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

“密之,今晚酒宴時那位親王所提之事你如何看待?”

在碼頭上簡短的歡迎儀式結束後,維薩烏與方以智和鄭芝鳳同乘一輛四輪馬車,親自將兩人送到了里斯本城郊一處城堡中下榻,並於當晚舉行了盛大的晚宴,熱情款待了兩位特使以及使團主要成員。

葡萄牙政府要員及一些貴族盛裝出席了歡迎宴會,宴會在親切友好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並在一個時辰後結束。

隨行護衛的四百名錦衣校尉以及幾百名孩童、雜役被分別安置到了其他幾處城堡中食宿。

在出席完葡萄牙官方舉辦的晚宴回到下榻的城堡,鄭芝鳳沐浴更衣後換上一身便袍,敲開了隔壁方以智歇息的房門。

“鳴山兄來的正好,先喝杯熱茶解解酒,坐下來咱們慢慢敘談。”

由於語言不通的關係,方以智和鄭芝鳳都拒絕了葡萄牙派來服侍的侍女,兩人也未帶家僕前來,安歇洗漱都是自己親自動手,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

“愚兄我在大明時也見識過不少紅夷,知道這些紅夷不愛洗澡,身上總是有一股怪味,我這還琢磨着派人將船上的浴桶給運過來,沒成想這紅夷還真是夠細心的,這葡萄牙人不錯!”

剛剛沐浴完的鄭芝鳳接過方以智遞來的熱茶,頂着還未乾透的頭髮舒服地往一把寬大的華星格爾軟椅一靠,用讚賞的口氣接話道。

他在福建時接觸過形形色色的歐洲人,知道這些紅夷都不愛洗澡,本以爲下榻的城堡中不會有洗浴設備,沒想到在盥洗室居然擺放着浴桶,裡面的熱水也是溫度適宜,這讓近一年來沒仔仔細細洗過一次熱水澡的鄭芝鳳欣喜不已。

“俗話說,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從身份尊貴之親王親迎,到今晚葡萄牙一干朝廷政要、勳貴齊聚歡迎宴會來看,此國怕是有求於我大明啊!”

方以智也是剛剛沐浴更衣完畢,正打算去鄭芝鳳的房間找他商討一番,沒想到兩人想到了一塊,這不僅讓他對鄭芝鳳的觀感再度刷新了一遍。

鄭芝鳳這種實心任事的作風讓他甚感欣慰。

“密之,你我臨行之前,在言及歐羅巴洲各國概要時,聖上曾經有過囑咐,說是現下之歐羅巴諸國之中,當以法國、英國、荷蘭最爲強盛,各種人才能之士也是最多,並且對大明也是極爲看重。

以愚兄之見,我等接下來於葡萄牙稍待數日後,便應當啓程前往上述三國,這葡萄牙人若是真要有求於我,要是事情太過重大,我等還是含糊推諉爲好。”

屋裡各個角落點燃的蠟燭讓室內的光線分外明亮,鄭芝鳳啜飲幾口熱茶之後,目視方以智輪廓分明地面部開口道。

“自得悉聖上欲遣小弟前來歐羅巴之前,弟也曾特意找尋過有關歐羅巴諸國相關簡介,並尋訪過爲我大明效力之湯若望、利瑪竇等人,以便對諸國之況有所瞭解。

據小弟所知,葡萄牙前兩百年間亦曾爲歐羅巴之霸主,其船隊縱橫於各大洋之間,交通東西,獲取了海量財貨,只不過在近數十年間,爲其北鄰大佛郎機國,也就是聖上所言之西班牙所欺壓吞噬,這才逐漸沒落下來。

今日聽那位維薩烏親王所言,葡萄牙已將西班牙之勢力驅趕殆盡,其國主正欲銳意圖新,以便重複往日之榮光,但由於連年征戰之下,其國力民力俱已衰竭不堪,故此須外界助力,以幫其圖強。

聖上曾言,葡萄牙國雖小,但於仁義禮智方面卻是遠勝他國,此一點從葡萄牙國軍卒炮手數次助我大明剿賊平奴便可以看出,我觀聖上之意,若是葡萄牙國需要助力時,我大明若是能於其中獲利時,順勢助力一把,其實也是好事一樁。”

方以智思忖一會之後,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作爲一名大明傳統文士,方以智還是非常看重更懂得知恩圖報之人的,臨來之前被朱由檢召入宮中奏對時,他能感覺到皇帝對這個小國的欣賞之意,而且皇帝下令讓他們把首站定在葡萄牙,應該是有其他含義的。

“依我看,葡萄牙人如此厚待我等,所圖無非是想利用其航海術發達之便利,將我大明之絲綢、瓷器等歐羅巴所需之物販運來此,從中獲取巨利後以圖再起。

此事我等得好生考慮一番,愚兄估計,葡萄牙人可能是想包銷我大明販來西夷之貨品。

密之你也知道,我大明所產於這西夷諸國可是極受追捧,要是我大明自組船隊,將各種貨品運至此處,那獲利少則數倍,多則十數倍。

但若是由一國包銷,那其利之大頭可都給了他人了,要是葡萄牙人想與我等簽下此協議,密之可要慎重考慮!”

鄭芝鳳坐正身子放下茶杯,一臉嚴肅地看着方以智道。

“哈哈!鳴山兄,你卻是想左了!

此次我等由大明遠涉數萬裡至此極西之地,所耗時日及近一年,這途中所幸未有翻船傷人之意外,可這大洋之上氣候多變,誰也無法保證來往期間始終無憂,若是有人甘冒奇險溝通東西,那爲何不可將財貨交由其手?

況且我等出訪主要目的,便是據聖上所囑,多多尋求算術、物理、天文、將作等方面之才能之士,以名利爲餌,邀其東向爲我所用,至於貨殖之術,實小道耳!”

見鄭芝鳳的神情有些不以爲然,方以智繼續笑着開口道:“鳴山兄可是忘了,聖上之言辭中,對葡國北鄰之西班牙人極是不屑與痛恨,甚至揚言,待大明更加強盛後,會遣官軍遠來征伐與它。

而反觀葡國,受西班牙壓制盤剝數十年,兩國之間可謂已成世仇。

若我大明能助其早日強盛起來,你以爲,葡國之人會不願雪恨乎?

若是兩國之間再度連綿征戰,他日我大明真要遣軍征討,豈不是坐收漁利?”

“密之,雖說我適才所言眼光未及你更加長遠,但你對此事所判怕是有些偏頗了。

現今之海上勢力,歐羅巴各國當以荷蘭爲最強,這些歐羅巴之國,彼此之間可都是相互攻伐的。

假使我大明之貨物交由葡萄牙國販賣,荷蘭國,英國,西班牙等國肯定會於海上對其進行搶掠。

所以密之適才之想法有些太過簡單了。

若依聖上之意,欲圖西班牙人,須得找更強者合作纔可。”

鄭芝鳳隱約記得,在與王世勤飲酒閒談時聽他偶爾提到過,說是聽叔父言道,聖上對萬曆年間西班牙人屠殺馬尼拉大明移民一事始終耿耿於懷,這纔有了待將來強盛時遣軍征討的說法。

既然想雪恨,那就應當與強者聯手纔對。

“原來如此,那此事確需好生考量一番。

歐羅巴各國之間看來也是矛盾重重啊,到底該如何與各國打交道,你我看來是不能輕率做出決斷。

我看,接下來你我應該多走多看,將各國之狀況予以詳細紀錄,待回返以後,再將之一一上稟,具體如何決策,還需聖上及朝臣閣老予以決斷爲好。”

鄭芝鳳的話語提醒了方以智,在如何處理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大事上,自己的想法太過想當然了,以後還是要多聽多看爲好,這趟歐洲之行,還是以邀請人手爲主吧。

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十章 大戰4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章 證據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
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十章 大戰4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章 證據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