全部停止使用,之後所有商船都要到朝廷建設的港口停靠。

緊接着,工部派遣一批技術型官員南下,在相關地區勘測地形後開始建設規模更大的碼頭,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以便於後續更多商船的停靠和使用。

很顯然,一旦這條政策開始實施,所有的商船都會被徵收商稅,這對衆多江南各地的海商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毆殺朝廷官員這件形同造反的惡性事件,肯定就是這個利益集團中有人謀劃並着手實施的。

但由於江南一帶從事海貿的商人太多,新港口也處於比較偏僻的地方,加上組織者的精心策劃,所以很難找到目擊證人,想要找到元兇無異於大海撈針。

正在朱由檢沉思之時,隨着殿門外太監的高聲通稟,溫體仁等人聯袂來至乾清宮,朱由檢隨即吩咐一聲,衆人移至昭仁殿內,開始就此事進行會商。

“啓奏聖上,臣等以爲,此事絕非松江府所報稱之民變,應是有人刻意爲之。若真是如此,那此舉已於謀反無異!

臣等以爲,聖上當即刻下旨遣刑部相關官吏南下偵辦此案,並責令松江府予以全力配合,待找出幕後指使者後予以明正典刑,以此震懾其餘別有用心者!”

在衆人落座之後,首輔溫體仁率先起身施禮後上奏,給出了內閣對此事的判斷和處置策略。

松江府的奏報經通政司後先遞入內閣中,在閣臣們傳閱過後才送入宮內。在這期間,衆人已經就此事進行了簡短的會商,並很快達成了一致。

wωω◆ tt kan◆ ℃o

“內閣此斷與朕所思相符,松江府諸人未經詳細查訪便倉促給出民變之論,若非別有用心,那也是瀆職之罪!待此案最終水落石出之時,要追究相關官員責任!

既是內閣已有方略,那便即刻照此施行吧!朕已遣親軍北鎮撫司南下偵辦此案,不管是刑部還是親軍,在辦案期間要通力合作,儘快將案件偵破,還傷亡者一個公道!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竟有人膽敢公然謀劃襲殺朝廷官員,其行爲可謂是喪心病狂之極!此舉無非是妄圖阻止開海之大計!

朕會讓某些人明白,此策事關國計民生,也事關皇明未來之百年大計,若有敢於螳臂當車者,殺無赦!

此事事關重大,故須朝廷重臣前往督之!朕意以盧卿爲欽差,親赴江南一地,全權負責與此案相關事宜!”

雖然北鎮撫司職權極大,可以逮治有關官員人等,但考慮到不能所有事都要經錦衣衛之手完成,那樣的話,不光是朝臣們意見很大,久而久之,也會形成錦衣衛一家獨大的局面,不利於依法治國的政策實施。所以朱由檢考慮再三後,還是決定派遣重臣南下督陣,以防止錦衣衛濫用職權。

“啓奏聖上,臣以爲,偵辦此案之同時,開海一事也須加快進行。臣建議加大港口碼頭建設力度,多多僱傭民壯,並從當地聘用熟悉港口建設之人才協助工部官吏,力爭早日建成並投入使用!”

在盧象升施禮接旨後,孫傳庭起身施禮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孫卿之議甚佳!稍後回去後,內閣即刻就此事起草文書併發往相關府縣,責令地方官府由當地挑選此方面人才,工部要挑選合適人手隨同盧卿南下,早日投入到港口建設中去!”

範景文施禮接旨後開口問道:“啓奏聖上,罹難者該當如何撫卹?傷者當如何予以補償?臣以爲最好厚恤之,以安天下官員之心!”

“此番罹難者當與戰場陣亡者撫卹相同,其牌位入英烈祠供奉!家中有子女者恩蔭一名!傷者照軍功例補償!

此事就議到此處,諸卿回去後即刻照適才所議行事吧!”

就當衆臣起身後準備恭送朱由檢離開時,一名小太監手捧一封未拆封的文書急匆匆進入殿中後大聲跪稟道:“啓稟皇爺,有親軍明州千戶所急報!”

衆臣聞聽後相互之間迅速對視一眼,腦海中不約而同的升起了一個念頭:難道真是禍不單行不成?

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十章 殘暴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
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十章 殘暴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章 皇莊3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