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

對於荷蘭方面關於想建立永久同盟條約的訴求,朱由檢正在考慮之中,但至少在幾年之內,他並不打算與之簽訂條約,一切都要邊走邊看。

海上馬車伕的存在對大明來講利弊參半,目前是利大於弊,但將來就難說了。

現下大明在航海技術方面與荷蘭有着不小的差距,大明商品要想行銷全天下,荷蘭及東印度公司龐大的海上運輸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明知道這個中間商在其中獲利甚巨,但其所具備的行業優勢,大明自身暫時還無法替代和超越。

朱由檢並不甘心如此。

大明要想做一個超級強國,無論是海軍還是遠洋運輸業,都要具備超強實力,一旦如此的話,那大明與荷蘭就存在着爭奪市場的競爭關係,若是現在簽訂同盟條約,將來一旦撕破臉怎麼辦?

假如有一天,兩個盟友之間大打出手,就算大明最終獲勝,那教天下人如何看?

一個國家要想贏得天下敬仰,不僅要靠硬實力,軟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國家信譽就是軟實力最重要的體現。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像人和人相處是一樣的,平時好的恨不得穿一條褲子的鐵哥們之間突然拳腳相向,那別人以後還敢跟你相處嗎?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自古成大事者,身邊都會聚攏着一羣狗腿子,額,不,志同道合的朋友,從來沒有人只靠自己就能贏得天下。

國家之間也是同樣如此。

後世某美麗之國就是典型。

大明與荷蘭現在的關係雖然比較密切,但這都是利益相關導致的,一旦雙方因利益而產生矛盾,再密切的關係也會出現裂痕。

這個世界上只能有一個海洋霸主,那就是大明,任何想挑戰霸主地位的國家都會遭到無情打擊,在此之前,所有盟友都是臨時性質的。

這次鴻臚寺也派遣了高級別官員隨同商隊一道前往歐洲,這也是朱由檢親自安排的。

鴻臚寺官員會與各國政府高層進行磋商,將貨幣互換今早推開,爲大明銀行在歐洲各國設立分支機構創造先決條件。

現在這個時期,歐洲各國銀行業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按照歷史進程,要在下個世紀纔會全面普及,所以,大明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儘可能多的佔領歐洲金融市場,直至將來成爲世界金融規則的制定者和主導者。

金融業纔是聚寶盆、搖錢樹,這個陣地必須要搶先佔領。

四海票號已經改名爲四海銀行,目前在大明境內一些商品經濟發達地區開設了分支,從事金融業最基本的收儲與放貸業務。

爲了配合四海銀行業務的全面展開,崇禎十九年時,戶部出臺針對性政策,全面取締和禁止私人放貸業務,所有借貸必須從戶部指定的銀行辦理,若有人違背朝廷制度,違規私自借貸,一經發現,所有涉案錢物全部沒收。

由於到目前爲止,大明只有四海銀行一家從事借貸業務,朝廷出臺這條律令明擺着就是給四海銀行清除所有障礙,所以在律令出臺之初,在經濟發達的江南一帶還是引發了不小的波動,雖說已經不再有人膽敢聚衆鬧事,但個人借貸卻是屢禁不止,只不過由明面轉到私下而已。

在獲悉這一情況後,朱由檢本着自己吃肉,也要讓別人喝湯的原則特意下旨,允許本金在五百萬銀幣以上者成立銀行,但收儲借貸利息必須按照官方指定的基數運行,並且每年要向所在地官府繳納一定數額的管理費用。

此條律令一出,江南一帶痛罵朝廷昏庸的風聲,瞬間變爲明君當道的歡呼。

在從最早的四海票號學到了抵押借貸這一招之後,儘管從前的利滾利被強行終止,但在借十給七、必須有田地房產等實物抵押、年利一到兩成的巨大利潤驅使下,私人借貸業務在江南地區仍舊極爲盛行。

許多早就發了大財的鹽商們本以爲自己的生財之道再次被朝廷給斷絕,在咬牙切齒、指天痛罵、往寫着某人姓名的紙人身上扎針之餘也是滿臉的無奈。

幾年前江南地區殺得人頭滾滾的場面猶如昨日,那些原先在朝廷任職的大老爺都被砍瓜切菜般殺得一個不剩,何況咱這些失去了靠山的商人,能怎樣?

沒看到那些有着陰森面孔的錦衣校尉在到處轉悠嗎?

在人家的眼裡,咱們就是一羣肥羊,能忍則忍吧,昏君無道這幾個字也只敢當着原配的面罵一罵,在小妾面前都不敢。

好在這次朝廷居然大發慈悲網開一面,給大家一個光明正大發財的門路,這可真是邀天之幸啊,至於每年上繳官府幾萬銀幣的費用,就算是花錢買平安吧。

沒過多久,經過層層上報,戶部遣人審覈之後,大明第二家銀行--------江南銀行誕生了。

江南銀行由三十餘名股東參股設立,本金剛好達到五百萬的底線,銀行總部設在揚州,也就是鹽商的大本營,分支機構暫時只有四家,分別設在常州、蘇州、南京、松江四府,其運營模式也是照搬四海銀行全套流程,收儲借貸利息也是絲毫不差。

朱由檢在接到相關信息後便將此事放在一邊不再予以過問。

不管是金融還是其他行業,你實力再雄厚也不能包打全場,四海商行便是如此,儘管涉及到大明工商業的所有行業,但這並不妨礙其他人蔘與其中,一家獨大也並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四海銀行要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積極拓展海外業務纔是發展方向,要力爭在世界各地佔領更多市場和資源,多賺外國人的錢。

在可預見的將來,歐洲肯定會進入到加速發展的過程,這其中對於資本的需求是難以想象的,各行各業都會需要大量資金注入,誰先將自己的品牌打造成信譽良好的公衆品牌,那誰就會擁有更多的客戶,賺取更多的利潤。

海外利潤的多少關係到朱由檢想要實施的一個大計劃,他要幹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事。

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九十六章 心思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三百章 證據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
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九十六章 心思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三百章 證據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