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

“不知聖上因何召集臣等前來?可是有關前番京師內相關流言之事?

臣此前專門就此召集諸位同僚會商,臣等皆以爲,聖上英明睿智,不管有何旨意發下,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之果,臣等食君厚祿,當一切以聖上之意爲準,是以此次並無部寺主官等重臣參與上本。

至於有人慾藉此傳言生事,臣等皆以爲,此輩居心叵測,上本非爲公也!

其私心過重之下,行舉處處皆以私利爲先,於國於民實無半分益處,故不宜居廟堂之上!

聖上此番處置相關人等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臣等對此均表示贊同之意。”

待衆臣施禮落座後,首輔溫體仁率先起身,就這段時間內的朝堂動向做了簡單說明,代表內閣向朱由檢表明了態度:關於士紳一體納糧的傳言,我已經試探過了,目前並未在重臣中引發大規模的反對,處置那羣南官是大夥兒樂見其成的。

就如朱由檢猜測的那樣,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幾年的厚祿新政實施以來,作爲直接受益者的重臣們確實不好意思站出來表示反對之意了。

在聽聞傳言之後,重臣們心中的牴觸和反對之意並不是沒有,但是在仔細琢磨過後,最終沒有摻和此事。

兩年多來,高官們都得到了巨大的實惠。

通常在不犯錯的情況下,各人每年都可以坐享幾千兩銀子的高薪,並且家中子弟沒有功名者能進入國子監就學,將來有很大的機會被選官外任,這讓所有人在內心感激的同時,也看到了子孫後代能延續榮華富貴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現在位列朝班的這些重臣們,很多人家中的田地數量並不算太多,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其族人打着他們的旗號,在老家添置了許多田地,以供族人享用的。

這對於絕大多數只有等致仕後才能回籍的官員們來講,就算皇帝一刀子砍下來,傷害的也不是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強行出面反對,說不定皇帝一怒之下就讓自己捲鋪蓋滾蛋,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還是先看看風向再說吧。

保住自家的既得利益纔是根本。

皇帝既然敢對宗藩這樣的自家人下手,那對外人肯定更不會手軟。

“啓奏聖上,此前之傳言究竟真也假也?聖上可曾慮及,此策自古未有,一旦於天下推行,恐會引發不必要之動盪。

值此百廢待興之際,臣以爲此等事關重大之策,還需徐徐圖之爲好。

或許聖上有勵志圖新之志,但治大國若烹小鮮,欲速則不達,此間之關竅還望聖上慎思之!”

在溫體仁坐下後,楊嗣昌起身施禮後言辭謹慎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楊嗣昌出身於官宦世家,祖上數代致仕回籍後均有購置田地,但由於武陵山多地少,所以到他這一代,家中也只積累了一萬多畝田地。

不過就算如此,楊家在二品以上大員中,也算是田地最多的一類,如果傳言中的新政實施,楊家的損失還是比較大的。

以楊嗣昌的品級,只能有八百畝田地免租賦,剩下的按每畝產量一石、上繳朝廷三成計算,每年至少要納糧三千石,按市價計五錢一石算的話,相當於每年減少了一千五百兩以上的收入,這對於每年三千六百兩俸祿的楊嗣昌來說,確實是十分的肉疼。

雖然這次楊嗣昌在觀望風色之後沒有上本,但今天看到皇帝召見會商,肯定是想徵詢他們這班重臣的意見,他猶豫片刻後,最後還是決定站出來勸皇帝再慎重考慮一番,或許會有其他人附議自己,要是反對此事的重臣多了,皇帝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但是讓楊嗣昌感到失望的是,在他站出來建議皇帝暫緩此策施行之後,竟然沒有人起身附和自己的建言,包括溫體仁在內的其餘閣臣全都保持了沉默,只有他孤零零地站在那裡,這讓他頓覺尷尬無比。

“楊卿且坐,卿之意朕已明瞭,於公於私,卿之建言也屬合理,只不過,正是因着此事,朕有些話今日要與諸卿分說。”

朱由檢笑着示意楊嗣昌坐下後,臉色變得沉靜無比。

衆臣一看臉色就知道,只要皇帝擺出這副姿態來,那就是心中已經有決斷了。

“數年來,諸卿俱是盡忠職守、克己奉公,以不同之身份爲大明做出了傑出貢獻。正因如此,方有大明今日日趨安定之大好局面。

對於諸卿之功,朕靜來思之,心中也是每每感懷不已。”

聽到此處,溫體仁起身施禮接話道:“聖上謬讚了!大明能有今日之境,皆因我皇英明神武之功,臣等皆是盡本分而已,當不得聖上如此誇讚!”

其餘衆臣紛紛起身齊齊施禮道:“聖上謬讚!臣等愧不敢當!”

“諸卿且坐,朕於此心中自是有數!”

衆臣再次施禮後坐了下來。

“諸卿可知,朕心目中之大明該是何等模樣嗎?”

朱由檢緩緩起身,揹負雙手,用明亮的眼神掃視着衆人,神情中既有莊重之意,更帶着昂揚和激奮之情。

“朕的心中始終存着一個夢想。

朕要使這天下,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谷、居者有其屋、寒者有其衣,疾者有其醫。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朕欲使我華夏衣冠永世不絕,使天下黎庶永不再受飢寒凍綏之苦,使天下人有冤屈能得伸,使有才能者能得揚,使富庶者不驕奢,使貧窮者能餬口,使天下蒼生皆能安居樂業!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諸卿皆已年過不惑,如溫卿甚至已是年近古稀。

回首這數十載光陰,諸卿可否慨嘆過?是否有諸多憾事未曾了結?是否有許多心願未曾達成?

是否想過,此間種種,皆過眼雲煙耳!

此世間之物,我們只能經歷,但無法真正擁有!

千百年以來,無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皆化爲塵埃矣!

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十六章 平叛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章 佈防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
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十六章 平叛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章 佈防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